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詩經》中的“緇衣”是什麼衣服?為什麼經常會破?

《鄭風•緇衣》是《詩經•國風•鄭風》的開篇,其以“緇衣”作為詩題。詩中所提到的“緇衣”是什麼衣服?為什麼經常會破?兩千年來爭論不休。緇衣是什麼衣服?為什麼經常會破?緇衣緇衣

《鄭風•緇衣》是《詩經•國風•鄭風》的開篇,其以“緇衣”作為詩題。詩中所提到的“緇衣”是什麼衣服?為什麼經常會破?兩千年來爭論不休。

緇衣是什麼衣服?為什麼經常會破?

緇衣

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蓆兮.敝予又改作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說文解字》解為“帛黑色”。《說文解字》是東漢許慎所著,是中國最早的字典。如果“緇”是黑色的佈帛,那“緇衣”就應該是黑色的衣服瞭。字典給不瞭答案的話,那就引經據典,看看前人的說法。《傳》曰:“緇,黑色。卿士聽朝之正服也。”《箋》曰:“緇衣者,居私朝之服也。”朱熹也認同《傳》和《箋》的說法,認為:“緇衣,卿大夫居私朝之服也。”總結起來,“緇衣”被普遍認為是黑色的官服或是黑色的衣服。官服常常會破嗎?或者說送給愛人的衣服常常會破嗎?這顯然是有悖常理,很難自圓其說,可見歷代對《鄭風·緇衣》的解讀存有偏差,並未尋求到詩的原旨。

無論是《說文解字》,還是《傳》、《箋》,離《詩經》的創作年代都已非常遙遠,前人的理解是否準確值得懷疑,然而唯一可以參考的,就是漢字本身瞭。漢字從遠古一直延用至今,其表形表義的本質讓其擁有頑強生命力,加上近代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取得的豐碩成果,為《詩經》的解讀提供瞭強有力的支撐和依據。因此,可以通過對“緇”字進行溯源來尋找答案。

“緇”字溯源

從“緇”字的溯源可見,“緇”的本義是政府貯備佈料,而“緇衣”則是指用政府貯備佈料制成的衣服,引申為制服、禮服、朝服、校服等,而《鄭風•緇衣》中的“緇衣”,是指校服,因為校服穿在小孩子身上,所以常常會破啊!由此可見,正確理解字義對正確理解詩旨是有決定性作用的,如果把“緇衣”理解為官服,就會顛覆詩歌的詩旨意境、故事情節、人物關系和思想情感,整首詩就會張冠李戴錯漏百出,正所謂失之毫厘,差之千裡。而《毛詩•小序》把《鄭風•緇衣》比附為“贊美鄭武公好賢禮士”就更加荒唐無稽瞭。

在《鄭風•緇衣》中,緇衣是指古代校服

《鄭風•緇衣》還有許多文字被誤解,這些字義的謬誤也給詩歌帶瞭巨大的影響。

《鄭風•緇衣》被誤解的漢字

經過文字溯源對字義的修正,《鄭風•緇衣》的正確翻譯應為:

《鄭風·緇衣》:開學瞭,媽媽的關懷總是無微不至 – 禮樂詩經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9182091

《鄭風•緇衣》是宣揚教育、贊美母愛的詩歌,其通過描繪母親送孩子入學的溫馨場景,以母子之情、天倫之樂激發人們對教育的重視,是《詩經》中“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的佳作。《鄭風•緇衣》作為《國風•鄭風》的開篇,可見“鄭”這一地區對教育的重視,從詩中的“緇衣”、“學館”也可以看出,遠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政府就已經建立瞭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而尊師重教的民族傳統,也早在社會中形成。《鄭風•緇衣》章疊句層層遞進,聲樂特征明顯,在西周,在禮樂制度下,《鄭風•緇衣》是以流行傳唱的方式來感化教育人們的啊!這就是《詩經•國風》“風以動之,教以化之”的教育方式,這也是中華禮樂文明“寓教於樂”的獨特魅力。《鄭風•緇衣》突顯瞭《詩經》尊師重教、母慈子孝的道德價值觀,是締造中華民族核心道德價值觀的源泉。

通過文字溯源解讀《鄭風•緇衣》可以看出,解讀《詩經》不能用當代語文主觀直譯,更不能引經據典通假演繹,文字溯源才是解讀《詩經》的唯一鑰匙啊!

【參考文獻】

顧頡剛 《詩經》的厄運與幸運

傅斯年 詩經講義稿

陳明銳 解讀《鄭風•緇衣》的宣教意義(漢字文化.2022(S2))、探尋失落的禮樂詩教——以《野有死麇》為例(今古文創. 2023(13))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