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中國歷史不為人所熟知的長城

寫本文章一方面是秉承知乎分享知識的理念,另一原因是我要再次自證清白。數天前我因為發表瞭一個創作構想,是個關於孫悟空在戰國時期活動的小說, @曹不空 看到以後不分緣由誣陷我借

寫本文章一方面是秉承知乎分享知識的理念,另一原因是我要再次自證清白。

數天前我因為發表瞭一個創作構想,是個關於孫悟空在戰國時期活動的小說, @曹不空 看到以後不分緣由誣陷我借鑒(竊取)他的文章【孫悟空早就到過靈山嗎?西遊記釋疑25】考證成果。本文重點在於辯證並不需要借鑒(竊取)他的觀點。

那麼有閑空的朋友可以先看看曹不空原文,鏈接如下:曹不空:孫悟空早就到過靈山嗎?| 西遊記釋疑25

曹不空主要強調我借鑒(竊取)瞭他給孫悟空在戰國時期設計的路線。以下我將證明我為什麼沒法借鑒(竊取)的文章,因為他的推論完全是錯誤的,中國的戰國時期不僅有人們所熟悉用以防備匈奴的北方長城,在各國之間亦有長城。這些是曹不空原文所沒有提及,顯然是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看以下內容就明白,我不可能在明知道是挫的情況下還借鑒(竊取)他的觀點。


提起長城,大多數人都知道專門防禦北方胡寇所建立的萬裡長城,那是由戰國時期的燕國、趙國、秦國先後建造而成,又在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派蒙恬驅逐匈奴到漠北,把燕長城、趙長城連接起來。蒙恬就是成龍電影《神話》裡蒙毅的大哥。

可是要註意,秦昭襄王長城並沒法與趙長城連接起來,因為原本匈奴部落在河套地區活動,秦昭襄王長城所在偏南,直至蒙恬奉命修築長城後,才沿著黃河填補瞭西北面的長城,圖中黑粗線為秦始皇長城。事實上長城不僅用來防禦胡寇,亦用於戰國諸侯之間的戰爭。

戰國時期各國均陷入長期戰爭中,邊境不安寧影響到經濟發展,並且戰線太大會使國傢戰略被動,因而各國在國傢邊境中依靠地形修建起長城,以彌補領土防禦地形的缺陷。

齊長城經常跟楚長城、魏長城相爭誰是最古老長城,齊國頻頻占據上風被譽為“長城”之父。由於我對考古不甚瞭解,就不具體考證各國長城誰先誰後建成,長城大抵在戰國時期普遍成為國防軍事建設。

齊長城大約從春秋中期開始修築,至齊宣王不斷修造,前後時間達二百六十餘年。最初主要是為瞭防禦魯國的侵擾修築瞭西段長城,當領土向南擴張後,為防備楚國又繼續將長城延修到瑯邪。

若不是在齊國北部雖有黃河、清河,但黃河並不適合建立水軍作戰,故齊國北部實是無險可守。正因這個缺陷使山東半島不能像關中一樣成為帝王之都。後來樂毅破齊七十餘城、秦滅齊國莫不從齊國北部進攻。

《史記·魏世傢》記載魏惠王為主要修築長城的魏君,在此前的魏武侯應該也已經修過。魏國早期的政治重心在山西,為瞭跟秦國爭鬥河東、河西之地常年展開戰爭,吳起曾一度率領魏武卒打過黃河,攻入關中平原。故魏長城很霸氣的從華山而起,依地附勢蜿蜒北上,北止於韓城市南面黃河西岸城,依著黃河僅僅威壓秦國。

商鞅變法後,秦國持續崛起,魏國再也沒法抵抗秦軍鋒芒。前340年商鞅大破魏軍,受到軍事壓的魏惠王向秦國割地求和,失去瞭河東部分地區,魏西長城成為秦國所有。

魏惠王為避秦鋒芒遷都大梁,在國都周邊建築長城,經今河南原陽縣境轉向東南,向西直達新密市,是為“魏南長城”,亦稱“新密魏長城”。清咸豐十年,清軍還曾在魏南長城遺址上加建“鎮遠炮臺”。

