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TITANTALK 04∣從細節和格局說139

成為鐵血女王的希斯托利亞,“殺掉媽媽的竟是我自己”的艾倫,終於談一談成功的愛爾敏,139話有哪些沒有填的坑、崩掉的角色?一個涉及種族、民族矛盾的漫畫最後落腳到以個人為原點的

成為鐵血女王的希斯托利亞,“殺掉媽媽的竟是我自己”的艾倫,終於談一談成功的愛爾敏,139話有哪些沒有填的坑、崩掉的角色?

一個涉及種族、民族矛盾的漫畫最後落腳到以個人為原點的敘述,這背後可以看出日本創作者怎樣的風向?還隱藏著諫山創和編輯巴庫桑之間不得不揣測的何種關系?

一切秘密盡在TITANTALK 04∣從細節和格局說139。


本期嘉賓

茶白:微博“萵苣SNK翻譯組“成員。

卡噢:微博“萵苣SNK翻譯組”成員。

江月:知乎答主。

行素菌:知乎答主。

鹽味冰激淋:B站UP主。

路人乙

Y


目錄

一、希斯托利亞:從想當壞孩子到贊成地鳴之間的距離

二、愛爾敏:談成功背後之不得不說的事

三、透視《巨人》格局的崩盤


一、希斯托利亞:從想當壞孩子到贊成地鳴之間的距離

茶白:角色有一個轉變,然後又拉回去的,萊納是,希斯也是。

鹽味冰激淋:希斯比起成長,更像是黑化瞭。因為139根本沒什麼邏輯可言,然後看她懷孕那條線,就不知道為什麼搞成這樣。

路人乙:希斯反抗父權然後接下女王的重任,她會有什麼成長,我真得很期待。她懷孕那一段很多人都在猜是不是她用懷孕這一招去換取什麼,她是不是有什麼計劃?結果發現什麼都沒有。

茶白:也不止希斯懷孕的線,東洋線也就是出來溜瞭一下,然後沒有瞭。最後一頁,耶蓮娜那邊整個人都不見瞭。

卡噢:可能諫山創給畫忘瞭。就像他把弗利茲的名字可能都搞錯瞭。之前艾倫的褲子那兒,他畫錯瞭,大傢以為是伏筆,但現在再回頭看很明顯就是畫錯啊!

Y:我覺得大傢對結局期待太高,跟過度分析也有關吧。

路人乙:也不算過度分析吧。有一話有人講說皮克西斯的位置不對,其實你要是硬解釋,那他起碼跑瞭。但是,像波爾克的衣服、艾倫的褲子這些東西,這種東西怎麼可以畫錯呢?

卡噢:而且單行本還沒修正。

鹽味冰激淋:雷耶斯傢的幾個孩子被格裡沙殺掉的時候,裡面的褲子好像也畫錯瞭,但是單行本修正瞭。當時大傢都以為如果是BUG的話,單行本就會修正。如果不是的話,那說明他可能要用這個做些文章。

茶白:這個還可以說是作畫上的一些BUG,最嚴重的一個BUG,很多人也有提,就是王血BUG。這個直接影響故事構建。

Y:而且最後直接無視瞭王血束縛。做這麼破壞平衡的東西真得很過分啊!

茶白:當時吉克在道裡面,突然就莫名其妙解開王血束縛。這次巨人之力化解也是強行搞過去,他沒有用任何前面的鋪墊和伏筆,或者說至少是設定上的自圓。

路人乙:你們講到王血束縛,雖然他很討巧地把這個設定給扔掉瞭,直接用一個最簡單的破解方法,因為艾倫把尤彌爾感動瞭,所以不care王血不王血的,這個可以,最起碼給瞭一個解釋,雖然非常像臨時想出來的解釋,把之前那麼多話的鋪墊都吃掉瞭。但是,像139三笠和愛爾敏出來以後說的第一句話:“愛爾敏,你的記憶回來瞭吧,艾倫和我們見面的事情。”她和愛爾敏一樣,把和艾倫見面的事情忘瞭。我當時就想不對啊,大傢想起來可以,你一個阿卡曼摻和什麼啊?不是說阿卡曼不受洗腦的影響嗎?你去砍頭那砍頭就好瞭,你摻和這種事情幹什麼。

茶白:13年壽命,頭痛的坑都沒填。最開始的坑都沒填。


行素菌:諫山創對萊納的操作就是毀角色,絕對是故意的。他哪怕沒有這一格都可以,就這個角色當他不存在都可以,他就非要來這麼一出!

