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幾個可可愛愛的地理知識點33

星星點燈將你照亮——司辰地理工作室微專題十一:河流百態【點撥高考】河流與人類的生活、生產活動密切相關,因此高考命題往往以某河流等為載體,綜合考查我國或世界典型地區的河湖水文

星星點燈將你照亮——司辰地理工作室

微專題十一:河流百態

【點撥高考】

河流與人類的生活、生產活動密切相關,因此高考命題往往以某河流等為載體,綜合考查我國或世界典型地區的河湖水文,人類活動與水環境的關系。多以等高線、區域地圖、與河流有關的數據、圖表、時事資料等切入,綜合考查對材料的分析和使用。

【知識梳理】

一、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無結冰期、凌汛、水能;

河流水系特征包括河流長度、流向、流域面積、支流數量及其形態、河網密度、落差或峽谷分佈。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考查方向有三個,一是建立的水系水文特征基礎上的河流與區域的識別;二是不同區域河流特征的描述與比較;三對具體河流水系水文特征進行成因分析。

(一)河流水文特征

1.徑流量

(1)徑流量的大小———取決於五方面:第一,降水量的多少;第二,流域面積的大小;第三,幹流的長度;第四,支流的多少;第五,蒸發量的大小以大氣降水為主要補給來源的河流水量主要取決於降水的多少,以高山冰雪融水為主要補給來源的河流主要取決於氣溫的高低。

(2)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大或小,若大的話,汛期在什麼季節(春汛、夏汛、冬汛)。

2.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地形、植被覆蓋率、過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

3.結冰期與凌汛:主要與氣溫有關。最冷月均溫小於0℃有結冰期,若河流同時又是從較低緯度地區流向較高緯度地區的,則還會有凌汛現象。

4.流速——–湍急、大、急

5.水能——–大小取決於高差的大小和水量的大小。

(二)河流水系特征

1.河流的長度和流向

2.流域面積大小

3.支流的多少及其長短和分佈(對稱的、向心的、輻射的)——-地勢決定著河流的流向,河流總是從高處流向低處,所以,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例如,下圖為四川盆地的等高線及河流分佈圖,從圖中可以發現,盆地周圍海拔高,等高線閉合,河流由周圍向盆地中部匯聚,形成向心狀水系。

4

地上河(河道平直、彎曲、地上河)

5.入海口(有沒有入海口)

6.河流是否彎曲

二、河流流向的判讀

1.根據河流名稱判斷

這種判斷方法的應用基於平時對世界河流的分佈及流向的識記,可用於熟悉的河流流向的判斷,例如:長江、黃河和尼羅河、亞馬孫河、恒河、剛果河、墨累—-達令河、密西西比河。

2.根據河谷地貌形態判斷

一般情況下,在河流上遊,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蝕作用以下蝕和溯源侵蝕為主,使河流不斷加深延長,因此,在此形成的河谷主要是深而窄,谷壁陡峭,橫剖面呈“V”形;到瞭河流中下遊,河流向下的侵蝕作用減弱,向河谷兩岸的侵蝕作用加強,河谷展寬,橫剖面呈寬而淺的“U”形;在河流的入海口,往往由於流速減慢,泥沙淤積形成“喇叭”形河口三角洲。抓住河谷及河口處地貌特征,根據從“v”形→“U”形→“喇叭”形來判斷河流流向。

3.根據堰塞湖形成位置判斷

運用這種方法首先得瞭解堰塞湖的形成——河流被外來物堵塞而形成的湖泊(常由山崩、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噴發的熔巖流和流動沙丘等造成);即有堰塞湖的一側是河流上遊。

4.時令河河水流向的判斷

時令河即季節河,這類河流主要分佈於內陸沙漠或沙漠邊緣,是雨季時雨水匯流成河,一般越向下遊水量越少,在旱季時流量變小甚至幹涸隻留河床,隨季節消失的部分在地圖上用虛線畫出。我國著名的時令河是塔裡木河,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塔克拉瑪幹沙漠內。河流由實線向虛線流。

圖中:虛線為旱季消失的河流下遊;實線為河流上遊。

5.根據河谷的寬窄判斷

一般而言,河流上遊比河流下遊河谷要窄些。繪圖時用細線表示窄河谷、粗線表示寬河谷,因此,可根據河流線條的粗細來判斷河流流向,即河流由細線方向向粗線方向流。

6.根據河流水系特征及支流流向判斷

這個方法的應用要會判斷幹支流:一般情況下支流條數多於幹流條數;繪圖時河流支流較細幹流較粗;支流短幹流長。

7.根據湖泊及下遊流量變化判斷

湖泊或水庫對河流徑流有調節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庫下遊的河流徑流量比較平穩。

8.利用等高線判斷河流流向

河流流向取決於地勢的高低,即由地勢高的地方流向地勢低的地方。如我國地勢總體上是西高東低,所以,大多數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東;而亞洲的地勢是中間高四周低,所以河流流向呈放射狀,即由中間流向四周。

9.根據河床沉積物顆粒物大小來判斷

河流上遊沉積顆粒物較大;河流下遊沉積顆粒物較小。

10.根據城市合理規劃圖判定河流流向。

容易產生水污染的工廠(如:電鍍廠、化工廠等)應位於城市河流下遊地區;需清潔水源的工廠(如自來水、食品廠等)應位於城市河流的上遊地區。

11.根據河床的深淺判定河流流向

在河岸彎曲處,由於受水流的沖刷,凹岸河床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灘,即河床較淺;在河岸平直處,由於受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較深,左岸則較淺,南半球正好相反。

