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人類行為研究:睡覺為什麼一定要蓋被子?

3月21日,也就是今天,是一個相當小眾的日子:世界睡眠日。關於世界睡眠日的起源有幾個不同的版本,但宗旨都是出於健康考慮而要喚起人們對睡眠的重視。那麼今天就來探討一個睡眠相關

3月21日,也就是今天,是一個相當小眾的日子:世界睡眠日。

關於世界睡眠日的起源有幾個不同的版本,但宗旨都是出於健康考慮而要喚起人們對睡眠的重視。那麼今天就來探討一個睡眠相關的問題:人為什麼一定要蓋被子?

有一張漫畫,就非常形象地反映瞭人類的“蓋被子糾結癥”。

太熱、太冷、剛剛好,圖片 | reddit.com

可能會有人說我不蓋被子也能睡著呀,我可以不蓋被子蓋衣服呀。或者,難道生活在熱帶雨林裡的人,也都會蓋被子嗎?

不瞞你說,還真有人專門對此調查過,答案是:的確如此。

不過為瞭防止有人抬杠,這裡還是有必要明確下定義——

“被子”:虛指一切睡覺時想要覆蓋在身上的東西。

“一定要蓋被子”:不是指一定要蓋被子才睡得著,而是指人類喜歡蓋被子的普遍性行為,不包括特殊情境下的特殊單次行為。

對於人類行為的研究,很少會涉及到“人為什麼要蓋被子”的專門研究,一是這種人類行為也太細微末節瞭,真的有必要研究嗎?二是仔細想想,我們都知道被子是為瞭保溫,好像知道這一點就夠瞭,也的確沒什麼需要再深入研究的必要瞭。

對此,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有時候無聊是有用的,有時候無聊的研究也是有意思的。

這句話是現編的。


01. 從頭說起:床鋪和被子都是現代發明

是先有被子還是先有床呢?如果葉子、獸皮、鬥篷、衣服都能算被子,應該說是先有被子,而且從古埃及的亞麻織物到中世紀的棉花制物,一直都有相關的制作工藝,隻是僅限少數人使用而已。但是按照我們現在所認知的被子和床,故事就要從床說起。

很久很久以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類都是睡在洞穴裡、睡在一堆草葉上,伴著星空入眠,聽聞鳥啼起身。有句話說“以天為蓋地為廬”,意思就是,把天當作被子,把地當作床,這一點原始人們應該最有體會瞭。

那麼我們所見到的床是何時從無到有的?大多數人可能會以為,人類自進入文明社會時期開始,床就出現並陪伴我們瞭——不是的,不要被影視劇誤導瞭,事實是,哪怕僅僅隻是400年前,人們所使用的床還和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床非常不一樣。換句話說,“床”算是一種現代發明。

在發明“床”之前,最早不過是鋪開一些單薄的佈料織物,僅僅是能夠將人區隔開冷硬的地面而已。比如中古世紀時的歐洲,人們蓋的還隻是些薄毯、外衣鬥篷,幸運的話,可以搞一麻袋幹草作為“床墊”。

《處女泉》劇照

要到瞭15世紀,床鋪才開始在歐洲富人傢庭裡初具現代形象,也就是有瞭木制框架,有瞭一些床上用品,例如枕頭、被單、床墊等等,但貴到一般人都負擔不起,也隻有那些最有錢的傢庭可以買一張以上的床,所以最通常的做法就是,一傢人隻共用一張床,包括床上用品。讓當時的人一個人睡一張床,他可能反倒覺得寬敞得讓人孤單瞭。

關於這方面的歷史,有興趣者可以找一本幽默輕松的歷史科普書來看——英國著名歷史學傢露西·沃斯利(Lucy Worsley)的書籍《如果房子會說話》(If Walls Could Talk),她還在BBC主持瞭同名紀錄片。書中第一章就是臥室的秘密歷史,包括床、睡眠的歷史,在床上穿什麼,在床上遭到謀殺等等。

所以從已經具備“床鋪”概念,到現代意義上的“私人床”出現之前的這一段時期裡,人們是怎麼使用床鋪和被子的呢?

早期時候,歐洲的房子一般就是一個通透的大房間,沒有內墻,房間裡擺一張全傢共用的床鋪,床鋪上是全傢共用的被蓋。雖然全都睡在一起,大傢還是有些規矩要守的,每個傢庭成員會有指定的位置,比如女生睡在母親這一側,男生睡在父親那一側,分別按照年紀排開。如果還有仆人,仆人們可能就睡在主人床鋪附近,或者睡在主人腳邊的床上。

圖 | Georges Duby《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Revelations of the Medieval World》

如果主人傢邀請瞭一位客人到傢裡(“黑暗”的中世紀時期人們是很好客的),客人很可能會和主人傢坐在床鋪上吃飯聊天,因為床鋪就是傢裡的一部分社交活動場所。如果主人再讓客人留下來過夜,那麼他就會直接在這張床鋪上躺下來,和這傢人擠在一起——因為客人一般是男性,所以會睡在父親這一側排在男孩們的末端。