茶白:他在最新的采訪裡,有一個問題,問你最喜歡哪個角色,他說的還是萊納。

路人乙:難道萊納就是他YY的對象嗎?

行素菌:那為什麼讓萊納去YY希斯特利亞啊?!無論希斯特利亞如何天真可愛,在我心裡她就是地鳴這件事的最初知情者、參與者和最大受益者,然後希甘希納區一戰,軍團高層直接團滅,她在耶格爾派的扶持下,成為現在艾爾迪亞國的實際掌權者。

江月:對,而且希斯那個鏡頭都不像是來歡迎他們的。希斯站在那裡不是說思念小夥伴,或者擔心他們上島後的安危,而是非常堅定的眼神,看著就像在那裡守株待兔。

行素菌:我這麼說吧,希斯特利亞現在直接岸邊開炮,把他們的船打沉,我都不覺得驚喜你知道嗎!

路人乙:但是希斯一路以來的角色塑造並不是這個樣子。其實我還蠻接受最後把她塑造成一個心中有尤彌爾這樣的白月光,因為政治生下一個孩子,然後通過孩子去掌握實權變成一個鐵血女王,我覺得還挺帶感的。但是,我不太能接受的是,她竟然是認同地鳴的,這和她一直以來的角色是不符合的,不能因為最後為瞭給她一個爽文結局就把整個角色的內核都揉碎掉。

茶白:講不通啊,上一句還說不能接受屠殺無辜的人,後面就突然“要不我生個孩子”,這中間的邏輯在哪裡?

鹽味冰激淋:整個都沒有邏輯,不要和他講邏輯瞭,你和他講邏輯就會誤入他的騙局。

行素菌:希斯的角色塑造可能是圓滿的,因為她的設定本身就是一個被拋棄的孩子,從小沒有人愛她,在沒有父母的環境中長大,然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仇恨這個世界。包括她當時在地下救艾倫的時候,她說的是“我要做一個壞孩子。”就等於說這個世界怎麼樣無所謂,我隻要救你艾倫一個人。

路人乙:你要想我們當時當下總會說一些很叛逆的話,但是她本質上來講,至少按諫山創的塑造來說,包括她跟她姐姐的互動、她跟尤彌爾之間的互動,包括後來被利威爾強迫接下女王的責任的時候,這個角色的描寫不是那種“我能接受地鳴,虐殺80%的平民”。

茶白:希斯從登場就比較陽間的,她登場就是給薩沙送吃的。

鹽味冰激淋:她哪怕說她最後要成為一個壞孩子,其實這個“壞”的意思,也是說她要成為一個她想成為的人。

二、愛爾敏:談成功背後之不得不說的事

路人乙:卡露拉死是因為艾倫導致,我覺得這一段對艾倫的惡意真得挺大。因為一樣的事情,但凡換一個說法都不會讓別人有這麼大的反應。直接很簡單地多說一句話“貝爾托特還不能死,但是我沒想到因為他沒死,所以他直接奔著我媽媽去瞭。”當然臺詞是另外安排。但凡用一點話術,結果你看原作怎麼樣。不然艾倫殺掉媽媽,OK,但是要給一個充分的理由說他為什麼要殺掉她,讓我共情讓我理解他的行為動機。不是說一定要把艾倫塑造成一個好人,他做的是對的。但是,我會知道他這麼做是有理由的,符合他這個角色的,而不是說讓我看完以後,一頭的問號,然後突然覺得這個角色好惡心。