三、河流與自然要素的關系

1.河流與地形的關系

(1)地貌對河流的影響

①地勢影響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水能的多少等

②地貌影響水系特點和流域范圍:形成山地型河流、平原型河流流經山區,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豐富。但易造成水土流失。流經平原區,流速減慢,泥沙淤積;水量豐富,易造成洪澇災害。

(2)河流對地貌的影響

①河流流經山區,流水侵蝕作用顯著,一般形成峽谷、V形谷、瀑佈(一般巖層上硬下軟),坡面破碎、溝壑縱橫;在出山口或山麓,流水沉積作用顯著,一般形成山麓沖積扇;山區水土流失,東南丘陵形成“紅色沙漠化”,雲貴高原形成“石漠化”;

②河流流經平原地區,流水沉積作用顯著,形成寬谷和沖積平原;

③河流入海口受河流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河流水作用為主),發育形成河口三角洲。

2.河流與氣候

(1)氣候對河流的影響

①產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溫暖李節,風和日麗;洋流緩慢,水溫較高;封閉海

灣。(這是赤潮發生的外因);人為原因——沿岸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工業廢水、農業生產中的廢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機物、重金屬、無機鹽;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流入江河、湖泊,匯入大海,海洋開發程度高和養殖業規模的擴大,嚴重的污染瞭養殖水域。使近海水體中氮和磷的含量過剩,造成海水富營養化,(這是赤潮發生的根本原因)

②易發生赤潮的區域:珠江口、渤海、杭州灣、長江口、南海的海口灣等。

③易發生赤潮的時間:赤潮易發生的時間段為5—10月。

④帶來危害:a海水富營養化,浮遊植物繁盛,使魚類窒息、中毒死亡,b危害人體健康,c影響海洋旅遊業。

⑤氣候(降水與氣溫)影響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水位、結冰期、含沙量等

(2)河流對氣候的影響:氣溫(溫差變小)降水(增多)等

3.植被對河流的影響:涵養水源,調節徑流量;保持水土,減少泥沙含量;

4.水庫對河流的影響:使水庫以下河段的徑流量季節變化小;使水庫下遊河段的含沙量減少,改變枯水期的水質,改善河流的航運條件

5.河流入海口與海水

(1)河流入海口海水鹽度較低,部分河流入海口的鹽度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

(2)河流對漁業資源的影響(漁場):陸地淡水的註入給魚類帶來豐富的餌料

(3)河流入海口海水污染情況:

咸潮:①咸潮多發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區,以冬季最為嚴重。②咸潮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氣候)a冬季降水少,氣候幹旱,河流正處枯水期,流量較小;b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地形)c地勢地平,河汊縱橫;(天文)d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劇瞭咸潮。人為原因:a人類生產、生活用水增多;b下遊無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③咸潮發生時可能對當地的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帶來危害::a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b對企業生產造成威脅,生產設備容易氧化、腐蝕,鍋爐容易積垢;c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內的鹽度升高,危害到當地的植物生存。

④從長遠看,防治咸潮可采取的措施:a加強監測,建立預警機制;b采取調水以淡壓咸;c對河流水資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強統一調度、統一管理;d節約用水

赤潮: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遊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赤潮是一個歷史沿用名,它並不一定都是紅色。

5河流與人文要素的關系

引水線路:註意讓其從高處向低處引水,以實現自流,且線路要盡可能短,這樣經濟投入才會較少。

水庫建設:要考慮庫址、壩址及修建水庫後是否需要移民等。①.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區,“口小”利於建壩,“袋大”腹地寬闊,庫容量大。因為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②.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盡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誘發水庫地震;③.考慮占地搬遷狀況,盡量少淹良田和村鎮。④還要註意修建水庫時,水源要較充足。

城市:河流是影響城市分佈的重要自然因素。早期城市的形式受河流影響最大,如四大文明古國的發源地一般都是在大江大河的中下遊。河流功能主要表現為供水、水運、軍事防衛、旅遊四個方面。因此,我國南方多沿河設城。沿河設城的區位類型主要有:①位於河流水運的起點或終點(便於貨物轉運),如贛州市;②位於河流交匯處(大量人流物流在集散、中轉),如武漢;③位於河口(河流腹地寬廣),如上海市;④河流曲流處或河心島(天然河面利安全防衛),如伯爾尼、巴黎;⑤位於過河點位置(渡口),如倫敦。

四、河流的綜合治理

(一)河流水是陸地淡水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動態水資源是人們開發利用的重點。我國是一個河湖眾多的國傢,但是季風氣候顯著,降水的時空分佈不均,各大江河流域洪澇、幹旱災害發生較為頻繁。在河流上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既要考慮發電、供水、航運、防洪等效益以及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也要考慮其地質基礎、淹沒范圍以及對河流上下遊水文、生物、泥沙、河岸侵蝕等生態環境的影響。如下圖表為河流綜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
建設水利樞紐 開發水能,加強灌溉,調蓄徑流
保護自然植被,植樹造林 減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積
建設分洪、蓄洪區 調蓄洪水,減輕洪災
修築河堤,疏浚河道 便利航運和防洪
調整產業結構 減輕生產活動對區域生態環境壓力
控制工業及生活廢物排放 減輕河水污染

(二)河流問題(洪澇、斷流、凌汛、水土流失、水污染、咸潮等)

1.洪澇

原因:受水系形狀、河道特點、地勢狀況、流域內的植被多少、降水的強度和持續的時間等自然因素影響;與人為原因也有關。

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對策:

上遊——修建水庫攔蓄洪水;

中遊——利用低窪地建蓄洪、泄洪工程;

下遊——整治河道,開挖新河、加固堤壩、疏通河道;在流域內大力植樹種草以保持水土。

例:荊江水患:

原因:①亞熱帶季風顯著,夏季暴雨集中;②上遊水系龐大、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汛期相同而且水土流失嚴重;③本段河道彎曲,水流速度緩慢,泥沙淤積嚴重,河床抬升,排水不暢。

治理措施:①在上遊地區,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②興修水利工程,提高流域的徑流調蓄功能;③裁彎取直,疏浚河道。

2.斷流

我國河流“斷流”的成因類型

(1)東北封冰型斷流

(2)華北幹旱缺水型斷流

(3)西北冰雪難融與幹旱型斷流

防治措施——統一管理、節水灌溉、跨流域調水

例:黃河斷流現象的成因和對策

A.黃河斷流的成因:

自然原因:①(氣候)氣候幹燥,降水稀少,風力作用強烈,蒸發旺盛;

②(土壤)流經地區,土質疏松、土地沙化,河水下滲嚴重;

人為原因:

①黃河上遊地區,生產和生活用水量過大以及水資源的浪費性使用;

②上、下遊地區水資源分配不合理,的水利工程眾多,攔截瞭大量水源。

B.黃河斷流的對策:

自然缺陷對策:

①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提高水資源的季節調控能力;

②跨流域調水,協調水資源的空間分佈不均的矛盾;

③退耕還林、還草,保護植被,改善流域內的生態環境,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人為協調對策:

④加大科技投入,改革灌溉和生產技術,節約水資源;

⑤建立合理的水資源利用機制,協調流域內幹、支流,上、下遊地區水資源分配。

3.黃河凌汛:河流在水文特征上有冰壩阻塞水流的現象,叫凌汛。

分佈:凌汛在上遊河套一段和下遊山東境內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時間:每當冬春季節,緯度較高的下遊地區封凍在前、解凍在後,低緯度處的水流,挾帶冰塊不斷湧來,至冰壩阻塞水流,造成河水泛濫。由此可見,

發生條件:一河流有結冰期,二河流由低緯地區流向高緯地區。

4.咸潮(沿海地區海水通過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內陸區域)

成因:降水少

主要原因;生產和生活用水增加;無序挖沙;海平面上升。

時間:多發於枯水季節、幹旱時期

對策:建立預警機制;采取調水以淡壓咸;加強河道采砂管理;節約用水

5.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

6.水污染——保護水源

7.塔裡木河、黑河生態問題:

生態環境問題:下遊河段來水量銳減,河道幹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嚴重沙化,生態環境惡化。

原因:①上遊地區不斷開墾土地,農業用水急劇增加;②加之溫室效應,蒸發加強,導致下遊河流水量減少甚至幹涸。

五、湧潮

六、河流襲奪

河流襲奪又稱“河流搶水”,有些地理教材上也稱之為河川襲奪。人類的跨流域調水實際上是一種人為的河流襲奪。在河流發育的過程中,相鄰的兩條河由於側蝕或溯源侵蝕的關系,低位河常常將高位河襲奪,這種現象稱為河川襲奪。處於分水嶺兩側的河流,由於侵蝕速度差異較大,其中侵蝕力強的河流能夠切穿分水嶺,搶奪侵蝕力較弱的河流上遊河段,這種河系演變的現象,稱為河流襲奪。

【經典高考試題】

(2020,浙江省卷(7月選考))

1.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西江梧州站多年平均徑流量居全國第二位;多年平均輸沙量5570萬噸/年,居全國第三位。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2017年梧州站輸沙量減少至2500萬噸/年。圖一為廣西境內西江流域主要水庫和甘蔗主產區分佈示意圖。圖二為梧州站徑流量、輸沙量及南寧市降水量年內占比統計圖。

材料二 目前,廣西是我國最大的甘蔗生產省區。下表為2000年至2017年廣西森林覆蓋率和農業生產相關統計數據表。

統計指標 年 份
2000 2005 2010 2014 2017
森林覆蓋率(%) 37.9 52.7 58.0 62.0 62.3
農作物播種面積(萬公頃) 625.9 634.4 589.7 618.6 614.3
稻谷播種面積(萬公頃) 230.2 210.0 209.4 202.6 192.3
甘蔗種植面積(萬公頃) 50.9 74.8 106.9 108.2 93.5
甘蔗單產(噸/公頃) 57.8 69.0 66.6 73.5 81.4

(1)說出西江輸沙量的年內分佈特征,並分析其輸沙量大的自然條件。

(2)簡述西江流域輸沙量顯著減少的主要原因。

(3)簡析廣西主產區甘蔗種植的土地資源優勢。從生產角度,說出2000年來廣西甘蔗總產量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答案】(1)特征:年內分佈不均,集中在6-8月。條件:降水量豐富,徑流量大;年內降水集中;流域內以山地丘陵為主,土壤侵蝕強。

(2)水庫大量攔蓄河流泥沙;植被覆蓋率顯著提高。

(3)優勢:河谷平原面積較廣,地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原因:種植面積擴大;單產提高;水利設施改善;農業科技等投入增加。

【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西江輸沙量的分佈特征、影響輸沙量的因素及影響甘蔗種植的區位因素,同時考查瞭學生的材料分析能力。

【詳解】(1)西江輸沙量的年內分佈據圖2分析可知,輸沙量最大的月份是6-8月份,其他月份較少,年內分佈不均。影響輸沙量分佈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及其季節分配、地形等因素。圖中該地降水量較大,集中於5-8月份,年內降水集中,徑流量大;西江流經地區多低山丘陵,河流流速快,侵蝕力強,因此導致輸沙量大。

(2)據圖1分析可知,西江幹支流修建瞭大量水庫,水庫攔水攔沙,減少瞭輸沙量;據表分析,2000年至2017年,該地區森林覆蓋率由37.9%大幅度提高到62.3%,森林保持水土,減少瞭輸沙量。

