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雜談系列:中美城市化問題比較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瞭這個問題:中國的建築、城市佈局是不是出現瞭問題?覺得總算是有點意思,一下子沒忍住寫瞭個長篇。我們可以從城市化進程,住宅區發展,以及建築藝術性來聊聊中美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瞭這個問題:中國的建築、城市佈局是不是出現瞭問題?

覺得總算是有點意思,一下子沒忍住寫瞭個長篇。我們可以從城市化進程,住宅區發展,以及建築藝術性來聊聊中美城市這些年的發展。

先說我自己的觀點:國內的建築、城市佈局的確存在著問題,但這符合時代特征,也符合中國的國情。討論城市佈局,住宅發展,以及建築面貌如果脫離瞭社會和經濟因素,那就很難得出客觀的判斷。在城市化這條道路上,中國用半個世紀的時間追趕發達國傢用瞭一個世紀所達到的程度。即便真的要對標美國的城市發展,那用來比較的對象也應該是近一個世紀前的美國城市。

1920年美國城市人口的比率達到51.2%。而中國2017年城市人口的比率是57.4%。


城市化進程

影響城市化進程的三大因素:人口(數量和結構),產業(一二三產所占比重),政策(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

先說說美國的城市化進程。

1930年代的美國城市是什麼狀況?我們就用題主提到的匹茲堡來舉例。[1]

在1930年的匹茲堡,今天明顯高出一截的摩天樓群基本還不存在。密集的多層和中高層建築占據瞭整個城區,其中有少數的高層建築點綴。住宅,商鋪和工廠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大塊綠地。1960-1980年代,重工業開始逐漸衰落,民權運動興起,同時匹茲堡市政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城市更新計劃。今天兩河交匯處的Point State Park原址是始建於1754年的殖民據點——皮特堡,具有歷史意義。但在工業大發展的時期那裡是工業區的一部分,直到1970年代才成為城市公園。從1980 年代開始,匹茲堡的經濟從重工業轉向服務、醫藥、高等教育、旅遊、銀行、公司總部和高科技。這些產業也正是今天市中心那些摩天樓的經濟支柱。

https://www.pennlive.com/life/2017/04/aerial_pittsburgh_1920s_2017.html

簡而言之,1930年代的匹茲堡市和十幾年前以輕重工業為主的很多國內城市在面貌上非常接近。今天我們看到的匹茲堡,是經歷瞭工業衰退人口外流之後,花費瞭近半個世紀逐步清理、重新規劃建設後的樣子。這一點從產業變更的角度來說也是合理的:

  • 十八世紀開始從殖民據點發展為工商業城鎮。
  • 十九世紀從工商業城鎮逐漸發展為工業城市。
  • 十九到二十世紀中葉,工業城市吸收大量周邊人口,城市建築物高度和密度比農業城鎮時期顯著增加。
  • 二十世紀中葉重工業衰退,城區富裕階層外流至郊區,城區空心化。無力遷走的舊工業人口聚集地逐漸成為治安堪憂的區域。市政府開始改善城市環境,但初期收效甚微。
  • 二十世紀下半葉新的產業逐漸入場,大規模的城市更新持續發生,一般以街區為單位。城郊住宅區和市中心的行政工作區在這一時間段正式成型。
  • 二十一世紀至今,新舊產業的替換基本完成而且趨於穩定。大規模的城市更新頻次減少,但小尺度的城市更新繼續發生。

再說說中國的城市化進程。

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在不同的地區差異極大。中國這幾個發展最快的一線城市在過去二十年間變化的劇烈程度,應該說遠超匹茲堡過去七十年的前後對比。城市化進程突飛猛進的比如上海,其第二產業所占的比重從2000年的接近一半下滑到瞭去年接近1/4的地步。與之相對應的是第三產業比重上升到瞭將近3/4。

https://www.sohu.com/a/484194382_100117214

在輕重工業和工商業作為城市主要產業的時期,低矮的多層和小高層是產業建築的主流形態。而到瞭以金融,科技,教育等第三產業主導的時期,城市中心的地價已經變得寸土寸金,向上發展成為一種必然選擇。上海的市中心自然也就從平平無奇變為高樓林立。這種飛躍式的發展,是產業結構劇烈變化的體現,符合產業需求的人口被不斷虹吸到城市中來。即便是在人口老齡化的今天,通過逐步松動落戶政策,具有足夠產業支撐的一線城市在未來也不會缺乏年輕的血液。而且目前來看一線城市短期內還不會出現逆城市化的趨勢。

https://www.reddit.com/r/interestingasfuck/comments/gty3ge/20_years_of_development_in_shanghai_china/