Y:其實我相信這一點:艾倫是諫山創心裡的一部分。我們先說愛爾敏,愛爾敏想看燃燒的水,冰凍的大地,他最後看到瞭。如果不去細究中間那些發展,愛爾敏童年想看到的東西,最後都看到瞭。他想和艾倫一起到墻外他也做到瞭,他想跟艾倫一起做這些事情,他都做瞭。再回看一二季劇情,愛爾敏說:拋棄人性才能做出改變。那麼地鳴篇艾倫確實拋棄人性瞭,他虐殺瞭世界上80%的人。艾倫在賭,三笠如果殺瞭他,他就賭贏瞭。然後他賭贏瞭,他保護瞭墻內的一部分人。這樣看來,139是符合一二季的思維模式的。

鹽味冰激淋:這個對應也離譜啊,整部作品最後贏還是不贏,居然決定在三笠身上……

Y:我想說,他“賭”的這一點很合符合諫山創的敘事審美。之前塑造埃爾文的時候,他一直強調埃爾文是賭徒。埃爾文的決策經常帶來犧牲,他也不知道這些決策是不是一定可以保證勝利。這就是諫山創相信的東西,這就是他的創作審美——我這樣寫過埃爾文,那我為什麼不可以這樣繼續寫艾倫呢。

路人乙:你說愛爾敏說“要成為惡魔”,然後艾倫最後成為瞭惡魔。我覺得還是有一點本質的區別,因為不能光看表面的文字,你也要看到,當時是一個什麼場景,背後是什麼意思。愛爾敏當時這麼評價埃爾文團長的時候,他的前提條件是說,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而且要做到最少的犧牲,就是如果不得不犧牲人的話,那要進行最少犧牲。

Y:艾倫沒懂這個。他最後做的很多決策,跟之前劇情臺詞是有呼應的,比如埃爾文說,人口數量降到1以下,鬥爭才會停止;阿明說舍棄人性才能改變。其實這些話都不是字面上膚淺的意思,但是,艾倫按字面意思去實施瞭。

路人乙:可是這是什麼意思,作者就想把男主寫成,他的智商不高,隻能理解字面意思嗎?那這太……

江月:可是Y剛說的這些,艾倫當時都不在場啊。

路人乙:“不得不成為惡魔”這句當時好像是對讓說的。

江月:對,艾倫沒有聽見。團長說的那句“降到一以下”的時候,艾倫也不在場,就這些話,艾倫都沒有聽到。

路人乙:這種對稱隻是字面意義上對稱,背後的意義上並沒有做到對稱。

Y:諫山創這種事情做得不算少,你看,三笠把艾倫殺掉後,軍隊的人拿槍指著愛爾敏,這就是對應希斯特利亞殺瞭爸爸那一段,他就是強行對稱。你看這對稱的劇情,按深度和感染力來說,它們完全無法匹配,但諫山創就是這麼寫瞭。

卡噢:它這裡其實還是對應第一次艾倫變巨人恢復瞭以後,兵團的人圍住他們,在那裡愛爾敏說要獻出心臟,要闡述艾倫的戰術價值。

Y:對。其實,當時我看到愛爾敏沖出來喊獻出心臟的時候,還蠻觸動的,他的行動力判斷能力非常強。但是,139這一段,我真的是……我麻瞭。諫山創你在幹什麼?這是人做得出來的事嗎?這人整的出來的活嗎?