(3)從土地資源角度分析,結合圖1可知,廣西河流眾多,河谷平原面積較大,地形平坦,河流沉積瞭深厚的土壤,土壤肥沃。2000年廣西甘蔗總產量快速增長,從表中數據看,種植面積從50.9萬公頃增加到93.5萬公頃,種植面積擴大;甘蔗單產由57.8噸/公頃提高到81.4噸/公頃。圖1中大量水庫修建,水利設施得到完善,水源供應充足、穩定;農業科技等投入增加,農業技術進步較快。

(2020,江蘇卷)

2.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尼日爾河源於富塔賈隆高原,註入幾內亞灣,全長約4200km,流域面積210萬km2 , 在塞古-迪雷間的盆地形成大型內陸三角洲,在幾內亞灣發育瞭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下圖為“尼日爾河流域及降水分佈示意圖”,下表為“尼日爾河部分水文站年徑流量與年輸沙量統計表”。

(1)富塔賈隆高原被稱為尼日爾河“水塔”,請分析原因。

(2)說明尼日爾河流經內陸三角洲前後徑流量和輸沙量發生的變化,並分析其原因。

(3)概述尼日爾河迪雷-洛科賈河段水文特征的變化。

(4)簡析河口三角洲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

【答案】(1)年降水量大;地勢高;流域面積較大

(2)徑流量減少;徑流季節變化減小;輸沙量減少;河湖多,調節能力強;蒸發強;下滲多;地勢平緩,流速減小,泥沙沉積

(3)徑流量先減後增;含沙量增大

(4)地形為低平原,河網密佈;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徑流量大,含沙量大;自然帶為熱帶雨林帶

【解析】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原理、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特征的描述等相關知識。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圖文材料信息的獲取與解讀;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課本相關知識的理解與遷移運用。

【詳解】(1)“水塔”一是水量大,為尼日爾河提供的補給水源多,二是地勢高。讀圖可知,富塔賈隆高原所在地區年降水量大,且該區域尼日爾河的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廣闊,為尼日爾河提供瞭豐富的水源補給;其次,富塔賈隆高原所在地區地勢高,是尼日爾河的發源地,所以被稱為尼日爾河的“水塔”。

(2)讀表可知,根據馬西納和迪雷水文站年徑流量以及年輸沙量數據的變化可知,尼日爾河流經內陸三角洲後徑流量和輸沙量均減少,主要原因在於內陸三角洲地區地勢平緩,流速減小,有利於泥沙的沉積;同時,河湖較多,內陸三角洲面積較大,年降水量相對減少,蒸發量增加,且由於流速減慢,下滲增多,所以尼日爾河流經內陸三角洲後徑流量減少。另外,由於河湖多,內陸三角洲對河流的調節能力強,所以尼日爾河流經內陸三角洲後徑流量季節變化減小。

(3)根據表格信息可知,自迪雷~洛科賈,河流徑流量先減後增,含沙量增大。

(4)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可從氣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角度進行分析作答。河口三角洲地區地勢低平,地形為低平原(地形);根據圖中等降水量的分佈可知,河口三角洲地區降水豐沛,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可知,該區域氣候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自然帶為熱帶雨林帶(氣候、植被);該區域河網密佈,徑流量大,含沙量大(根據奧尼查的年徑流量和年輸沙量判斷)(水文)。

【素養提升】

一、單選題

3. 等高線圖可以反映一個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單位:m)圖。

圖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與水渠的關系是:

A. 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補給水渠

B. 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補給水渠

C. 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匯入河流

D. 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匯入河流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先判斷河流的流向,由圖可知,在河流經過1200處等高線處,等高線發生彎曲,根據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即可得出流向;在圖的左側有一條等高線海拔為1210米,可以看出水渠所流經地區海拔高於河流,因此可以判斷出水渠流入河流。故選C。

4. 讀圖,a區建於河流上遊地勢較低處,b、c、d區建於河流中下遊地勢較高處,其原因是( )

A. a區位於河流上遊地勢較高的平坦之處,利於人類定居

B. b、c、d區位於河流中下遊地勢較高處,減少河流洪水的威脅

C. b、c、d區位於河流中下遊地勢較高處,容易獲取淡水資源

D. a區位於河流上流地勢較平坦處,有利於引用河流淡水

【答案】B

【解析】

【詳解】a處聚落建在上遊地勢較低平的河谷地帶,溫度適宜且耕作方便,便於定居;而到河流的中下遊地區,易發生洪水,為減少其對生存的威脅,居民區多選在b、c、d等地勢較高處。故B項正確,ACD項錯誤。故選B。

河流在單向環流是將掏蝕的物質帶到另一岸沉積形成邊灘,洪水期被淹沒。下圖為某河流平面圖,圖中河段可常年通航,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5. 該河段位於( )

A. 河流中下遊 B. 河流上遊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6. 圖中邊灘( )

A. 越靠近深槽其沉積物顆粒越小 B. 河流上遊發育快於中下遊

C. 其位置由河流流向決定 D. 在河流枯水期,利於改善河流的通航條件

【答案】5. A 6. D

【解析】

【5題詳解】

河流的單向環流發生在河流彎曲處,將凹岸掏蝕的物質搬運到凸岸沉積,該河段河道多邊灘和淺灘反映河流流速慢,沉積作用突出,所以在地形平坦的中下遊地區。而深槽或邊灘在河流兩岸均存在,與河流彎曲有關,無法判斷南北半球。故選A。

【6題詳解】

越靠近深槽水流速度越快,沉積物越大,A錯誤;邊灘是流水沉積作用形成,上遊水流快,沉積作用弱,中下遊流速變緩,沉積作用增強,中下遊發育快於上遊,B錯誤;邊灘通常在凸岸形成,與流向無關,C錯誤;枯水期,邊灘出露水面起到束水作用,將河道收窄,保持水深,利於船隻通過,D正確。故選D。

