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墨的源地,硯的故鄉——硯墨同源古易州

吳占良先生賜墨“易水文脈”吳占良1967生,保定市人。國傢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傢協會理事、河北省書協副主席、保定市書協主席、河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河北省金石學會副會長。

吳占良先生賜墨“易水文脈”

吳占良

1967生,保定市人。國傢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傢協會理事、河北省書協副主席、保定市書協主席、河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河北省金石學會副會長。

書法作品入展第七屆全國書法展、第四屆新人展、第十二屆全國名傢展、建國70周年大展、國博眾志成城抗疫展、第七屆蘭亭獎名傢展等。

論文獲全國第五、八屆書學討論會三等獎、第六屆提名獎、第九屆入選。第七屆全國書法展一類論文等。並於《中國書法》等發表論文30餘篇。

專著有《吳占良藝史叢談》等十馀部。主編《劉春霖書法集》獲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三等獎。

中國書法傢協會第二屆“德藝雙馨”會員,榮獲河北省第四屆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河北省第十屆文藝振興獎等。多次參加全國性展覽的組織、評選工作。書法作品由國傢博物館、蘭亭書法博物館等收藏。

在中國古代文房四寶中

墨和硯均來源於古易州

為人熟知的墨中王者【徽墨】

雖盛於安徽歙縣

卻源於唐末時的易州

『易水文脈 硯遇金石』

文化展第十期

我們一起探尋

硯墨同源古易州的歷史和淵源

唐宋時期易水制墨法

(文字內容摘自易州收藏,作者蘇宇哲)

( 一) 唐代易州祖敏的制墨法

在制墨工藝中,如何合理的使用膠的方法尤為重要。唐代易州墨工祖敏通過“以鹿角膠煎為膏而和之”的方法。其法是用松煙與鹿角膠煎膏合成制墨,應當大大改進瞭制墨技術。故祖氏之名,聞於天下。《墨經》對其評價道: “古人用墨多自制造,故匠氏不顯。唐之匠氏,惟聞祖敏。”祖敏還曾被封為墨務官,得到國傢的支持。

奚鼐,奚鼏兄弟二人也是易州人士,以制墨聞名。“鼐墨面曰‘光慶’,又印曰‘奚鼐墨’,又印曰‘庚申’。而鼏墨大概與鼐同,惟‘庚申’字異。”奚鼐,奚鼏兄弟在墨面上留名以及年份的做法,豐富瞭墨的信息,賦予墨一種品牌意識。這種做法在以後的制墨業中逐漸發展起來。

《墨譜法式》收錄的祖敏墨譜/圖源網絡

( 二) 南唐奚超和奚廷珪制墨法

奚超和奚廷珪父子是南唐期間的制墨工人,奚超為奚鼎之子,本為易州人士。唐末河北地區戰亂,舉傢南逃至安徽歙縣,見其松林茂盛,溪水清澈,於此地定居,並重操舊業。奚超、奚廷珪父子作為制墨世傢,繼承並發展瞭祖輩的經驗與技藝。奚超制墨技術高超,其中“超墨有二品,其面或為特龍者,或曰‘新安香墨’者,其慕曰‘歙州李超造’一上曰‘李超’其號雖異,亦互有精粗”“有人得而藏於傢者,亦不下五六十年。蓋膠敗而墨調也。其堅如玉,其紋如犀,寫於數十幅,不耗一二分。”可知奚超墨質地較優,質量上乘,備受文人志士的喜愛。

李廷珪,李超之子,通過對傳統制墨方法加以改進,對制墨技術帶來極大的革新。選料方面,以松煙一斤,用珍珠三兩,玉屑龍腦各一兩,和以生漆,搗十萬杵而成。同時為瞭防腐,加入珍珠、麝香、樟腦等中草藥配方,使得墨更加堅實如玉、清香撲鼻。工藝方面,開創瞭“對膠法”,改進瞭松煙和膠的量。《春渚紀聞》記載,“韋仲將法止用五兩之膠,至李氏渡江,始用對膠,而秘不傳為可恨。”因此可推斷李廷珪在南遷之後改用“對膠法”,不過其制作方法秘而不宣。

《墨史》記載,“或雲廷珪佳煤一斤可受膠一斤,入手堅重,研不滯筆,所以獨貴於世也。”可推斷廷珪墨“對膠法”應是一斤煤加一斤膠,通過增大膠的量使得墨質更優。廷珪墨質地精良,外觀優美,“李庭珪大墨有二品其一面曰‘歙州李庭珪墨’,漫有特龍。其一面曰‘歙州李庭珪造’,漫有雙脊特龍,小墨有握子者,上指有一‘香’字。其豐肌膩理,光澤如漆,又有小餅子,面有蟠龍,四角有‘供禦香墨’字,漫止有一‘歙’字。”廷珪墨質量上乘,易於長久保存,據傳“其墨能削木,誤墜溝中,數月不壞”。南唐後主李煜酷愛書法,鐘愛文房四寶,對墨的要求很高。曾得一枚“廷珪墨”並大加贊賞,稱其“留意筆札,所用澄心堂紙、李廷珪墨、龍尾石硯三物為天下之冠。”並封廷珪為墨務官,賜國姓“李”。於是奚廷珪又稱為李廷珪。

