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成癮行為心理解析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跟成癮行為有關的心理解析。首先,我們看到成癮行為,可能腦海裡會想象一些關於成癮的一些現象,比如說常見的毒品成癮、酒精成癮、煙癮、網癮,還有現在更常見的手機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跟成癮行為有關的心理解析。首先,我們看到成癮行為,可能腦海裡會想象一些關於成癮的一些現象,比如說常見的毒品成癮、酒精成癮、煙癮、網癮,還有現在更常見的手機癮。那麼這些行為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以為是跟一種品行道德相關的一種壞習慣,但實際上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確認,成癮是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以及心理誘因基礎的一種身心疾病。也就是說,其實我們已經不從道德的角度去看成癮問題瞭,而是轉向一種在生物醫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待這樣的現象,看它背後的一些成因是什麼。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去控制我們的這些行為,或者說去引導我們身邊有這些成癮行為的人去做一些有效的幹預。

一、成癮的界定

今天談到的是更常見的成癮現象:手機成癮。

很多人會說:我需要用手機去工作,比如通過電話去完成一些事情,或者通過互聯網去做一些事情,每天我可能使用手機時間的確會比較長,那這個算是成癮嗎?

我想說的是,其實成癮的界定,它並不是由用手機使用的時長作為單一的維度去評估的,甚至它不是一個重要的維度。但是我們怎麼去鑒別這個行為可能已經到達瞭一個成癮的跡象瞭呢?

我們會去看他的一個戒斷反應。

比如說你手機突然斷網瞭,或者是說你手機沒有電瞭,可能有的時候有些人他就會去忙一些其他的事情,心裡並沒有那麼很不踏實的感覺;或者又有一些人可能基於工作的需要,他會感覺非常的慌、焦慮、很不安心,因為斷網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那這個我們也不能說他是個成癮的跡象。

但是,有一類人,他們可能並不急著去通過這個手機去學習和工作,這個失聯(跟手機失聯,或者斷網斷電)本身並不會在現實層面給他們帶來一些損失的話,甚至他們能想象出,開機或者聯網之後也許並沒有一些人找他們,並沒有緊急的事情催促讓他們去做。但是,好像他心裡就是會有一種非常空蕩的、空洞的、煩躁不安的這樣的不適感,這個其實就已經屬於成癮的一個跡象瞭,也就是這裡有一個戒斷的反應。

另外一個考察的重點就是工作效能。

比如我們會拿著手機去做一些娛樂,如刷網頁或者翻一翻朋友圈,但是這不太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工作效能。

但是有些人,他其實手上是有一些緊迫的事情要去做的,如他有一個PPT要去做,或者他有篇論文要去寫,但是他其實不能夠立刻著手去開始做這個更重要的事,而是一直在拿著手機去刷一些可能在他看來已經看瞭很多遍的資訊,或者是說不斷的去翻這個手機,但並沒有去獲得一些對眼下的工作更有效的資訊。這個時候的話,我們會把這個稱之為是有一個成癮的跡象,因為它沒有辦法去完成一個切換。就像有的人,他晚上不太想熬夜,但是他就是拿著手機停不下來,不斷的在那兒刷,也刷不出一些更新的內容,但是好像他就是停不下來,就是類似的例子。

當然,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個上網的時間,包括使用手機的時間,也可以當成是一個觀察的指標。但這個部分並不絕對,因為的確現代化的很多工作是通過網絡以及電子設備來完成的,所以這個裡頭要有一個鑒別,這是大致的區分。

二、成癮行為背後的性格特質

今天我想跟大傢談的是這個成癮行為背後的成因。成癮是屬於一個全球范圍內很普遍的一個現象,這個現象背後是有一個特定的性格特質作為一個基礎的。通過很多的資訊研究表明,有一種個性傾向的個體會更容易出現成癮行為,這個個性我們稱之為沖動性。

首先,這個沖動性不是我們常規所理解的情緒上很容易暴躁,很容易鬧情緒,不是這樣一個情緒上的沖動。我們所說的這個沖動是指他行為上的一個失控。當然這個行為上的失控,也不是我們常規理解上的,他這個人可能控制不住的去打去砸去破壞一些東西,如果達到這個程度,那他已經是沖動性的一種非常嚴重的狀態瞭,已經是到達一個病態瞭。但是,我今天所說的一個性格裡頭的沖動性它指的是一個更為廣泛的譜系,即它包含那種非常嚴重的失控行為,但同時它也包含瞭一種輕微的、不易覺察的一種沖動控制的問題,即行為上的失控。

比如說性格裡頭有沖動控制問題的人,他可能會有兩個典型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迅速但是不謹慎。

沖動性的個體,他在做判斷或者做一些決定的時候,通常會非常快速的做出反應,但是他會缺乏相對的計劃性。他們的這個行為判斷抉擇常常表現的構思不太充分,好像在不夠成熟的情況下、思考欠妥的情況下,他就做一個決定。