但魏南長城沒起到絕對防禦作用,王賁滅魏之時引黃河水灌入大梁,魏王假無奈地舉國投降。

韓國亦修築過長城,不過這座長城跟韓國的定位一樣,最沒有存在感,連配圖中都不曾標有長城位置。韓國地處河南中西部,四面處敵,西南尚有群山可做屏障,與魏國接壤的邊境卻界限模糊。所以韓國對著魏南長城也修築瞭長城,以劃分兩國邊界。韓長城由滎陽起至新密,這樣也造成瞭在這地區發現的長城究竟是魏長城還是韓長城都有爭議。

燕國與趙國邊境中亦有長城,稱為“燕南長城”。燕南長城是依著易水的水利建設所改造成,亦稱“易水長城”。燕南長城由今天津起形成V字型,向西延伸到保定市雄縣。西墻防備趙國,東墻同時還可防備齊國。燕南長城防禦效果並不顯著,與趙、齊戰爭中多被攻破防線,畢竟在這河北平原上所能依靠的地勢過於有限,長城沒法形成處高禦敵的作用。

趙國首都西南亦有長城,被稱為“邯鄲長城”。從太行山東麓開始,沿著古漳水北岸東行,漳水由西折向東北城,長城也折向東北行,止於肥鄉縣南界漳水西岸。秦國在長平之戰取勝以後,趁勢跨過太行山向趙國首都邯鄲進攻,《史記》中並沒有記載邯鄲長城發揮的作用。

魏國援軍主將晉鄙進軍到鄴城令軍隊止步不前,采取觀望之態。鄴城所在位置是今之臨漳,邯鄲長城其中部分正是穿臨漳境內而過,晉鄙極可能就是沿著邯鄲南面長城駐軍觀察。

直到信陵君命如姬盜兵符,讓門客朱亥刺殺晉鄙,一舉奪走兵權前線兵權,遂解邯鄲之圍。後章邯與五國交鋒的巨鹿之戰中,出現瞭個著名成語“作壁上觀”,當時秦軍由北邊和西南包圍邯鄲,使四國聯軍位於駐在邯鄲周邊,均不敢出戰,其中燕軍、齊軍、最可能處於邯鄲以東駐紮,在長城之上觀望戰況。這麼看來邯鄲長城是起到一定的戰略作用,在邯鄲被圍之時,長城可作為援軍駐紮之地牽制敵人,使其無法對邯鄲進行四面包圍,故趙國在長平元氣大傷後,仍能夠跟秦國相持。或者說邯鄲長城可以讓援軍在旁邊圍觀自己如何被打敗…….

楚長城的蹤跡最為復雜,線路甚多短篇幅難以說清楚,簡單來講楚長城是為防禦南陽盤地,依著伏牛山脈,經魯山、南召、葉縣、方城、舞鋼、泌陽、桐柏等地所修成的一個U字型長城。伏牛山脈已是天然的屏障,隻有秦國能夠出武關孔道進攻南陽西側,東北的葉縣亦是路口,光武帝劉秀於昆陽破百萬大軍,昭烈帝劉備博望破夏侯惇,大抵都在此路口。

楚長城的修築時間是歷史文獻記載中最早的長城,早在晉楚爭霸之際就已經使用。處父楚攻、荀偃欒師伐楚莫不是至楚長城而止步。楚長城作為較古老的長城隻是修築瞭相連的關城,並不像二三百年後的長城那樣擁有多樣戰術效用,可能正是這個原因,它到瞭戰國時期並不著名。

楚懷王時,楚國被西側八座城池被攻破,秦昭襄王約楚懷王在武關會面,雖有昭睢、屈原極力勸阻,楚懷王仍一意孤行,後被扣留在瞭秦國。楚人立太子為王,是為楚頃襄王。

此後,秦國持續對楚國進行蠶食,對西南展開大規模作戰計劃,先是白起擊敗楚軍,迫使楚國割讓上庸、漢水以北,使南陽西側門戶被打開。白起就沿著漢水以北進軍,又奪取取鄢、鄧等五城,秦軍攻入南陽盆地境內,大軍勢如破竹直攻楚國的都城郢都,白起一戰破楚,威震天下,被封為武安君。

秦國將漢江平原及楚國三峽地區盡收入版圖,楚國被迫東遷。楚國多年以來都以漢江平原為經濟重心,自被白起攻破首都後國力大減。故秦國的勁敵由楚國轉為瞭趙國,著名的長平之戰將要開始。

