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大黃——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

大數據統計目前已知大黃化學成分324個,對應的化學分子適應癥39個,對應靶點124個。活性個數:抗病毒: 9;抗菌:38;抗炎:14。異名100個,藥對20個,中成藥(《新

大數據統計

目前已知大黃化學成分324個,對應的化學分子適應癥39個,對應靶點124個。

活性個數:抗病毒: 9;抗菌:38;抗炎:14。

異名100個,藥對20個,中成藥(《新編國傢中成藥》)480個,研究期刊文獻3861篇,涉及新冠肺炎處方24個。

異名

紋,土蕃大黃,大黃莖,君母紮,馬綿黃,蘇吉,岷縣大黃,錦文,馬蹄大黃,賽爾保衛丹,馬蹄黃,西寧蛋吉,雜瓦星,上海大黃,將軍,錦莊黃,莊浪大黃,瓜葉天黃,涼州大黃,紫莖大黃,南大黃,北大黃,掌葉大黃,錦紋大黃,蛋吉,狗頭大黃,葵葉大黃,朱木薩,西莫興,金大黃,君紮,酒軍,西大黃,比合日巴斯,制大黃,西寧大黃,西藏大黃,代黃,君隻,大大黃,楓葉大黃,四川大黃,金木紮,廣黃,大黃炭,蜀大黃,唐古特大黃,懂那尖曲,藥用大黃,西寧中吉,黃良,河州大黃,野黃,雅黃,牛舌大黃,銓水大黃,熟大黃,君木紮,甘肅大黃,涼黃,清水大黃,香大黃,雞爪大黃,無聲虎,酒大黃,錦紋,拉竣,唐固大黃,列頑的,熟軍,川大黃,火參,賽爾多,雲南大黃,峻,膚如,制軍,藥大黃,竣章,開片大黃,薩奧加保,破門,西星,文縣中吉,川軍,生軍,土大黃,中吉,熱萬德,青海大黃,金木,文片大黃,土番大黃,天水大黃,西錦紋,文縣片,西寧箱片,列丸的,白瑪雜日,突蕨掌葉大黃出處:中華本草,中國中藥資源志要,全國中草藥名鑒,全國中草藥匯編

基源:

本品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幹燥根和根莖。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采挖,除去細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幹燥或直接幹燥。出處 :中國藥典2015一部

原物種/礦物描述:

(1)掌葉大黃:多年生草本,高達2m。地下有粗壯的肉質根及根狀莖。莖粗壯,中空,綠色,平滑,無毛,有不甚明顯的縱紋。單葉互生;具粗壯長柄,柄上密生白色短刺毛;基生葉葉片圓形或卵圓形,長寬近相等,達35cm,掌狀5~7深裂,裂片矩圓形或寬披針形,先端尖,邊緣有大的尖裂齒,葉上面疏生乳頭狀小突起和白色短刺毛,下面有白色柔毛,以脈上為多,並疏生黑色腺點,葉基部心形;莖生葉較小,有短柄;托葉鞘大,筒狀,綠色,有縱紋,密生白色短柔毛。秋季開淡黃白色花,大圓錐花序頂生;花梗纖細,中下部有關節;花被6裂,長約1. 5mm,排為2輪;雄蕊9個。瘦果矩卵圓形. 有3棱,沿棱生翅,翅邊緣半透明,頂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2)藥用大黃:與上種不同之處在於本種基生葉為5淺裂,邊緣有粗鋸齒;托葉鞘膜質,比較透明,上有短毛。花淡黃綠色,翅果邊緣不透明。(3)唐古特大黃:與前兩種相似,唯本種的葉裂極深,裂片常再二回深裂,裂片窄長。花序分枝緊密,向上直立,緊貼於莖。出處:全國中草藥匯編卷一

生境與分佈:

(1)掌葉大黃:生於高寒山區、土壤濕潤的草坡上,華北有栽培。分佈於甘肅、青海、寧夏、四川及西藏等地。(2)藥用大黃:生於大山草坡上與土壤肥厚、陽光充足的地方。分佈於陜西、湖北、四川和雲南等地。(3)唐古特大黃:生於山地灌木林下或林緣較陰濕地方。分佈於甘肅、青海、四川及西藏等地。

出處:全國中草藥匯編(第三版)

藥材性狀:

本品呈類圓柱形、圓錐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塊狀,長13~17cm,直徑3~10cm。除盡外皮者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有的可見類白色網狀紋理及星點(異常維管束)散在,殘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繩孔及粗皺紋。質堅實,有的中心稍松軟,斷面淡紅棕色或黃棕色,顯顆粒性;根莖髓部寬廣,有星點環列或散在;根木部發達,具放射狀紋理,形成層環明顯,無星點。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 有沙粒感。

出處:全國中草藥匯編(第三版)

炮制:

①大黃: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或塊,晾幹。

②酒大黃:將大黃片用黃酒噴灑拌勻,微潤後放鍋內稍炒,取出晾幹(每100kg用黃酒10kg)。

③大黃炭:將大黃片放鍋內,炒至外面黑棕色,存性,取出晾涼。

④熟大黃:將大黃塊用黃酒拌勻,放罐內或其他容器內,封嚴,置於加水的鍋中,蒸至酒被吸盡,取出晾幹(每100kg用黃酒30–50kg)。將大黃切成小方塊放罐內或其他容器內,封嚴,置於加水的鍋中蒸透,取出晾幹或烘幹。

出處:全國中草藥匯編(第三版)

儲藏: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性味歸經: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

功能主治:

  • 根、根莖: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痛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外用於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於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於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於血熱有瘀出血癥。

出處:全國中草藥名鑒

  • 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利濕退黃。用於實熱積滯便秘,血熱吐衄,目赤咽腫,癰腫疔瘡,腸癰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跌打損傷,濕熱痢疾,黃疸尿赤,淋證,水腫;外治燒燙傷。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於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於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於血熱有瘀出血癥。

出處:中國藥典2015

  • 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主治實積便秘,熱結胸痞;濕熱瀉痢,黃疸,淋病,水腫腹滿,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胃熱嘔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經閉,產後瘀滯腹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熱毒癰瘍,丹毒,燙傷[1]。

出處:抗腫瘤中藥藥理與臨床

  • 根及根狀莖(大黃):苦,寒。瀉熱通便,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喉痛,瘀血經閉,跌打損傷。

出處:中國中藥資源志要

  • 瀉熱通便,涼血解毒,逐瘀通經。適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 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適用於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適用於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適用於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適用於血熱有瘀出血癥。

出處:全國中草藥匯編

用法用量:3~30g,用於瀉下不宜久煎。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患處。

禁忌:孕婦禁用。哺乳期婦女慎用,以免引起嬰兒腹瀉。

常用處方

(1)傷寒陽明腑證,陽邪入裡,腹中有燥屎,腹滿痛,譫語,潮熱,手足濈然汗出,不惡寒,痞滿燥實全見者:

大黃(酒洗)四兩,厚樸(炙,去皮)半斤,枳實(炙)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二升,去滓,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傷寒論》大承氣湯)

(2)大便不通:

大黃(銼,炒)五兩,大麻仁(研)二兩。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後熟水下。(《普濟方》大黃丸)

(3)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

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炮),細辛二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金匱要略》大黃附子湯)

(4)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 小便不利,腹微滿:

茵陳蒿六兩,梔子(擘)十四枚,大黃(去皮)三兩。上三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傷寒論》茵陳蒿湯)

(5)湯火灼傷:

大黃一兩,生寒水石半兩。上為細末,清油調,塗傷破處。(《普濟方》)

中成藥(收錄於《新編國傢中成藥》,共計480種,以下列出5種供參考):

三黃丸

大力藥酒

沉香化滯丸

麝香抗栓丸

陳香露白露片

中藥飲片(收錄於《中國藥典2015》):

