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酒癮到底怎麼回事?是如何造成的呢?戒酒的底層邏輯到底是什麼?一篇小文讓您洞悉。

如果一個人嗜酒如命,好酒無度,而且離瞭酒就完全失去自我,辯若兩人,隻要喝上幾口酒,就恢復正常,我們一般稱這種人有“酒癮”,俗話稱之為“有酒蟲子”或是叫“酒膩子”。 到底什麼

如果一個人嗜酒如命,好酒無度,而且離瞭酒就完全失去自我,辯若兩人,隻要喝上幾口酒,就恢復正常,我們一般稱這種人有“酒癮”,俗話稱之為“有酒蟲子”或是叫“酒膩子”。

到底什麼是酒癮呢?

我不是搞醫的,我隻是作為一名酒類文化工作者,依據我當下的認知來表達我的觀點:

我認為,酒癮就是人對酒及含有酒精類飲品的一種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賴。這種依賴不像毒品那樣隻要很少的次數和劑量就可以致癮,但如果較長的時間內或長期大量飲酒或酗酒的人,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酒精依賴。

另外,酒癮會因為飲者對飲後感官體驗感的降低而不斷追求更大酒量後帶來的刺激。

增強刺激的副作用就是有酒癮的人,酒量越來越大、越喝越多,不達到一定量,絕不停止,直到喝舒服為止。

而且,如果一旦酒癮犯瞭,飲者一般會出現焦慮、煩躁、嚴重者抖動抽搐,甚至情緒激動而不可控。在這個時候,隻要及時喝上幾口酒,這種狀態就會很快消失瞭。

那麼,為什麼喝酒會產生依賴並上癮呢?

大傢都知道,少量飲酒,可以讓人的身心舒爽,神情愉悅,可以有效的緩解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這是因為,飲酒是可以促進人體分泌帶來幸福和快樂的多巴胺等物質。

但人體在正常自然的狀態下,多巴胺等物質分泌是十分有限的,不是無限、無節制的。有人曾開玩笑地說:“上帝不會讓人類每時每刻都感到快樂……。”

那麼,喝酒是如何讓人產生依賴並上癮的呢?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呢?我們在這裡簡要地梳理一下:

首先,飲酒促進人體分泌多巴胺,給人體帶來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悅和舒適;但人對這種感覺和體驗是具有很強的渴求性,加之社會壓力、生活勞累的社會因素的外在作用,導致人對這種體驗感覺的追求更強烈。

其次,飲酒後感官體驗的刺激與滿足,以及社會習俗、風氣、飲酒習慣、商務招待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人在反復飲酒或飲用酒精類飲品之後,讓飲者對酒精產生更強烈的追求,明知道如此飲酒對身體有害,但卻發現自我約束和控制力在快速下降。

再次,隨著飲酒量和頻次的增加,飲者發現原來飲用的酒量已經無法帶來明顯的快感體驗,加之自己無法有效的約束自己,於是需要更大劑量飲酒才能滿足自己的欲望,在加大飲用量的同時,人體對酒精的耐受也越來越強,導致飲者越喝越多,逢喝必多。

最後,隨著這種狀態的不斷延續,飲者身體的各項官能已經適應這種依賴酒精上癮的狀態,一旦突然停止或中斷,飲者就會感到身體不適,出現乏累、無精打采、註意力分散、消極、焦慮、煩躁、情緒化等,嚴重者會出現肢體抖動、情緒暴躁激動,甚至抽搐等情況。

在這個時候,隻要讓該飲者喝上幾口酒,這種不良的狀態,很快就得到緩解和消除。

至此,該飲者已經成為“酒癮者”。

喝酒喝到什麼程度叫有“酒癮”呢?

網絡上有這樣一句話:“不談劑量說危害,都是耍流氓!”我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

至於說喝酒喝到什麼程度叫有“酒癮”,無外乎有這幾個指標:

第一:酒量大。白酒二兩以內的請繞行,基本酒量至少也在每天半斤白酒以上。

第二:頻次高。有酒癮的人,喝酒頻次很高,一天三頓酒,從早上喝到晚上的大有人在,一天大概在一斤酒左右甚至更高。

第三:看狀態。有酒癮的人,沒喝酒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沒什麼精神頭的,眼神黯淡無光,行為舉止懶散懈怠。隻要喝上酒之後,你再看他,跟變瞭個人似的,精氣神全來瞭,人也精神瞭,也有勁兒瞭。