鹽味冰激淋:“如果我還有巨人之力的話,那我勢必會使用巨人的力量來抵抗”這能證明什麼呢?“我要是還有巨人之力的話,我就先潛伏到你們中間,然後施行一些計劃”才對吧。

Y:能被這個理由說服更離譜好嘛!打個比方,你拿槍指著另外一個手裡也有槍的人。你問:你怎麼證明你槍裡沒子彈?他答:我槍裡有子彈的話我早開槍瞭。

路人乙:然後你一臉震驚的表情,就被說服瞭。

Y:我可以直說,這是我最討厭139的地方,我當時看到這個,我……而且諫山創在這一幕,他想畫得特別史詩,你看那個給愛爾敏的特寫。

鹽味冰激淋:還有把立體機動裝置給卸下來。

Y:我覺得諫山創畫這裡的時候,他很感動。但是,它這種強行感動非常可笑非常荒謬。

路人乙:而且,他那一幕用的那個透視其實還蠻誇張的,不是平時面對面角色談話那種。

Y:就是想突出他嘛,想突出他那種英雄主義。突出“哇,愛爾敏是救世主大英雄”。

路人乙:視角是從愛爾敏背後過去的,旁邊的角色組成那種像長廊一樣的。我特別能理解Y說的那個“他想畫得特別史詩”,那種很磅礴大氣的感覺。

Y:看到愛爾敏這裡的臺詞,我當時麻瞭,這什麼鬼,這是什麼地攤文學。

卡噢:而且愛爾敏每次談話手裡都沒有什麼籌碼。他完全是想……

江月:空手套白狼。

Y:很多人說愛爾敏是談之巨人,我想說,愛爾敏談之巨人唯一成功的就是139和拿槍的士兵說話那一段。其實那一次是他最沒有籌碼的一次,他之前是有籌碼的,他之前有巨人之力,或者說有軍隊,可以談的時候沒有讓他談。

行素菌:我覺得愛爾敏最大的問題在於,他每次要談談的時候就表現得非常慫,又軟又慫,那種看到別人兩眼淚汪汪,巴不得跪在地上求人那種感覺。他談談啥啊談。而且諫山創沒有以寫正義一方的角度來寫愛爾敏。等於說在諫山創心裡,愛爾敏就是有虧的,所以愛爾敏自己就挺不起腰板來。

Y:我覺得是故意這麼寫,因為一開始就很軟弱或者說總是失敗,然後最後談成功瞭,雖然我現在身上沒有籌碼,我也沒有巨人之力,但是可以,我賭你搶裡沒有子彈,我賭你不會開槍。他動力也不足。行動力還有決心,不像艾倫那麼堅決。他每次說要談隻是說要談,他沒有去爭取過籌碼。埃爾文發動政變的時候,他一直在爭取籌碼,跟奈爾、跟皮克西斯談話。但是愛爾敏沒有,諫山創沒有這樣去寫他,他沒有給他這種機會。

行素菌:不光是行動力和決心的問題,愛爾敏不管是跟誰談,不管是在那個船邊耶格爾派還是包括每次的艾倫跟吉克,他都是一種矮半截的狀態,愛爾敏覺得自己傷害瞭別人,他覺得自己在做一件有錯的事情,仿佛是渴望別人原諒的態度去談判的。

鹽味冰激淋:他求著艾倫說:“哎呀,你不要地鳴瞭,會死多少多少人”,但是,如果艾倫想的真的是我要殺呢?他就一點辦法也沒有,根本就不能說服對方。而且這一幕反復出現,看麻瞭,已經審美疲勞,沒點新意。

行素菌:這樣導致139一出來,這個劇的良心是艾倫,是艾倫決定瞭這個世界上還有20%的人能活下來。

江月:愛爾敏每次展現出談一談,都沒有要跟別人談的那種誠心。比如說韓吉說她想理解巨人,她真的想理解巨人是怎麼一個回路。愛爾敏每次跟別人談,他都是想利用對方來達成自己、對自己方更有利的目的。它不是說像韓吉那種我如果跟你談那我真的站在你的立場想問題,那可能我們就有可以達成共識的地方或者我們就可以有別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愛爾敏不是的。他雖然談,談隻是他的一個手段,他其實自己不想付出什麼東西,而且這一點,我覺得他要比萊納差很遠,愛爾敏經常拿著別人的軟肋來要挾對方,但他是不負責任的。萊納拿阿尼想回去這個願望來要挾她,但他會負責。他說“我要變成馬賽,我來擔負我們的任務”。他爭取尤彌爾也是,你來幫我,我就可以幫你把希斯保護下去,他雖然抓對方的軟肋,但他可以為他這種行為負責下去,愛爾敏沒有那種負責任的感覺,他也沒有那個誠心。所以我就覺得他談不成很正常。他不可能談成功,別人也不會信他。