在充足的人口流入和產業基礎的前提下,北上廣深以及一些新一線城市這幾年都開始城市更新項目瞭,工業區遺存被改造為城市景觀或者產業園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瞭。而城市快速擴張所帶來的佈局不合理將會在更長的時間裡通過政策手段被局部優化。

當然也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夠通過產業升級來復制匹茲堡或者上海那樣的城市化進程。一些城市在上一輪產業枯竭之後就逐漸沉寂。比較有代表性的像是美國的底特律,國內甘肅的玉門市老城區。這些城市面臨的是自然資源枯竭,產業升級停滯受阻,人口長期大量流出等致命問題,短期內能緩和城市規模的縮減就已經謝天謝地瞭。

而國內更多的三四線城市其實既不像上海也不像玉門,它們的城市化進程並不由其自身的產業所決定。隨著基建下沉和房地產市場的延伸,三四線城市開始出現拔地而起的住宅區和配套的商業建築。然而產業現狀又使得廠區倉儲等工業用途的建築夾雜其中。基建和房地產市場的下沉在某些時候並不和當地的產業發展以及經濟水平相匹配。比起面貌上的不盡如人意,更需要提防的是像十年前的鄂爾多斯,以及去年被馬前卒報導的獨山縣。通過大量借貸的盲目建設,在經濟和產業發展上不僅浪費嚴重,而且透支未來。


住宅區發展

中美城市化進程中的住宅發展就已經是一個值得單獨拎出來的話題瞭。這中間對比最強烈的就是美國的低密度城郊住宅區和國內的高密度高層住宅社區,但這種比較並不恰當和全面,因為雙方的住宅形式都不限於這兩類。

如果談起美國的住宅區發展,那就離不開根深蒂固的種族問題。

有一個詞叫white flight[2],被用來形容1950年代和60年代白人從城區往市郊進行的大規模遷移。而在同時代還有一個詞叫black migration[3],用來形容1916年-1970年間大量的非裔美國人從美國南部遷徙至美國東北部、中西部以及西部地區。

https://www.census.gov/dataviz/visualizations/020/

在白人外遷之前的二三十年裡,美國大城市中的社區已經出現瞭棋盤格的面貌。種族隔離制度下,歧視性政策例如按揭歧視[4](金融機構可以就種族背景設定紅線拒絕提供金融服務),限制性契約[5](白人占多數的社區內部可以限制有色人種租賃和購買房產的權益),還有廣義上的紅線政策[6](以族裔為篩選依據的各種政策,包括但不限於商業,金融,就業等方面)使得非裔美國人以及外來移民無論從居住還是就業上都無法被平等對待,傳統的白人社區對有色人種和外來移民的態度往往是提防冷漠大於歡迎。因此城市中的社區被種族所劃分,形成瞭白人社區,黑人社區,以及外國移民社區。這一點直到今天還能在很多城市的地圖上得到體現。下圖是1938年亞特蘭大的地圖,用四種顏色標記出瞭從“最優”到“危險”四個社區等級[7]: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8/feb/21/racial-segregation-in-america-causes

從上世紀中期開始,美國大城市中涇渭分明的社區體系開始瓦解,這些因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 一方面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城市擴張以及重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有色人種和外國移民被重工業和制造業吸引,這改變瞭城市中不同族裔占總人口的比重。由於重工業在70-80年代徹底衰退,這些失業的產業工人就此被困在城市社區中,其中一些退化嚴重的社區變成瞭貧民窟。
  • 另一方面是種族隔離在60年代被廢除。這對於城市中傳統的白人社區產生瞭很大的沖擊,一些人害怕被有色人種”入侵“而遷居郊外,城市裡逐漸隻剩下低收入白人群體和其他有色人種混居,中產階級大多遷到城市郊區居住。
  • 還有一方面是羅斯福新政所帶來的一系列城市基建,包括高速公路以及城市中的快速路等等,給住在郊區,辦公在城區的生活方式提供瞭支持。同時也自然而然地把有車有購房能力的中產階級從城市社區裡分化瞭出去。

今天的美國住宅區呈現的是以經濟階層+種族成分的社區分化。千萬不要隻看到中產階層的鄉下小別墅就以為那是普遍景象。在大城市裡也有很多破舊的Townhouse裡面住著低收入傢庭,在治安和環境上甚至比國內的筒子樓社區還要惡劣的多。

除瞭上圖中這三種比較典型的城市劃分,一些美國大城市在二十世紀曾有過合作住房或保障住房運動[8],意在改善城市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條件。這種高層住宅社區其實和國內成片開發的住宅小區在外觀上差別不大。

左圖是紐約的Penn South,右側是Co-op City

如果有興趣瞭解這種社區背後的故事可以看我之前寫過的這個回答:

國內的城市社區發展走的是另一個路子,集中的開發建設貫穿始終,隻是由原來的國有企業變成瞭後來的房地產開發商,這樣便於政策的調控和政府的管理。

在商品房時代之前,城裡的住宅社區主要由國企單位出資建設,統一給職工分配。在那個年代工齡,職級,還有傢庭人數是影響福利分房的三個重要因素。知乎上有一篇文章專門講瞭那個時代:很多人懷念的福利分房時代,真的很幸福嗎?中國住房制度70年·上 – 貓與禪師的文章 – 知乎 我的童年就在那樣的房子裡度過,可以說好處和壞處都很多,有些公建房共用廚房和廁所,並不方便。但同時由於小區居民都在同一個單位上班,鄰裡關系和今天的城市社區很不一樣。其次在物業配置上,今天還留存的一些老新村其實是處於自治狀態,慘一點的連門衛傳達室都沒有。

八九十年代國有單位分配給職工的住宅

到瞭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被正式取消,商品房正式登上舞臺。1998年-2004年左右的城市住宅其實還是以多層(4-6層)和中高層(7-9層)為主,這些住宅主要升級的是外形,戶型,還有物業,至於綠化景觀之類的還不是重點。還有一個限制這些早期商品房層數的原因是七層及七層以上要設電梯。在地價還沒有開始瘋漲的年代,並不是所有開發商都樂意通過更多的層數來提升利益。

就這樣最開始的幾年房地產市場時有波動穩步上漲,但情況到2008年發生瞭急劇變化,房地產行業隨著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發生瞭一次“註水式膨脹”。住宅地價從那一年開始瞭一波暴漲,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面積也大幅增長。地產開發商為瞭收回成本,開始建造更多的高層住宅,以至於密度較低的多層住宅小區後來能被貼上“稀缺品質”的標簽。

http://ier.ruc.edu.cn/docs/2021-06/287e9278543f46c0b5755f510d79811d.pdf

09年到16年間是城投債興起和土地融資的上杠桿階段。如果你仔細看下圖就會發現除瞭銷售和拿地均價都在上漲,低價/售價的比重也在上升。這意味地方政府已經有意識地開始試探地產商們的利潤底線瞭,在這套遊戲裡也變得越來越成熟。如果說過去土地出讓金隻是地方財政的補充,那麼到這個階段以土地為名的融資借債就已經把各個城市綁在地產開發的車輪上瞭。16年的漲價去庫存原本是想消化存量,豈料變成瞭又一次“註水式膨脹”。地產商們全面進入高杠桿高周轉的階段。

http://www.cbminfo.com/mobile/_470515/_1577036/7100668/index.html

在這場已經無法停下的金融遊戲中,城市住宅的高度也迎風飆漲,上探到瞭33層的極限層數。再往上超高層的消防安全,避難層等要求又像是當年的電梯那樣勸退瞭精打細算的地產商。

高層和超高層住宅在一線城市和省會,就算不居住也具備投資價值,而且之前和教育醫療資源等綁定,所以不缺人來買。而這些城市也確實有能力或者潛力來吸引年輕的“剛需”,尤其是農村地區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們,他們在傢鄉一般很難找到符合自己預期的工作崗位,隻能加入城市中的購房大軍。有道是:能上車就不錯瞭,你還嫌樓高不高醜不醜?

上海中遠兩灣城

但這種住宅模式一旦套用到三四線和十八線城市,就很容易形成“鬼城”。到這裡需要Call back之前提到的一二線和三四線乃至更偏遠的十八線之間城市化的差異。大規模基建和大量高層住宅的開發經驗挪用到這裡就顯得尷尬,因為居民的消費能力並非無窮無盡。

除此以外,國內高層住宅小區在未來面臨的老化和養護問題將會是另一個難題。如果結合今年處於低谷的地產開發商來看,停工的這些樓盤即便可以順利竣工,未來的管理和運營也並不明朗。等這些住宅年限到瞭,拆遷又是一個新的問題。

國內的商業地產發展史終究還是太短瞭,過去十幾年埋下的惡果需要再過幾十年的時間才會顯現。目前知乎上已經開始瞭如下討論:

  • 現在大量 33 層的高層住宅未來怎麼拆遷?拆得動嗎?
  • 國內建瞭那麼多高層住宅,幾十年之後是否會出現問題?會出現哪些問題?
  • 五十年後的高層住宅會怎麼樣?

