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組胚期末復習總結

喜歡的,點贊收藏吧!第1章 組織學緒論本章重點:組織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組織的內容,各種顯微鏡的不同用途,組織學觀察標本的基本制作方法,常規(HE)染色法,特殊染色技術的基本

喜歡的,點贊收藏吧!

第1章 組織學緒論

本章重點:組織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組織的內容,各種顯微鏡的不同用途,組織學觀察標本的基本制作方法,常規(HE)染色法,特殊染色技術的基本概念。

組織學的概念:

組織學:研究機體微細結構及其相關功能的科學。

組織構成:細胞群和細胞外基質構成。

細胞外基質:由細胞分泌形成

四大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組織和神經組織。

光鏡技術:(光學顯微鏡分辨率0.2um)

石蠟切片術:取材和固定、脫水和包埋、切片(5 ~ 10 µm 厚)和染色、封片

染色方法:

蘇木精- 伊紅染色法(HE染色法):蘇木精為堿性染料,使染色質和核糖體著紫藍色;伊紅為酸性染料,使胞質和細胞外基質著紅色。

鍍銀染色法

嗜酸性,嗜堿性

電鏡技術:(電子顯微鏡分辨率0.2nm)

透射電鏡術

掃描電鏡術:用於觀察組織細胞表面結構,具有真實的立體感,無需制備切片

組織化學術:

一般組織化學術(糖類: PAS(過碘酸希夫)反應,顯示多糖和糖蛋白,呈紫紅色)

免疫組織化學術

原位雜交術

第2章 上皮組織

本章重點:上皮組織的一般特點,上皮組織的特殊結構。

特點:細胞多、排列緊、間質少;無血管;有極性(遊離面、基底面和側面);有基膜;功能多樣化。

分類:

被覆上皮-分佈於體表,體內管、腔、囊的內表面

腺上皮-構成腺體

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的類型和主要分佈

上皮類型

主要分佈

單層

上皮

單層扁平上皮

內皮:心、血管、淋巴管

間皮:心包膜、胸膜、腹膜

其它:肺泡、腎小囊

單層立方上皮

甲狀腺濾泡、腎小管等

單層柱狀上皮

胃、腸、膽囊、子宮等

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

呼吸管道

復層

上皮

復層扁平上皮

角化:皮膚表皮

未角化:口腔、食管和陰道

復層柱狀上皮

眼瞼結膜、男性尿道等

變移上皮

腎盞、腎盂、輸尿管、膀胱

變移上皮特點:細胞為多層,細胞形狀和層數因器官功能狀態不同而異

細胞表面的特化結構:

1、遊離面:

a、微絨毛:細胞膜、胞質、縱行微絲組成。微絲下端可附著於終末網。直徑0.1um,使細胞表面積顯著增大,有利於細胞的吸收功能。(光鏡下可見小腸上皮細胞的紋狀緣、腎小管的刷狀緣)

b、纖毛:長5~10 µm ,直徑約0.2 µm ,光鏡下可見,具有節律性定向擺動功能。內部結構:周圍9 組二聯微管,中央2條單微管(9 + 2);動力蛋白臂,分解ATP後附著相鄰微管,產生位移或滑動。

2、側 面:

a緊密連接:又稱閉鎖小帶,位於細胞側面頂端,有屏障作用可阻擋物質穿過細胞間隙。

b中間連接:又稱粘著小帶,位於緊密連接下方,有粘著作用,保持細胞形狀,傳遞細胞收縮力。

c橋粒:呈斑狀連接,牢固的機械性連接作用,使上皮耐受摩擦(皮膚、食管)。

d縫隙連接:又稱通訊連接,細胞膜中有許多分佈規律的連接小體(由6個連接蛋白分子圍成,中央有直徑2nm的管腔)。

以上四種細胞連接,隻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緊鄰存在,則稱連接復合體。

3、基底面:

a、基膜:由上皮基底面與深部結締組織共同形成的薄膜,由基板(分為透明層和致密層,由Ⅳ型膠原蛋白、層粘連蛋白、硫酸肝素蛋白多糖構成,上皮細胞分泌)和網板(分為網狀纖維和基質, 結締組織的成纖維細胞產生)構成。

功能:支持和固著; 半透膜, 利於物質交換; 引導上皮細胞移動並影響細胞分化

b、質膜內褶:上皮細胞基底面胞膜垂直折向胞質形成的皺褶,內含長桿狀線粒體;主要見於腎小管。

功能:擴大細胞基底部的表面積,有利於物質轉運。

C、半橋粒:位於上皮細胞基底面和基膜之間將上皮細胞固著在基膜上。

第3章 結締組織

本章重點:結締組織的一般特點(組成,結構特點、分佈於功能);疏松結締組織各細胞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細胞間質。

分類:

固有結締組織:疏松結締組織、致密結締組織、脂肪組織、網狀組織

特殊結締組織:血液、淋巴、軟骨和骨

來源:胚胎時期的間充質演化而來。

疏松結締組織:又稱蜂窩組織

(一)細胞

(1)成纖維細胞

結構:胞體較大,多突起;胞質弱嗜堿性;核大,著色淺,核仁明顯。

EM:粗面內質網、高爾基復合體發達。

功能:合成分泌膠原蛋白、彈性蛋白、蛋白多糖等,構成纖維和基質,參與創傷組織的修復。

纖維細胞:靜止狀態的成纖維細胞

(2)巨噬細胞

結構:形狀不規則,可有偽足;胞質嗜酸性,可含吞噬物;核小,深染。

EM:有皺褶或微絨毛;含大量溶酶體、吞噬體、吞飲泡和殘餘體。

趨化性:細胞沿趨化因子(細菌產物、炎癥變性蛋白等)的濃度梯度,向濃度高的部位定向移動的特性,是巨噬細胞發揮功能的前提。

功能

a、吞噬作用:特異性吞噬-通過識別因子(如抗體)識別和粘附被吞噬物(細菌、病毒、異體細胞等),非特異性吞噬-直接粘附被吞噬物(粉塵、死亡的自體細胞等)。

b、抗原提呈作用:抗原-包括蛋白質、多肽、多糖等生物分子;機體免疫系統能對外來抗原發動攻擊

c、分泌功能:溶菌酶、補體, 多種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1)

(3)漿細胞

結構:核圓,偏於一側,異染色質常成粗塊狀,胞質豐富,呈嗜堿性,核旁有一淺染區。

EM:大量粗面內質網平行排列。

功能:參與免疫應答-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體。

(4)肥大細胞

結構:核小而圓,著色深,居中,胞質內充滿粗大的分泌顆粒,顆粒具有嗜堿性。顆粒內含肝素、組胺、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等,胞質含白三烯,釋放後引發過敏反應。

(5)脂肪細胞

(6)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

功能:為幹細胞,可增殖、分化為成纖維細胞、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參與創傷修復。

(7)白細胞

(二)纖維

(1)膠原纖維(新鮮時呈白色,又名白纖維,數量最多)

EM:為成束的膠原原纖維,呈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橫紋,約64nm。

成分:Ⅰ型與Ⅲ 型膠原蛋白

特性:韌性大,抗拉力強。

(2)彈性纖維(新鮮時呈黃色,又名黃纖維)

EM:彈性蛋白(位於核心)和微原纖維(由原纖維蛋白構成,位於外周)組成。

特性:富於彈性

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並存,賦予組織韌性和彈性,使器官兼能保持形態和具可變性。

(3)網狀纖維(嗜銀性,呈PAS陽性反應)

EM:有64nm周期性橫紋

組成:Ⅲ型膠原蛋白,表面覆糖蛋白

分佈:網狀組織、基膜的網板

(三)基質(生物大分子構成的無定形膠狀物,其生物大分子主要為蛋白多糖和纖維粘連蛋白)

(1)蛋白多糖又稱粘多糖為基質的主要成分

組成:蛋白質和多糖(又名氨基已糖多糖、糖胺多糖),多糖包括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硫酸角質素、硫酸肝素等。

透明質酸是曲折盤繞的長鏈大分子,構成蛋白多糖復合物的主幹,其它多糖就像洗瓶刷子上的毛一樣與核心蛋白為中心向外呈輻射狀排列,形成蛋白多糖單位,後者再通過結合蛋白結合於透明質酸長鏈分子,形成蛋白多糖聚合體。

功能:形成分子篩,有利組織液通過,制細菌擴散,使基質成為防禦屏障。

(2)纖維粘連蛋白(結締組織中最主要的粘連性糖蛋白)

(3 )組織液(毛細血管靜脈端回流入血,部分進入毛細淋巴管成為淋巴)

功能:構成細胞賴以生存的微環境;產生或回流障礙,導致組織脫水或水腫

網狀組織 (由網狀細胞和網狀纖維構成)

功能:構成造血組織和淋巴組織的基本成分,為血細胞發生和淋巴細胞發育提供微環境。

第四章 血液

血液:由血細胞和血漿構成

血細胞(45%):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漿(55%)

