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如何進行特稿創作?| 聊書《南方周末特稿手冊》

—— 大安聊書系列 ——想聊一本書,又不止想聊這本書【書名】《南方周末特稿手冊》【推薦閱讀人群】對特稿、非虛構創作感興趣的朋友【類別】非虛構 作品集年前,上完瞭南方周末的非

—— 大安聊書系列 ——

想聊一本書,又不止想聊這本書

【書名】

《南方周末特稿手冊》

【推薦閱讀人群】

對特稿、非虛構創作感興趣的朋友

【類別】

非虛構 作品集

年前,上完瞭南方周末的非虛構寫作課,上個月,看完瞭這本《南方周末特稿手冊》(以下簡稱《特稿》),有很多零零散散的感悟和啟發。

從自發做訪談到現在,也有個兩三年瞭,打算以這本書的總結為節點,給自己的訪談創作這塊做個回顧和復盤。

一 關於選題

選題這塊,我一直沒啥糾結。

之前的 “育兒人訪談“ 是從自身變化的人生角色出發,現在的 “三十之輩” 也是自身出發,隻是覆蓋的人群和話題會更廣,後來的 “記錄我們” 則是聚焦於身邊的有趣朋友。

我不是一個很有網感的人,就是對網絡熱點或話題流量有敏感的觸角,知道如何去做大部分人喜歡的東西。

在原創選題上,我會很自我,我想寫自己想記錄的東西,以最擅長但走不瞭太多流量的長文模式。在自己想要和流量想要的權衡上,我並沒有太多糾結。

很贊同《重走》作者楊瀟說過的一句話,大意是說,從自己的生命歷程中去生長出自己的選題,去寫你真正關心的、觸動的、有價值感的東西。

《特稿》裡有一篇文章叫《系統》,寫史玉柱的遊戲產品《征途》,遊戲的系統和現實的系統相互映射,普通人的生活在沉迷、掙紮間起起伏伏。在記者手記部分,提到瞭新聞的“易碎性”,這篇文章是對新聞易碎屬性的突破。

回頭查瞭查啥是“易碎性”,大意是指這篇報道在當下讀起來是新聞,過瞭這個關口後,再過幾年來讀,它便沒有閱讀價值瞭。

而《系統》這篇文章,它不僅是對當下《征途》遊戲熱度的捕捉,它所呈現的“系統”社會模型、普通人的人性折射,在十幾年後的現在,讀起來仍是動人心魄、意蘊深長的。它的可讀性沒有碎在時間裡。

這正是我最想創作的內容,它能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

南香紅老師,前《南方周末》資深記者,也是我上的寫作課主講老師之一,除瞭她授予的幹貨外,最感染我的地方,是她對一個選題多年的關註和堅守。對新疆野馬保護、對北京舊城改造、對考古的研究等,她的關註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續的、系列的。

這些選題不會過時,當下的某個事件可以將它們再度激活,出來更多、更深的文章,比如新近的拆遷事件又可以激活舊城改造的選題。多年的關註和研究,也讓寫作者成為該領域的專傢,是真正的特稿之特瞭。

另外,所專註的這個選題本身,也可以做出其他聯系。我想瞭想我的“三十之輩”,它關註的是個體在社會環境下的成長變化和不同選擇。那它其實也可以延伸出社會角色、社區形態等相關的其他專題。也就是說,可以形成自己的選題網絡。(如果有精力……

編輯張捷在《特稿》最後,概述分析瞭特稿的選題和敘事。他將南方周末之前做過的特稿分成以下幾類:人物類,人群類,話題類,事件類。

這也是一個選題可以做出的四種變化。可以是個體人物,也可以是群像故事,可以聚焦於其中一個話題,也可以由當下事件引起生發。

關於原創選題這塊,我會繼續做我真正想做的東西,守住這份初心。接下去需要挖掘的潛力是,選題的多元呈現和公共價值的挖掘。

也就是說,以前是悶在個體故事講述裡,現在慢慢變到,邊聽故事,邊張眼看看,它和更大世界的聯系是在什麼地方呢。

南香紅老師用瞭一個果核果肉的比喻。果核是故事本身,果肉是故事所在的社會、經濟、政治、歷史、人情、世俗等。

或者引用南周前特稿記者李海鵬的話:“'真實'從來不是一個單獨事件或者一個單獨的人,而是這個事件和這個人與周圍世界的關系。特稿便是新聞界應對這種復雜真相的解決方案。”

