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亦舒:自愛,沉穩,而後愛人

文/補姨圖/網絡1.曾經有人感嘆的說:“到瞭一個年紀,很容易迷上亦舒。不光因為她的文字,更因為她說的話很犀利,可以讓人振聾發聵!“現在想想這話說得甚是,我從小就很喜歡讀她的

文/補姨

圖/網絡

1.

曾經有人感嘆的說:“到瞭一個年紀,很容易迷上亦舒。不光因為她的文字,更因為她說的話很犀利,可以讓人振聾發聵!“

現在想想這話說得甚是,我從小就很喜歡讀她的書,年少不諳世事時候初讀她的書,是喜歡她的憤世嫉俗,覺得超酷的,敢對這個世界充滿憤怒與不屑,甚至仇恨。

等到成年之後再次品讀,才慢慢領悟到,她的字裡行間還是對這個世界充滿愛的,隻不過是另外一種深沉的愛。

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顯然,她對這個世界賦予另外一種更高的期望,隻是這個世界常常讓她失望,達不到她想要的期望,逼得她對世界不抱希望,但她的內心始終沒有徹底絕望,還渴望著溫暖和真情。

2.

在八十年代初期,正值港臺言情與武俠小說大放異彩,後者有金庸、古龍稱雄,而前者“言情天後”,當屬亦舒與瓊瑤,兩人在華語屆地位不分伯仲,以至於後來出現這樣的評價“香港有亦舒,臺灣有瓊瑤”。

而她自己卻不以為然地說“那個瓊瑤,提瞭都多餘”。但她又實打實承認瓊瑤有瓊瑤的本事,把“那一路”小說寫到瞭盡乎頂點。

可能與個人性格有關吧,與擅長為少女織夢的瓊瑤相比,我還是更加喜歡師太的小說,通俗易懂,不矯揉造作,沒有那麼多瑪麗蘇橋段,更加接近我們現代人生活,用現在的網絡用語來說就是更加接地氣,往往讓人看完,大呼過癮,內心大贊“嗯,這很亦舒嘛!”

在亦舒的作品中,向來推崇的都是女性的獨立與自我成長,可以說她寫的不僅僅是言情小說,還是一種女性視角的世情小說。

她筆下的女性角色,大多都是個性獨立鮮明,有較強的自我意識的人,懂得自尊自愛,而後愛人,很值得當代女性去學習,去品嘗,去領悟。

3.

亦舒原名倪亦舒,祖籍浙江,五歲定居香港,14歲在《西點》雜志上發表第一部小說, 初露頭角就迅速成名,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喜寶》《玫瑰的故事》《她比煙花寂寞》……超過300部作品陸續出世,當中多部佳作被翻拍電影電視劇奉為經典,與哥哥倪匡、金庸一起,並稱“香港文壇三大奇跡”。

有時候你不得不感嘆,上天確實對某些人是心存偏愛的,生來就被附帶一種特殊技能,天生是天賦異稟,說得就是亦舒這種人。

作為三人之中唯一的女作傢,亦舒真真印證張愛玲所說那句:“出名要趁早”,年少成名,15歲便是各大報刊編輯通緝催稿的對象。

當時還有報刊主編戲說:“你們不要得罪‘小姐’,她未成年,殺人是不犯法的。”雖然是句玩笑話,卻也從中突出亦舒寫作的天賦極高。

4.

藝術來源於生活,亦舒筆下一個個精神獨立,自尊自愛的“亦舒女郎”,對於愛情的態度不羈又執著,這些性格特質與亦舒的人生經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曾經的亦舒也是個外表明媚的天才少女,她自己的感情生活,和她小說中形容的那些相比,精彩度和狗血度也毫不遜色。

17歲的時候就不顧傢人和朋友的反對,愛上瞭才華橫溢的窮畫傢蔡浩泉,先主動出擊倒追對方。

不僅如此,她還以自殺威脅反對他們在一起的父母,兩人閃婚後18歲就生下瞭兒子蔡邊村。

可惜才子配佳人的婚姻並不美滿,婚後兩人常常因為錢的事起爭執,性格剛烈的亦舒決絕離婚,這段婚姻僅僅維系瞭3年。

離婚後,亦舒更是決絕的和親生兒子斷絕來往,隻當把這段不願記起的人生歷史刪除瞭。

5.