第二個特點:已啟動的舒適行為難以切換。

在沖動性的個性裡頭,個體他很難去控制他已經啟動的行為,這個部分怎麼理解呢?就是,有沖動性的人,他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特別是一些相對比較娛樂性質、比較舒適區的事情的時候,他很難切換到一種更加具有高度集中的、更加高度的投註,需要更多控制力的、意志力的這樣的一些行為上去,他很難去完成一種切換。比如,正在刷手機刷網頁,我去切換到打開我的文檔,去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如果能夠完成這個切換其實也能做下去一會兒。但是,很多時候他就是一直遲遲不能開始,這個就是他很難去抑制住已經啟動的當下行為來完成一個切換。

這兩個特點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有沖動控制困難的個體人群會對他們行為所帶來的負面結果不夠敏感,會更加偏愛去享受一個即時性的小獎賞,就是當下的那種舒服的感覺,但是他們沒有辦法通過延遲、通過自我控制、意志力去獲得一個更大的回報和獎賞。比如說我們很多人可能會去耐受一些不舒服的體驗來努力做一些事情,來獲得一個更加具有長遠的回報或者獎勵;但是,有沖動性的人群,他們可能更喜歡呆在舒適區裡頭,因為這樣更容易獲得一種即時性的回報,但是他們不太去思考更長期的那一部分利益。

三、沖動性的影響因素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聽眾,可能就會聯想到一個很出名的一個例子:美國斯坦福大學所做的一個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這個實驗是在20世紀初60年代做的:一幫研究人員找來幾十名兒童,讓他們待在一個教室裡,然後給他們每個人發一些好吃的東西,比如說棉花糖、餅幹或者一些零食之類的很有誘惑力的東西。然後,研究人員就對孩子們說:你們可以馬上吃,但是也可以忍著先不吃,等著我們待會兒回來之後我們再給你們更多好吃的。但是,我們隻獎勵那些等著我們回來的這些兒童,獎勵他們額外的零食。如果在我們回來之前,你就把這個糖給吃掉瞭,那回來之後你就沒有額外的獎賞瞭。實驗最後的結果發現: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的控制住自己的這種對糖果的欲望,真正堅持到研究人員回來,獲得更多的一個棉花糖的獎賞,但是有三分之二的孩子還是等瞭沒多久(可能這個等待的時間每個兒童有點不太相同),就把眼前的這個糖給吃掉瞭。這個實驗隨後有個長期的觀察:很多年之後研究發現那些更能夠控制自己的欲望的這些孩子,他們事業的成就會發展的更好一些。

這個研究是關於延遲滿足的一個研究,但它背後其實就是在測評這個人性格裡頭的沖動性,就是沖動控制的那一部分的能力。而影響沖動控制的這部分能力來自兩方面的影響因素:

一方面是生物學因素,從生物學角度,本身孩子出生,比如說他大腦裡頭的掌管控制區域(就是負責沖動控制這些部分)的神經遞質,其實每個人的情況是不太一致的。所以,有些孩子可能從出生起這部分的自控力就會弱一些,有些孩子可能自出生以來,這個部分的控制力就會相對會強一些,這是一個生物學上的因素。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的心理學層面的因素。

我們剛才所談到瞭這個生物學掌管控制的這個神經遞質的這一部分,實際上,這個神經遞質是會通過我們個體的情緒,或者是一些心境、情緒壓力這些狀態有一個隨時隨地的變化,也就是說這部分不是一個固化的東西。就好比我們可能狀態好瞭控制力會強一些,我們狀態差瞭控制力會弱一些。所以,這部分就是我們在心理學層面更加關註的內容。

那這部分跟什麼有關系呢?它跟我們早年的撫養者,特別是母親對孩子的回應質量是有關系的。這個回應細化一下,就是媽媽她對於孩子良好的抱持(心理學一個詞叫抱持)有關。這個抱持聽上去非常的抽象,但實際上就是媽媽對於孩子用充分穩定的姿態,再以溫柔以待的關註以及回應,這些就是一個人心理發展的一個土壤。如果這部分的抱持是不夠充分的,溫柔以待和回應這部分也比較缺乏的話,這個孩子的情感其實是沒有辦法得到一個發展和成長的,如果這部分沒有得到一個發展和成長,這個人就更容易會被一種嬰兒期的一種彌散不安的焦慮感所籠罩。這個有點像這個人他的精神大廈是在沒有地基的情況下建立的。

所以同時,這個孩子他也沒有辦法去發展信任他人的能力,因為其總是彌散不安的話,可能會把外界想象的更加的恐怖一些。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是早年缺乏母親的抱持、支持和心理安撫這樣的一個情況下,預測這個孩子他在18歲左右的時候,他的這個成癮的行為會明顯偏高。因為在他更大一些的時候,他就會通過一些物質、物品去建立一個象征層面的媽媽來安撫,類似媽媽不來安撫我,但是我可以拿這些東西來安撫我。

所以,在早年的依戀關系不太好的個體,他沒有被母親很好的去安撫到自己的內在,去形成孩子內部的一個自我情緒調節的話,這個時候比方藥品,酒精,或者是所謂的網絡、手機直接就變成象征性的一個安撫劑被隨時的使用。類似是,媽媽不回應我們,這些東西可以回應到我們;這個外界的他人是可怕的,但是這些物件是可控的。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撫養孩子的時候,我們作為一個非常穩定的和一個細膩的態度去對待孩子。

四、如何做媽媽?