特稿能包含所有的寫文角度、主題角度 ,它的角度隻有一個,就是寫真實的好故事。

二 關於訪談過程

我一直好奇,這些特稿背後,作者是如何去接近受訪者,並能聊出這麼多東西的。《特稿》一書好的地方,就在於每篇文章後面都跟著一篇記者手記。

有些是去當事人傢裡拜訪,甚至一起吃早飯;有些是走到村裡,加入村民們的店口聊天;有些是通過各種關系找到合適人選,然後吃飯熟絡… 總而言之,基本是走入實地的體驗,而不局限於就和受訪者線上聊天聊個兩三個小時。

我非常向往這種實地訪談+觀察的形式。自己目前仍然是以線上和線下的談話交流為主。當然,不同形式有不同的用武之地。

按照理解,自己畫瞭一個“調查軸”來描繪不同形式的調查深度。

最左邊是信息源最少的調查,隻做和受訪者一個人的線上交流。最右邊是信息量極其豐富的調查,就是和受訪者共同生活一段時間,既體驗又觀察。

在和人訪談這塊,我發現也有一個“訪談軸”的存在。

最左邊是沒有提綱、沒有預期的生命口述訪談,最右邊是目的性很強的引導式對話。

我的本能自發,是偏向於生命口述形式,可以沒有提綱就開聊,然後邊聊邊去感知觸摸對方的人生脈絡,一走就走得比較深。

一開始接一些付費訪談稿時,會有用力過猛的時候。對方需要的是特定主題的內容,但自己一聊一寫可能就會著墨於人本身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其實並不是每篇稿子都需要的。造成的結果就是需要刪減很多段落,或是編輯老師沒有拿到足夠多的他們想要的素材,要再去補采。

調查訪談軸的形象化,真的是極大收獲。它幫助我梳清瞭不同情況下的調查力度和訪談力度各是什麼樣子,而不是憑本能直覺一股腦兒瞎忙活。

比如有明顯主題需求的人物稿,那按提綱來就可以瞭,也可以加一些有限范圍內的發散,或者是特定事件裡的周圍人物采訪,則隻需圍繞具體事件即可,無需展開。

另外,自己的原創訪談也在慢慢走向更深的力度。一開始,和對方聊個兩三小時,我就開筆寫瞭。現在往往需要約個兩三次,再加上一些背景、素材調研,才會動筆。將來,我很想實踐實地拜訪或觀察的形式,以及努力去成為議題領域的專傢,去盡可能豐富我的第一手素材來源。

另外,無論是軸上的哪一點,訪談過程考驗的都是作者的感悟力,如張捷所說:“采訪先就考驗記者的感悟力瞭,當對方的表達支離破碎的時候,你能不能抓住他的想法,而對方侃侃而談的時候,你能不能不被他控制。”

三 關於文稿呈現

感悟力之後,這部分便是考驗寫字者的表達力瞭。

以前寫訪談文,基本是按照時間順序敘事,或者說是基本的三段式(觸發、沖突、解決),然後敘述上以概括、轉述為主。

南周寫作課上,老師介紹瞭不同的線索組織和敘事形式,拓寬瞭我的思路。比如時間線可以有倒序、順序、雙時間線安排;敘事結構可以有環形、多線、Y形(相遇發生改變)敘事等。還比如,意象也可以作為一個線索串聯,像音樂或畫的間斷出現,以及沖突有顯性沖突和隱性沖突等。

要提到的一點是,在課上學到瞭一個有用練習,就是平時看電影的時候,去留心這影片它的敘事結構是什麼樣的,這也可以參照到非虛構寫作裡來。

總體上看,主要有這麼幾點新收獲:

一個是建立脊椎主線。

用課上的話來說,就是先用一句話來表達要寫文章的主旨,將它作為一根主要骨架,圍繞這骨架來支棱起各方素材。這樣就不至於寫著偏題瞭,或過於散漫。

一個是弄清敘事成分。

這裡的成分是指細節、場景、情節、故事。細節構成場景,場景組成情節,情節沖突帶來故事。

有時候,印象深的是一個細節,比如一個數字、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幅畫面,可以由這個細節擴充至場景,甚而到整個故事。

