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細數玉門從繁榮到“鬼城”的變遷史:因油而興,也因油而衰

萬物在漫長的歲月中流轉,繁華與凋零也許隻是瞬間。2022年農歷新年將至,位於北方的甘肅玉門,籠罩在一片嚴寒肅殺之中。與這座城市一起陷入嚴寒的,還有一群苦苦等待的農民工的心情

萬物在漫長的歲月中流轉,繁華與凋零也許隻是瞬間。

2022年農歷新年將至,位於北方的甘肅玉門,籠罩在一片嚴寒肅殺之中。與這座城市一起陷入嚴寒的,還有一群苦苦等待的農民工的心情。

臨近年關,甘肅酒泉玉門重點招商引資文旅項目“玉門風情文化街”的開發商,被曝出拖欠農民工工資超過3年之久。據調查,這傢名為“玉門中億文旅”的公司,共拖欠32.96429萬餘元工程款,至今沒有著落。

“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欠薪不用還”,有媒體人甚至自編順口溜嘲諷玉門市有關部門。

夾雜在天津與鄭州的疫情消息之中,玉門市的負面糾葛在新聞版面上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這也是時隔多年,人們又一次在熱搜上看到有關玉門的消息。

這一次相比從前,仿佛“換瞭人間”。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提起玉門兩個字,多數人都會想到從前在課本中學到的關於玉門關的詩句,但其實,玉門與玉門關並不是同一個地方,二者在空間上有著將近350公裡的距離。

如今的玉門是甘肅酒泉市管轄的一個縣級市,位於甘肅西北部,東連嘉峪關市與金塔縣,西接瓜州縣。

人們今天在地圖上看到的玉門市,是依蘭新交通主幹道謀求新生的新城,在更早時候,位於老君廟的玉門舊城遠比今天的新城名氣大,彼時的玉門還沒有成為荒蕪的“廢城”,相反,在當時的國人心目中,這裡是一座真正的流金之城。

坐落於戈壁腹地、祁連山下,有一座油田,名喚玉門油田,這裡誕生瞭新中國第一口油井、第一個油田、第一個石化基地。

玉門與石油的緣分,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間。當年,距離玉門市新城與老城不遠的赤金鎮的民眾,在石油河一帶淘金時發現瞭可點燈照明的“石漆”,即石油。

1909年,當地有6人聯合集資,采用土法開采石油,在當時就實現瞭年產50多噸的產量。

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地質學者謝傢榮在對玉門地區經過瞭半年的勘探後,出具瞭一份《甘肅玉門石油報告》,引發瞭中國地質學界的關註,打破瞭西方專傢對中國沒有石油的論斷。

在愛國學者的不斷勘探下,1939年8月11日,老君廟油井噴出瞭第一股石油,從那時起,中國開始瞭自己的石油工業。

如今提起油田,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大慶油田,但其實,玉門的現代化采油比大慶早瞭近20年。

1949年6月,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第一野戰軍解放甘肅,毛主席當時就說,希望本年年底能夠解決甘青寧三省,並直達甘涼肅三州取得油源,這裡的油源,指的就是玉門油田。

擁有能源,意味著擁有發展的第一驅動力,這在一個國傢白手起傢時是一種明顯的優勢,在建國初期,這種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

因為石油,玉門很快便進入瞭第一次發展快車道。

1953年,玉門油田被列入瞭“一五計劃”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在那個“甩開膀子創生產”的年代,無數學生、技術工人、學者將青春與熱血揮灑在重工業遍佈的土地上,玉門也不例外。

玉門油田就是當時玉門的“金飯碗”,人們靠它發展,靠它致富。1955年10月26日,國務院批準成立玉門市,這也是上述提到的老君廟舊城。

1957年,玉門油田在“一五計劃”之下取得重大突破,12月,新中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在這裡宣佈建成。

此後,玉門油田便作為中國石油工業的大學校、大試驗場、大研究場所,擔負起瞭“出產品、出人才、出經驗、出技術”的歷史重任,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做出瞭重大貢獻,這一歷史階段中玉門被人們稱為擔負“三大四出”的重任。

同年,中國核工業總公司404廠在玉門境內的五華山地區籌建。該廠曾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實驗中發揮瞭重要作用。

兩年後,玉門油田原油產量達到瞭140.62萬噸,占全國原油總產量的51%,撐起瞭新中國石油工業的半壁江山。

玉門也的確走出瞭許多的技術人才,鐵人王進喜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回到玉門,從高速公路去往玉門油田的路邊,就能看到王進喜紀念館。1950年,玉門油礦招工,27歲的王進喜通過考試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石油工人。

隨著石油工業基地的建成,玉門油田與玉門市也進入瞭最鼎盛的發展黃金期,城鎮化水平迅速提高,經濟總量、居民消費水平也躍居當時甘肅省前列。蘭新鐵路蘭州至玉門段的開通,也讓玉門油田的產能得到瞭更快的發展。

1964年,蘭州鐵路局在玉門站鎮區設立玉門鐵路分局,後來發展為玉門東鎮,成為玉門主城區的東門戶,大大帶動瞭玉門周邊地區的城鎮化。

興盛時期的玉門,作為西北地區少有的純工業城市,曾經僅憑石油工業便養活瞭土地上的一眾百姓。當時的玉門在主城與郊區之間一度沒有絲毫農業,一座城的生計依靠著一個大型企業,其餘所有的企業甚至政府都圍繞著這個企業以及它的事業發展。