【點睛】河流沉積作用的發生與河流流速有直接關系,流速越快,泥沙沉積越少,沉積顆粒越大;流速越慢,沉積作用越明顯,沉積顆粒越小。

下圖為我國江南地區某河流上遊河段的單側斷面示意圖,甲地河流沉積物顆粒比乙地大。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7. 圖中

A. 甲地河流沉積物的面積不斷擴大 B. 甲形成時期河流流速比乙形成時期慢

C. 乙地河流沉積物的面積不斷縮小 D. 河流沉積物的形成時期甲地早於乙地

8. 該河谷

A. 南岸為陽坡,因流水堆積作用形成 B. 地處平原地區,沿岸人口聚落密佈

C. 夏秋季節為洪水期,河流流速較快 D. 平水期流水侵蝕強,沿岸楊柳成蔭

【答案】7. D 8. C

【解析】

【7題詳解】

讀圖可知,甲在洪水位線以上,已不受河流作用影響,甲地河流沉積物的面積不會再擴大,A錯誤。流速越快,搬運能力越強,沉積物顆粒也就越大,由於甲的沉積物顆粒大於乙,甲形成時期河流流速比乙形成時期快,B錯誤。由於洪水期還能淹沒乙地,乙地還會有河流沉積作用發生,面積還會擴大,C錯誤。由圖可知,乙地正在受到河流作用影響,形成堆積體,而甲早已形成且不會受到洪水影響,不會擴大,故河流沉積物的形成時期甲地早於乙地,D正確。故選D。

【8題詳解】

讀圖可知,南岸向北,為陰坡,A錯誤。河流上遊多位於山區,人口聚落較稀疏,B錯誤。我國江南地區,為季風氣候,夏秋季節為洪水期,河流流速較快,C正確。平水期,水位低,河流流速較慢,流水侵蝕不強,D錯誤。故選C。

9. 讀下圖“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回答下題。

關於圖示中河流相關的判定,正確的是

A. 河流自M向N的流向是自南向北流 B. 該河流汛期發生於7、8月份

C. 該河流在MN段有凌汛發生 D. 河流上遊a處流速比下遊b處流速快

【答案】D

【解析】

【詳解】根據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可以判斷,河流自M向N的流向主體是自南向北流有一段是東向西流,A錯誤;該河流汛期和有凌汛從圖中信息無法判斷,BC錯誤;河流上遊a處等高線比下遊b處密集,河流上遊a處流速比下遊b處流速快,D正確。故選D。

下圖為某河流上遊支流襲奪意示圖,下表為該河上遊土地利用結構變化統計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 下列關於圖示地域河流襲奪說法正確的是( )

A. a河地勢高,b河地勢低,M處為河流側蝕

B. a河地勢高,b河地勢低,M處為河流向源侵蝕

C. a河地勢低,b河地勢高,M處為河流側蝕

D. a河地勢低,b河地勢高,M處為河流向源侵蝕

11. 該河流位於( )

A. 青海 B. 山西 C. 浙江 D. 內蒙古

12. 1978~2010年該河上遊徑流量逐漸減少,從土地利用結構變化角度分析,原因是( )

①植被覆蓋率提高,涵養水源能力升高②水域面積增加,導致河流徑流減少

③植被覆蓋率提高,蒸騰作用增強④建設用地增加,用水量增加

⑤河流襲奪,導致水量減少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答案】10. B 11. A 12. C

【解析】

【分析】

【10題詳解】

據圖可知,a河地勢較高,b河地勢較低,CD錯;在M處b河支流溯源侵蝕,切穿分水嶺,從而襲奪a河上遊河段,B正確,A錯,故選B。

【11題詳解】

一般而言,河流溯源侵蝕主要分佈於河流源頭地區,4個省級行政單位中最有可能的為青海,A正確,BCD錯,故選A。

【12題詳解】

由表可知,1978年至2010年耕地比例減少、林地比例增加、草地比例增加、水域比例增加、建設用地規模增大,可推測該河上遊徑流逐漸減少有可能為植被覆蓋率提高,植被涵養水源能力提升,下滲增多,地表徑流減少,且植被覆蓋率提高,植被的蒸騰作用增強,使得該河上遊徑流量逐漸減少,①③正確;水域面積增加不會導致河流徑流減少,②錯誤;城市用地建設增加可能會導致用水量增加,從而導致河流徑流量減少,④正確。該河流上遊襲奪其他河流,會導致水量增加,⑤錯誤。故選C。

【點睛】河流襲奪又稱“河流搶水”。處於分水嶺兩側的河流,由於侵蝕速度差異較大,其中侵蝕力強的河流能夠切穿分水嶺,搶奪侵蝕力較弱的河流上遊河段,這種河系演變的現象,稱為河流襲奪。

國傢地理頻道《探尋歐洲河流》攝制組到歐洲采訪,歷時一年,繪制出歐洲四條河流年相對流量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3. 圖中河流流量變化受氣溫影響明顯的是( )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14. ①②③④四條河流依次位於( )

A. 歐洲北部、歐洲東部、歐洲南部、歐洲西部

B. 歐洲南部、阿爾卑斯山區、歐洲東部、歐洲西部

C. 歐洲東部、歐洲北部、歐洲西部、阿爾卑斯山區

D. 歐洲西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歐洲南部、歐洲東部

【答案】13. D 14. B

【解析】

【分析】

【13題詳解】

圖示河流都位於歐洲,①河流7月相對徑流量小,說明此時降水少,應為地中海氣候,分佈在歐洲南部;②河流7月份相對徑流量大,而冬季徑流量較小,說明受氣溫影響顯著,主要為冰雪融水補給,可能分佈在阿爾卑斯山區;③河流在春季相對徑流量較大,形成春汛為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而其他月份徑流量小,最可能位於歐洲東部;④河流全年相對徑流量變化小,說明該河位於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區。②③河流流量變化受氣溫影響明顯。故選D。