我記得我有一個鄰居就是這樣的酒人。

他每天早上就開始喝,經常到早餐店點個小咸菜、一個茶蛋、一碗小米粥之後,一定來杯散白,坐定之後,夾口小菜,喝口小米粥,一口白酒,半杯就沒瞭。

然後你看他把茶蛋剝完放到小米粥裡,再吃口小菜,把剩下半杯酒一飲而盡,然後讓服務員再來一杯。

趁著服務員打酒的功夫兒,你看他喝瞭幾口小米粥,吃幾口小菜,這時候服務員把酒端上來,人傢卻把這杯酒倒到小米粥裡,就這樣連湯帶水的吃喝下去瞭。

我想各位酒友身邊一定也有這樣的人,甚至比我說的這位還能喝。

其實,酒癮因人而異,各不相同。比如:

有的酒友好酒,也愛喝兩口,平時不喝的時候也想,也饞,但喝酒有度,有節制,每次定量不多喝;

有的酒友好酒,但喝起來沒完沒瞭,逢酒必喝,逢喝必醉,雖然不是每天頓頓喝,但三天兩頭不喝就鬧心。

有的酒友好酒,一天至少兩頓酒,甚至一天三頓、四頓的都有。每天渾身酒氣,迷迷糊糊,一天不喝心難受,抓心撓肝似的。

所以,各位酒友您看您是哪種狀態,自己排排坐吧。

如何才能有效的戒酒?

其實,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不論是酒也好,還是其他事和物,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嗜好且成癮。比如:遊戲、香煙、賭博、美色……等等。

但為什麼有的人成癮無度,傷心傷體之後,痛下殺手要戒掉,為什麼有的人卻恰到好處,怡然自得呢?

其實,對於戒酒人來說,很多人選擇采用限制或不飲酒的方式,嚴重者采用就醫等手段進行戒除,短時間內確實能夠起到戒酒的效果,但時間一長,很多人又復飲起來,而且復飲後的酒量比原來變得更加嚴重。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大部分人戒酒隻是從生理的角度進行戒除與阻斷。切斷酒的來源是可以很容易做到的。但酗酒者的心理因素以及社會因素的作用和影響,讓很多酗酒者根本無法完全戒除酒癮,甚至越演越烈。為什麼呢?

因為當人享受多巴胺等快樂因子帶來的快樂和爽之後,一旦快樂因子消耗殆盡,人對這種渴求和欲望更加強烈,而人的心理因素正起到誘發和引導的作用。就像很多吸毒者反復戒毒一樣,因為他自己過不瞭自己心理這道關口。

同時,社會激烈競爭,人際關系緊張,人與人之間明爭暗鬥,生活和傢庭的壓力與辛勞,讓很多人選擇飲酒來作為緩解和宣泄的有效的方式。加之,社會習俗尚酒,飲酒習慣和方式等也都會誘發人酗酒而導致戒酒困難。

所以,與其選擇有效戒酒,倒不如不染酒癮。

那麼,有酒友會說:你的意思是那就不喝酒瞭唄?

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酒還是要喝,但一定適量飲酒、以健康的方式去飲酒才好。

我一直提倡的就是喝好點,喝少點,微醺為妙。

另外,大傢是否發現,在這戒酒的背後,一定程度上暴露著我們對待生活的問題。暴露出我們生活方式的無度與混亂、任性與散漫、隨意與無章……。而不是那種自律、節制、祥和、有條不紊地生活。

戒酒其實戒的不是酒,而是要戒掉你我邋遢的生活方式

我們不難發現,絕大多數的酗酒者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混亂無章、隨波逐流、得過且過的。今日有酒今朝醉,明天事情明天說。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正是這種邋遢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讓我們面對美酒的時候,失去瞭自控和把握。如果我們選擇健康陽光、積極祥和的生活方式,自律有序的生活習慣,那麼美酒隻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幸福。

所以,我認為與其想盡辦法去戒酒,倒不如好好地自我檢視一下自己的生活過往,梳理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改掉自己邋遢的生活方式,選擇一種有序、自然、規律、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與其治標不治本,倒不如從根本上重塑自己的新生活。

到那個時候我們想喝的時候就喝,而且是開開心心地喝;不想喝酒的時候就不喝,不用別人管束、沒有壓力、也不用慚愧,一切順乎自然,這才是喝酒的道。

我想很多酒友看到這會說:這是何等的難啊?

但我想說的是,正是因為難,才珍貴,才更值得我們去做。

關鍵是看您有沒有一顆向往美好生活,幸福生活的心。如果有,一切都不難,從當下開始。

如果您選擇的是放任和隨波逐流,那麼戒酒也隻是一個反復消耗的死循環。

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文/@芙蘭一醉,獨立酒文化研究者

芙蓉深處憑蘭閱,唯有一醉敬芳華!

文/芙蘭一醉,略備佳釀迎迓酒友,在此鞠躬謝啦!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