血塗片(Wright或Giemsa染色):觀察血細胞形態最常用的方法;染色液含美藍、伊紅、天青等,將各種血細胞一次染出

血漿 :水、血漿蛋白、脂蛋白、酶、激素、維生素、無機鹽和各種代謝產物

血清 :血液凝固後析出的淡黃色、清亮液體

血像:血細胞形態、數量、百分比和血紅蛋白含量

血細胞分類和計數的正常值

紅細胞 男:(4.0~5.5)×1012/ L 女:(3.5~5.0)×1012/ L

白細胞 (4.0~10)×109/L

白細胞分類 : 中性粒細胞 50%~70% 嗜酸性粒細胞 0.5%~3%

嗜堿性粒細胞 0%~1% 單核細胞 3%~8% 淋巴細胞 25%~30%

血小板 (100~300)×109/ L

(二)紅細胞

結構 雙凹圓盤狀,直徑約7.5 µm;中央淺染、較薄,厚約1 µm ;周緣較厚,約2 µm

1、成熟紅細胞:無核,無細胞器,胞質內充滿血紅蛋白,故呈紅色。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 120 天 。老化的紅細胞被脾和肝臟的巨噬細胞吞噬清除

正常值:於男性為120~ 150g/L,於女性為 110~ 140g/L

Hb結合與運輸O2和CO2,即供給全身細胞所需的O2,並帶走細胞所產生的大部分CO2;Hb與CO 結合更牢固,可導致煤氣中毒

2、網織紅細胞

新生的紅細胞從骨髓進入血液,細胞內尚殘留部分核糖體,用煌焦油藍染色呈細網狀,故稱網織紅細胞。在血流中1天後完全成熟,核糖體消失

正常值:占紅細胞總數的0.5%~1.5%

臨床意義: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和貧血療效的評價

(三)白細胞

有核的球形細胞,從骨髓進入血液,24小時內以變形運動穿過血管壁,進入結締組織或淋巴組織

根據有無特殊顆粒,分為有粒白細胞和無粒白細胞

有粒:1、中性粒細胞:數量最多,形態:直徑10~12 µm,胞質含許多細小顆粒,核呈桿狀或分葉(2~5葉);細菌嚴重感染時核左移(1~2葉),骨髓造血功能發生障礙時核右移(4~5葉)

嗜天青顆粒:淺紫色,20%,為溶酶體,含酸性磷酸酶、髓過氧化物酶等酸性水解酶類

特殊顆粒:淺紅色,80%,為分泌顆粒,含溶菌酶、吞噬素等

功能:趨化作用,吞噬細菌和異物;大量吞噬後死亡,變為膿細胞

2、嗜堿性粒細胞: 數量最少直徑10~12 µm ,核分葉、S形或不規則;胞質內含大小不等、分佈不均的嗜堿性顆粒

分泌物(同肥大細胞):嗜堿性顆粒含肝素、組胺、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等,細胞基質內有白三烯

功能:參與過敏反應的形成

3、嗜酸性粒細胞:直徑10~15 µm ,核多2 葉,胞質內充滿粗大的鮮紅色嗜酸性顆粒,內含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及陽離子蛋白

功能:組胺酶分解組胺芳基硫酸酯酶滅活白三烯,從而抑制過敏反應,陽離子蛋白殺滅寄生蟲

無粒:1、單核細胞:形態:直徑14 ~ 20µm ;核呈腎形、馬蹄鐵形或不規則,染色質顆粒細而松散,著色淺;胞質弱嗜堿性呈灰藍色,含許多嗜天青顆粒

功能:進入結締組織後分化成巨噬細胞

2、淋巴細胞:小淋巴細胞:6~8 µm ,胞質少,強嗜堿性,核圓有側凹,染色質塊狀著色深

中淋巴細胞:9~12 µm ,胞質較多,含少量嗜天青顆粒,核染色質略稀疏,著色略淺

大淋巴細胞:13~20 µm

電鏡:胞質富含遊離核糖體,可含溶酶體

血液中以小淋巴細胞為主,有部分中淋巴細胞;大淋巴細胞存在於淋巴組織中

分類:1.胸腺依賴淋巴細胞( T細胞),於胸腺產生,占75%

2.骨髓依賴淋巴細胞( B細胞),於骨髓產生,占10%~15%,受抗原刺激後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產生抗體

3.自然殺傷細胞細胞),占10%

功能:參與免疫應答,抵禦疾病

(四)血小板:來源:骨髓巨核細胞脫落的胞質小塊

光鏡:雙凸圓盤狀,直徑2~4 µm ;受刺激後伸出突起;在血塗片上常聚集成群;分中央顆粒區(含血小板顆粒)和周邊透明區

電鏡:透明區含有微管和微絲;顆粒區有特殊顆粒(α顆粒)、致密顆粒和少量溶酶體;有開放小管系和致密小管系

功能:特殊顆粒含血小板因子Ⅳ、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PDGF)等;致密顆粒含5-羥色胺、鈣離子等;參與止血和凝血,促進內皮細胞增殖、修復血管

壽命:7~14天

第六章 肌組織

肌組織

分類: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構成:大量肌細胞

肌細胞呈細長纖維狀,又稱肌纖維,肌細胞膜稱肌膜,肌細胞質稱肌漿。

(一)骨骼肌:肌外膜、肌束膜、肌內膜

肌衛星細胞:位於骨骼肌纖維表面,扁平有突起;肌損傷時可增殖分化,子細胞融合入受損肌細胞,參與肌纖維的修復

胞體:長圓柱狀,直徑10~100 µm ,長1~40 mm。胞核:橢圓形,數十至數百個,位於周邊。胞質:充滿肌原纖維,與肌纖維長軸平行排列,有周期性橫紋

①暗帶(A帶),中央有H 帶,H 帶中央有M 線

②明帶(I 帶),中央為Z 線

肌節:相鄰2條Z線之間的一段肌原纖維,由1/ 2 I 帶+A帶+1/ 2 I 帶構成,長1.5~3.5 µm, 是骨骼肌纖維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骨骼肌纖維的超微結構

1、肌原纖維:由粗肌絲和細肌絲構成;肌原纖維間有肌漿網,大量線粒體、糖原、肌紅蛋白

粗肌絲:分佈:肌節中央,長貫暗帶,中央固定於M 線,兩端遊離

結構:長約1.5 µm ,直徑15nm;由肌球蛋白組成,肌球蛋白為豆芽狀,分頭桿兩部分,頭部為橫橋,有ATP酶活性

細肌絲:分佈:一端固定於Z 線,一端伸入粗肌絲間,中止於H 帶外側形狀;長約1 µm ,直徑5nm;組成:肌動蛋白(有與肌球蛋白頭部結合的位點)、原肌球蛋白、肌鈣蛋白(可與Ca2+ 結合)

2、橫小管:概念:肌膜向肌漿內凹陷形成的管狀結構,與肌纖維長軸垂直,同一平面的橫小管分支吻合,環繞肌原纖維;分佈:位於明、暗帶交界處;功能:將肌膜的興奮傳導至肌纖維內部

3、肌漿網:概念:肌纖維中特化的滑面內質網,位於橫小管之間

結構:肌漿網縱行包繞肌原纖維的部分稱縱小管;兩端擴大形成的扁囊稱終池

三聯體(triad):每條橫小管與兩側的終池組成三聯體

功能:膜中有鈣泵和鈣通道,貯存和釋放Ca2+

肌絲滑動原理:①運動神經末梢將沖動傳遞給肌膜②興奮經橫小管傳遞給肌漿網,釋放Ca2+

③Ca2+與肌鈣蛋白結合,使原肌球蛋白和肌鈣蛋白構型變化,肌動蛋白上的肌球蛋白結合位點暴露,與肌球蛋白橫橋結合④ATP 被分解釋放能量,橫橋彎曲,將細肌絲牽引向M 線

⑤細肌絲向M 線滑動,明帶、肌節、肌纖維均收縮⑥Ca2+ 被泵回肌漿網,肌鈣蛋白等復原,肌纖維松弛

(二)心肌:分佈於心臟,收縮具自動節律性,無肌衛星細胞

光鏡:①不規則的短圓柱狀,有分支,互連成網②核1~2 個,居中

③有周期性橫紋,肌原纖維位於周邊,核周胞質染色淺,內含脂褐素④細胞以閏盤連接

電鏡:有粗肌絲、細肌絲和肌節①肌原纖維粗細不等,其間線粒體豐富②橫小管位於Z 線水平③肌漿網稀疏,縱小管不發達,終池小而少,多形成二聯體④閏盤橫位部分有中間連接和橋粒;縱位部分存在縫隙連接,便於細胞間化學信息交流和電沖動傳遞,使心肌舒縮同步化

(三)平滑肌:分佈:廣泛分佈於中空性器官管壁內

光鏡:①長梭形,大小和形狀因所在部位和器官的功能狀態而異②無橫紋,胞質嗜酸性③單核,桿狀或橢圓形

電鏡:①無肌原纖維,可見粗肌絲和細肌絲及中間絲,若幹粗細肌絲聚集形成收縮單位(肌絲滑動導致收縮)②胞膜上有密斑,胞質內有密體,為細肌絲附著處③細胞間有發達的縫隙連接,使功能同步化