【14題詳解】

讀圖,結合上題分析,①為地中海氣候,分佈在歐洲南部;②為冰雪融水補給,可能分佈在阿爾卑斯山區;③春汛為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而其他月份徑流量小,最可能位於歐洲東部;④位於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故選B。

【點睛】大氣降水為河流的最主要補給形式,根據不同氣候區降水的季節差異,河流的徑流年變化存在以下三種形式:①全年徑流量較為穩定:熱帶雨林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②夏季為汛期,冬季為枯水期:(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季風和熱帶草原氣候區;③冬季為汛期,夏季為枯水期:地中海氣候區。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5. 對扇三角洲形態影響較小的是( )

A. 山腳地形地貌 B. 河流含沙量 C. 沿岸風浪大小 D. 水體中心地形

16. 圖中辮狀河流形成的重要條件是( )

A. 含沙量較小,流量較大 B. 地勢平坦,河道穩定

C. 水位季節變化小,流量穩定 D. 側蝕、堆積作用明顯,河道較淺

【答案】15. D 16. D

【解析】

【分析】

【15題詳解】

讀圖分析,扇三角洲形成辮狀,河流多發育在山區或河流上遊起伏較小的河段,因此山腳地形地貌與三角洲形態有關,A錯誤;河流含沙量直接影響瞭泥沙堆積量,B錯誤;沿岸風浪大小會影響到扇三角洲邊緣的侵蝕與堆積,C錯誤;水體中心地形據三角洲較遠,其與三角洲形態的關聯性不大,D正確。故選D。

【16題詳解】

讀圖可知,圖中辮狀河流分佈在山前河流形成的扇三角洲,其形成的重要條件為河流含沙量大,水位的季節變化大,地勢平坦,河道不穩定。汛期泥沙大量沉積,淤高河床,形成許多水下淺灘;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許多淺灘出露水面,成為沙島;沙島與沙島之間是多股的河道,側蝕、堆積作用明顯,形成汊流或水流的匯聚,形成辮狀河流。綜上分析,ABC錯誤,D正確。故選D。

【點睛】辮狀河是一種山地河流地貌,其主要成因為分汊型河床導致,河床因心灘、沙洲造成河床分汊,寬窄相同,形似發辮,所以稱為辮狀河。辮狀河常發源於陡坡或是山地,因其地面容易出現粗顆粒沉積物的,有利於形成辮狀河。當河流流量減少時,這些沉積物堆積行程臨時沙坡,影響水流流動,多河道、多次分叉和匯聚構成辮狀。

17. 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一個自然地理要素的變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個自然地理環境面貌的變化。下圖是北美地區的某河流水文站2009年和2014年觀測到的河流和含沙量的變化曲線圖。

讀圖,回答下題。

近幾年來,有關地區自然地理要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年降水量增加 B. 河流流量增加

C. 植被覆蓋率上升 D. 河流含沙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詳解】兩圖對比可知,降水的強度變化不大,所以年降水量變化較小,故A錯誤。兩圖對比可知,河流流量變平穩,總流量變化不大,故B錯誤。兩圖對比可知,河流含沙量減小,河流流量平穩,說明該地植被覆蓋率上升,故C正確。兩圖對比可知,含沙量減小,故D錯誤。故選C。

二、綜合題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處於分水嶺兩側的河流,由於侵蝕速度存在差異,侵蝕力強的河流切穿分水嶺,搶奪侵蝕力較弱的河流上遊河段,這種河系演變的現象,稱為河流襲奪。距今8萬年前,沂河和柴汶河分別是源頭獨立的河流(下圖左),距今約3.7萬年,柴汶河溯源頭侵蝕,襲奪瞭沂河,改變瞭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下圖右)。

(1)從地形角度推斷古柴汶河襲奪古沂河所需的條件。

(2)指出襲奪發生之後,柴汶河與沂河流速、流量發生的變化。

(3)襲奪發生後,距離大拐彎點約1.4公裡處形成瞭瀑佈。分析該瀑佈的形成過程。

【答案】(1)古沂河河床海拔較高,地勢較平坦;古柴汶河河床海拔較低,地勢陡峻。

(2)柴汶河:流速、流量變大;沂河:流速、流量變小。

(3)古沂河與古柴汶河河床之間存在較大高差,襲奪發生之初,在大拐彎(襲奪發生點)處形成瀑佈。後因河流不斷溯源侵蝕,瀑佈逐漸遠離最初位置。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河流襲奪現象為背景,以相關圖文信息為材料,設置三道小題,涉及河流襲奪的條件、河流水文特征變化、瀑佈形成過程等相關內容,考查利用題中信息和所學知識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詳解】(1)題意表明,古柴汶河襲奪古沂河所需的條件從地形角度推斷。材料信息表明,處於分水嶺兩側的河流,由於侵蝕速度存在差異,侵蝕力強的河流切穿分水嶺,搶奪侵蝕力較弱的河流上遊河段,古柴汶河襲奪古沂河,表明古沂河流速慢,落差小,因此當地河床海拔較高,地勢較平坦,而古柴汶河河床海拔較低,河流比降大,地勢陡峻,流速快。