秦國破楚首都後,楚長城並沒有完全失去作用,秦國依靠南陽盆地為防線,向北威逼韓、魏。由於史料缺乏,這時楚長城究竟還有多少作用已不得而知。秦國占據南陽盆地多年與楚、魏、韓對持,至秦始皇初政都沒有明顯的變化,到瞭秦始皇開始橫掃六國,先滅瞭韓國才打破南陽地區局勢。

利用地形修造長城作為防禦並非中國獨有,羅馬、高麗、薩珊均修築過長城,隻是論其國土遼闊就隻有中國修的最長。成熟型長城擁有形成戰略防線、烽火傳信、相互增援、瞭望、屯田等作用,偶有敵人能攻破其中一關口,卻不會使整條戰線崩潰。

魏、韓、燕(南)、趙(邯鄲)因時間有限或地形不適合,沒有修出更有效防禦的長城,隻有齊、楚長城發揮到很好的作用,若是沒有一個穩定的戰略格局,修瞭長城也不會有什麼用,隨著領土擴張舊長城會被棄用,若敵軍攻入防線以內,又會反變成敵方的戰略據點,所以如何修長城,修在哪,需要有宏觀的戰略規劃。

自漢武帝起所修築的長城又比秦長城向北推進瞭許多,故長城修的保守也會影響戰略擴張。築墻的真正意義應該是保護國土與百姓安全,也不該成為阻擋百姓觀望世界的障礙,若有放眼世界的野心,就不能被墻所局限瞭擴張的思維。


在他文章裡分析瞭孫悟空出海求仙的路線,他認為孫悟空是沿著燕長城到趙長城,再到秦長城,由關中入蜀,取蜀身毒道前往印度。斷定我構思的小說裡為孫悟空安排的路線是借鑒(竊取)他的文章,對此我是矢口否認,並專門為我的構想做出多放解釋,即便我提出我的故事為孫悟空安排路線是建立在劇情之上,曹不空依舊死咬著我的路線跟他路線一致不放,說我就是借鑒瞭他文章內容。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均先後修起長城抵禦強敵。根據曹不空所給孫悟空規劃出的路線,很明顯曹不空並不熟知齊、楚、魏、韓、燕南、趙南均有長城,即是說單憑《西遊記》原文解讀孫悟空是去過長城,也不存在絕對的路線。

孫悟空有可能是沿著齊長城去魏國,再沿著魏長城轉往楚國,經過漢江平原,沿長江入蜀,再取蜀身毒道入印度。或一路向西到魏西長城,再入秦國,轉入蜀中。亦或是向北隻到瞭燕南長城,再轉入趙國,沿黃河入秦國,隻要肯思考,孫悟空從齊國出發到蜀身毒道可以弄出七八條路線。

上圖為我隨意設計三條路線,下圖為曹不空所設計路線,他的圖中明顯沒勾畫出齊、魏、楚長城,一口咬定孫悟空隻有一條正確路線。

好,那麼問題來瞭:試問我明知道戰國有齊長城、魏長城、楚長城的前提,我究竟為什麼需要借鑒(竊取)曹不空一個錯誤推論出來的觀點呢?我再強調一遍,我的故事是根據劇情安排路線,有明確的題材將故事竄在一起,即是田單復國、燕昭王成仙、長平之戰、遇到秦始皇所夢神人、到蜀中助李冰父子治水、在滇池降伏黑龍。這些事件曹不空原文一件未曾提及,這麼豐富的題材作為整個故事的支持,我究竟為什麼要借鑒(竊取)他一條錯誤的路線去構思這麼多故事?

誰會在街上借瞭個失靈鼠標,為瞭不讓鼠標失去價值,專門給鼠標配一臺電腦?

根據曹不空一如既往的詭辯,肯定會想說我是臨時補課才知道齊、楚、魏長城,不然何以從開始不提出此觀點來作證?

