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第十三章 有袋類動物

25萬年前的更新世,已經與其他大陸隔絕瞭3000萬年的澳大利亞大陸演化出瞭獨特的野生動物群。該大陸的哺乳動物幾乎都是有袋類動物,它們把尚未發育的幼崽放在育兒袋裡。25萬

25萬年前的更新世,已經與其他大陸隔絕瞭3000萬年的澳大利亞大陸演化出瞭獨特的野生動物群。該大陸的哺乳動物幾乎都是有袋類動物,它們把尚未發育的幼崽放在育兒袋裡。25萬年前,澳大利亞還有許多大型的有袋類動物,與現生動物生活在一起。

澳大利亞是一個神奇的地方,1.7億年前,澳大利亞大陸與其他大陸逐漸分離,原來的物種在這片大陸上開始瞭獨立的演化,很多孑遺物種在此地綿延不絕。

澳大利亞

25萬年前的某一天,在森林中的一條河邊,咸水鱷(Saltwater Crocodile)從水中沖向岸邊的牛頓巨鳥(Genyornis);一隻袋貘(Palorchestes)站立起來,驚恐地看著這一幕;而三隻袋狼(Thylacine)在圍攻一隻巨袋鼠(Macropus titan);兩隻袋獾(Sarcophilus)其中一隻張開大嘴似乎在打哈欠,而另一隻則細嗅著什麼;針鼴 (Echidna)邁著緩慢的步伐尋找食物,而澳洲毛鼻袋熊(Hairy-nosed Wombat)則躲在洞穴口似乎在休息;袋獅(Thylacoleo)站在倒掉的樹幹上瞄準獵物,巨型樹袋熊(Giant Koala)則在樹上享受著美味的樹葉;沃那比蛇(Wpnambi)則盤踞在樹幹上,默默註視這一切;巨短面袋鼠(Procoptodon)站立起來能夠輕松抓到樹枝,大面頰獸(Zygomaturus)則咀嚼著草,雙門齒獸(Diprotodon)。

在河邊漫步,兩隻古巨蜥(Megalania)為爭奪配偶而大打出手,巨塚雉(Progura)夫婦則站在巢上,準備繁育下一代。然而,隨著智人擴散到澳大利亞,很多大型哺乳動物滅絕瞭(至少智人擴散是主要原因),20世紀,袋狼也消失在這片土地上,這給我們留下很多啟示。

袋貘(Palorchestes)

袋貘(Palorchestes)屬於雙門齒目(Diprotodontia)、袋貘科(Palorchestidae),包括兩個種:Palorchestes paineiPalorchestes azael

袋貘復原圖(圖源《消失的遠古巨獸》)

袋貘長約2.5米,重約200 kg,長相怪異,可能是半水棲動物,與如今的河馬生活習性類似。它們生活在中新世至更新世末(距今1100萬年至1.1萬年)。它們生活在被桉樹林地包圍的沼澤或淺水湖附近。

袋貘最初是從牙齒中識別出來的,與其他雙門齒獸類的牙齒一樣,它們的牙齒與袋鼠的牙齒相似(這兩類動物的臼齒上都有兩個橫齒)。因此,袋貘最初被認為是一種巨大的袋鼠。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它才被認為是一種雙原齒獸類;它缺少貫穿下顎的咬肌孔。

袋貘牙齒化石

袋貘的牙齒大而具有高冠,臼齒在形態上是相當多變的。臼齒的前部可能更為復雜,因為更多的後臼齒中缺少額外的中間連接。

袋貘從頭骨的鼻骨短且縮回,表明存在類似貘的結構。眶下孔也非常大,另一個跡象表明袋貘有一個長而窄、神經良好的鼻子。下顎上有廣泛的區域用於連接強大的下顎肌肉組織。它也有巨大的和強大的前肢,適合撕樹皮或挖樹根。但目前尚未有完整的骨架化石。

和所有雙齒齒獸類一樣,袋貘是一種食草動物。它的高冠牙齒非常適合處理粗糙或粗糙的植被。它還有一個長長的、靈活的舌頭,可以像長頸鹿一樣將植被卷起來送入口中。

與所有有袋類動物一樣,袋貘會產下體型矮小、發育不良的幼崽,這些幼崽會在母親的育兒袋中完成發育。像它們的親戚樹袋熊一樣,袋貘可能有一個向後的袋(這是它們穴居祖先的遺產)。化石記錄的袋貘很少,這表明它們可能是獨居動物,所以我們對他們的生活史知之甚少。