第七章 神經組織

神經組織 由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組成,為神經系統的主要

組織成分:

神經細胞:約1012個,也稱神經元,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傳導沖動

神經膠質細胞:數量為神經元的10~50倍,對神經元起支持、保護、營養和絕緣等作用

(一)神經細胞:

結構 1、胞體:大小形狀不一,5~100 µm 細胞核:位於胞體中央,大而圓,常染色質多,著色淺,核仁大,細胞質:尼氏體和神經原纖維,還有GC、線粒體、溶酶體等細胞器和脂褐素

細胞膜:含受體、離子通道,為可興奮膜,接受刺激、處理信息、產生並傳導神經沖動

尼氏體:光鏡:強嗜堿性,粗塊狀或小顆粒狀 ;電鏡 :粗面內質網和遊離核糖體

功能:合成復制細胞器所需的結構蛋白、合成神經遞質所需的酶類、神經調質

神經遞質:神經元向其它神經元或效應細胞傳遞的化學信息載體,為小分子物質

神經調質:肽類,調節神經元對神經遞質的反應

神經原纖維:光鏡:在鍍銀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細絲,交錯排列成網,並伸入樹突和軸突

電鏡:由神經絲和微管構成。神經絲是由神經絲蛋白構成的中間絲

功能:構成神經元的細胞骨架,微管還參與物質運輸

2、樹突:每個神經元有一至多個樹突,從樹突幹發出許多分支,樹突內胞質的結構與胞體相似在分支上有大量棘狀的短小突起,稱樹突棘

功能:極大地擴展瞭神經元接受刺激的表面積

3、軸突:每個神經元有一條軸突,由軸丘發出,此區無尼氏體,染色淡,比樹突細,直徑均一,有側支呈直角分出。軸突末端的分支較多,形成軸突終末;

胞膜稱軸膜,起始段軸膜厚,產生神經沖動, 沿軸膜向終末傳遞;

胞質稱軸質,無尼氏體,含神經絲、微管、微絲等,參與物質運輸

①慢速軸突運輸:胞體內形成的神經絲、微絲和微管緩慢向軸突終末延伸②快速順向軸突運輸:由胞體向軸突終末快速輸送蛋白質、酶、含神經調質的小泡等③快速逆向軸突運輸:軸突終末的代謝產物、或由軸突終末攝取的物質、病毒或毒素運輸到胞體

分類

1、按神經元的突起數量分三類:①多極神經元:一個軸突和多個樹突(最多)②雙極神經元:一個樹突和一個軸突(很少)③假單極神經元:從胞體發出一個突起,然後呈T形分為兩支,周圍突(分佈到周圍器官,接受刺激,為樹突;結構與軸突相似)和中樞突(進入CNS, 傳出沖動,為軸突)

2、按神經元的功能分為三類:①感覺神經元:又稱傳入神經元,多為假單極神經元②運動神經元:又稱傳出神經元,一般為多極神經元③中間神經元:主要為多極神經元,位於前兩種神經元之間,加工和傳遞信息;占神經元總數99%以上

3、按神經元軸突的長短分為兩型:①高爾基I 型神經元:是具有長軸突(可長達1米以上)的大神經元②高爾基II 型神經元:是具有短軸突(僅數微米)的小神經元(多)

神經幹細胞: 分佈:腦和脊髓的室管膜下區、大腦海馬形態:類似星形膠質細胞

標記物:巢蛋白。功能:在特定環境下增殖分化為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和少突膠質細胞, 替換正常凋亡的細胞或參與損傷修復)

(二)突觸: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神經元與效應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部位

最常見一個神經元的軸突終末與另一個神經元的樹突、樹突棘或胞體連接,分別形成軸-樹、軸-棘或軸-體突觸

分類:化學突觸-以神經遞質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 電突觸-縫隙連接,傳遞生物電流(於人極少)

結構:由突觸前成分、突觸間隙、突觸後成分構成

突觸前成分:即突觸小體,為神經元的軸突終末,呈球狀膨大;內有突觸小泡,含神經遞質或調質;突觸前膜較厚,含鈣離子通道

突觸後成分:突觸後膜含神經遞質和調質的受體

(三)神經膠質細胞:在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神經元與非神經細胞之間,除突觸部位以外,都被神經膠質細胞分隔、絕緣,以保證信息傳遞的專一性和不受幹擾

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膠質細胞:有四種,在HE染色切片中,除室管膜細胞外,不易區分,用不同的鍍銀染色法則能顯示各種細胞的全貌

中樞神經系統 1、星形膠質細胞

體大,呈星形多突起, 核圓或卵圓形,胞質內含膠質絲(膠質原纖維酸性蛋白構成的中間絲)

功能:①支持和絕緣②突起末端可擴大形成腳板,在腦和脊髓表面構成膠質界膜;在血管周圍形成神經膠質膜,參與構成血-腦屏障③分泌神經營養因子④組織損傷時,細胞增生形成膠質瘢痕

血-腦屏障:

構成:連續毛細血管的內皮(細胞間有緊密連接);基膜;神經膠質膜

功能: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質進入腦,選擇性允許營養和代謝產物通過,維持腦內環境穩定

2、少突膠質細胞:分佈:神經元胞體附近及軸突周圍。

胞體較小,突起較少;突起末端擴展成扁平薄膜,包卷神經元的軸突形成髓鞘

功能: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髓鞘形成細胞

3、小膠質細胞:最小,胞體細長或橢圓,核小、染色深;突起細長有分支,表面有許多棘突

由血液單核細胞遷入演變而成,在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時轉變為巨噬細胞,具有吞噬作用。(也可能起源於神經外胚層)

4、室管膜細胞:襯在腦室和脊髓中央管的腔面,形成單層上皮,即室管膜

呈立方或柱狀,遊離面有微絨毛,少數細胞有纖毛;部分細胞的基底面有細長的突起伸向深部;參與產生腦脊液(於脈絡叢)

周圍神經系統 1、施萬細胞 :參與PNS中神經纖維的構成,於有髓神經纖維和無髓神經纖維中的施萬細胞的形態和功能有所差異;施萬細胞的外表面有基膜;功能:分泌神經營養因子, 促進受損傷的神經元存活及其軸突再生

2、衛星細胞:是神經節內包裹神經元胞體的一層扁平或立方形細胞;核圓,染色質較濃密;細胞外表面有基膜

(四)神經纖維:由神經元的長軸突及包繞它的神經膠質細胞構成

分類:有髓神經纖維、無髓神經纖維

周圍神經系統的有髓神經纖維:

施萬細胞呈長卷筒狀套在軸突外;相鄰施萬細胞間的狹窄處稱郎飛結,相鄰兩個郎飛結間的一段神經纖維稱結間體,一個結間體的外圍部分即為一個施萬細胞

施萬細胞的結構分三層:中層為髓鞘,以髓鞘為界胞質分為內側胞質和外側胞質。內側胞質極薄,光鏡下難分辨;外側胞質略厚,核位於其中

髓鞘由多層細胞膜同心卷繞形成,電鏡下呈明暗相間的板層狀;含大量髓磷脂和少量蛋白質;鋨酸固定標本上,可見髓鞘切跡,為內、外側胞質間的狹窄通道

周圍神經系統的無髓神經纖維:

施萬細胞為不規則的長柱狀,表面有數量不等、深淺不同的縱行凹溝,縱溝內有較細的軸突,施萬細胞的膜不形成髓鞘;一條無髓神經纖維可含多條軸突;由於相鄰的施萬細胞銜接緊密,無郎飛結

中樞神經系統的有髓神經纖維:

結構:與PNS的相似,但是由少突膠質細胞形成髓鞘

少突膠質細胞的多個突起末端形成扁平薄膜,可包卷多個軸突,其胞體位於神經纖維之間,

神經纖維外表面無基膜,髓鞘內無切跡

中樞神經系統的無髓纖維:

軸突外面沒有特異性的神經膠質細胞包裹,軸突裸露地走行於有髓神經纖維或神經膠質細胞之間

神經纖維的功能:傳導神經沖動,電流的傳導在軸膜進行;有髓神經纖維的神經沖動在郎飛結間呈跳躍式傳導,故傳導速度快;無髓神經纖維的神經沖動沿軸膜連續傳導,故傳導速度慢