路人乙:他必須要給他的承諾。就像他拿阿尼要挾貝爾托特,如果要談,應該講如果不和我們打,那我會保證阿尼怎麼樣。這樣對方才會聽你的。隻是拿一個人去要挾,那人傢說,那我就算聽你的瞭,阿尼也不會活,我也不會活,那我當然不會聽瞭。在談判中要挾,那你必須在要挾的時候給一個承諾,就是如果你聽我的,那麼我剛才給你的這個要挾我能保證接下來有一個好的結果。如果這樣的話叫談判,不然的話,真的就隻是逼人傢造反。

卡噢:有人說阿明的談判像求饒。

路人乙:一邊求饒一邊還要放放狠話。

鹽味冰激淋:我如果作為愛爾敏的對立面,我都覺得那我為什麼要聽你的呢?

Y:愛爾敏還是比較適合做軍師不適合做決策者。

卡噢:但是他現在成瞭大使,他還帶瞭一幫戰犯前往帕島。

路人乙:那一船人,阿尼在捕捉女巨人戰的過程殺瞭多少調查兵團的人;皮克和吉克一起把加哥拉村毀瞭的共犯;萊納和貝爾托特第一次破墻讓巨人湧出來,我就在想這都是群什麼人進帕島去和對方談判?

卡噢:沒有直接給崩死就不錯瞭,還聽他們說話。

鹽味冰激淋:最後還說讓帕島和世界和平的策略是給對方講我們的故事。

Y:這也暴露瞭諫山創對政治很幼稚的理解。這個故事就是把小孩派到島上去,他們中間產生瞭一些不必要的感情,然後怎樣怎樣。現在兩國之間應該有非常嚴重的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故事有什麼好講的。居然采取用愛感化全世界的方式。

三、透視《巨人》格局的崩盤

茶白:《巨人》一開始是從一個信息量比較小的原點往上走,一開始可以講一些比較個人的東西,但是當把整個世界觀和種族矛盾民族矛盾,這麼大的主題搞上來之後,最後的落點是個人的感情就特別的狹隘。他其實寫著種族話題,特別還涉及到一些特別敏感的,跟現在一些政治上都有可以影射的東西,然後到最後又回到瞭以個人為原點的敘述。之前的東西就搞得很輕飄飄瞭。之前的情節感覺就隻是作為一個背景,一個舞臺,不是他真正地去闡述的內容,然後把地鳴死的那些人全部作為一個背景,作為一個數字,然後中心永遠是這幾個人,就特別的狹隘。

行素菌:而且他最後結局之所以惡心到讀者,是因為在諫山創看來這個結局叫做Happy Ending,因為主角團所有人除瞭艾倫都活瞭下來,大傢都有光明的未來,所以就叫Happy Ending瞭,至於死瞭80%的人反正是背景。

Y:而且為什麼說針對巨人會有這麼多政治上的解讀,首先是諫山創先動的手,諫山創首先影射很多政治上的東西,為什麼大傢現在很憤怒,出奇的憤怒,就是我看歐美有一些讀者說,他反猶太主義。把《巨人》上升到這個高度,其實真的不是說大傢在給他扣帽子,是因為一開始是他自己去涉及的政治,既然他先動瞭手, 既然涉及到民族主義寫出瞭這種結局,就不要怪讀者說他什麼反猶太或者法西斯。

路人乙:真的,既然他要講,他不能講到一半就一下子停下來瞭,需要交代的呀。既然寫瞭的話,就要知道既然敢碰這個話題,必然就有讀者對這方面的話題有所期待。那如果他不滿足一些讀者的期待的話,不能說是讀者想太多,其實我想寫個人的故事,那你這不是又當又立嗎?