奚超父子畫像

《墨譜法式》收錄的李庭珪墨譜,左為賜姓前落款“奚庭珪”,右為易姓後的“李庭珪”落款/圖源網絡

( 三) 宋代張遇制墨法

張遇是宋朝時期易水墨的主要代表人物。其突出的貢獻就是改進瞭油煙墨的技術。在此之前,制墨業大部分是以松煙墨為主,松樹是制墨的主要原料。北宋時期,河北地區深受戰亂的影響,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優質松林銳減。因此,張遇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改良瞭油煙墨,用油煙代替松煙作為制墨的主要原料,易州墨也迎來瞭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宋熙豐間,張遇供禦墨,用油煙、入腦、麝、金箔、謂之龍香劑。”

張遇改進的油煙墨使墨更加賦有一種文化氣息。張遇大墨有兩品,“一曰‘易水供堂墨’,一曰‘易水進貢墨’。其漫皆有‘張遇’字。又有圓墨二品,面皆有蟠龍,四角有‘貢禦香墨’字,其漫一曰‘麝香張遇’,一曰‘龍腦張遇’。”除此之外,張遇墨還可用作“畫眉墨”。張遇畫眉墨曾受皇室的欣賞,金章宗時期,“宮中取其墨,燒去煙,用以畫眉,謂之‘畫眉墨’。”畫眉墨亦可作為皇室的化妝品。蔡襄評到: “世以歙州李庭珪為第一,易水張遇為第二。珪復有二品,龍之雙脊者為上,一脊次之。遇亦二品,易水貢墨為上,供堂次之。”可見張遇的制墨地位是僅次於李廷珪。

《墨譜法式》收錄的張遇墨譜/圖源網絡

蘇軾與易水供堂墨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景祜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口)生,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卒。北宋著名文學傢、詩人和書畫傢,為“唐宋八大傢”之一。其行、楷書得力於李邕、顏真卿和楊凝式,而自成一傢。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後人稱他與黃庭堅,米芾、蔡襄為“北宋四大傢”。著作豐富,有《東坡全集》等傳世。

蘇軾有一好友,名叫吳傳正,蘇軾寫《中山松醪賦》贈予他,所用之墨恰恰便是易水供堂墨。這一論證在《蘇軾集》的補遺篇《書松醪賦後》中可見:

由謝飛先生推薦,子璐老師抄寫蘇軾《書松醪賦後》

原文如下:

予在資善堂,與吳傳正為世外之遊。及將赴中山,傳正贈予張遇易水供堂墨一丸而別。紹聖元年閏四月十五日,予赴英州,過韋城,而傳正之甥歐陽思仲在焉,相與談傳正高風,嘆息久之。始予嘗作《洞庭春色賦》,傳正獨愛重之,求予親書其本。近又作《中山松醪賦》,不減前作,獨恨傳正未見。乃取李氏澄心堂紙,杭州程奕鼠須筆,傳正所贈易水供堂墨,錄本以授思仲,使面授傳正,且祝深藏之。傳正平生學道既有得矣,予亦竊聞其一二。今將適嶺表,恨不及一別,故以此賦為贈,而致思於卒章,可以超然想望而常相從也。

詞中所提到的《洞庭春色賦》與《中山松醪賦》,均為蘇軾撰並書。此二賦筆意雄勁,姿態閑雅,瀟灑飄逸,而結字極緊,集中反映瞭蘇軾書法"結體短肥"的特點。此兩帖清初為安岐所藏,乾隆時入清內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溥儀遜位,被輾轉藏入長春偽帝宮,1945年散失民間。1982年12月上旬發現並入藏吉林省博物館。此卷前隔水、引首在散失時被人撕掉,造成殘損。

《洞庭春色賦》局部賞析/圖源網絡

從蘇軾的友人吳傳正贈予他一丸易水供堂墨,再到蘇軾用易水墨書寫《中山松醪賦》贈予友人,不難看出易水墨在當時具有很高的社會認可度與知名度,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愛與追捧。

《中山松醪賦》局部賞析/圖源網絡

硯墨同源古易州

易硯、易墨同源易州,文房二寶譽滿華夏。《保定名產》載:“早在唐代,易州的奚超父子就繼承瞭祖敏的松煙制墨技術,並在易水終南山津水峪發現瞭‘奚硯’。到瞭五代時,奚超之子奚庭圭被南唐皇帝授為‘墨官’,並賜姓李,由易州遷居歙中,成瞭‘徽墨’、‘歙硯’的開山祖。而易硯也久盛不衰,成為北方聞名的‘文房四寶’之一”。 至今,安徽胡開文墨廠還有“傳承古易水,奇珍握墨絕”的對聯。

易水之墨如此盛行,我們有理由相信,唐代奚超父子南遷隻是個案,當時一定還有眾多制墨藝人在易縣繼續從事制墨工作,同時易水附近也有工匠就地取易水之石,雕制石硯。所以民國時期的《易縣志稿》也說:“易州硯石有紫、綠、白諸色,質細而硬,為硯頗佳,本縣臺壇村產之……”

千百年歲月悠然而逝,無論是晚唐五代的易水古墨還是易水古硯,都在新時代的傳承下煥發著新的生機,“文房四寶”四之有二,硯墨同源古易州,可見易州為華夏墨的源地、硯的故鄉。

易水文脈 硯遇金石

歷史是城市的血脈,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厚重的歷史積淀可以讓一座城歷經千年而不衰,濃鬱的文化記憶可以讓一座城穿越千年而屹立不倒。

“易水文脈 硯遇金石”易縣文化展,讓那些埋藏已久的金石、銘文、字畫、硯臺等古老的物件,以它們特有的形式,把發生在這片燕趙大地上的故事一個個展開,娓娓道來……

我們將在知乎【易水硯】上同步更新展出內容,敬請訂閱關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