另一個當代人會覺得很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所有人都睡在一起,那麼主人夫婦要是做什麼“少兒不宜”的事,也是當著仆人的面,至於小孩子,可能就是拿被單罩住他們的頭而已。當然這種私事在當時,行動者和旁觀者都還沒有像現在那麼介意。

可見從一開始,床鋪就已經在人們的生活裡占據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但那時人們還不具備足夠的隱私概念和衛生意識。

此外,另一個更實際的一起睡覺的原因是,在沒有供暖設備和警報器的時代,最佳的取暖方式和安保措施,就是身邊有人。有意思的是,當時這種“古典歐式大開間”,從前面圖片上就可以看出來,不止是生活起居的場所,很可能同時還連帶著傢畜牧養。所以夜裡的取暖源,除瞭睡在床鋪上的人,還有一旁的傢畜。

其實在古時歐洲人的社會裡,不僅僅是傢庭,連醫院也不會配備分別的床鋪,所有病人都躺在一起。這也是導致14世紀中期“黑死病”在全歐洲迅速蔓延的原因之一,這場可怕的感染性疾病,也使得人們開始對衛生清潔有更多意識。

等到床鋪真正有瞭私人概念,已經是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瞭——主人與仆人的睡鋪開始一分為二,加上人們對衛生的愈發重視,對污水、空氣等傳播疾病的擔憂,臥室、共睡等等相聯系的觀念也逐漸開始發生轉變。

現在回到被子。後來被褥生產工業逐漸發展壯大,原因就包括:

沒有瞭多人一起睡覺,沒有瞭牲畜的陪伴,被子就自然成瞭睡眠必需品;

同時床的制作工藝越來越好,越來越有審美標準,有錢人們在床簾、罩蓋、大小等細節上越來越高要求,被子也就跟著精益求精瞭;

再者,到瞭早期現代,雖然工業在發展,床鋪和被子仍然是極其貴重的傢當,所以從前的新婚夫婦,首要任務就是置備好床和床上用品,這兩樣在我們的生活意識裡始終占據重要部分,哪怕到瞭今天,臥室也是最慎重考慮的房間之一。

不同樣式的床,1898,圖 | INTERNET ARCHIVE/PUBLIC DOMAIN

02. 孤獨患者請使用——被子

埃默裡大學有一份關於人類睡眠的報告,調查匯總瞭世界各地的人們不同的睡眠方式,這其中就包括赤道附近氣候炎熱的地區,結果發現,即便是在那樣的地方,也隻有野外遊牧的人才會習慣睡覺不蓋東西,而其他人,身上多多少少會都會有一些“被蓋”,不管是手工織物還是植被之類的東西,哪怕是非洲中部、巴佈亞新幾內亞那種熱帶環境裡,也是如此。

那麼在那種情況下,“被蓋”也是為瞭保溫嗎?是的,熱帶的夜裡也是會降溫的,不過也可以作為墊子隔開堅硬的地面。此外,這裡還有幾個關於“一定要蓋被子”的,更科學也更有意思的分析。

首先我們知道一個人發燒,身體發燙,多半是身體機能在發出警告,那麼當人體溫度下降時,會發生什麼呢?我們可能會變得困倦。

通常入睡前的60-90分鐘裡,人體溫度就開始稍稍降低,導致一種叫做“褪黑素”(melatonin)的胺類激素分泌增加,而褪黑素就具有催眠功能。有不少醫學實驗測試過,將人體溫度稍稍下降大概0.6~1.1攝氏度(1~2華氏度),確實可以睡得更好。(褪黑素,能使一種產生黑色素的細胞發亮,故而得名)

這麼說,是不是夏天不蓋被子比較好?未必,再以一個人睡眠8小時為例。

前面4個小時,包括未睡而即將入睡的階段,身體溫度就開始從正常的36.7攝氏度,降到大致35.6~36.1攝氏度。而在接下來的4個小時,人們的眼珠開始做某種快速運動(Rapid Eye Movement,簡稱為REM),這就意味著進入夢境階段瞭。

做夢時的身體溫度並不是那麼自主可調節的,倒是有點類似於爬行類動物,必須依靠外物的幫助。巧合的是,通常到瞭這個階段,外部環境也正好到瞭最冷的階段——日出前後,通常凌晨四五點,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時候。

所以,睡前蓋一條被子絕對是明智的。

不過蓋被子也不僅僅是為瞭保溫。另外有一份研究發現,帶一定重量的被子可以緩解焦慮、不安,甚至已經被應用在失眠癥、孤獨癥的治療上。

乍一看有點匪夷所思,其實不然,這一點可能在冬天厚厚的被窩裡會特別有感。那種仿佛暖到心窩子裡去的舒服、一觸就塌陷的蓬松柔軟,在如今暖氣供應的北方很難體會到瞭。

記得木心《瓊美卡隨想錄》裡有這樣一番話:

「在沒有火爐沒有水汀的臥房裡,全憑自己的體溫熨暖它,繼而便在它的和煦的包裹之中瞭,一直到早晨,人與被渾然不分似的……即使是疇昔的隆冬寒夜,睡入別人睡熱的被窩總不及自己睡熱的被來得洽韻,這是不可思議的,也從來沒有人思議的事。」

「晴美的冬日,最好是上午,是自己把棉被抱出去,搭在竹竿上,最好是夕照未盡,自己把棉被拍打一番便抱進去,入睡之際,有好聞的氣味無以名之,或可名之為"太陽香",是羞於告訴旁人或征詢旁人的。」

為什麼冬天的被窩那麼治愈?