神經:周圍神經系統的神經纖維集合在一起,構成神經,分佈到全身各器官

多數神經兼含感覺神經纖維、運動神經纖維及自主神經纖維

神經外膜:包裹在一條神經表面的結締組織。神經內膜:每條神經纖維表面的薄層結締組織。

神經束膜:位於神經纖維束表面,由幾層扁平細胞圍成。細胞間有緊密連接,對進出神經纖維束的物質起屏障作用

(五)神經末梢 概念:周圍神經纖維的終末,遍佈全身

分類:感覺神經末梢-遊離神經末梢、觸覺小體、環層小體、肌梭

運動神經末梢-軀體運動神經末梢(運動終板)、內臟運動神經末梢

感覺神經末梢:是感覺神經元(假單極神經元)的周圍突末端,感受環境刺激並轉化為神經沖動

1.遊離神經末梢

為感覺神經纖維終末分支,分佈於表皮、角膜、各種結締組織;感受溫度、應力和某些化學物質的刺激,參與產生冷、熱、輕觸和痛覺

2.觸覺小體 分佈:真皮乳頭,於手指最多

結構:卵圓形,長軸與皮膚表面垂直;小體外包結締組織被囊,內有許多橫列的扁平細胞;感覺神經纖維末梢盤繞在扁平細胞間。功能:感受應力刺激,參與產生觸覺

3.環層小體 分佈:皮下組織、腹膜、腸系膜、韌帶、關節囊等處

結構:體大,圓或卵圓形,中央有一均質狀圓柱體,內含神經纖維末梢,周圍多層扁平細胞呈同心圓排列 。功能:感受較強的應力,參與產生壓覺和振動覺

4.肌梭 分佈:骨骼肌內 。結構:梭形,表面有結締組織被囊;內含數條細的梭內肌纖維,核成串排列或集中在肌纖維中段;感覺神經末梢纏繞肌纖維中段,運動神經末梢分佈在肌纖維兩端 。功能:為本體感受器,感受骨骼肌的舒縮狀態,參與調節骨骼肌活動

運動神經末梢:是運動神經元的軸突在肌組織和腺體的終末結構,支配肌纖維的收縮和腺體的分泌

1.軀體運動神經末梢

(運動終板):分佈:骨骼肌

光鏡:運動神經元軸突末端反復分支,每一分支呈葡萄狀終末與一條骨骼肌纖維形成突觸;又稱神經肌連接

電鏡:骨骼肌纖維表面凹陷為淺槽,槽底肌膜即突觸後膜,有許多皺褶;軸突終末即突觸小體,嵌入淺槽,突觸小泡內含乙酰膽堿

功能:支配骨骼肌收縮

運動單位:一個運動神經元及其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纖維

2.內臟運動神經末梢

分佈:心肌,內臟及血管平滑肌,腺體

結構:無髓神經纖維分支末段呈串珠樣膨體,貼附於細胞表面或穿行於細胞之間,與細胞建立突觸 。功能:控制或調節肌細胞收縮、腺體分泌

第10章 循環系統

組成 心血管系統::心臟、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 淋巴管系統::毛細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導管

心臟

(一)心壁的結構

1. 心內膜

內皮:單層扁平上皮,表面光滑,利於血液流動 內皮下層:內層為薄層結締組織,有少量平滑肌纖維;外層又稱心內膜下層,為疏松結締組織,含小血管和神經;在心室有心臟傳導系統的分支

2. 心肌膜 由心肌(內縱、中環、外斜)構成

心房肌纖維短而細,部分細胞含心房特殊顆粒,分泌心房鈉尿肽(排鈉、利尿、擴張血管和降低血壓);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間,有致密結締組織構成的支架結構,稱心骨骼,心房肌和心室肌分別附著其上;肌纖維之間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3. 心外膜

為心包臟層,為漿膜(間皮+ 結締組織),含血管、神經、脂肪組織;心包臟、壁兩層間為心包腔,內有少量漿液,可減少摩擦,利於心臟搏動

4. 心瓣膜

位於房室孔和動脈口處,心內膜向腔內突起形成,表面為內皮,內部為致密結締組織;阻止心房和心室收縮時血液倒流。患風濕性心臟病時,心瓣膜內膠原纖維增生,瓣膜變硬、變形,可發生粘連,不能正常關閉和開放

(二)心臟傳導系統

位於心壁內,由特殊心肌細胞組成。包括竇房結、房室結、房室束、室間隔兩側的左右房室束及其分支。發生沖動,並將沖動傳導到心臟各部分,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有節律收縮。

組成細胞有三種:

1.起搏細胞: 心肌興奮的起搏點;位於竇房結和房室結中心; 細胞小, 梭形或多邊形, 細胞器較少, 有少量肌原纖維, 較多糖原

2.移行細胞: 位於竇房結和房室結周邊及房室束;傳導沖動;結構介於起搏細胞和心肌細胞間

3. 蒲肯野纖維:位於心室的心內膜下層; 纖維短而粗, 形狀不規則,胞質中有豐富的線粒體和糖原,肌原纖維較少, 縫隙連接發達;與心室肌纖維相連,將沖動快速傳遞到心室各處,引發心室肌同步收縮

動脈

(一)大動脈(彈性動脈)

1.內膜

內皮:內皮細胞含特征性、長桿狀的W-P小體(內含vWF,可同時和膠原纖維及血小板結合,參與止血) 內皮下層:薄層結締組織,含少量平滑肌纖維 營養由血管腔內血液滲透供給

2. 中膜: 很厚,40 ~ 70層彈性膜, 膜上有窗孔,由彈性纖維相連;彈性膜之間有平滑肌細胞

3. 外膜: 疏松結締組織;有營養血管,分支進入中膜

(二)中動脈 (肌性動脈)

1. 內膜: 有明顯的內彈性膜

2. 中膜: 較厚, 由10~40層平滑肌纖維組成

3. 外膜: 為疏松結締組織,有營養血管和神經纖維;有外彈性膜

(三)小動脈 管徑0.3 ~ 1mm,為肌性動脈;較大的小動脈有明顯的內彈性膜中膜有幾層平滑肌纖維;有較多神經纖維,調節血管的舒縮

(四)微動脈 管徑在 0.3 mm以下;無內彈性膜;中膜由1 ~ 2層平滑肌纖維組成

功能與結構的關系

大動脈:將心臟間斷的射血轉變為血管中持續的血流

中動脈:在神經支配下收縮和舒張,可調節分配到身體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

小動脈 和微動脈:在神經支配下收縮和舒張,能顯著地調節組織局部血流量和血壓

毛細血管

(一)結構

管徑最細(一般為6 ~ 8µm)、分佈最廣的血管;管壁由一層內皮和基膜組成

周細胞:位於內皮細胞和基膜之間,細胞突起緊貼內皮;含肌動蛋白絲、肌球蛋白,具收縮功能;可增殖、分化為內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參與組織再生

(二)分類

1. 連續毛細血管

內皮細胞連續,由緊密連接封閉細胞間隙,基膜完整,胞質內有大量吞飲小泡;以吞飲小泡方式在血液和組織液之間進行物質交換;分佈於結締組織、肌組織、中樞神經系統、胸腺和肺等處

2. 有孔毛細血管

內皮細胞胞質部極薄,有內皮窗孔(直徑60 ~ 80nm),一般有隔膜封閉;窗孔為物質交換的途徑;分佈於胃腸粘膜、一些內分泌腺和腎血管球等處

3. 竇狀毛細血管(血竇)

管腔較大且不規則;內皮細胞間隙較大,血細胞或大分子物質可通過細胞間隙出入血液;分佈於肝、脾、骨髓和一些內分泌腺,不同器官內的血竇結構有較大差別

靜脈

1、微靜脈

管徑50 ~ 200 µm,管腔不規則,內皮外有或無平滑肌

2、毛細血管後微靜脈

緊接毛細血管的微靜脈,結構似毛細血管,較毛細血管略粗,有些部位內皮細胞間隙較大,有物質交換功能

第12章 免疫系統

組成

1、淋巴器官:中樞淋巴器官-胸腺、骨髓 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結、脾、扁桃體

2、淋巴組織: 彌散淋巴組織、淋巴小結

3、免疫細胞: 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抗原提呈細胞、漿細胞、粒細胞等

功能:“內審諸己,外察諸異”

免疫防禦:識別和清除進入機體的抗原(病原微生物、異體細胞和異體分子)

免疫監視:識別和清除表面抗原發生變異的細胞(腫瘤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

免疫穩定:識別和清除體內衰老死亡的細胞,維持內環境的穩定

(一)淋巴組織

以網狀組織為支架,網孔中充滿淋巴細胞和其它免疫細胞

1.彌散淋巴組織:無明確界限;有毛細血管後微靜脈(高內皮微靜脈),是淋巴細胞從血液進入淋巴組織的通道

2. 淋巴小結

又稱 淋巴濾泡。呈球形小體,有明確界限;含大量B細胞,部分Th細胞、濾泡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等;抗原刺激後, 產生生發中心。無生發中心者, 稱初級淋巴小結;有生發中心者稱次級淋巴小結;抗原刺激下,增大增多,是體液免疫應答的重要標志。

生發中心 暗區:位於淋巴小結一端,著色深(細胞嗜堿性強),主要含大而幼稚的B細胞 明區:位於淋巴小結中心,含中等大的B細胞和部分Th細胞、濾泡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 小結帽:含幼漿細胞、記憶性B細胞

(二)淋巴器官

中樞淋巴器官:胸腺和骨髓。淋巴性造血幹細胞在胸腺形成初始T 細胞,在骨髓形成初始B細胞

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結、脾、扁桃體。初始淋巴細胞在此遭遇抗原或接受抗原提呈,增殖分化為效應細胞和記憶細胞,產生免疫應答