有人說亦舒太絕情瞭,把對前夫的憎恨牽連到瞭無辜的兒子身上,可你不是亦舒,如何知她所思所想,同她感同身受?

面對記者們的咄咄緊逼,她隻能借用瞭出自《媽》中的一段文字回應:“我懷你的時候是那麼年輕,但是我要你活著,甚至我親生的母親叫我去打胎,我不肯,我掩著肚子痛哭,我要你生下來,我隻有十八歲”。

在這段話的背後,還是能看到亦舒在冷漠的背後,還是無法掩藏母愛的天性,不想打擾屬於兒子的另一種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愛。

這便是敢愛敢恨的亦舒,愛時,熱烈瘋狂,不愛時,幹脆利落。

6.

繼第一段婚姻失敗之後,亦舒又戀上瞭香港影星嶽華。

但亦舒之所以為亦舒,就是因為她永遠對愛充滿源源不斷的渴望,導致她愛人又愛得太過濃烈,眼睛裡容不得一粒沙。

僅僅是在報紙上看到嶽華與前任鄭佩佩的花邊新聞,她生氣到將嶽華的西裝全剪爛,情緒難控之下,還狠狠地將一把刀插在嶽華宿舍那張床的心口位置……

這段戀情也因亦舒將當年已婚的鄭佩佩給嶽華寫瞭一封信刊登在報紙上而告終。

為瞭挽回愛情,亦舒曾跪下來求嶽華復合,可嶽華卻對她說:“你傷害人傢太犀利瞭,是不可以。”這句話,讓亦舒年輕時愛得瘋狂,徹底成為瞭過去。

是啊,愛情裡的嫉妒就像一朵食人花,會不斷滋生一種腐爛毒液,使愛情枯萎,使人失去理智,使人迷失自我,這點即便是寫遍情情愛愛的師太亦是如此。

許是年輕時愛得太過用力,老瞭之後反而漸漸平和,沉穩下來。

年到四十的亦舒,靠相親的方式認識現任丈夫。與港大教授結婚,亦舒脫胎換骨,還通過人工受孕,用命搏瞭個女兒回來,移居加拿大,過上瞭普通且安定的傢庭主婦生活。

7.

從對愛情和婚姻的極度依賴到自信獨立,亦舒和她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實現瞭自我探索的轉變過程。

雖然師太現在已經歸於平淡的生活,但是她留下的那些具有鮮明特色的經典作品,在眾多言情小說中永遠都能夠脫穎而出。

還有她所推崇的女性意識,也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

隨便舉些例子,《玫瑰的故事》裡的蘇更生,當黃振華追著她說,“我會原諒你的”。

她卻義正辭嚴地指責他說:“我有什麼要你原諒?我有什麼對你不起,要你原諒?每個人都有過去,這過去也是我的一部分,如果你覺得不滿,大可以另覓淑女,可是我為什麼要你原諒?你的思想混亂得很,女朋友不是處女身,要經過你的偉大原諒才能重新做人,你以為你是誰?”

讀完讓人大叫痛快,簡直是女性解放宣言。

放在現在就是對那些患有嚴重直男癌的人赤裸裸的諷刺,“談戀愛,失瞭身,又沒嫁成,”難道女方就如同犯下瞭彌天大罪,必須被下一個男人所裁決所原諒,才能重新做人。

聽來便覺得可笑,我不反對女孩子一定要懂得自重自愛,會保護自己,可不是每一段戀情都可以走進婚姻,每一個男人都能那麼頂天立地,肯負責有擔當。

這個世界還是存在很多錯誤的、悲傷的、不幸的事。

8.

