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世界民族文明史系列】氐族與氐族政權3

氐族與氐族政權3四、後涼後涼為略陽氐人呂光所建,光字世明,先世為酋豪,前秦太尉呂婆樓子。曾從王猛滅前燕,封都亭侯。後遷步兵校尉,拜驍騎將軍。382年(東晉太元七年),苻堅“

氐族與氐族政權3

四、後涼

後涼為略陽氐人呂光所建,光字世明,先世為酋豪,前秦太尉呂婆樓子。曾從王猛滅前燕,封都亭侯。後遷步兵校尉,拜驍騎將軍。382年(東晉太元七年),苻堅“既平山東,士馬強盛,遂有圖西域之志”,命呂光為都督西討諸軍事,率將軍薑飛、彭晃、杜進等,統兵7萬,騎兵5000,征討西域。次年正月,兵發長安,以鄯善王休密馱、車師俞部主彌寘為向尋,降焉耆,破龜茲,西域30餘國相繼歸附。苻堅封之為都督王門以西諸軍事、安西將軍、西域校尉,因路絕不通,詔令未達。

淝水戰後,長安危急。諸將勸呂光速歸,光乃於385年(太元十年),以駝200餘頭載珍寶奇玩,驅駿馬萬餘匹東返,並收降原前秦高昌太守楊翰。軍至玉門、前秦涼州刺史梁熙發兵5萬拒光於酒泉,光大敗之,乘勢直取姑臧(今甘肅省武威市),自稱涼州刺史、護羌校尉。次年,聞苻堅死,遂自稱使持節、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隴右河西諸軍事、大將軍、涼州牧、酒泉公。389年(十四年),又稱三河王。

396年(二十一年),自立為大涼天王,署置百官,史稱後涼。呂光後期刑法峻嚴,忌殺大臣杜進等,部下沮渠蒙遜、段業等,紛紛叛而自立。

399年(東晉隆安三年),呂光死,諸子爭立。403年(元興三年),為後秦姚興所滅。

五、仇池國

仇池國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氐族楊氏建立的政權名稱,因其立國之時政治中心在仇池山而得名。歷史上的仇池國主要是指楊茂搜建立的前仇池國、楊定重建的後仇池國,而楊氏後裔所建武都國、武興國、陰平國也被史學傢認為是仇池國的延續,所以完整意義上的仇池國應該指前仇池國、後仇池國、武都國、武興國、陰平國五個政權。

1、前仇池國

西晉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氐氏人齊萬帥領導關隴各族起義,起義烽火遍及秦、雍等州。此時,楊飛龍養子楊茂搜(?—317)率部眾四千重返仇池,自號輔國將軍、左賢王。這標志著仇池政權的建立,史稱前仇池國。

楊氏傢族本來是略陽(今陜西漢中)清水氐人,在秦、漢時期一直定居隴右。

東漢建安年間,楊騰率領部眾遷到仇池定居下來。三國時曾聯合涼州馬超、韓遂、楊秋和占據今甘肅一帶的興國氐王阿貴匯合共同反抗曹操。後因戰敗率少數將領投奔蜀漢,其餘部眾被曹操遷至扶風、天水一帶。曹魏封楊千萬為百頃氐王。

西晉武帝時,楊飛龍受晉封號,以假征西將軍名義,率部落“還居略陽”。楊飛龍以外甥令狐茂搜(即楊茂搜)為養子。西晉惠帝元康六年(296年),楊茂搜率部落四千傢遷到仇池,自號輔國將軍、右賢王,氐族部眾擁戴稱王,始建前仇池國,稱仇池公,其轄地有武都(武都郡)、陰平(武都郡)二郡。愍帝任命他為驃騎將軍、左賢王。東晉建武元年(317年),前仇池分裂,楊茂搜長子楊難敵繼位,號左賢王,屯下辨。其弟楊堅頭號右賢王,屯河池(今徽縣),今隴南地區大部都在其控制范圍之內。其後兄弟內鬥,國力日弱。