淋巴結

結構 被膜:含輸入淋巴管 門部:含輸出淋巴管 小梁:被膜伸入實質形成, 構成粗支架 實質:皮質和髓質

1. 皮質

淺層皮質(B 細胞區):含大量淋巴小結和小結間彌散淋巴組織

副皮質區(T 細胞區):位於皮質深層的彌散淋巴組織,又稱胸腺依賴區;有許多高內皮微靜脈

皮質淋巴竇 :包括被膜下竇和小梁周竇;星狀內皮細胞支撐竇腔,許多巨噬細胞附著於內皮細胞上;淋巴在竇內緩慢流動,利於巨噬細胞清除抗原

2. 髓質

髓索:索條狀淋巴組織;有B 細胞、漿細胞 、巨噬細胞;漿細胞分泌抗體

髓竇:腔寬大;巨噬細胞多, 過濾功能強

功能

1.濾過淋巴 巨噬細胞清除淋巴中的抗原物質(細菌、病毒、毒素等)

2.免疫應答 體液免疫應答(B 細胞);細胞免疫應答(T 細胞)

第13章 內分泌系統

組成:內分泌腺(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垂體、松果體) 內分泌細胞(散在分佈於其它器官中)

內分泌腺的特點:內分泌細胞形成團、索、或濾泡,無導管,毛細血管豐富

(一)甲狀腺

結構 分左右兩葉;外包結締組織被膜;實質含大量甲狀腺濾泡和濾泡旁細胞

1、甲狀腺濾泡

大小不等,由單層立方的濾泡上皮細胞圍成;腔內充滿嗜酸性均質狀膠質,即碘化的甲狀腺球蛋白;周圍結締組織富含有孔毛細血管;濾泡上皮細胞:含氮激素分泌細胞,胞質頂部有分泌顆粒和膠質小泡,產生甲狀腺素

甲狀腺素的形成過程

濾泡上皮從血中攝取氨基酸,在粗面內質網合成甲狀腺球蛋白的前體,繼而在高爾基復合體加糖基並濃縮形成分泌顆粒,再以胞吐方式排放到濾泡腔內儲存。濾泡上皮能從血中攝取I—,經氧化,再進入濾泡腔內與甲狀腺球蛋白結合,形成碘化的甲狀腺球蛋白,最後被水解酶分解,形成T3和T4。

2、濾泡旁細胞

位於甲狀腺濾泡之間,或濾泡上皮細胞之間,較大,色淡,分泌顆粒內含降鈣素 降鈣素:作用於成骨細胞,促進骨鹽沉著;抑制胃腸道和腎小管吸收Ca2+,降低血鈣

(二)甲狀旁腺

有被膜,腺細胞排成索團狀

1、主細胞:數量多,多邊形,色淺,分泌甲狀旁腺激素,作用於骨細胞和破骨細胞,促進溶解骨鹽;促進腸和腎小管吸收鈣,升高血鈣

2、嗜酸性細胞:青春期前後出現,胞質嗜酸性,含大量線粒體;功能不明

(三)腎上腺

結構 外包結締組織被膜;實質分皮質和髓質,前者占腎上腺體積的80%~90%

皮質 含大量類固醇激素分泌細胞和豐富的血竇

1、球狀帶:較薄,細胞聚集成球團狀;細胞較小,分泌鹽皮質激素(醛固酮),促進腎保Na+排K+和胃吸收Na+ ,維持血容量

2、束狀帶:最厚,細胞排成索;細胞較大,含大量脂滴,分泌糖皮質激素(皮質醇),促進蛋白和脂肪轉變為糖,抑制免疫應答,對抗炎癥

3、網狀帶:最薄,細胞索吻合成網;細胞較小,嗜酸性,含較多脂褐素,分泌雄激素、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質激素

髓質 含髓質細胞、少量交感神經節細胞、血竇,有中央靜脈

髓質細胞(嗜鉻細胞):多邊形,排成索、團,含嗜鉻顆粒(黃色),分為腎上腺素細胞(占80%)和去甲腎上腺素細胞,分別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

(四)垂體

由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兩部分組成。

腺垂體

1. 遠側部

a、 嗜酸性細胞:胞質嗜酸性,分泌:

生長激素GH:促進肌肉、內臟的生長及多種代謝過程;刺激骺軟骨生長,使骨增長 催乳激素PRL:女性較多,促進乳腺發育和乳汁分泌,分娩前期和哺乳期功能旺盛

b、嗜堿性細胞:較少,胞質嗜堿性,分泌:

促甲狀腺素TSH:促進甲狀腺素的形成和分泌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促進腎上腺皮質束狀帶分泌糖皮質激素 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促進女性卵泡發育;促進男性精子發生 黃體生成素LH-促進女性排卵和黃體形成;促進男性分泌雄激素

c、嫌色細胞:多,體積小,染色淺,界限不清,部分含少量分泌顆粒,為脫顆粒的嗜色細胞,或處於形成嗜色細胞的初期階段

2. 中間部 由嗜堿性細胞和濾泡構成;分泌黑素細胞刺激素MSH

3.結節部 主要由嫌色細胞構成,有少量嗜酸性細胞、嗜堿性細胞;嗜堿性細胞分泌促性腺激素

4.垂體門脈系統

垂體上A (結節部上端)→ 第一級毛細血管網(漏鬥)→垂體門微V(結節部) →第二級毛細血管網(遠側部)→V竇→小V

垂體門微靜脈及兩端毛細血管網構成垂體門脈系統

5. 下丘腦和腺垂體的關系

下丘腦弓狀核→(分泌)6種釋放激素、3種釋放抑制激素 →(由軸突)漏鬥→→(釋放)第一級毛細血管網→垂體門脈系統→腺垂體→(調節)激素分泌→(調節)調節靶器官

神經垂體

組成

1、無髓神經纖維:下丘腦視上核、室旁核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軸突形成的下丘腦神經垂體束

赫令體:視上核、室旁核的分泌顆粒沿軸突聚集而成的嗜酸性團塊,內含抗利尿激素(加壓素)或催產素

2、垂體細胞:神經膠質細胞,有的含較多脂滴和脂褐素

與下丘腦的關系

下丘腦視上核、室旁核→(由下丘腦神經垂體束)神經垂體→為下丘腦激素的貯存和釋放部位→a抗利尿激素(促進腎遠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b催產素(使子宮平滑肌收縮)

第14章 消化管

(一)胃

構成

黏膜a上皮:單柱(表面粘液細胞) 胃小凹 無杯狀細胞b固有層:賁門腺 幽門腺 胃底腺 粘膜肌層 粘膜下層:結締組織 肌層:很厚的平滑肌(內斜中環外縱) 外膜:漿膜

胃底腺

1.主細胞(胃酶細胞)

LM(光鏡結構):柱狀,核圓,位於基部,胞質基部嗜堿性,頂部有酶原顆粒 EM(電鏡結構): RER 、GC發達,頂部有酶原顆粒 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

2、壁細胞(泌酸細胞)

LM:圓錐形,核圓,居中,可有雙核,胞質嗜酸性EM:細胞內分泌小管、微管泡系統、大量線粒體 功能:分泌鹽酸(激活胃蛋白酶原、殺菌)、內因子

3、頸粘液細胞: 分泌酸性粘液;楔形,色淡,核扁平,居基底

4、幹細胞: 增殖分化為表面粘液細胞和胃底腺細胞

5、內分泌細胞

ECL細胞: 組胺,促進壁細胞泌酸 D細胞:生長抑素,抑制壁細胞 G細胞:位於幽門腺,分泌胃泌素,促進壁細胞泌酸和胃腸粘膜增殖

自我保護機制

a、粘液-碳酸氫鹽屏障 (1)粘液層:不可溶性粘液凝膠— 隔離上皮與胃蛋白酶— 減慢H+向粘膜擴散 (2)表面粘液細胞→ HCO3- →中和H+ →H2CO3 碳酸酐酶 CO2 + H2O

b、胃上皮細胞快速更新、遷移

(二)小腸

構成

粘膜 a上皮:單柱 b固有層:大量小腸腺 c粘膜肌層 粘膜下層:十二指腸腺(分泌堿性粘液) 肌層:內環、外縱平滑肌 外膜:部分十二指腸–纖維膜 其餘–漿膜

粘膜表面積的三級放大:

1.環行皺襞:距幽門5cm~回腸中段,由粘膜和粘膜下層向腸腔突出形成

2.腸絨毛:由上皮和固有層結締組織向腸腔突出形成

3.微絨毛:上皮細胞遊離面的指狀突起,密集排列形成紋狀緣

粘膜上皮:

1. 吸收細胞

LM:高柱狀,遊離面有紋狀緣 EM: 遊離面a微絨毛:使細胞遊離面擴大30倍 b細胞衣:糖蛋白,含雙糖酶、肽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等,是消化吸收的部位 側面:緊密連接阻止腸腔內的物質由細胞間隙進入組織

胞質:豐富的滑面內質網和GC,將吸收的脂類形成乳糜微粒

功能:1.參與消化吸收2.分泌腸激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成為胰蛋白酶 3.參與sIgA的釋放過程