有時候首先被打動的是一個概述情節,如果這個情節很關鍵,那就通過提問“感官問題”(看到、聽到什麼?)去獲得具體的場景和細節。而不是問大問題(你怎麼看、怎麼想),大問題隻能帶來觀點。

這裡涉及到一個“抽象階梯”概念,有敘事細節的鋪墊,才能讓觀眾自己從具體故事裡爬到價值層面,而不是通過寫作者或受訪者的觀念、解說。

以前,做完訪談我更像是在做訪談回顧。現在,對這些成分的清晰化,終於讓我走向瞭如何寫故事的思考上。

在故事結構上,我很向往李海鵬所說的這種狀態:“我隻是想講什麼就講什麼,全靠我自己覺得自然。當然這並不是亂寫的意思,你得有一個尺度,懂得結構的基本原理。結構的基本原理就是,你掌握你要寫的事物的全局,你從高處俯瞰下來,認出其中的脈絡,然後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在這些脈絡間穿行瞭。”

還有一個是把控敘事節奏。

這裡涉及兩種時間,一個是故事時間,就是故事線上的真實時間,一個是敘述時間,就是文本上的呈現時間。它們之間的關系有以下四種,直接引用書內原文:

“停頓:故事時間為零,敘事時間不為零。比如對外貌、景物、背景的描寫,以及抽象議論。

省略:故事時間不為零,但敘事時間為零。將事件略去不提。

在停頓這一極慢的和省略這一極快的敘述運動之間, 有兩種敘述形式:

概述:故事時間長於敘事時間。把一段故事事件壓縮為表現其主要特征的較短的句子。

場景:故事時間和敘事時間大致相等。其基本構成是人物對話和簡略動作。”

我自己之前最常用的是停頓、省略和概述,場景的臨場感和細節性打造還不是很遊刃有餘。

關於概述和場景,張捷在《特稿》最後也做瞭說明:

“過多的場景會損傷效率和深度。南方周末特稿的敘述,是大量概述加上少量場景的結合。盡管場景使用較少,但是閱讀時依然有一個感覺:敘事的畫面感很強。

它的畫面感不是對話體現的,而是行動體現的。人物的有意味的行動是概述中基本的戲劇性來源。

大量簡短的行動,它們有時也配合直接引語。無論是行動,還是'行動+引語',它們分散在全文之中,呈現效果介於概述與場景之間。

這種處理在控制文章節奏的同時,保持瞭敘事性寫作的質地,在敘事的效率、生動和深度之間,求取最高的性價比…概述的三個優點:加快速度,提供語境,揭示內心。”

這一段話,打破瞭我之前一直想寫生動場景的執念。我需要的不是場景越來越細節生動,也不是概述越來越多,而是去找到我的故事在效率、生動和深度之間的最高性價比。

主體內容之外,文稿裡的小標題則像是幕佈,帶來一種轉場的感覺。

其實寫作的時候也可以想成在剪輯電影,什麼時候近景特寫,什麼時候遠景鳥瞰,什麼時候快進,什麼時候放慢,什麼時候進入轉場。

如李海鵬所說:“是什麼控制著讀者?內容?不,是細密的、有智性的邏輯鏈,是剪輯技巧,是節奏感。”

文字呈現上,我目前最大的優點是文筆還可以。在結構佈局、節奏掌控上,還需要多多努力!

最後,以書中對特稿的描寫來結束吧,它是“用最小的面積,來集中最大量的信息和思想”的一種載體。很喜歡它的這個特色,用以自勉非虛構寫作!

三年前的訪談稿:

重回職場後,我有瞭更多全職育兒的底氣 | 全職育兒人畫像01

以及最近一篇訪談稿:

小鎮青年的雙城夢 | 三十之輩07

可以明顯看到自己在訪談創作上的變化。

一人讀書

一本書,萬種思考

一人讀,百般生活

一位閱讀熱愛者的私人分享頻道

撰文/王大安

場域活動孵化人 / 非虛構寫字者

公眾號:大安於隅

記錄/探索這個平凡世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