模式化和同質化的建築形式其實國內外都切實存在。而對於住宅的藝術性,如果要吐槽國內小區的高度同質化,其實你到國外看那些別墅區也是一樣的大同小異,高度的重復性換個低密度社區還是有種莫名的恐懼感,這是住宅建築高度產品化和標準化的結果。


建築藝術性

關於建築藝術性,這可真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城市天際線以及歷史建築的保護兩個方面來說。

城市天際線

今年早些時候有個熱門問題:如何看待國傢發改委要求「不得新建 500 米以上超高層建築」?

畢竟上一次發出這個信號也就在一年之前:如何看待住建部發改委嚴格限制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 500 米以上建築?

從“一般不得新建”到“不得新建”,這其實就是有關部門對城市天際線開始更嚴格的管控瞭。中美的城市發展都經歷過在高度上的追求。到今天按照每個城市超過300米高樓的數量來排序,全球前20名裡中國的城市占據12個席位。[9]

在那個回答裡我沒有提到的一點是:國內一線城市的人口數量遠超國外一線城市的人口數量,因此市中心高樓的密集程度和數量相應會比國外市中心的高樓群要來的多。但這一點在人口老齡化和總人口回落的背景下可能會是城市未來發展的劣勢。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6/06/china-cities-growing-numbers-are-stunning/

另一個難以避免的問題就是城市天際線的同質化。如果撇去少量知名度高的地標建築,普通人很難從下圖中分辨出這些都是來自哪些城市的景象。而即便是頗具雕塑感的現代地標建築,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還是難以掙脫“國際式”的特征。這種特征也潛移默化地和一個城市的“先進”程度和“國際化”程度掛鉤,而本土性在我們的城市天際線中幾乎難有一席之地。

國內300米以上高樓最多的十二個城市,你能辨認出幾個?

我最近讀到Antony Wood寫的《反思邁向生態的摩天大廈:實現新高層建築地域性的設計原則》[10],其中提到的幾條設計原則還是覺得值得分享的:

歷史建築保護

國內的歷史建築在建國後也歷經數次劫難,許多有一定歷史價值的建築消失在瞭城市化的進程中。現有的歷史建築保護法規較之以往已經進步瞭不少,很多參照瞭發達國傢保護歷史建築的措施。[11]其中包括瞭五種方式:保存、維護、修復、重建和改造使用。

值得註意的是“網紅”歷史建築被遊客頻繁打卡,以至於對建築物內的居民和租戶產生瞭負面影響。我之前也曾經寫過一些老建築,順便瞭解到過量遊客給樓內居民還有樓外交通所帶來的困擾,甚至有素質低的遊客闖入樓內隻為拍一張照片……這兩年比較著名的受害者就包括武康大樓還有同德裡。可見歷史建築的保護不僅考驗一個城市對於建築物的修繕力度,更考驗對建築物及其周邊的管理能力。

然而無論如何修繕,建築物終究會在時間的侵蝕下面目全非。所以在信息時代,歷史建築的保護有瞭新的輔助手段。比如通過數字化測繪和建模,將現存的歷史建築轉化為數字資產,這種信息上的豐富程度會遠遠超過文字,圖片,還有視頻媒介。蘇州虎丘塔影園的數字化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12]

http://www.xinhuanet.com/house/20211207/4c301e3c3af9413491371836fc04db7e/c.html

以上,想到再補吧。

參考

  1. ^維基百科 – 匹茲堡歷史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Pittsburgh
  2. ^維基百科 – 白人外流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hite_flight
  3. ^維基百科 – 非裔美國人大遷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at_Migration_(African_American)
  4. ^維基百科 – 按揭歧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rtgage_discrimination
  5. ^維基百科 – 排他契約:在 1940 年代初期,住宅區內的白人形成瞭“限制性契約”,作為法律合同,限制個人業主向黑人出租或出售房產。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venant_(law)
  6. ^維基百科 – 紅線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dlining
  7. ^貸款歧視的歷史, 讓·福爾格 ,2020 年 11 月 12 日 https://www.investopedia.com/the-history-of-lending-discrimination-5076948
  8. ^維基百科 – 合作住房運動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using_cooperative
  9. ^"Number of 150m+ Completed Buildings – The Skyscraper Center". Skyscrapercenter.com https://www.skyscrapercenter.com/cities?list=buildings-300
  10. ^《反思邁向生態的摩天大廈:實現新高層建築地域性的設計原則》,Dr. Antony Wood, 2014 https://global.ctbuh.org/resources/papers/download/1829-rethinking-the-skyscraper-in-the-ecological-age-design-principles-for-a-new-high-rise-vernacular.pdf
  11. ^國外歷史建築保護對我們的啟發 http://www.aibaohu.com/ShowArticlem.aspx?id=572
  12. ^新華網 古建保護“融創進行時” 為千年塔影留下數字資產 http://www.xinhuanet.com/house/20211207/4c301e3c3af9413491371836fc04db7e/c.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