2.杯狀細胞 分泌粘液;從十二指腸至回腸,逐漸增加

3.內分泌細胞 I 細胞:膽囊收縮素- 促胰酶素 S細胞:促胰液素

4.潘氏細胞 小腸腺特有,錐形,含粗大的嗜酸性顆粒,分泌防禦素和溶菌酶

5.幹細胞 位於小腸腺下半部,小,柱狀;增殖分化,更新上皮細胞

粘膜固有層

小腸腺

中央乳糜管:腔大,內皮間隙寬,無基膜,通透性大,運輸乳糜微粒

有孔毛細血管:水溶性物質經此入血 少量平滑肌纖維:收縮可縮短絨毛,利於淋巴和血液運行

淋巴小結:十二指腸、空腸為孤立淋巴小結;回腸為集合淋巴小結

(三)大腸 無環行皺襞和絨毛 上皮中杯狀細胞非常豐富 大腸腺發達,含大量杯狀細胞 外縱行肌三處增厚形成結腸帶

第十五章 消化腺

組成 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胰腺和肝 小消化腺:小唾液腺、食管腺、胃腺、腸腺

功能 分泌消化液,進行化學消化,內分泌

(一)胰腺

結構

被膜:薄層結締組織 胰腺小葉 實質分為:外分泌部,為漿液性腺;內分泌部(胰島)

(1)外分泌部

1. 腺泡:主要由胰腺泡細胞組成,為典型的蛋白質分泌細胞

分泌:1.消化酶-胰蛋白酶原、胰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胰脂肪酶、DNA 酶和RNA 酶等,分別消化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2.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防止兩種蛋白酶原被激活

特點:腺泡腔內有泡心細胞,扁平或立方形,色淺,是閏管起始部的上皮細胞,為胰腺腺泡的特點

2、導管:上皮可分泌水和 HCO3- 等多種電解質

流動途徑:閏管(單層扁平或單層立方上皮)→小葉內導管(單層立方上皮)→小葉間導管(單層柱狀上皮)→主導管(單層高柱狀上皮+杯狀細胞)→與膽總管匯合,開口於十二指腸乳頭

(2)內分泌部

胰島 分散於腺泡之間的大小不等的淺色細胞團,分泌多種激素

1. A細胞(甲細胞,α細胞):20%,分泌胰高血糖素

2. B細胞(乙細胞,β細胞):70%,分泌胰島素

3、 D細胞(丁細胞,δ細胞):5%,分泌生長抑素,直接作用於鄰近的胰島細胞,抑制其分泌

4、PP細胞:很少,分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抑制胃腸運動、胰液分泌及膽囊收縮

(一)肝

結構 表面覆以致密結締組織被膜,除右葉上後部為纖維膜外,均為漿膜;結締組織隨肝門部的血管和肝管的分支伸入實質,將其分隔形成大量肝小葉;肝小葉之間各種管道密集的部位為門管區

(1)肝小葉:肝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多角棱柱狀

a、中央靜脈 b、肝板:由單層肝細胞排列形成;切片上呈現為肝索,以中央靜脈為中心放射狀排列,並吻合成網 界板:肝小葉周邊的肝板,肝細胞較小,嗜酸性較強

1.肝細胞

LM:多面體形;核大而圓,居中,常染色質豐富,部分有雙核或多倍體核;胞質嗜酸性,含彌散分佈的嗜堿性團塊

EM:(1)三種功能面: 血竇面 膽小管面 細胞連接面:有緊密連接、橋粒、縫隙連接

(2)細胞器發達 粗面內質網:合成白蛋白、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脂蛋白和補體等血漿蛋白 滑面內質網:參與生物轉化和代謝,如膽汁合成、脂類代謝、糖代謝、激素代謝和有機異物的轉化 高爾基復合體:參與蛋白質加工和膽汁排泌 線粒體、溶酶體和過氧化物酶體豐富 (3)含糖原、脂滴、色素等內涵物

2、肝血竇

位於肝板之間,匯入中央靜脈;腔大而不規則;內皮細胞有大量窗孔,無基膜,通透性高 肝巨噬細胞(庫普弗細胞):附於內皮,形態不規則,多突起,溶酶體豐富,參與清除血液中的異物、衰老血細胞 肝內大顆粒淋巴細胞(NK細胞):附於內皮或肝巨噬細胞,溶酶體豐富,有免疫功能

3.竇周隙

肝細胞與血竇內皮間的腔隙 貯脂細胞:形態不規則,胞質含大量脂滴;貯存維生素A,形成網狀纖維

4.膽小管:

相鄰肝細胞質膜局部凹陷圍成的微細管道,連接成網,腔面有微絨毛,肝細胞間隙有連接復合體封閉

(2)門管區 相鄰肝小葉之間的結締組織小區,含門三聯管,即小葉間動脈、小葉間靜脈、小葉間膽管

第十六章 呼吸系統

構成 鼻、咽、喉、氣管、主支氣管 肺

(一)氣管與主支氣管

分層

粘膜:上皮- 假復層纖毛柱狀 固有層- 含淋巴組織、彈性纖維

粘膜下層:含混合性腺

外膜:C字形透明軟骨環(氣管) 不規則軟骨片(主支氣管) 平滑肌束、彈性纖維

粘膜上皮 纖毛細胞 柱狀,纖毛密集,可快速擺動排出痰液; 杯狀細胞 分泌粘液; 刷細胞 柱狀,微絨毛密集整齊,部分基部有突觸,可感受刺激;小顆粒細胞 錐形,含致密核芯顆粒,為內分泌細胞,分泌5-羥色胺等,調節平滑肌收縮和腺體分泌; 基細胞 錐形,較小,於基部,為幹細胞,增殖分化形成上皮細胞

(二)肺

結構

漿膜:胸膜臟層

肺實質:肺葉、肺段支氣管、小支氣管、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 、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 肺泡

肺間質:結締組織、血管、淋巴管、神經等

(1)導氣部

1、 葉支氣管 – 小支氣管: 管壁結構同主支氣管;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杯狀細胞、軟骨片、腺體漸減少;平滑肌纖維增多

2、細支氣管: 直徑約1mm;假復層或單層纖毛柱狀上皮;杯狀細胞、軟骨片、腺體少或無;環行平滑肌明顯

3、終末細支氣管 直徑約0.5mm;單層柱狀上皮,以克拉拉細胞為主,杯狀細胞、軟骨片和腺體消失;有完整的環行平滑肌 *克拉拉細胞 柱狀,有分泌顆粒,分泌糖蛋白,於管壁形成保護膜

(2)呼吸部

1、呼吸性細支氣管:單層立方上皮,肌層薄;管壁出現肺泡

2、肺泡管:肺泡隔末端膨大,由單層立方上皮和平滑肌束組成

3、肺泡囊: 若幹肺泡的共同開口

4、肺泡:半球形小囊,由單層肺泡上皮組成

肺泡上皮 Ⅰ型肺泡細胞 覆蓋95% 肺泡表面;扁平寬大,不含核處薄;參與氣體交換 Ⅱ型肺泡細胞 覆蓋5% 肺泡表面;圓或立方形,含板層小體;分泌表面活性物質(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張力,穩定肺泡大小;可增殖分化為Ⅰ型肺泡細胞

②肺泡隔 相鄰肺泡之間的結締組織,含豐富的連續毛細血管、彈性纖維、肺巨噬細胞等 肺巨噬細胞 屬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位於肺泡隔、肺泡腔,吞噬大量塵埃顆粒後改稱塵細胞

③肺泡孔 相鄰肺泡之間的小孔,側支通氣→均衡肺泡內壓

④氣-血屏障 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所通過的結構,包括:肺泡表面液體層 、Ⅰ型肺泡細胞與基膜、薄層結締組織(在小部分區域內有)、連續毛細血管基膜與內皮

第十七章 泌尿系統

組成:腎 — 泌尿 輸尿管、膀胱、尿道—-貯尿、排尿

功能:排泄 調節水、電解質平衡 調節酸堿平衡 分泌生物活性物質

結構

被膜:纖維膜(致密結締組織)

實質 a皮質(包括腎柱):皮質迷路 髓放線 b髓質:腎錐體 :底:與皮質相接 尖:腎乳頭,突入腎盞

腎葉:每個腎錐體及與其相連的皮質 腎小葉:每個髓放線及其周圍的皮質迷路

(一)腎單位 是腎的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球組成。

1.分類

淺表腎單位:85%,腎小體於皮質淺部,較小,腎小管短,在生成尿液中發揮主要作用 髓旁腎單位:15%,腎小體於皮質深部,較大,腎小管長,在濃縮尿液中發揮主要作用

2.腎小體(腎小球)

結構 1、血管球a毛細血管袢:入球微A (粗短) 出球微A(細長) b血管系膜:由球內系膜細胞和系膜基質組成;前者合成基膜和基質,並有吞噬功能,維持基膜的通透性

2.腎小囊:雙層上皮囊 壁層:單層扁平上皮 臟層:足細胞(初級突起、次級突起、裂孔、裂孔膜)腎小囊腔 血管球基膜:中層厚、致密,內、外層薄、稀疏;在濾血中起分子篩作用

