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大聖歸來8年瞭,為何國漫還在靠情懷分“續命”?

作者|青城 封面來源|《大聖歸來》海報 同樣是田曉鵬導演,《大聖歸來》和《深海》的命運截然不同。 8年前,《大聖歸來》橫空出世,讓對國漫“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粉絲們在微博

作者|青城

封面來源|《大聖歸來》海報

同樣是田曉鵬導演,《大聖歸來》和《深海》的命運截然不同。

8年前,《大聖歸來》橫空出世,讓對國漫“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粉絲們在微博、豆瓣、天涯等社交媒體搖旗吶喊,充當這部影片的“自來水”。憑借口碑效應,票房一路逆襲,沖到瞭9.54億元。

8年後,失去知名IP和國漫情懷的加持,《深海》豆瓣評分7.4,口碑兩極分化,連回本需要的12億票房也很難拿到。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3月13日,《深海》累計票房9.06億元,媒體預測最終票房將達到9.16億。

與《深海》差不多同一時期,動畫短片《中國奇譚》讓“國漫”再次成為熱議話題,收官之日豆瓣評分9.0、B站播放量破2.4億。B站副總裁、《中國奇譚》總制片人張聖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中國奇譚》,勝在前面的中國二字。”

《大聖歸來》8年,“國漫崛起”喊瞭8年,觀眾的“情懷分”也給瞭足足8年。

但時至今日,國漫作品能否與其他成熟的內容產品類型競爭,能否與國際優秀的動漫作品比肩,仍然是一個需要證明的問題。

誰吃到瞭國漫情懷紅利?

田曉鵬花瞭7年時間籌備拍《深海》,並抱以極大的期待,但無論口碑還是票房,都沒有達到他的目標。他在直播中反思自己的錯誤:過於執著於自己的制作,導致電影投入過多;沒有考慮觀眾的感受,也沒有對投資人負責。

在十月文化總裁、《深海》的制片人易巧看來,《深海》隻有一條出路——片子到底行不行。

喜歡《深海》的人,沉浸在瑰麗畫面營造的世界中,與故事主角共情。不喜歡的人認為,這部動畫影片雖然特效華麗,但人設單薄、劇情混亂。

在漫友文化CEO賴春暉看來,《深海》技術已經達到瞭國際級水準,故事也相對完整。票房不理想,吃虧在於沒有一個傳統文化IP作為依托,沒有吃到“情懷”紅利。

《深海》海報圖源:豆瓣

吃到國漫情懷紅利的,是今年的另一部作品——《中國奇譚》。

《中國奇譚》描寫瞭8個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志怪故事,制作方是曾出品過《大鬧天宮》《黑貓警長》《葫蘆兄弟》等諸多經典動畫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的水墨動畫,曾是一張拿得出手的世界級文化名片。

在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中,《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四人作為背景出現,主人公是浪浪山上的一隻小豬妖,很多觀眾在它身上看到瞭自己“社畜”的一面。一位網友寫道,“小時候以為自己會變成齊天大聖,其實是個連大王都接觸不到的小妖怪。”

陪伴瞭幾代人的童年濾鏡、古典畫風,加上根植於中國文化的故事,《中國奇譚》完美契合瞭觀眾對“國漫”二字的期待。評論區裡不乏溢美之詞:“傳統風味的國產動畫回來瞭”“曾經國漫那種味道來瞭”。

換句話說,《中國奇譚》的高評分和好口碑裡,摻雜著難以清晰界定的情懷分。

《中國奇譚》劇照圖源:豆瓣

《中國奇譚》的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6,宮崎駿在豆瓣評分最高的一部作品《千與千尋》也隻有9.4分。《中國奇譚》後續幾集口碑走低,評分一路降至8.9,但仍與宮崎駿的大部分作品持平。

“果然越來越頹,就這樣吧。”網友冬至在豆瓣短評中表達瞭對《中國奇譚》的失望,但他依舊給出瞭四星。與他心態相似的網友不在少數,他們一邊吐槽或批判,一邊打出瞭四星左右的“鼓勵分”。

甚至有網友諷刺開播時將其吹捧為國漫之光的人:“天天吃窩頭,吃個白面饅頭就高潮瞭。”

在從事動畫編劇多年的樹樹看來,《中國奇譚》的天花板高,平均值一般,如果沒有把《小妖怪的夏天》放在第一集,口碑會大打折扣。國產動畫行業的現狀也是如此,偶有高分作品,但很多片子存在明顯短板,好作品不能持續出現。而在歐美和日本,作品質量的下限會比較高,這是產業成熟的體現。

在樹樹看來,過度強調國漫標簽,反而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把《中國奇譚》改成《奇譚》,而且全世界都知道這是中國的《奇譚》,也許國漫就真的崛起瞭。”樹樹對雪豹財經社表示。

轉瞬即逝的“國漫之光”

賴春暉經常跟朋友打趣,國漫崛起就像做俯臥撐:伏地起身,再伏地再起身,如此反復。“不是一個類型或行業整體的崛起,隻是在一些節點出現瞭幾部作品,擊中觀眾情緒,市場表現就如打瞭雞血一般。”

2015年暑期檔,映前幾乎沒有任何關註度的《大聖歸來》劃出瞭一條漂亮的票房曲線:從7月10日首映當天不足10%的排片一路攀升至25%,最終斬獲9.54億元票房。

這部國產動畫電影逆襲背後,是觀眾對國漫情懷的一次集體宣泄。很多觀眾成為瞭“自來水”,自發當起瞭“猴子的救兵”。

《大聖歸來》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大聖歸來,國漫崛起——這是人們想象中的故事走向,但現實一波三折。