(2)古柴汶河襲奪古沂河之後,柴汶河的源頭向上擴展很多,落差變大,流域面積也明顯增大,因此柴汶河流速加快,流量加大;而古柴汶河襲奪古沂河之後,沂河流程變短,源頭下移,因此落差變小,流域面積明顯縮小,因此流速、流量變小。

(3)襲奪發生後,距離大拐彎點約1.4公裡處形成瞭瀑佈。該瀑佈的形成過程應從河流落差變化、河流溯源侵蝕等方面進行說明。古沂河與古柴汶河河床之間存在較大高差,古柴汶河襲奪古沂河之初,襲奪發生點(大拐彎)因落差大而形成瀑佈,後因河流不斷溯源侵蝕,瀑佈逐漸遠離大拐彎地區,向源頭遷移至距離大拐彎點約1.4公裡處,以後還會逐漸向源頭遷移。

【點睛】

19. 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簡述該區域地形對河流特征的影響。

(2)圖示大河是21世紀世界上兩條比較“健康”的河流之一,試分析其原因。

(3)該河流是世界著名大河,但入海口並沒有形成三角洲,試分析其原因。

(4)圖示區域近年來埃博拉疫情易爆發,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註。試分析該區域疫情易滋生蔓延的原因。

【答案】(1)① 區域整體地勢東高西低,導致幹流自東北向西南流(或自東向西流);② 上遊、下遊地勢落差大,流速快,中遊地形平坦,流速慢;③ 中上遊為盆地地形(或四周高中間低),河流水系呈向心狀;

(2)① 位於熱帶雨林氣候區,水循環活躍;② 該河流量豐沛,水體自凈能力強;③ 流域內沒有大規模的工④ 流域內人口、城市稀少,排放的污染物少;(任答三點)

(3)① 流域內熱帶雨林面積廣佈,植被覆蓋率高,水土流失較輕.;② 中部為剛果盆地,泥沙沉積其中,到河口處的極少;③ 從剛果盆地流出,地勢落差大,河流水流急,河口處泥沙不易沉積;④ 非洲剛果河河口的海底峽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底峽谷,該峽谷在剛果河河口隻有100 米深,但不到200000 米遠的地方,水深達2200 米,這樣的環境不易產生沖積扇;(任答三點)

(4)① 地處熱帶,氣候較濕熱,蚊蠅滋生,疾病易傳播;② 經濟落後,醫療水平低;③ 教育落後,防范意識差;

【解析】

【分析】本題以非洲剛果河流域為背景,考查非洲剛果河流域自然特征及社會經濟特征等地理主幹知識,總體難度適中,重在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運用能力。

【詳解】(1)讀圖可知,該區域為剛果河流域,剛果河主要發源於東部的東非高原,整體地勢東高西低,導致幹流自東向西流;上遊和下遊穿越高原山地,地勢落差大,流速快,中遊經過剛果盆地,地形平坦,流速慢;中上遊為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間低,河流水系呈向心狀。

(2)讀圖可知,圖示大河是剛果河,位於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充沛,水循環活躍;該河流量大,是世界第二大河,水體自凈能力強;流域內經濟水平低,沒有大規模的工業,流域內人口、城市稀少,排放的污染物少;因此成為世界比較“健康”的河流之一。

(3)剛果河流域內熱帶雨林面積廣佈,森林覆蓋率高,水土保持較好,水土流失較輕;剛果河中遊流經剛果盆地,地形平坦,流速緩慢,泥沙大量沉積其中,到達河口處的泥沙極少;下遊從剛果盆地流出,此處地勢落差大,河流水流急,河口處泥沙不易沉積;非洲剛果河河口的海底峽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底峽谷,該峽谷在剛果河河口隻有100 米深,但不到200000 米遠的地方,水深達2200 米,海底坡度很大,這樣的環境不易形成沖積扇。

(4)讀圖可知,圖示區域地處熱帶,氣候較濕熱,易滋生蚊蠅,利於疾病傳播;該區域經濟落後,醫療技術水平低;教育水平落後,衛生防范意識差,疾病傳染率高。

20.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第五大河流,是巴拉那河的主要支流。科倫巴以上為中、上遊,以下到與巴拉那河交匯處為下遊。巴拉圭河上遊位於起伏的巴西高原,中下遊均位於低窪的巴拉圭平原,流域內地表多為黏重的土壤。巴拉圭河除上遊及部分支流僅擬建3個水電站外,巴拉圭河中下遊幹流河段很少規劃建設水電站。巴拉圭河流量季節變化較大,科倫巴以上河段汛期一般為每年1~3月份,科倫巴以下河段汛期一般為每年6~8月份。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第二長可通航河流,除上遊個別河段外,幾乎全河段均可常年通航。下圖為巴拉那—巴拉圭河流域圖。

(1)分析巴拉圭河中上遊沿岸沼澤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2)巴拉圭河中下遊幹流河段很少規劃建設水電站,請說明理由。

(3)簡述巴拉圭河沿岸沼澤地對該河流航運的有利影響。

【答案】(1)地勢低平,排水不暢;(上遊主要流經熱帶草原氣候,)降水量大且季節變化大,河水易泛濫;支流眾多,河流流量大;流域內土壤黏重,地表水下滲量小等。

(2)巴拉圭河中下遊幹流河段地處低窪的平原地帶,河流落差小;多沼澤地,地質不穩,不適宜建壩;地勢平坦開闊,修建大壩導致水位上升,淹沒面積大,移民搬遷量大等。

(3)雨季時(或汛期時),沼澤可滯納洪水,適當降低水位,減輕瞭洪水對航運威脅;旱季時(或枯水期時),沼澤調蓄河流流量,適當抬高下遊水位,延長瞭河道航行裡程;沼澤地穩定瞭河流水位和流量,延長瞭通航時間。

【解析】

【分析】本題以材料為背景以圖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區域的認知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地理實踐力。