茶白:如果一開始就想寫個人的故事,或者說可以當背景,那就不要那麼殘忍地去描述地鳴的場景,他一開始還很詳細地描述地鳴的過程。

行素菌:他還想寫成一副戰爭史詩大片那種感覺。

茶白:最後就隻寫瞭這麼幾個人,還把他們寫得這麼差。因為我看的東西也不算很多,但是我看過的日本作品,到最後能說寫得好的,更多的落點都在個人。但是它是從一而終的,他們寫個人寫得特別好,他們特別能寫個人的內心掙紮和一些情感上特別細的地方。

Y:我昨天看瞭一個文章,是美國學者的一個研究[1]。為什麼說日本現在出不瞭宏大敘事?我覺得跟這個關系非常密切。自從60年代的階級鬥爭和改革破滅之後,就是60年代日本戰後重建,然後再加上美國當時駐軍在日本,當時也有很多日本學生運動,他們聲勢非常浩大,可以說是二戰之後日本國內最大的一次社會運動,然後那一次是慘烈失敗瞭。那個文章說日本人經歷瞭意識形態這一救世理念的幻滅,開始不再相信宏大敘事對這個世界的意義,也不再使用宏大敘事來建立社會和聯系。既然無法在過去的意識形態構架及政治體系裡獲得自身的意義,那麼賺錢和消費就成瞭這個世界的主軸。這就是九十年代泡沫經濟,後來從對外的社會到對內的轉變,包括現在很多人寫東西就是小確幸。137的對話就是標標準準的小確幸,一片樹葉,拋接球。

行素菌:我就是想說那個!前兩天江月給我推薦瞭一部日漫,叫《來自新世界》,我當時看完之後跟她說,我覺得這個結局非常的小確幸。作者構建瞭一個充滿矛盾的社會,然後在很多事情發生後,男女主角都以一種“哎呀,這個社會這個樣子也是可以的嘛。”就是“反烏托邦也是烏托邦,美麗新世界也是新世界”的這種態度,平靜地接受這個明明很有問題的社會。[2]

Y:我覺得諫山創其實是完全沒有這個意識的,說他不想寫也好,或者他根本沒有這個概念也好,反正他不太想去擴展階級這個東西。《雪國列車》就是一部兩小時的電影,裡面都去寫瞭每一節車廂之間的矛盾。《巨人》連載瞭10年……

卡噢:大傢有沒有看過今年對編輯巴庫桑的一個翻譯。他有一段話提到,他當初是建議諫山創把格局弄得小一點,然後讓《巨人》快點完結,他還有時間去創作下一部作品。[3]我覺得是我們翻譯的鍋,讓大傢誤以為諫山創可能還會開下一個坑。但是其實讀日語原文的話,巴庫桑的口氣是帶一點點嘲諷的,就是“你如果當初聽我說的,早一點把巨人格局弄小一點快點完結的話,你現在還可以進行下一部作品的創作”,編輯他已經有這個意識瞭,但是可能諫山並沒有聽。然後我還發現,巴庫桑和諫山,如果翻他們近期或者早期的翻譯的話,他們講來講去永遠是陳年往事,已經嚼爛的那些他們怎麼相遇的,他們當初是怎麼一起共同來創作巨人這個作品的。但是,巨人現在都已經到結尾瞭,139話瞭,他們到現在這些采訪還在講他們當初相遇的事情。馬萊篇之後,這個故事走向是怎麼去想的,到時候還有沒有“諫山100問”這個東西,他們都沒有去涉及。

路人乙:編輯拿他沒有辦法,兩個人的關系又不是說很和諧,你是想這樣講嗎?

卡噢:對,感覺他們的關系現在已經不是很和諧,包括巴庫桑他的推特,你看他的那個TWITTER名,他帶著的是進擊的巨人編輯這個TITLE,但是他發瞭多少是和巨人有關的?也就每個月一次“諫山交稿瞭”“諫山這個月交稿瞭”“辛苦瞭諫山先生”,就這些。反而我覺得他發其他的作品會比巨人更多。這不就是間接的,可以看出這兩個人之間的合作關系不是很順吧。