對於如何做媽媽,可能不同的流派會有不同的一些側重點。

我們可能會聽說這個媽媽她需要會認可孩子,或者需要這個媽媽她能夠給孩子提供一些安全感,或者這個媽媽能夠給孩子更多的關註,這些其實是非常多方面的一個作為媽媽給孩子提供的一些心理營養,但是對於成癮的這一部分,其實更多地指向就是媽媽最基礎的那一環節,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這個媽媽首先她必須是穩定的。就這個媽媽她的情緒、情感必須是可控,就是自己有自控能力的,不是那麼容易焦慮或者暴怒的。這時候媽媽會在孩子的內心世界形成一種相對一致的,安全的一個體驗。

第二點:這個媽媽在這個有力量的、穩定的一個基礎之上的,對孩子態度必須是歡迎的,就這個態度是對這個孩子首先是一個非常歡迎、關愛的一個姿態。不然的話,也許媽媽非常的穩定,非常的有力量,但是對孩子是疏離的,那這部分也沒有辦法完成一個內化,反而可能會讓孩子覺得這個媽媽的力量感是一種威脅,因為他跟你並不貼近。所以,如果我們想去提升孩子內部的一個情感調節能力的話,至少要做到一個最基礎的媽媽的幾個積極的品質:第一,你得穩定,第二,你對孩子的態度得歡迎。至於你對孩子是不是有一個足夠好的認可、鏡映、鼓勵,那麼這些是更加復雜的部分瞭。

這是第一部分,即這個穩定感和歡迎的部分是作為一個基本的媽媽的一個形象,去給孩子建立安全的體驗,幫助孩子完成內部的一個情感調節的內化。

第二部分,媽媽要會給孩子的感受加以命名。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由於孩子受自己認知能力水平的限制,孩子內部會有很多很豐富的體驗表達不出來,比如說身體上的不舒服,或者是情感上的不舒服,是難受的、餓的、委屈的等,孩子他沒有辦法去命名這一部分,當一個情感沒有辦法被命名的時候,這個孩子就沒有辦法去組織和管理這些情感。

媽媽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要先去識別孩子的這部分內部情感,然後用言語話去告訴孩子:你現在是不是餓瞭?你現在是不是感覺非常的委屈?摔瞭一跤你現在是不是很痛?這個時候孩子他就能夠把他的意識跟他的感受連接在一起,他就能夠在內部標註這種感覺,那麼這個感覺才能夠被他成為一種清晰的意識被儲存起來,那以後他再遇到這種情感,他會有一個應對的方案。其實就算這個孩子他不愛說話,但他內部知道這是什麼感覺,他就能夠去做一個處理。但如果這部分不充足,即媽媽沒有幫孩子去更多的標註這些情感,比如媽媽不愛說話、不愛去言語表達,那孩子他內部很多的感受就是碎片化的,是沒有組織的。這也會導致孩子內部的理解能力下降,如果他內部不能夠去理解自己,也意味著不能掌控和調節自己,那就隻能借助外界的上癮,或者一些物件去完成一個自我撫慰。

第三部分,一些受過創傷的人(比較嚴重的,比如忽略或者虐待等)大腦內部管理自我感知的這個部位,它會基於一個自我保護處的需要而處在一個抑制的狀態,所以很多時候他們身上容易發生解離的現象,就是沒有辦法感覺到自己,感知到外界,類似於他沒有辦法跟自己的感受、情感做一些連接,整個人會顯得比較飄忽。一個人他越不能夠去感覺自己的感受,那麼他大腦裡頭負責自我意識部分的活動就會越少,同時這也就意味著它內部的自我安撫的能力也很難得到一個很好的發展。

五、結語

綜上,精神結構的發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理解、共情、足夠可靠的回應的基礎之上,孩子才能夠去耐受一些挫折,才能夠去延遲滿足,才能夠在沒有獲得滿足的那一瞬間,在那個空洞甚至挫折的體驗裡頭待得住,才能有力量去等待一個更長遠的利益和回報。

在此,我想用一句比較經典的話來結束今天的這個分享——精神上的養育,並不僅僅隻是待在一起就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聽到、看到和感覺到自己是處在他人的頭腦和內心之中,一個人身心的平靜必須建立在這樣發自肺腑的踏實之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