還有那個頗有爭議,拜金卻不做作的喜寶,試問有幾個女子敢像她這樣實誠的表達自己內心最想要的欲望:“要有很多很多的愛,沒有愛,要有很多很多的錢,以上兩者都沒有,有著健康,也是好的”

初看的時候,無法理解這段話含義,可一旦將它投放進現實生活裡,你會突然恍悟,多麼通透的處世哲學啊!

是啊,正如她所說,“我們都渴望被照顧,被愛,在這個關鍵上,人人都脆弱。”

每個人都想要愛,渴望被愛,即使是剛來到世上,不諳世事,咿呀學語的小嬰兒也懂得利用啼哭來獲取母親的懷抱和疼愛。

甚至可以打趣地說,對於錢和愛沒有人會嫌多,更別提健康。

但從另一個方面,也變相地提醒我們,愛情的飄忽不定無法依靠,反倒是物質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生活不能隻靠愛情度日,沒有物質基礎的愛情能夠支撐多久呢?

9.

亦舒,一個太聰明的女子。因為自愛,所以她對感情克制,分手時絕不拖沓,幹脆灑脫。因為沉穩,所以她言傳身教,不以美為要挾,不以智慧自負。

“我這一生,都不會向任何人祈求時間、金錢及憐憫。我的命運,將掌握在自己手中。”鼓勵所有的女孩子們要自力更生,努力成長,活出自我,即便最後不幸地輸掉瞭愛情,輸掉瞭婚姻,也不會輸掉他們的整個人生。

這便是她對待生活的態度,她自尊自愛,堅強獨立,可以活得隨性瀟灑、任性跋扈。她敢愛敢恨,勇敢率真,可以愛得熱烈,恨得凜冽。

有人甚至毫不誇張地說,亦舒影響瞭半個世紀以來的城市女性。在城市裡,一群年輕、驕傲、有見識、有膽量的女孩們,以亦舒為武器,活瞭下來。

當然,不僅僅隻有女孩子們把她奉為女神,還有很多男生也被她的文學所傾倒。比如:

著名天才作詞人林夕將亦舒的書視為枕邊書,說讀她的文字,性價比最高,一翻一字金句,一首《亦舒說》更是最直接的致敬;

另一位與林夕齊名的鬼才作詞人黃偉文則,不但寫詞上受亦舒影響頗深,還親自寫信給亦舒懇請她賜序,一圓多年心願;

還有作為香港鼎鼎大名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隻要一看起亦舒寫的書,便常常拿到手裡就放不下來,非一口氣讀完不可;

甚至連一代巨星張國榮在被采訪的時候也說自己是亦舒迷,特別鐘情於她的小說,隻要有空閑時間就會拿出來拜讀一下。

……

所以即便二三十多年過去,一代人讀過亦舒,另一代人又在讀亦舒瞭。

一代代“亦舒迷”甘願拜倒在她的文章之下,深深地體會到一句話,不讀亦舒終身誤,一讀亦舒誤終身。

10.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現在的科技發很快,通訊媒體都快,可一段好的婚姻戀愛也隻能容納兩個人。

我們每天為生活而奔波,為瞭適應環境都在不斷變,唯一不變是我們對純真的“愛”向往。也許我們不足以強大到可以改變這個社會,但是我們做到不要被這個社會,改變掉那個最難得可貴的自己。

正如師太所說:“無論怎麼樣,一個人借故墮落總是不值得原諒的,越是沒有人愛,越要愛自己。”

親愛的你,願你飽受生活的摧殘,還能不忘自愛,沉穩,而後愛人。

-end-

  • 作者:補姨,金融八卦女、輕能量等公號特約作者,自媒體人,微博頭條文章作者;一枚可鹽可甜的90後天秤座老阿姨,擅長執筆取暖,愛好煮字療饑。
  • 個人公眾號:補姨(ID:SHOWING-LII),微博@補姨今天不上線。
  • 文章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抄襲必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