路人乙:其實我還蠻同意的,因為無論是從商業還是影響力、文化的角度上面,這個作品都很成功。如果我跟某一個人關系很好的話,那我肯定會忍不住總是想在我的社交平臺上去提他的,哪怕不直接直呼其名。但是自從你以前跟我講過這個事情以後,我真的去看瞭一下,發現對噢!然後他們兩個訪談,也是以前怎樣怎樣,就好像從來沒有能感覺到他們兩個是那種很愉快的合作關系,就是說通過因為工作上的合作愉快而達到一種生活上也能成為朋友的這種關系。沒有。所以我就想象可能真的是諫山創自己執意想畫這個結局,編輯又拗不過他。但是,你覺得巴庫桑他真的會給一個要這麼發展的結局提供一個能把它圓回來,或者是一個合理的意見嗎?我覺得可能從巴庫桑本人,從他的想法到個性上,他恐怕都沒有辦法去幫諫山創吧。

茶白:剛卡噢說編輯建議諫山創格局不要搞這麼大,但是,我說實話,這部作品至少在現在爛掉之前,就在2017,2018年能夠達到那麼高的口碑,就是因為他搞這麼大的格局。我也是被這個騙進來的。

江月:對,格局的問題在馬來篇就變得就很突出瞭。雖然我很喜歡戰士隊,比如波波和皮克,但是他們的人物設定跟他們身處的環境嚴重脫節,他們身處的環境不可能養出這樣的人。比如說,很多人喜歡皮克,她長得美又聰明,但這些都是設定,其實她這個人細究立不住。不是說要講宏大敘事,而是應該有一個深厚地對社會層面的觀察。其實諫山創沒有。想想,把艾族人關到收容區100年,而看他們的生活條件,開祭典才吃得上一點好東西,馬來給他們提供的資源很少,而且還這樣持續瞭100年。這100年下來,他們絕對跟馬來人天差地別的差距吧,比如白人跟黑人之間的差距,那麼怎麼可能會沒有人想去當戰士呢?當戰士的話國傢會在這個人身上投大量資源,那肯定不是大傢不想去當戰士,應該是有很多人都願意去當戰士。如果這樣想的話,在人物設定上可以搞很多花樣,比如像萊納這種瘋狂型,像阿尼被逼著去,而像皮克,有頭腦,因為父親的身體從軍,真的憑著自己的一身天分闖進去,然後她就看見馬來這個爛攤子,馬來這樣對她的族人,這個角色立馬就站起來瞭,怎麼可能還會說出相信同伴這種話呢。而看諫山創對馬來高官的刻畫,隻能通過表達他們都是飯桶、都是蠢蛋嗎?設置一個很文質彬彬的政治傢,然後再畫一下收容區的人,然後他們用高高在上的語氣說話,又很有格調。這個畫出來,諷刺的意味一下就滿瞭,誰會看不出來他在諷刺階級呢?後面的很多矛盾其實都是情緒效果,完全避開瞭尖銳的問題。

路人乙:馬來篇很短,但是他真的寫得很好,弊病是他對墻外世界充滿感情的描述不足導致很多人沒有辦法共情,但是馬來篇還是我覺得描寫得很好。沒有馬來篇,沒有墻外的世界,墻內的世界不會描述得這麼精彩。他描述得這麼好,絕對是基於他在腦中有構想一個墻外的世界。

Y:對,不過我超級喜歡王政篇,但是王政篇不能細想,細想的話問題也特別多,但是,諫山創的能力就是讓你不去細想。他讓情緒帶著你走。王政篇是他群戲寫得最好的一次。

路人乙:而且王政篇它是多線敘事,不是單一一個場景。他之前也有多線敘事,但那個是這一塊講完瞭,然後把時間退回去,然後再講接下來。王政篇是幾條線穿插往前走,最後匯成到一起。別管他有多少漏洞,光這種敘事方法,我覺得真的很厲害。

參考

  1. ^美國大學的黑魂研究 https://space.bilibili.com/96639395/channel/detail?cid=108709
  2. ^如何評價《來自新世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339978/answer/1794142671
  3. ^2021年2月9日編輯巴庫桑采訪 https://weibo.com/7016154864/K1E1FFCfy#comment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