這就要歸功於身體裡一種叫做“血清素”(serotonin)的神經傳遞素,它會影響我們的一些正面感覺,比如冷靜、快樂、幸福。同樣是在REM階段,血清素含量會大量降低,但據說有研究表明,有一種東西可以讓大腦產生更多血清素,這種東西就是被子。

前面說到的治療,是一種叫做“Deep pressure touch stimulation”(簡稱DPTS)的治療法,指一定壓力的觸摸刺激,與按摩有些類似。原理是,極其輕微的觸碰會刺激神經系統使人緊張,但是達到一定程度的重度觸摸,反而會幫助放松神經,使人感到平靜,進而促進血清素和多巴胺的釋放——這就不免讓人懷疑,是不是人類的神經系統自帶一點受虐傾向?

不過這確實可以解釋,為什麼一個悲傷的人可能需要一個溫暖的擁抱,為什麼在懷裡或者襁褓裡的嬰兒比較容易停止哭鬧,為什麼有些人很享受貓咪在身上“踩奶”的感覺……

同理,一定重量的被子所覆蓋在身上的壓力,就起到瞭類似DPTS的作用。回憶一下,被厚被子所包裹的感覺,是不是很像被溫暖地擁抱著的感覺?

那麼,當神經系統得到放松,血清素被促進之後,接著血清素會自然轉化為褪黑素,此時身體就得到瞭想睡覺的暗示——這就是一定重量的被子所具有的神奇的治愈能力。

有沒有註意到“一定重量”這個詞?因為這個重量要根據你自身的重量來決定,通常對成人的建議是,被子可以選擇體重的5%~10%,對於小孩,可以選擇比體重的10%稍重一點點,但是要達到最好的效果,還需要詢問醫生或專門的治療師,而且“被子治療法”也不是萬無一失,對於某些在呼吸、體溫調節、血液循環等方面存在問題的人,可能就需要慎重考慮。

03. 被子的安全感不是因為模擬子宮

除瞭保溫之外,另一個得到最多的“蓋被子”答案,就是“安全感”,有人會解釋說,是包裹在被子裡所模擬出的子宮那種溫暖、封閉、被保護的狀態。

介於我們無法回憶胚胎期待在子宮內是什麼樣的感覺,這種說法就暫時隻能是一種牽強附會的臆測。不過,除去上述的社會、生理因素,另一個可靠的原因說出來也有些難以置信,那就是——條件反射。

當我們仍處於嬰兒、孩童時期時,身體的體溫調節功能比成人還要弱一些,所以善意的父母總是記得給小孩子多蓋層毛毯、被子。

圖為一位母親在給孩子蓋被子,19世紀 | 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UIG VIA GETTY

從嬰兒一路成長,漫長的年歲裡,每一天都是躺下、蓋上被子、入睡……我們無意中所接受的睡眠習慣,就如同巴甫洛夫實驗裡那些狗狗們所養成的"鈴聲響-分泌口水"的習慣。

至於“安全感”,可能也是源於這個成長過程中的某些記憶。比如我們應該都有過這種童年經驗:小時候怕黑時,會用被子蒙住頭,好像鉆進被子就安全瞭。

但是到瞭成人階段,隨著對黑暗和黑夜的恐懼感慢慢消退,被子的這種安全感也會慢慢淡去,更何況——成人的恐懼,哪裡是一床被子可以解決的?

當然那種喜歡抱著被子、枕頭(還有人形抱枕、佈娃娃、貓咪、真人)睡覺的“安全感”,就另當別論瞭,因為那已經不屬於“一定要蓋被子”的范疇瞭。

說到睡眠習慣,成長過程中,不同的人也固定瞭形形色色的蓋被子習慣。

一種較為常見的、經常發生在夏天的習慣是——再熱的天,我們也會蓋一層薄薄的被子或毯子,但因為潮悶,所以允許被子隻蓋住腹部,而讓手腳都露出來。這一點不少人應該已經知道,就是手和腳所具有的生理構造,使它們成為人體有效的散熱器、體溫調節器。

那其他還有哪些比較不常見的蓋被子習慣呢?

就比如有人一定要從頭到腳、從上到下全都蓋住,達到與床鋪渾然一體的狀態;有人喜歡蓋著被子,頭上一定要再蒙一個枕頭;還有的人喜歡把自己裹成木乃伊狀……這些恐怕就屬於常人不能理解的偏執瞭。

如果你有關於蓋被子的相關小知識或者小秘密,歡迎補充。

你們都去蓋被子吧,

我睡覺隻需要《一千零一夜》

世界睡眠日,祝好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