功能 濾過膜(濾過屏障):由有孔內皮、基膜和足細胞裂孔膜三層結構構成;選擇性通透血漿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質外,分子量7萬以下、直徑4nm以下的物質可通過,如葡萄糖、多肽、尿素、電解質和水),形成原尿 ,180升/日

3.腎小管 單層上皮性小管,近端接腎小囊,遠端接集合管,有重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成分和排泄的作用,分:近端小管,細段 ,遠端小管

①近端小管:最長、粗

a近曲小管 LM:單層立方上皮,細胞界限不清,核大而圓,胞質嗜酸性,腔面有刷狀緣 EM:遊離面密集的微絨毛,頂小管、頂小泡;側面有側突;基部有質膜內褶、線粒體、鈉泵

b近直小管 結構似曲部,細胞較矮,微絨毛、側突、質膜內褶不發達

功能:重吸收原尿的主要部位,重吸收幾乎所有的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質和大部分水、離子和尿素;分泌氫離子、氨、肌酐和馬尿酸等;轉運和排出酚紅、青黴素等藥物

②細段 管腔小,單層扁平上皮,有利於水和離子通過

③遠端小管 遠直小管和遠曲小管結構相似:單層立方上皮,細胞較小、分界清楚、色淺,腔大、規則,無刷狀緣,基部質膜內褶發達,有豐富的鈉泵

功能:離子交換的重要部位,保水、Na+,排K+、H+、NH3 ;受醛固酮、抗利尿激素調節

(二)集合管

流動途徑弓形集合管(皮質迷路)→ 直集合管(髓放線與腎錐體)→ 乳頭管(腎乳頭)

形態:管徑細→粗,上皮單層立方→單層柱狀,分界清楚,染色較淺

功能:重吸收水,進一步濃縮尿液,形成終尿(1~2升/日);受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和心房鈉尿肽的調節

(三)球旁復合體 位於腎小體血管極的三角形區域

球旁細胞:為入球微動脈中膜內的上皮樣細胞,含豐富的分泌顆粒,分泌腎素 腎素:為蛋白水解酶,使血漿的血管緊張素原→血管緊張素Ⅰ;後者在肺血管轉換酶作用下→血管緊張素Ⅱ;促進血管收縮和腎上腺分泌醛固酮,升高血壓

致密班:遠端小管緊貼入球微動脈一側的上皮細胞,高柱狀,排列緊密,為離子感受器,感受濾液中鈉離子的濃度變化,將信息傳遞給球旁細胞和球外系膜細胞

球外系膜細胞:可能傳遞信息

(四)腎間質 腎內的結締組織、血管、神經等

間質細胞:具有分支的突起,含脂滴,合成髓脂Ⅰ, 在肝內轉化為髓脂Ⅱ, 舒張血管、降低血壓

血管內皮細胞(腎小管周圍):產生紅細胞生成素

第18章 男性生殖系統

組成:睪丸、生殖管道、附屬腺、外生殖器

功能:睪丸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生殖管道促進精子成熟,營養、貯存和運輸精子;附屬腺和生殖管道的分泌物參與精液組成

睪丸

結構 表面 淺層:漿膜(鞘膜臟層) 深層:白膜(致密結締組織);於睪丸後緣形成睪丸縱隔

實質 250個睪丸小葉 生精小管→直精小管→睪丸網 睪丸間質

(一)生精小管 由生精上皮構成,後者由生精細胞和支持細胞組成,上皮基膜外有肌樣細胞

1、生精細胞: 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 精子細胞→ 精子 精子發生:從精原細胞到形成精子的過程

①精原細胞:

形態:緊貼基膜,圓或卵圓形,直徑12 µm 核型:46,XY(2n DNA)

A型:核染色淺,幹細胞,增殖分化為B型細胞 B型:核周邊有較粗染色質顆粒。分化形成初級精母細胞

②初級精母細胞

形態:位於精原細胞的近腔側,圓形,直徑18 µm ,核大而圓;

核型:46,XY(4n DNA) 經第一次減數分裂,形成2 個次級精母細胞 切片中可見不同分裂階段的初級精母細胞

③次級精母細胞

形態:位於近腔側,直徑12 µm ,核圓,染色深 核型:23,X / Y(2n DNA) 經第二次減數分裂(無DNA復制)形成2個精子細胞

④精子細胞

形態:位於近腔側,直徑8 µm ,核圓,染色質細密 核型:23,X / Y(1n DNA)

精子形成:

精子細胞不再分裂,經過復雜的變態過程,轉變為蝌蚪狀的精子

①核染色質高度濃縮→精子頭 ②高爾基復合體→頂體 ③中心粒微管延長→軸絲( 9+2微管,尾部) ④線粒體聚集→線粒體鞘 ⑤殘餘胞質脫落

⑤精子

頭:細胞核、頂體(溶酶體,含頂體素、透明質酸酶等) 尾(鞭毛):軸絲構成中軸 頸段—中心粒 中段—9根外周致密纖維、線粒體鞘 主段—致密纖維外出現纖維鞘 末段—僅有軸絲

胞質橋:同一精原細胞形成的子細胞以胞質橋相連,同步發育(同源細胞群)

畸形精子:雙頭或雙核、大頭、小頭、無尾、雙尾、無頂體或小頂體、線粒體鞘異常;可占20~40%;感染、創傷、輻射、激素失調可增加畸形精子數量 精子發生須在低於體溫2~3℃的環境

2.支持細胞

LM:大,從生精小管基底直達腔面;細胞輪廓不清,核三角或不規則形,染色淺,核仁明顯 EM:各種細胞器豐富,有大量內質網、溶酶體、糖原和脂滴;基部側面有緊密連接 功能:支持、營養生精細胞;分泌雄激素結合蛋白和抑制素;產生睪丸液;吞噬精子細胞的殘餘胞質;參與血-睪屏障構成

血-睪屏障

組成:①血管內皮及基膜②結締組織③生精上皮基膜④支持細胞的緊密連接 功能:①防止某些物質進入生精小管,維持精子發育微環境 ②防止精子抗原外逸,引發自身免疫

3、睪丸間質細胞 形態:成群分佈;體大,圓或多邊形;胞質嗜酸性,核圓居中;類固醇激素分泌細胞特征 功能:分泌雄激素

4.直精小管和睪丸網

直精小管 位近睪丸縱隔;短而細的直行管道;單層立方或柱狀上皮;無生精細胞

睪丸網 位於睪丸縱隔內;單層立方上皮;腔大、不規則

第19章 女性生殖系統

組成: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外生殖器;乳腺

功能:

卵巢-產生卵細胞,分泌女性激素; 輸卵管-輸送生殖細胞,是受精部位;

子宮-產生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器官; 乳腺-產生乳汁,哺育嬰兒

(一)卵巢

結構 表面上皮:單層立方或扁平上皮 白膜:薄層致密結締組織 實質:

①皮質:含不同發育階段的卵泡、黃體和白體,之間有特殊的結締組織(由基質細胞、網狀纖維和平滑肌構成) ②髓質:有許多血管和淋巴管 門細胞:分泌雄激素

(1)卵泡的成熟與發育

卵泡從胚胎時期開始發育,以後數量逐漸減少;青春期後,在垂體分泌的卵泡刺激素(FSH)和黃體生成素(LH)刺激下,每個月經周期有一個卵泡發育成熟並排卵;絕經期後,排卵停止。卵泡的發育分為原始卵泡、初級卵泡、次級卵泡、成熟卵泡四個階段。

1. 原始卵泡

居皮質淺層,數量多,體積小,由一個初級卵母細胞和周圍一層扁平的卵泡細胞構成 初級卵母細胞 圓形,直徑約40 µm,胞質嗜 酸性,核大而圓,染色淺,核仁明顯;在胚胎時期由卵原細胞分裂分化形成 , 長期停滯於第一次減數分裂前期

2. 初級卵泡

初級卵母細胞:細胞增大,核糖體、RER增多;出現皮質顆粒(溶酶體)

卵泡細胞:細胞增生;變為立方或柱狀,多層;最內層形成放射冠

透明帶 :位於初級卵母細胞與放射冠之間;由三種蛋白構成:ZP1、ZP2、ZP3( ZP3為精子受體),由卵泡細胞和初級卵母細胞共同分泌 ,卵泡細胞的突起穿入透明帶,與初級卵母細胞的微絨毛或胞膜接觸,並有縫隙連接,傳遞營養和信息分子

3. 次級卵泡

卵泡細胞增至6~12層;卵泡腔形成,腔內充滿卵泡液,含營養成分、雌激素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

卵丘:初級卵母細胞、透明帶、放射冠及部分卵泡細胞突入卵泡腔形成

卵泡腔周圍的卵泡細胞形成卵泡壁,稱顆粒層;卵泡細胞改稱顆粒細胞

初級卵泡和次級卵泡合稱生長卵泡,卵泡周圍形成卵泡膜

①內層:基質細胞分化為多邊形或梭形的膜細胞,具類固醇激素分泌細胞的特征;合成雄激素,透過基膜,在顆粒細胞轉化成雌激素 ② 外層:有平滑肌纖維

4. 成熟卵泡

卵泡液急劇增多,卵泡增大,直徑可超過2cm;卵泡壁變薄;卵泡向卵巢表面突出;初級卵母細胞直徑可達125~150 µm,排卵前36~48小時,完成第一次減數分裂,形成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次級卵母細胞迅速進入第二次減數分裂中期