承接《大聖歸來》打下的市場基礎,2016年的《大魚海棠》備受關註,古典唯美的預告片吊足瞭觀眾胃口。但上映後,這部國漫影片口碑兩極分化,有人醉心於無處不在的傳統文化元素、水墨風的畫面,也有不少人吐槽敘事煽情、故事瑪麗蘇、情節散亂。

在《大魚海棠》之後,國漫進入瞭短暫的沉寂期。雖偶有口碑之作,但引發全民關註的作品幾乎沒有,直到3年後,《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魔童降世”)出現。

《魔童降世》劇照圖源:豆瓣

誰也沒預料到,《魔童降世》以50.35億元的成績成為2019年的國內票房冠軍,位列中國影史第四,大大超越瞭被稱為迪士尼神作的《瘋狂動物城》,豆瓣評分8.4。除瞭必拿的情懷分,導演餃子也全盤考慮瞭各種因素:觀眾體驗、市場接納程度、可完成度、預算范圍、影片節奏感和情緒脈絡。有網友評價,它才是“貨真價實的國漫新希望”“國產動畫的分水嶺”。

又一次,人們以為國漫崛起已成事實,市場卻再次趨於平淡。

2020年上映的《薑子牙》雖斬獲瞭16億元票房,但豆瓣評分隻有6.6,劇情仍然是被吐槽的重點。評論區有人發問:各位對國漫是不是太寬容瞭?

之後的《封神榜:楊戩》《白蛇2:青蛇劫起》等票房和口碑平平,沒有一部作品能夠托住《魔童降世》後觀眾對國漫的期待,國產動畫也未能像喜劇片一樣成為一種具有號召力的電影類型。

《薑子牙》劇照圖源:豆瓣

90後Aki是資深的二次元用戶,童年的國產動畫和漫畫帶給她很多美好回憶,雖然後來看外國動漫越來越多,但她希望國漫能翻越日漫和美漫兩座大山,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沖著這份“國漫情懷”,每一部國漫電影,她幾乎都會拖傢帶口地去影院支持。

但這麼多年下來,無論是電影、番劇還是短片,能驚艷到Aki的國漫作品幾乎沒有。她一邊失望一邊繼續貢獻票房,隻是再也不復當年的激動和熱血。

8年還不足以起飛

過度依賴古典IP、神話題材所引起的審美疲勞問題,是國漫眼下的危機之一。

《大聖歸來》大獲成功後,取材自《西遊記》《封神榜》《白蛇傳》等古典IP的動漫作品越來越多,但劇情模式化和劇本不夠紮實也使國漫同質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曾經耳熟能詳的傳統IP,似乎已經很難建立起與現代觀眾的情感鏈接。

《中國奇譚》劇照圖源:豆瓣

雖然近年來動畫技術和特效進步明顯,但如何講一個好故事,仍是橫亙在動漫從業者面前的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

賴春暉對雪豹財經社分析稱,歐美、日本等成熟市場的漫畫產業非常發達,為影視化提供瞭源源不斷的IP,很多動畫作品建立在成功的漫畫作品基礎之上。而中國漫畫產業較為薄弱,且和動畫是兩個相對封閉的圈子,產業鏈仍未打通。因此,取材於古典IP、神話故事是一個安全且難度系數不高的選擇,但這也造成瞭國漫題材的單一。

人才不足,尤其是優秀的原創者缺乏是另一個痛點。據灼識咨詢2022年8月發佈的《中國二次元內容行業白皮書》,截至2022年6月,國內開設動畫專業的普通高校占比僅11.9%,開設動畫專業的雙一流高校僅0.5%。行業普遍薪酬較低,也難以形成穩定有效的人才供應機制。

與此同時,很多創作者都選擇在傢閉門造車,不僅閱歷不夠,還借鑒瞭很多日本、歐美動漫作品的敘事方式。“這樣的故事跟我們的生活是脫節的,觀眾看瞭沒有共鳴。”賴春暉說。

《深海》劇照圖源:豆瓣

身處其中的獨立動畫人更能體會到產業之痛。

動畫工作室FLiiiPDESIGN主理人林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從商業市場的角度來看,動畫產業雖在改善,但仍然不在一個很好的循環體系內。國內很多動畫流程向日式靠攏,采取壓榨底層、堆產能的形式來壓低成本。

“中國動畫還沒有形成產業化,還在作品化、產品化時代。”《深海》制片人易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沒有核心的技術和價值,不能持續產出好作品,即便能拿到投資,做一些能力范圍內的作品,但“離那條可持續的路一定越來越遠瞭,危機也越來越近瞭”。

在易巧看來,產業升級仍然得靠一部部作品積累,這需要時間。

無論是《大聖歸來》《魔童降世》,還是《深海》,都是中國動畫產業化路上的一顆顆種子。從業者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是原創,二是形成自己強烈的個人風格,比如迪士尼的童話風、皮克斯的高概念、吉卜力的田園童話和二維審美。

隻不過,迪士尼是百年老店,皮克斯和吉卜力等工作室的發展也歷經數十年,通過諸多經典作品鑄就瞭風格與品牌。如果從《大聖歸來》開始算起,中國動畫真正起飛也隻有8年左右,這對一個產業的形成和完善是遠遠不夠的。

“在日本,《機器貓》的第一批讀者已經是頭發花白的爺爺奶奶,現在國內《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第一批讀者也已成年。”樹樹告訴雪豹財經社,“未來動漫作品的觀眾基礎會越來越好,對於一個產業的發展要有耐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