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面肌痙攣患者必看!天氣驟變,病情易復發或加重, 預防牢記8要點!

在日常生活中,對著別人“擠眉弄眼”、“齜牙咧嘴”往往被視作不禮貌的表現。但對於一些人來說,有如此誇張的表情卻“情非得已”,這是由於患上瞭一種常見的周圍神經疾病——面肌痙攣。

在日常生活中,對著別人“擠眉弄眼”、“齜牙咧嘴”往往被視作不禮貌的表現。但對於一些人來說,有如此誇張的表情卻“情非得已”,這是由於患上瞭一種常見的周圍神經疾病——面肌痙攣。

天氣驟變,病情易復發或加重,毀的不止顏值,終可嚴重影響生活!

面肌痙攣又常被稱為“面部抽搐”,臨床表現是以單側面部的眼輪匝肌、表情肌、口輪匝肌反復發作的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嚴重時可出現睜眼困難、口角歪斜等,即患者可表現出“擠眉弄眼”、“齜牙咧嘴”等怪異的表情,故而大傢也常通俗地稱呼這種疾病為“面抽”。

當前,臨床根據病因將將面肌痙攣分為繼發性和特發性等兩種。凡在大腦皮層到面神經分支末梢的整個通道中,任何壓迫刺激性病變均可誘發面肌痙攣。目前已知80-90%的面肌痙攣發作均與血管因素密切相關,主要是患者腦橋小腦角面部神經根受到責任血管的“欺壓”,這些血管多為擴張、延長、迂曲、硬化的椎 – 基底動脈系血管;同時,若病人橋小腦角區因為腫瘤、動脈瘤、動靜脈畸形、腦幹病變及骨性病變等,也可釀成面肌痙攣。凡查不出誘因者,統稱為特發性痙攣,約占發病總數的2/3。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壓力的增加,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正呈逐年增高的趨勢,好發於中年人群,女性略多於男性,是一種緩慢進展的周圍神經疾病,根據《面肌痙攣診療中國專傢共識》,典型面肌痙攣是指痙攣癥狀從眼瞼開始,並逐漸向下發展累及面頰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亦有少數面肌痙攣患者的痙攣從下部面肌開始,並逐漸向上發展最後累及眼瞼及額肌。這種不自主痙攣,自己不能控制,情緒緊張、過度疲勞可誘發或使病情加重。

▲面肌痙攣發作時,患者表情怪異

臨床上,專科醫生通常采用Cohen痙攣強度分級評價,將面肌痙攣的嚴重程度劃分為5個等級,分別為:

0級:無痙攣;

1級: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或面肌輕度顫動;

2級:眼瞼、面肌自發輕微顫動,無功能障礙;

3級:痙攣明顯,有輕微功能障礙;

4級:嚴重痙攣和功能障礙,如患者因不能持續睜眼而無法看書,出現面部疼痛等。少數病患於病程晚期可伴有患側面肌輕度癱瘓。

可見,隨著疾病不斷進展,面肌痙攣不僅會給患者帶來社交困擾和沉重的精神壓力,還可對患者健康和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危害。

專傢提醒:面肌痙攣的復發、加重與季節氣候有一定的關系。在天氣驟冷之時,極容易導致面部血管收縮,嚴重壓迫面神經或神經處於繃緊的狀態而引起痙攣發作,加重“眼皮跳”、臉部肌肉抽搐等癥狀,因此一定要註意預防!

冬季面肌痙攣高發,學會正確預防是關鍵!

1、面部防寒很重要

日常生活中,首先要註意面部防寒,如不用冷水洗臉;尤其在秋冬季節,遇到冷空氣刺激,顏面部保暖不足,血管容易遭受風寒而致痙攣,對神經組織壓力增大;外出時可戴口罩,避免直吹冷風,睡眠時勿靠近窗邊,以免再受風寒。

2、急性期用濕熱毛巾外敷

水溫50-60度,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鐘,並於早晚自行按摩患側,按摩用力應輕柔、適度、持續、穩重、部位準確。患者可對鏡進行自我表情動作訓練:進行皺眉、閉眼、吹口哨、示齒等運動,每日2-3次,每次3-10分鐘。

3、遵醫囑服用藥物

不得隨意增減藥量,並註意觀察有無胃腸道等副作用。避免在此期行創傷性大、刺激性強的治療,易減輕對患側肌及神經的損害。

4、學會保持情緒穩定

患者多為突然起病,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的心情,有的擔心面容改變而羞於見人及治療效果不好而留下後遺癥,要學會緩解情緒,保證充足睡眠,當過度緊張、煩躁、焦慮之時,極易使動脈硬化比例增高,對面部神經的不良刺激就會“撲面而來”。

5、采取適宜的鍛煉項目

如散步、做體操、打太極拳、跳舞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6、少食辛辣刺激食物,以清淡為主

平時應做到清淡飲食,多吃新鮮果蔬、粗糧、豆類,少食用辛辣刺激、油膩、滯胃的食物,如蔥、蒜、韭菜、辣椒、花椒、胡椒、洋蔥、芥末、五香粉、咖喱粉等,這些食物可刺激面神經,使神經沖動加強,從而誘發或加重痙攣。

7、控制體重

由於肥胖會導致面肌痙攣癥狀更加嚴重,所以面肌痙攣患者應該控制自己的體重。

8、戒煙忌酒

過多的飲酒,容易引起維生素B的缺乏。特別是白酒,酒精含量高,應控制不可多飲。再就是避免煙、咖啡、濃茶,這些對於人體來說都含有興奮和刺激作用,也容易引起更多的危害。

最需註意:面肌痙攣不能自愈,而且反復不正確治療還可能導致不可恢復的面癱,所以盡早治療是關鍵。

免責聲明: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刪除。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科普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代替個人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到院咨詢醫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