【詳解】(1)據材料可知,“巴拉圭河上遊位於起伏的巴西高原,中下遊均位於低窪的巴拉圭平原,流域內地表多為黏重的土壤”,說明該區域地勢低平,排水不暢,上遊主要流經熱帶草原氣候,降水量大且季節變化大,雨季時河水易泛濫,支流眾多,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積大,匯集的水量大,流域內土壤黏重,不利於地表水下滲。

(2)據材料可知,巴拉圭河中下遊幹流河段地處低窪的巴拉圭平原區,河流落差小,水能不豐富,多沼澤地,地質條件差,不適宜建壩,地勢平坦開闊,修建大壩導致水位上升,淹沒大面積農田,平原區,人口密度較大,移民搬遷量大,搬遷費用大。

(3)河流兩岸的沼澤地具有調洪蓄水,涵養水源的的功能,雨季時,沼澤可滯納洪水,適當降低水位,減輕洪水對航運的威脅,旱季時,沼澤可調節河流流量,沼澤中的水補充到河流裡,適當抬高下遊水位,延長瞭河道航行裡程和通航時間。

21. 根據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瀾滄江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唐古拉山脈,從雲南省流出國境後稱湄公河,又流經東南亞五國,由越南註入南海,被稱為“東方的多瑙河”。下圖為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及周邊地區示意圖。

瀾滄江約占瀾滄江-湄公河幹流全長的44%,在中國境內的流域面積占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總面積的21%,在我國出境處年均徑流量僅占湄公河年均徑流總量的13.5%。

(1)分析瀾滄江年均徑流量占湄公河年均徑流量比例較小的自然原因。

下圖為湄公河三角洲上的民居景觀圖。

(2)說明河流對湄公河三角洲地區民居特色的影響。

2016年3月23日,六國代表首次在海南召開合作會議確認瞭“瀾湄六國”合作機制。

(3)在中國雲南和越南南部中任選其一,概述其合理開發利用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水資源的主要措施。

【答案】(1)瀾滄江流域受夏季風影響比湄公河流域小,降水量較少;瀾滄江地處上遊,山高谷深,流域面積相對較小,各支流匯入瀾滄江幹流的徑流量小。

(2)水網密佈,徑流量大,民居沿河而建,朝河開門,便於生活取水、水上交通和漁業生產;河流水位季節變化大,高腳屋式民居,防止被洪水淹沒。

(3)中國雲南:建設水電站,開發水能資源;建設道路等基礎設施,利用水景,發展旅遊;加強立法,保護植被,防治水土流失,(達標排放,防止水污染)保護水質。

越南南部:建設水利設施,為農業提供灌溉水源,增加枯水期水量,防止枯水期海水倒灌,保護水質;疏浚河道,發展水運。

【解析】

【分析】試題考查地理環境對區域的影響、流域的綜合開發

【詳解】(1)影響徑流量的自然因素可從河流補給水源、河流面積等方面來回答。瀾滄江流域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湄公河流域為熱帶季風氣候,湄公河流域降水量更多。瀾滄江主要流經橫斷山區,山高谷深,流域面積相對較小,各支流匯入瀾滄江幹流的徑流量小。因此瀾滄江年均徑流量占湄公河年均徑流量比例較小。

(2)河流對湄公河三角洲地區民居特色的影響可結合圖來回答。從“湄公河三角洲上的民居景觀圖”中可看出,民居沿河而建,朝河開門,便於生活取水、水上交通和漁業生產。該地是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易出現洪澇災害,高腳屋式民居,防止被洪水淹沒。

(3)流域的開發可從水能、航運、旅遊、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污染等方面來回答。中國雲南瀾滄江流經橫斷山區,落差大、流量大,可建設水電站,開發水能資源。建設道路等基礎設施,利用水景,發展旅遊;該地地表起伏大,保護植被,防治水土流失;達標排放,防止水污染,保護水質。

越南南部為湄公河三角洲,地形平坦,建設水利設施,為農業提供灌溉水源;該地為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建設水利設施可增加枯水期水量,防止枯水期海水倒灌,保護水質;平原地區可疏浚河道,發展水運。

22. 下圖為河流地貌示意圖,下圖為四幅河流地貌景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中甲、乙、丙、丁四地,可分別見到與下圖中相似的地貌景觀。其對應關系分別是:甲——____(填序號),乙——_____(填序號),丙——______(填序號),丁——______(填序號)

(2)分別指出下圖中①③的地貌名稱,① _______③_______ 。寫出②③④共同的地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 。

(3)讀圖中的圖①,描述該類地貌景觀特點_________。

【答案】 (1). ① (2). ② (3). ④ (4). ③ (5). V形河谷 (6). 三角洲 (7). 地形平坦 (8). 土壤肥沃 (9). 由較堅硬的巖石組成,深度大於寬度,谷坡陡峻的 V 形谷

【解析】

【分析】本題選取河流地貌為考察對象,從不同河段景觀圖片分析河流地貌的名稱及特點,學生在分析過程中可結合河流地貌發生的具體位置及景觀形態進行綜合判斷。

【詳解】(1)據圖可發現甲位於河流山區,乙位於出山口,丙位於中下遊,丁位於河流入海口,而①②③④分別為V型谷、沖積扇、三角洲和河漫灘,因此甲對①,乙對應②,丙對應④,丁對應③。

(2)①為V形河谷,河谷窄而深,③為三角洲,出現於河流入海口。②③④均為河流堆積地貌,因此其發生的位置一般地勢相對較為平坦,且由於泥沙堆積、土層深厚,往往土壤肥沃。

(3)V型谷河谷呈V型,深而窄,主要是受流水侵蝕下切作用而形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