東晉太和十一年(371年),前秦皇帝苻堅遣將楊安攻仇池,城破之後,將氐族人遷徙到關中一帶,前仇池國滅亡。

2、後仇池國

前秦建元十九年(東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苻堅在淝水之戰中戰敗,前秦瓦解。隨後追隨苻堅的楊定乘機回到隴右,收集舊部眾,自稱龍驤將軍、仇池公,招納氐、漢民自立,向東晉稱藩。楊定恢復的仇池政權被稱為後仇池國。晉太元十九年(394年)與西秦乞伏乾歸戰,失敗被殺。

楊定死後,堂弟楊盛繼位,轄區隻有武都、陰平兩處城池,為穩定局勢,楊盛先後向後秦、東晉以及北魏稱藩。楊盛時期,後仇池國發展艱難,不過在其後期,由於國內較為安定,後仇池國呈現出繁榮景象。

楊盛死後,其子楊玄繼位,楊玄是一位守成之主,“善待士,為流、舊所懷”。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北魏封楊玄為南秦王。

楊玄死後,其子楊保宗繼位,隨後楊玄弟楊難當廢楊保宗自立,楊難當力圖有所作為,連年興師。從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開始,仇池發生連年的災荒,為擺脫困境,楊難當接連向劉宋及北魏發兵,最終以失敗告終。宋元嘉十八年,楊難當進攻劉宋的益州,劉宋發兵反擊,不久便攻入仇池境內,駐守仇池的主將向劉宋投降,走通無路的楊難當在隴右投瞭北魏。後仇池國也隨之覆滅。

3、武都國

武都國的領土是仇池國的東南部,東據今陜西略陽以東,西界鄧至(今四川南坪),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北鄰宕昌。武都國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眾對楊氏傢族的擁戴,另一方面依靠劉宋政權的支持。

仇池政權滅亡後,公元443年,楊文德在前仇池國鎮東司馬洪達、征西從事中郎任勝等擁立下,於葭蘆(今武都外納鄉)建武都政權,至公元477年楊文度時為北魏所滅,傳2代4主,歷34年,武都國是隴南幾個政權中歷時最短的政權。

公元447年,楊文德招納氐、羌人口,被北魏所攻占的“武都等五郡氐皆附之”。公元448年,魏將皮豹子率大軍攻占武都北部地區,將武都郡治由下辨(今成縣廣化)遷到今武都城關舊城山,楊文德流亡南朝劉宋漢中,劉宋發大軍助文德反攻,復立武都國。公元477年,武都國主楊文度遣其弟楊文弘攻破仇池,魏將皮歡喜等反攻,文弘棄城退走。魏軍攻破葭蘆,殺楊文度,武都國亡。

4、武興國

公元472年,楊文度建立瞭武興國,這在南北朝歷史中是一件重要事情。楊文度,楊僧嗣從弟,父楊伯宜,乃原仇池國國主楊盛第二子,即楊唯當之弟。楊僧嗣從弟仇池國主楊元和因國小民弱,楊僧嗣自立為武都王於葭蘆(金甘肅武都東南)。

武興國為楊文弘於公元478年所建。文弘原為武都國主之弟,降魏後第二年逃離,招民聚眾於武興(今陜西略陽)建國。武興國分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始於楊文弘開國,後傳位其子楊集始,最後至楊紹先為北魏俘虜,共28年;後期以楊紹先從北魏出逃復國(公元530年)至楊避邪被魏所殺亡國(公元553年),共24年。武興國前後立國凡52年。

5、陰平國

陰平國,清水氐族建立的政權。在武都國被北魏所滅時,另一宗室楊文香在北魏支持下,占據陰平 (今文縣和四川平武一帶),於公元479年稱陰平公,建立政權,以與武興國相對杭,此政權被稱為陰平國。

公元580年,陰平國為北周所滅,延續近百年。

6、氐族散亡

楊茂搜的後人在仇池一帶相繼建立瞭武都國、武興國、陰平國等政權。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陰平國王楊法琛因出兵幫助北周益州總管王謙起兵聲討權臣上柱國楊堅,被楊堅派兵滅亡,部眾遂散處各地,氐族逐漸消失。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註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