袋狼(Thylacine)

說起來滅絕動物,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應該是渡渡鳥和袋狼瞭。我們從小就知道人類造成瞭很多物種滅絕,但是對被滅絕的動物知之甚少。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意思是“狗頭袋犬”,又稱塔斯馬尼亞虎,屬於有袋目、袋狼科,生活在澳大利亞,滅絕於1936年。1808年,范迪門土地公司的測繪員喬治·哈裡斯發現瞭袋狼,1936年最後一隻袋狼死亡,從命名到滅亡,隻有一百多年的時間。

袋狼長約1米,尾巴長約60厘米,肩高35-60厘米,體重20至30千克,壽命6-10年,背部有13-19條深棕色條紋。

袋狼

袋狼全年都能繁殖,通常一胎三隻幼崽,最多生四隻。剛出生的袋狼幼崽沒有毛,依附在乳頭上喝奶。雌性袋狼有4個乳頭,可以滿足幼崽的需求。

袋狼有46顆牙齒,上下頜骨張開角度能毆打到180°,但是咬合力卻很差,甚至不能殺死體重超過5千克的動物。袋狼是夜行動物,主要依靠視覺和聽覺捕食,獵物包括各種小型袋鼠、袋貍、袋熊、針鼴等。

袋狼張開嘴的角度驚人

在6萬年前,袋狼的身影遍佈澳大利亞大陸,但早期土著人和傢犬的到來嚴重壓縮瞭袋狼的生存空間,它們逐漸滅絕(不早於3100年前),隻有塔斯馬尼亞島上的袋狼幸存下來。19世紀20年代,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居民達到瞭1.3萬人,飼養的綿羊多達20萬隻,為瞭擴建牧場,不得不向森林擴張,袋狼的生存出現危機。隨著人類逐漸占領瞭袋狼的生存空間,它們不得不共計人類蓄養的動物,這也導致人們對它進行瞭殺戮。此外,馬戲團和動物園為瞭吸引人們的註意,也對袋狼的數量造成瞭一定的影響。

1936年,隨著最後一隻袋狼在動物園中死去,標志著這種動物徹底的滅絕。盡管有科學傢試圖利用克隆技術復活袋狼,但由於DNA衰減而以失敗告終。可以肯定的是,袋狼絕不是人類活動造成滅絕的最後一個物種。

袋獾(Sarcophilus)

袋獾(Sarcophilus harrisii)屬於袋鼬目、袋鼬科,也被稱作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 Devil)、“大嘴怪”,是一種有袋類的食肉動物,現今隻分佈於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州。

現代袋獾

袋獾體長50至80厘米,體重6-12千克,相當於一隻小型犬。雖然個頭小,但是實力不容小覷。

袋獾體型

袋獾有一身黑色的皮毛,遭遇攻擊時發出臭味,以及刺耳的叫聲和夜間活動的習性讓人們見瞭膽戰心驚。它們的咬合力驚人,袋獾一生之中隻有一副會慢慢長大的牙齒,能夠捕食相同體型的動物。袋狼滅絕之後,它是澳洲大陸最大有袋類食肉動物。

袋獾恐怖的牙齒

除狩獵外,袋獾也進食腐肉。它們通常單獨行動,但有時也與其他袋獾一起進食。

袋獾面部腫瘤病使袋獾的面上和口內長出腫瘤,影響進食,袋獾最後會因饑餓而死。如今它們的生存情況也不太好,澳大利亞政府禁止袋獾出口,為他們的種群繁衍盡最大的能力保護。

針鼴(Tachyglossidae)

針鼴(Tachyglossidae)屬於單孔目、針鼴科,目前有4個種。它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

針鼴

針鼴骨骼

它們棲息於內陸沙漠地區的灌叢、草原、疏林和多石的半荒漠地區等地帶,白天隱藏在洞穴中,晚上進行覓食。

袋獅(Thylacoleo)

袋獅(Thylacoleo)屬於有袋下綱(Marsupialia)雙門齒目(Diprotodontia)

