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千古名言出自孔子的《論語》第一章。千古以來,字面上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見解:1、朱熹在《四書集註》中的見解是: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千古名言出自孔子的《論語》第一章。

千古以來,字面上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見解:

1、朱熹在《四書集註》中的見解是: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亦!

2、我們小時候學習的課本裡這樣解釋:把學過的知識時常進行復習,這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嗎?

3、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是這樣解釋的:

學問是要大傢隨時練習它,不也高興嗎?

我也有不同的見解,僅供大傢參考。

首先,我們看孔子是什麼人: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傢和教育傢,儒傢學派創始人。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權利。

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倡導教育者不能漠視每個人天資稟賦的客觀區別而任意行事,否則事倍功半。在實際教學中,孔子便遵循這一教育理念,對每一名弟子施加不同的教育方法。

所以,孔子有弟子三千。

那麼孔子最想看到的是什麼呢?是讓所有人都接受教育,接受自己的觀點,讓天下百姓因為他的理念而幸福,讓社會大同、天下大同。

所以,我認為孔子這段話的表述的真正含義是:君子學習到自己認為好的知識和理念,並能不斷的把它傳習下去,讓更多的人學習到這個知識和理念,並且因為這個知識而受益,這難道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嗎?

就因為有無數的人把自己學到的知識不斷地傳承,才能讓我們的中華文化傳承五千年。

縱觀孔子的一生,他成績斐然,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位,著書立說,對教育事業貢獻極大,但他也是失敗的,因為他一生致力推行的大道終究沒能真正實施,所以他最希望的是人們把他的學問傳習下去。

我認為這才是他把這一句千古名句放在《論語》第一章的真正含義。

對於我們又何嘗不是,我們如果學習到一個新的知識,把他運用到生活當中,在生活中得到認證是可以幫助到自己的,是切實可行的。如果我們再把它傳播給自己身邊的人,讓他能幫助到更多的人,那麼,我們的內心是不是也非常快樂呢?

所以,我們如果學習到好的知識,就一定要把它傳播出去,讓他造福更多的人,幫助更多的人成長。

我和愛人在2016年前身體及其不好,愛人在10年間住瞭五次醫院,我2017年的元旦也是在醫院度過,進入易效能後,我們學習到瞭葉老師的理念:高效率、慢生活。在生活中去踐行,終於讓我們收獲瞭強健的身體和美滿的傢庭。

每天讀書讓我的視野不斷開闊,在讀書的同時也學會瞭輸出,在2020年參加瞭簡書的百日活動,百日內輸出100篇文章。

鍛煉,讓我的身體越來越好,我也陪伴愛人於2020年5月26日在北京密雲跑瞭她的第一次馬拉松。現在去醫院就是每年的體檢瞭。

我們助力葉老師把時間管理的知識不斷傳播給身邊的人,每一位學習的夥伴都悄然發生著改變,對我們也越來越信任瞭,我們成為瞭終身的朋友和互相的監督者!

所以,好的知識就是要不斷傳習下去,因為他能幫助到你愛的人,也能讓愛你的人不必為你擔心。

當別人因為你的傳播而受益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所有的委屈都是值得的,因為真正的快樂就是支持他人發生改變​!​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