(2)排卵

成熟卵泡破裂,次級卵母細胞從卵巢排除的過程。

排卵前,成熟卵泡向卵巢壁突出,形成卵泡小斑;卵丘與卵泡壁分離。排卵時,小斑處破裂,卵泡膜外層平滑肌纖維收縮,次級卵母細胞聯同放射冠、透明帶和卵泡液排出。排卵後24小時,次級卵母細胞若不受精,即退化消失;若受精,則繼續完成第二次減數分裂,形成單倍體的卵細胞和一個第二極體。

(3)黃體

排卵後,殘留在卵巢內的卵泡顆粒層和卵泡膜向腔內塌陷,演化成具有內分泌功能的細胞團,新鮮時呈黃色

顆粒黃體細胞:顆粒細胞分化形成;數量多,體積大,染色淺,位於黃體中央,具類固醇激素分泌細胞的超微結構特點;分泌孕激素

膜黃體細胞:即原膜細胞;數量少,體積小,胞質和核染色深,主要位於黃體周邊;與顆粒黃體細胞協同作用分泌雌激素

月經黃體 若卵未受精,黃體維持12 ~ 14天後退化

妊娠黃體 若受精,黃體繼續發育,直徑可達4~5cm;分泌大量孕激素、雌激素和松弛素;妊娠黃體存在4~6個月後退化

黃體退化後被致密結締組織取代,成為斑痕樣的白體

(4)閉鎖卵泡 從胎兒時期 至出生後,整個生殖期,絕大多數卵泡在發育的各個階段停止生長並退化,退化的卵泡

初級卵母細胞自溶消失;死亡的卵泡細胞或顆粒細胞被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吞噬;透明帶塌陷,存留一段時間後消失;膜細胞可形成間質腺,分泌雌激素

(二)子宮

(1)子宮底部和體部 厚壁的肌性器官,分底部、體部和頸部;子宮壁由外向內分為外膜、肌層和內膜(粘膜)

1. 外膜: 漿膜

2. 肌層:成束或成片的平滑肌構成,肌束間以結締組織分隔;在妊娠期,平滑肌纖維增大,增殖,肌層明顯增厚

3. 內膜:由單層柱狀上皮和固有層構成 單層柱狀上皮:由分泌細胞和散在的纖毛細胞組成 固有層:含子宮腺,結締組織含大量低分化的基質細胞,血管豐富

可分為表淺的功能層和深部的基底層

功能層:較厚,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發生周期性剝脫出血,即月經 基底層:較薄,不參與月經形成,在月經期後能增生,修復功能層

子宮動脈的分支: 在基底層形成短而直的基底動脈;在功能層螺旋走行,稱螺旋動脈

(2)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

月經周期 在卵巢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子宮底部和體部的內膜功能層發生周期性變化,即每28天左右發生一次內膜剝脫、出血、修復和增生

1. 增生期( 卵泡期 )

在雌激素作用下,上皮細胞和基質細胞增生;早期,子宮腺少,細而短;晚期,內膜增厚至2~3mm,子宮腺增多,增長,腺腔增大,胞質內出現糖原;螺旋動脈增長、彎曲

2. 分泌期( 黃體期 )

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內膜增厚至5mm;子宮腺極度彎曲,膨脹,充滿分泌物;螺旋動脈增長,更彎曲;固有層基質中含大量組織液而水腫,基質細胞肥大,胞質內充滿糖原;卵若受精,發育為蛻膜,否則,進入月經期

3. 月經期

卵未受精,黃體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下降;螺旋動脈收縮,內膜缺血,組織壞死;螺旋動脈短暫擴張,血液湧入內膜功能層,內膜表層崩潰,壞死的組織塊及血液進入子宮腔;末期,功能層全部脫落,基底層的子宮腺細胞增生,修復內膜上皮

胚胎學

第20章 胚胎學緒論

胚胎學 研究從受精卵發育為新生個體的過程及其機理,包括生殖細胞發生、受精、胚胎發育、胚胎與母體關系、先天性畸形等。

胚胎發育(38周,266天)

1.胚期: 受精-第8 周末,受精卵發育為初具雛形的胎兒

2.胎期:第9 周-出生, 胎兒生長,各系統繼續發育並出現功能活動

第21章 胚胎發生總論

(一)受精 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

部位:輸卵管壺腹部 時間:精子-進入女性生殖管道後24小時內;卵子-排卵後24小時內 條件:生殖管道暢通;精子獲能

受精過程 分為三期

1.精子釋放頂體酶,解離放射冠卵泡細胞

2.精子與精子受體 ZP3 結合,釋放頂體酶,在透明帶形成孔道(頂體反應-精子釋放頂體酶,溶蝕放射冠和透明帶的過程)

3.精卵融合:精子細胞核進入卵母細胞;次級卵母細胞完成第二次減數分裂,排出第二極體;雄原核、雌原核形成並融合,受精卵形成;透明帶反應-卵子釋放皮質顆粒酶,使透明帶變性,確保單精受精

受精意義 恢復2 倍體核型,受精卵發育的新個體的遺傳性狀為雙親的混合;決定性別;啟動卵子代謝和細胞分裂

(三)胚泡的形成和植入

形成: 卵裂:為受精卵的有絲分裂,子細胞稱卵裂球 桑椹胚:第3 天,含12~16個細胞 胚泡:第4 天,約含100個細胞;滋養層、內細胞群、胚泡腔;透明帶溶解、消失

植入(著床):胚泡包埋入子宮內膜的過程

時間:受精後第5~12天 部位:子宮體部和底部 機制:滋養層細胞分泌蛋白水解酶在子宮內膜溶蝕一缺口 滋養層→合體滋養層、細胞滋養層

蛻膜反應:子宮內膜(由分泌期進入妊娠期)→蛻膜; 基質細胞→蛻膜細胞

基蛻膜、包蛻膜、壁蛻膜

異位植入:前置胎盤-植入於近子宮頸處;宮外孕-最常發生於輸卵管

(四)二胚胎層胚盤(第2 周)

①內細胞群→二胚層胚盤 上胚層:單層柱狀細胞 下胚層:單層立方細胞

②羊膜腔、羊膜囊、羊膜細胞、羊水 ③卵黃囊④胚外中胚層、胚外體腔、體蒂

(五)胎膜和胎盤

(1)胎膜

1、絨毛膜

由合體滋養層、細胞滋養層、胚外中胚層構成,伸出大量絨毛;

初級絨毛幹→次級絨毛幹→三級絨毛幹;遊離絨毛、細胞滋養層殼、絨毛間隙;

叢密絨毛膜、平滑絨毛膜;水泡狀胎塊( 葡萄胎) : 滋養層細胞過度增生, 絨毛水腫呈水泡狀,絨毛膜上皮癌

2. 羊膜

半透明的薄膜(由一層羊膜細胞和胚外中胚層構成);

羊水:由羊膜分泌和吸收;胎兒吞飲和排尿 作用:有利胎兒活動、防止粘連、緩沖外力壓迫、擴張宮頸和沖洗產道 正常-1000~1500 ml (足月) 過少-< 500 ml-泌尿系統異常 過多-> 2000 ml-無腦畸形、消化道閉鎖

羊水檢查:細胞染色體檢查(先天愚型,21三體型);DNA分析;化學物質分析,以早期發現畸形

3、 卵黃囊→包入臍帶,退化 卵黃蒂→閉鎖

4、尿囊:為卵黃囊尾側向體蒂內伸出的盲管→臍尿管→臍中韌帶

5、臍帶←體蒂 構成:羊膜、粘液性結締組織、2 條臍動脈和1條臍靜脈、閉鎖的卵黃囊和尿囊 作用:通過臍血管進行物質運輸 足月長度:40~60 cm

(2)胎盤

1、結構 足月-500 g, 直徑15~20 cm;叢密絨毛膜+基蛻膜;胎盤隔,15~30 個胎盤小葉;40~60 個絨毛幹,絨毛 間隙 充滿母體血

2、血液循環 2 套血液循環系統 母體:子宮螺旋動脈→絨毛間隙→子宮靜脈

胎兒:臍動脈→絨毛毛細血管→臍靜脈

胎盤膜(胎盤屏障):合體滋養層,(細胞滋養層),基膜,(結締組織),毛細血管基膜和內皮

3、 功能

物質交換:獲得營養和O2 ,排出代謝廢物和CO2;某些藥物、病毒、化學物質通過,引起畸形,有機汞→先天性水俁病,風疹病毒→先天性心臟病、耳聾、白內障和青光眼

內分泌:合體滋養層分泌激素

1.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進黃體發育和分泌; 第2周出現-妊娠測試

2.人胎盤催乳素:促進乳腺發育和胎兒生長

3.孕激素和雌激素:第4月開始分泌,逐漸替代黃體

中國近代史復習總匯

生物化學復習重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