袋獅科(Thylacoleonidae),是一種已滅絕的肉食性有袋類動物,生存於上新世末至更新世末的澳洲(大約200萬至4.6萬年前)。雖然被稱為“獅”,但是它們和現代的獅子沒有什麼關系,袋獅的近親是草食性的袋熊及樹熊。

袋獅復原圖

袋獅肩高75厘米,長度大約150厘米,它們平均重101-130公斤,個別的可重達124-160公斤,體型相當於現代雌獅。

它的牙齒與現代貓科動物完全不同。它沒有尖利的犬齒,而犬齒是食肉動物的標配,因為它們捕獵靠的就是犬齒。袋獅雖然沒有犬齒,但是為瞭捕獵,它將門齒進化成瞭類犬齒,非常的尖利且粗壯,這使得它的咬合力比現存同體型的食肉動物都要大。它是所有現存及已滅絕的哺乳動物中,咬勁最強的,重100公斤的袋獅一咬可以比擬一頭重250公斤的獅子。

袋獅頭骨化石

袋獅可能在森林、林地、灌叢帶及河谷等地進行獵食。它會獵食像雙門齒獸及巨型短面袋鼠等大型動物。

這對異化的門齒雖然幫助袋獅在澳大利亞生活瞭接近200萬年前(距今約4.6萬年前滅絕),但是同時也為它的滅絕埋下瞭伏筆。因為,它的牙齒結構非常的適合捕獵移動緩慢的大型食草動物,但是對捕獵小型的食草動物毫無幫助,因此,在大型食草動物紛紛滅絕後(比如巨型短面袋鼠、巨型袋貘等等),它們最終也漸漸走向瞭末路。

不過,在袋獅的滅絕中,人類的活動也做出瞭一定的“助力”,因為在距今約6.5萬年前,東南亞地區的人就來到瞭澳大利亞,作為當時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與人類的沖突是在所難免的。

澳洲毛鼻袋熊(Lasiorhinus krefftii)

澳洲毛鼻袋熊(Hairy-nosed Wombat)學名Lasiorhinus krefftii。它屬於有袋目、袋熊科、毛鼻袋熊屬。除此以外,袋熊科還有兩種袋熊,分別是南澳毛吻袋熊(Lasiorhinus latifron)以及塔斯馬尼亞袋熊(Vombatus ursinu)。

澳洲毛鼻袋熊

澳洲毛鼻袋熊體長在102-107厘米,肩高約40厘米,體重約30千克,是一種中型的哺乳動物。它的視力很差,嗅覺敏銳,體型笨重,但是奔跑速度很快,時速可達40公裡/小時。澳洲毛鼻袋熊是完全的植食性動物,它們隻會吃各種植物的根莖葉或者是樹皮、果實。

它們還擅長挖洞,我國有狡兔三窟的成語,澳洲毛鼻袋熊可能有幾十個洞。研究表明,有些袋熊的洞會有20多個入口,長度接近90米,而數量眾多的入口和寬敞的環境。

澳洲毛鼻袋熊於100年前廣泛分佈在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州及昆士蘭,但現已隻限於昆士蘭埃平森林國傢公園的3平方公裡范圍內。2003年統計澳洲毛鼻袋熊大約113隻,其中雌性30隻,比大熊貓的數量還要少。

巨型袋鼠(Macropus titan)

巨袋鼠(Macropus titan)屬於雙門齒目、袋鼠科,它生活在一萬二千年前的澳大利亞,外貌與現生的袋鼠十分相似,但體型要大得多,所以稱之為巨型袋鼠。

巨型袋鼠化石

大約4萬年前,由於環境變得幹旱,它們的食物減少,最終沒有逃脫滅絕的命運。

巨型短面袋鼠(Procoptodon)

巨型短面袋鼠(Procoptodon)屬於袋鼠目、袋鼠科動物。

巨型短面袋鼠

巨型短面袋鼠是目前已知體型最大的袋鼠,站高可達2.7米,而紅大袋鼠站立高度最高約2米。巨型短面袋鼠體重約200千克,最大可以達到240千克,是最大的現生袋鼠紅袋鼠的三倍。巨短面袋鼠如此大的重量,不太可能像現代的袋鼠一樣雙足蹦跳前進,而是靠兩個單趾的蹄型後足疾步快走。

