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關於“薩爾特(sart)”一詞的詮釋

“薩爾特”一詞,意“商人”,最早出現在11世紀,始見於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創作的《福樂智慧》和馬赫穆德·喀什噶裡的《突厥語詞典》之中。俄國東方學傢,翻譯傢B.B.拉德洛夫出

“薩爾特”一詞,意“商人”,最早出現在11世紀,始見於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創作的《福樂智慧》和馬赫穆德·喀什噶裡的《突厥語詞典》之中。俄國東方學傢,翻譯傢B.B.拉德洛夫出版瞭由漢語翻譯成回鶻文的《妙法蓮華經》,其中把梵文詞“ Sarthauaha(商人)”或“Sarthalaha(商隊首領)”,翻譯成“ Сартпау”,釋為“大商人"之意。拉德洛夫由此得出一個結論:突厥語“薩爾特”一詞是從印度語借用而來。根據巴爾托爾德、拉德洛夫、佈來特什耐德爾等人的研究成果數世紀間,“薩爾特”-詞意義多有變更,用之於不同民族、階層。11世紀操突厥語的人用於稱商賈。12世紀以稱操伊朗語民族。13世紀蒙古人用以稱采用坎兒井制的農民。15世紀用以稱波斯人。16世紀稱被征服的突厥人,而不論其來源。而對於中亞的遊牧人來說,無論是講突厥語的烏茲別克人還是操波斯語的塔吉克人,所有定居居民都是薩爾特人。據拉德洛夫所見,“現今中亞操突厥語的城市居民都被稱為薩爾特人”

沙皇征服中亞之後,一部分俄國人種學者認為薩爾特與烏茲別克和塔吉克人具有明顯的差別,於是則以“薩爾特”一詞指稱喪失民族及部落名稱的定居操突厥語居民。據此,俄人也以薩爾特詞鄙稱喀什噶爾維吾爾人,而把伊犁維吾爾人稱塔蘭奇人,以示兩者之區別。巴爾托爾德這樣解釋說:“七河地區絕大多數成分是塔蘭奇人(即18世紀從喀什噶爾遷往伊寧的薩爾特人的後裔。)”十月革命以後,“中亞定居人民本身已認薩爾特的名稱為侮辱而加以否定,以致該名稱予以完全消滅”。

——————————本文轉載自2003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亞維吾爾人》作者:李琪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