因為這確實有些冷門,我也根本沒往這方面細想,還是知乎上有個關於齊國的提問,我看到後想去回答才想起齊國也有長城。因為我的小說還在構思層面,也還沒有太多細節。但曹不空不要想竄空子說我此前不知道有齊長城,上面引用的長城分佈總圖,我在16年的回答裡就曾使用過。

鏈接如下:

事件到此,我想吃瓜群眾應該明白孰是孰非吧?希望能有更多朋友給我做個公證,這原是一件小事,但大傢可曾記得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時的憤慨?被人冤枉的那種氣憤讓人怒火沖天。有時做人真的很簡單,隻想要個清白。

無論是戰國方面、中國地理知識,我所知都比曹不空盡詳得多。我不敢說寫文章沒受過什麼人影響,可至少你不能誣陷我竊用這麼低級的考證結果。

我認為但凡對戰國史、中國地理、《西遊記》有基礎認識的人都不難設計出孫悟空在當時的路線,無非是有沒有心情去考證來玩罷瞭,本來就不算什麼學術性的事情。曹不空原文隻是粗略列出幾個地名竄成一線,連各地路線細節都沒有,就成為自己最權威的專用路線。

就好比有人給你指路,說你從山東出發去河北,再去內蒙古,轉入陜西,再到四川入雲南,請問這能成為一條權威的路線嗎?事實擺在眼前,他的文章設計的路線沒有任何意義,因缺乏戰國知識做出的錯誤推論。

在此,我建議曹不空可以做三個選擇,第一是向我道歉,承認說我沒有借鑒(竊取)他的成果,此事就此作罷。

其次,你可以不必道歉,但需承認你那篇文章內容並不成立,是在誤導大眾。根據戰國所存在的長城分析,孫悟空的路線能夠多樣化,沒有任何絕對標準。

請註意,這是曹不空自己的邏輯,他曾要求我找出比他更早考證孫悟空路線的文章,就會向我道歉,可是當我找出更早的文章時,不僅言而無信不允道歉,還反咬我一口,說我如果沒借鑒他的文章就肯定借鑒我找出別人的文章。曹不空再分析那些文章的觀點,認為都是錯誤的,隻有自己文章是正確的,所以他沒借鑒過前人的文章。

那麼現在連你文章都站不住陣腳,也請解釋一下我何以要借鑒你的文章?我允許你堅持說我明知道有更多答案,偏偏要借鑒你錯誤的觀點,反正有人要相信這樣的邏輯,多少有點怎麼說才好的不友善……

第三,曹不空你可以繼續狡辯轉進到人品、身份、邏輯層面繼續攻擊我,為自己開脫,這不過顯得你為人更為卑劣。你從一開始誣陷我是因為你自大,自認為觀點獨到,別人不可能會有相同想法,你經營瞭公眾號聚攏諸多粉絲,自認為是解讀《西遊記》題材的權威,為瞭維護權威領域過度維權,卻沒想到碰到硬茬而騎虎難下。

孫行者遨遊三界方知有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妄圖強調自己是窮酸書生,我是什麼知乎大V,就好像我強你弱,不要靠營造身份立場來煽動情緒。對與錯不該因身份有所不同,請根據事情本身就事論事。

亦請曹不空不要自立標靶打人,先分析說蘇沉船覺得自己是天才,再分析說其實蘇沉船不是天才。我從來沒說過自己是什麼天才,這種無中生有的事情,你煽動你粉絲再幫說一遍,你等於你也有責任吧?

想通文學搞霸權,這事你可以欺負不熟戰國史和中國地理的人,但想用這事誣陷我算是找錯人瞭,你幹貨不足。

事件前提鏈接如下,沒興趣再看扯皮的朋友可跳過,之前舉證的方向都錯瞭,本篇已經能夠說清我沒有借鑒(竊取)曹不空錯誤觀點的必要。


剛不久曹不空回應瞭,但依舊不肯就學術問題就事論事,什麼我設計的路線跟他完全一樣,敢問曹不空,由關中入漢中有幾條道路?自燕國到趙國可以怎麼走?連細節都對不上就說我跟你設計的路線完全一樣。你重復的論調已經說瞭三次,都不肯往細節走,請你回答你給人指路,提出從山東走到河北,再走到陜西,去四川入雲南,這種籠統的說法是不是能成為一條路線?

先把這個邏輯說通瞭,再說我設計的路線跟你一樣。

也請不要回避我提出的三點,你不接受第一點向我道歉。那麼應該已經知道你文章確實是錯的,你現下這話就是已經承認瞭自己文章推論錯誤。我可沒有說過要錯的跟你一樣,孫悟空去趙國是去長平,並非延長城走。從長平轉往關中,從河東地區過或到洛陽走潼關都有可能,我從來沒說過孫悟空沿著你所謂的長城路線走這麼一句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