巨型短面袋鼠與人類體型對比

巨型短面袋鼠曾生活在更新世的澳洲,科學傢發現,除瞭大小上的區別,巨型短面袋鼠模式種P. goliah的骨骼構造表明,它的每隻腳上都有一個大腳趾,看起來有點像馬蹄。它們並無法像現存的袋鼠那樣跳躍前進,而是更多用走的方式。

巨型短面袋鼠化石

它們的前爪同樣奇怪:每隻前爪都有兩個超長的手指和大爪子,可能是用來抓樹枝和樹葉的。該屬至少存在到大約50000年前才滅絕,也有一些證據表明它們可能存活到18000年前。

巨型樹袋熊(Giant Koala)

樹袋熊(Phascolarctos cinereus)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動物,但是對於已經滅絕的巨型樹袋熊(Phascolarctos stirtoni)知之甚少。

澳大利亞國寶樹袋熊,也被翻譯為考拉

巨型樹袋熊雖然叫巨型,但是體型與現生的樹袋熊相比差距並不大。它們與考拉在同一時期存在,並且有著相同的生態位,大約5萬年前滅絕瞭。

大面頰獸(Zygomaturus)

大面頰獸(Zygomaturus)或者翻譯為袋犀,是更新世生活在澳洲的動物。它們屬於雙門齒獸目、雙門齒獸科,包括模式種三葉高頰袋犀(Z.trilobus)在內共有6個有效種。

它們的身體很重,腳厚,與現今的倭河馬相似。它們是四足行走的,棲息在潮濕的澳洲海岸,於4.5萬年前消失。它們可能是獨自或以小群生活。大面頰獸可能吃蘆葦及莎草科,並以其下門齒將食物鏟入口內。

大面頰獸化石

大面頰獸是一種大型動物,體重500千克,大約1.5米高,2.5米長。這動物的鼻孔張得很大,很像河馬。它和袋熊一樣有一個背向的育兒袋,當它在沼澤裡覓食時,這個育兒袋可以保護它的嬰兒(被稱為“joeys”)不被淹死。

大面頰獸復原圖

大面頰獸與人類體型對比

雙門齒獸(Diprotodon)

雙門齒獸(Diprotodon)屬名的意思是“兩顆前向的牙齒”,是頭骨的主要特征。它們屬於雙門齒目(Diprotodontia)、雙門齒科(Diprotodontidae),模式種為麗紋雙門齒獸(Diprotodon ‬optatum)。

雙門齒獸化石

1838年,英國生物學傢理查德·歐文在新南威爾士發現瞭雙門齒獸的化石並命名瞭新種屬。此後在多地都發現瞭它們的化石。

雙門齒獸是最大的有袋類動物,具有明顯的兩性異形,雄性體重重達2750千克,雌性體重大約是雄性的一半。它們體長約3米,肩高約1.8米。

人類與雙門齒獸體型對比

雙門齒獸復原圖

它們體型巨大,行動遲緩,它們屬於蹠行動物,即以腳掌行走。它們棲息在開闊的林地及半幹旱平原和稀樹草原,並且以植物為食。

古人類在大約5萬年前登陸澳洲,可能遇到瞭它們。部分雙門齒獸骨頭上留有可能是矛頭造成的傷痕,而且它們的滅絕很可能是土著人造成的。

沃那比蛇(Wpnambi)

沃那比蛇(Wpnambi)屬於有鱗目科巨蛇,包括兩個種:W.‬naracoortensis(type)和‬W.‬barriei。它們前端細,後端粗,軀幹呈筒狀。體長可達5~6 米,體重達100kg以上。

沃那比蛇化石

沃那比蛇是一種伏擊的掠食者,與現代大型蟒蛇一樣,一般不使用毒素,而是直接將獵物緊纏至死,然後整個吞下。然後再利用肚子裡的消化液慢慢消化掉整個獵物。

這種巨蛇頭骨較小,但面對大型獵物他們可以讓自己的下頜骨“脫臼”,完全不用擔心吞不下獵物。

咸水鱷(Saltwater Crocodile)

咸水鱷又名灣鱷,學名Crocodylus porosus,屬於鱷科、鱷屬。成年澳洲咸水鱷體長可達6米,體重超過1噸。它們性情兇猛,強健有力,是個遊泳好手。其分佈范圍主要集中在澳洲北部,食性很廣,會捕食魚類與各種大小動物。一年隻需要進食3次就能存活,一頓美餐之後,它可能幾周甚至幾個月都不用進食瞭。

