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人人都有「受虐」潛質,你也不例外​

提到受虐,也許大傢最容易想到的是「性受虐」,它通常不被主流所接受,表現出隱匿性。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其他層面的「自我虐待」現象時時發生。「自虐」,並不小眾。難道真有人喜

提到受虐,也許大傢最容易想到的是「性受虐」,它通常不被主流所接受,表現出隱匿性。

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其他層面的「自我虐待」現象時時發生。「自虐」,並不小眾。

難道真有人喜歡「虐」自己?不要疑惑,你可能也是其中的一員。

受虐通常有兩個發展方向——精神受虐和身體受虐,兩者相互關聯。

受虐傾向都體現瞭對需求的不滿足。

區別在於,身體受虐獲得的滿足與快感是直接的、外顯的,而精神心理的受虐所收獲的快感則隱忍的多,所表達的需求往往內斂,有時自己也無法感覺到。

比如說:

  • 孩子學習壓力這麼大,我也應該一起痛苦
  • 父母不關心我,我要逃學、自虐來懲罰他們
  • 伴侶總是對我冷暴力,我就是這麼淒慘

無論是自我折磨,還是假以他人之手來「貶低」、「貶損」和「試圖失去一些東西」,這些表現背後可能是道德束縛、是情緒波動,但更多源於低價值感。

有人認為「受虐」是補償心理在作祟——

當身心受到傷害的時候,為瞭緩解痛苦,大腦會釋放出一些內啡肽,這是一種自然的防禦機制。眾所周知,內啡肽會帶來一定的愉悅感,所以對某些人而言,想要獲得內啡肽帶來的甜蜜,自我傷害就成瞭一個可行的辦法。

有時,「自虐」並不是絕對有害無益——

  • 運動明明會肌肉酸痛,但是運動後會心情舒暢
  • 吃辣讓人痛苦,也讓人欲罷不能
  • 觀看悲劇、恐怖片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這些「痛並快樂著」的體驗讓生活更加精彩。

然而凡事過猶不及,習慣性的自虐通常隻會帶來痛苦和傷害。

自我挫敗型人格障礙是自虐型人格障礙的別稱,這種說法更能體現當事人的低價值感。

受虐是一個習得的過程,沒有人天生就喜歡傷害自己。

隻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對痛苦的感覺閾值逐步升高,在內啡肽的作用下,從每一次的痛苦中得到一點點甜頭聊以慰籍。

內啡肽被稱為「內源性嗎啡」,與嗎啡成癮相似,受虐也會成癮。

如同上文所說,適度的自我折磨不是百害無一利,輕度的「性虐待」也可稱為「閨中樂事」。

但是,當一個念頭或者行為,讓人感到痛苦且無法擺脫,就一定要停下來思考:是不是哪裡出問題瞭?

如今,自我挫敗型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已經不被使用,它最後一次出現在DSM III-TR呈現出如下描述: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輕視「受虐」,在臨床工作中,受虐、自虐、自傷等行為,經常出現在抑鬱癥、焦慮癥、強迫癥等病患的癥狀群中。

盡管「受虐」可能不是導致問題出現的根源,但作為心理障礙的外在表現,我們不但要重視,還應加以幹預。

心理學傢弗洛伊德認為:受虐狂將死亡願望(死本能)指向自我,而施虐狂將死本能指向別人,因此,他認為施虐狂常常是偽裝的受虐狂(1922年)。

受虐者有可能會「黑化」為施虐者嗎?

盡管目前並無佐證,但根據生活經驗,長期的「受虐傾向」必然會對周遭造成一定影響。

  • 扶弟魔姐姐與傢人斷絕關系
  • 一直被欺負的大學生,向同窗舉起屠刀
  • 被父母掌控多年的孩子決絕的離開傢庭

受虐源於需求的不滿足,而施虐則可能源於受虐所造成的身心缺憾。

歸根結底,維持平衡是我們樸素的本能,無論是內心世界的平衡,還是外在世界、生活關系的平衡。

某種程度而言,受虐與施虐都是強迫性的思維和習慣,此時尋求專業的幫助能讓你走出困境的能力變強,信心也更堅定。

當然,在專業的醫生和心理治療師診療過程中,你的隱私也會受到絕對的保護。

因此敞開心扉,嘗試坦誠面對自己,你會發現,想要獲取快樂和被愛,竟還有許多其他方式。

責任編輯:劉巖

插畫:李大姑娘

免責聲明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適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方案,如有需求請您及時就醫。作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現極限詞,為醫生臨床經驗中的個人認識或學界共識,是希望讀者能夠認識其客觀重要性的表述,主觀上無任何營銷性。對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議,請發郵件至安忻品牌部:[email protecte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