由於常年無人,遺留在老城的街道、管道以及曾經的供暖設施等都面臨著退化與老化,凋敗的景象更甚。

在當時的玉門,石油工人就是當地最光榮的職業,這種風氣反映到婚戀市場上,表現為未婚男性“吃香”與否,要看他的職業是什麼,甚至一度簡單粗暴地被分為“是石油管理局的”以及“非石油管理局的”,前者當然是婚戀市場上的香餑餑。

可以說,全玉門人的生計與發展,當時都系之於石油產業。

在那個輝煌與充滿熱情的年代,人們曾經以為這樣的興盛是漫無邊際、沒有盡頭的,地下的石油可以一直開采,玉門的經濟也會這樣一直騰飛。

顯然,這樣的想法在如今看來,帶有極致的理想化甚至是虛幻的成分。改革開放之初,玉門便迎來瞭自己的衰退。

全國很多資源型城市其實都有著相似的命運,在完成瞭特定歷史時期賦予的使命之後,如果沒能找到發展的第二支點,完成發展轉型的話,很難不面臨全面衰退的局面。

對於玉門來說,興,系於石油,衰,同樣系於石油。最初玉門的衰退與石油的產量下降有很大關系,產能從1959年最高的140.62萬噸,降至1998年的38萬噸。

近半個世紀的開采,讓玉門的石油儲量不斷下降,雖然在理論上,如今玉門未開采的石油儲量仍然超過其總量的一半,但由於技術的限制,讓這些石油很難開采,亦或者是很難低成本的開采。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廉價而優質的中東石油成為瞭國傢主要的石油來源,玉門的石油產業在時代發展中逐漸走向瞭終點。

隨著石油產業的降速,玉門也來到瞭發展的岔道口。

首先是石油基地的搬遷。原玉門市政府搬遷至七十多公裡外的玉門鎮新城,數萬市民棄城搬遷,隨著人員的離去,昔日輝煌的玉門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敗下來,遍地都是廢棄的無人居住的樓,街道上曾經林林總總的店鋪也面臨歇業或倒閉,人口的流失讓玉門像抽幹空氣的氣球,幹癟下來,“鬼城”這一稱呼,也在那個時期成為玉門的代稱。

玉門之所以會面臨如此慘烈的衰敗,除瞭石油產業的停滯之外,其實也有長期有意無意被忽略的遺留在歷史中的問題。

第一,玉門舊城是在老君廟油田的基礎上建成的,由於地理原因,地處祁連山北麓石油河峽谷地區的老君廟舊城周圍沒有任何農田。

玉門市建成之後,人們生活所需的糧食與大量的生活用品全靠外界輸入,而因為石油事業的鼎盛,這裡在繁榮時期也並未發展服務業與農業。

一旦賴以生存的石油支柱倒塌,原老君廟舊城無法繼續維持高昂的生活成本,搬遷與衰退便成瞭必然。

第二,玉門的石油產業發展迅速,但其他產業發展緩慢,長期以來產業結構處於失衡狀態,且由於過度開采石油導致當地的環境惡化。

建國初期大力開采石油是為瞭破壞國外的封鎖,加快本國重工業發展,由於當時技術限制,很多時候存在盲目開采的情況,且缺乏科學規劃。

此外,玉門地處祁連山地震帶上的,地震、山體滑坡頻發,這裡經過幾十年的開采,已然不適合人類居住。

第三,玉門的工業企業管理制度落後,逐漸被時代所淘汰。

長期以來,玉門在鐵路局與石油管理局的聯合制衡下發展,缺乏現代企業管理思路,在改革開放後,這些企業由於缺少瞭財政的支撐,逐漸暴露出缺點。

此外,如今現代企業的技術支撐已經不需要在地理上靠近資源開采區,種種原因之下,老君廟舊城的衰落幾乎成為瞭必然。

舊城成為瞭“廢城”,新城發展不力,如今的玉門已然很少有年輕人願意留下,大多數人都背井離鄉到外面打拼,留下的居民很多都是老年人,這幾乎是所有資源型城市淪為“廢城”之後的共同處境。

結語:

進入21世紀後,引進新的產業幾乎是玉門發展的唯一機會。

2009年,玉門在全國率先開啟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但發展並不如想象中的好,至少不如石油產業興盛時候那樣好。

因為急於從風電中獲得稅收,加速轉型的“風電三峽”玉門,如今因配套輸電設施建設滯後造成產能閑置,總而言之,這個新的產業並沒有給玉門帶來多少發展機會。

現如今的玉門,從當年的“石油城”變成瞭“鬼城”,舊城區中,到處是凋零的痕跡,關閉的職工食堂、鎖著門的百貨商場、廢棄的居民樓,堪稱荒無人煙。

由於常年無人,遺留在老城的街道、管道以及曾經的供暖設施等都面臨著退化與老化,凋敗的景象更甚。

“油城”是玉門輝煌的過去,“鬼城”是玉門棘手的如今,未來的玉門,又將如何發展呢?

文章部分資料與數據來自《石油城玉門的發展史:繁榮與衰落都來去匆匆》 ,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作者:黑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