咸水鱷的頭骨粗壯,牙齒堅硬,咬肌發達。它的咬合力是所有動物中最強的,可達2噸,甚至可以與世界上咬合力最強的暴龍媲美。一旦被它咬住,很難脫困,獵物根本沒有生還的可能。

咸水鱷頭骨

咸水鱷

古巨蜥(Megalania)

古巨蜥(Megalania)是在澳大利亞南部發現的,著名的英國博物學傢理查德·歐文(Richard Owen)描述瞭該物種,他在1859年命名為Megalania prisca,希臘語為“偉大的古代漫遊者”。古生物學傢推測,古巨蜥是澳大利亞更新世的頂級捕食者,可能以雙門齒獸和巨型短面袋鼠為食。

古巨蜥頭骨

它是有史以來生活在我們星球上的最大的已確認蜥蜴。由於早期澳大利亞人捕獵超大型哺乳動物,導致古巨蜥可能失去瞭食物來源,最終走向滅絕。

古巨蜥捕食袋鼠(圖源《消失的遠古巨獸》)

古巨蜥復原圖

如今的科莫多巨蜥是這種古巨蜥的親戚,但是體型要小,仍是現存的最大蜥蜴。古巨蜥的化石十分罕見,我們至今仍沒有集齊一套完整的骨架,對於納拉庫特地區種群數量天然低的頂級捕食者來說,這種情況不算稀奇。我們依據現有的瞭解對古巨蜥的關鍵數據進行瞭大膽的猜測,古巨蜥長5~6米,中300~500千克。而成年科莫多巨蜥隻有70~90千克。

巨塚雉(Progura)

新喀裡多尼亞巨塚雉學名Sylviornis neocaledoniae,它屬於雞形目、塚雉科,現生的塚雉主要產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一帶的熱帶森林中,廣泛分佈於澳大利亞地區,包括在西太平洋,新幾內亞和印度尼西亞的華萊士線以東的島嶼,也生活在孟加拉灣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

現生塚雉

它們不會自己親自孵化蛋,而是將蛋埋在有地熱的地方,靠地熱溫度或者有機物腐爛產生的熱量來孵化蛋。幼鳥在土裡孵化後,首先要破掉蛋殼,還要從一尺深的沙土裡爬出來。它們破殼後就獨立生活,以至於當地人認為它們是沒有父母的,而是直接從土地中長出來的。

牛頓巨鳥(Genyornis)

牛頓巨鳥(學名Genyornis newtoni)屬於雷嘯鳥科(Dromornithidae),是澳洲一種大型不會飛的鳥,於5萬年前滅絕。

它們有巨型的喙,可能是雜食動物。其身高可達2~2.5米,體重在220~240千克之間,一個蛋足有3千克重,大約相當於50個雞蛋的重量。

牛頓巨鳥化石

牛頓巨鳥復原圖

人類最早到達澳洲大陸的時間是大約65000年前,之前未被證實的牛頓巨鳥物種的燒焦蛋殼都可以追溯到大約5萬至5.5萬年前,也就是牛頓巨鳥滅絕不久之前,那時人類已經遍佈瞭整個大陸。

石壁上的牛頓巨鳥壁畫

一項研究將多達700顆牛頓巨鳥的蛋殼進行年代測定,發現它們在一段短時間內衰落及消失,很難將其歸咎於氣候轉變,而人類的到來才是令其滅絕的原因。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澳大利亞許多原生物種因為人類的到來而走向瞭滅絕——至少是人類的到來加速瞭它們的滅絕。如今的澳洲大陸仍有許多原始的哺乳動物,如鴨嘴獸等,它們的情況並不樂觀。

澳大利亞政府曾將6種已經滅絕的澳洲動物印在郵票上,包括古巨蜥、巨短面袋鼠、牛頓巨鳥、雙門齒獸、袋獅和袋狼給人們以警示作用。我們可以從已經滅絕的動物身上看到,他們都是自然的產物,如果不好好保護,也許人類的未來也會走向滅絕。

澳大利亞滅絕動物紀念郵票

參考文獻:(美)羅斯·D.E.麥克菲作;宋陽譯;《消失的遠古巨獸》,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