大黃

酒大黃

熟大黃

中藥成方制劑(收錄於《中國藥典2015》,共計153種,以下列出5種供參考):

清淋顆粒

舒膽膠囊

礞石滾痰丸

跌打活血散

檳榔四消丸(大蜜丸)

藥對(共計20種,以下列出5種供參考):

藥理作用(共計80種,以下列出5種供參考):

瀉下作用/利膽作用/保肝作用/抗潰瘍/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大黃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中的應用(共計24個處方包含大黃,以下列出10個供參考)

(1)以麻杏石甘湯、甘露消毒丹合升降散加減

分析統計: 綜合計算指數:71.44; 歸肺經:13 ;抗病毒活性成分統計:81 個; 抗菌活性成分統計:287 個; 抗炎活性成分統計:175 個

組成:生麻黃8g,杏仁12g,生石膏30g,生甘草10g,滑石30g,茵陳20g,黃芩15g,白蔻仁10g(後下),藿香15g,法夏15g,蒼術15g,葶藶子20g,連翹15g,白僵蠶5g,蟬蛻5g,薑黃10g,生大黃5g,重樓10g,丹皮15g,赤芍15g,鬱金15g,石菖蒲15g,生地15g,玄參15g。

臨床癥狀:發熱,或身熱不揚,汗出不暢,喘息氣促,幹咳或嗆咳,或伴有咽痛,胸悶脘痞,口幹飲水不多,口苦或口中黏膩,大便粘滯。舌暗紅,苔黃膩,脈滑數。治以清熱化濕,宣肺解毒。

來源: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治療方案(試行第一版)

(2)麻杏石甘湯合清氣化痰湯加減

分析統計: 綜合計算指數:70.14; 歸肺經:12 ;抗病毒活性成分統計:86 個; 抗菌活性成分統計:244 個; 抗炎活性成分統計:166 個

組成:麻黃9g,杏仁10g,生石膏30-50g,甘草10g,浙貝母15g,瓜蔞15g,黃芩15g,桔梗15g,枳殼15g,茯苓20g,葶藶子15g,魚腥草30g,白術15g,蒼術15g,陳皮10g,清半夏10g,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

臨床癥狀:高熱,咳嗽,咯黃痰,咽痛,嚴重伴喘,胸悶痛,汗出,口渴,手足逆冷,舌質淡紅,苔薄黃或黃膩,脈滑數。

來源:黑龍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第二版)

(3)以宣白承氣湯、黃連解毒湯合解毒活血湯加減

分析統計:綜合計算指數:56.15; 歸肺經:7 ;抗病毒活性成分統計:75 個; 抗菌活性成分統計:229 個; 抗炎活性成分統計:152 個

組成:生麻黃8g、杏仁12g、生石膏30g、生大黃10g、瓜蔞仁30g、桃仁10g、赤芍15g、葶藶子20g、黃連3g、黃芩10g、桑白皮10g、重樓10g、丹皮15g、鬱金15g、石菖蒲15g、生地15g、玄參15g。

臨床癥狀:發熱,咳嗽,痰多黃稠,胸悶,氣喘,口渴,口氣臭穢,腹脹便秘。舌暗紅,苔厚黃濁,脈滑數或沉緊。治以清熱宣肺,通腑瀉熱。

來源: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治療方案(試行第一版)

(4)參附湯加減

分析統計: 綜合計算指數:50.38; 歸肺經:6 ;抗病毒活性成分統計:67 個; 抗菌活性成分統計:225 個; 抗炎活性成分統計:138 個

組成:生曬參(先煎另燉)、 制附片(先煎)、天冬、麥冬、生大黃(後下)、金銀花、水牛角(先煎)、山萸肉、五味子、蘆根、生甘草。

臨床癥狀:

主癥:神識昏蒙、淡漠,口唇爪甲紫暗,呼吸淺促,咯粉紅色血痰,胸腹灼熱,四肢厥冷,汗出,尿少。

舌脈:舌紅絳或暗淡,脈沉細數。

來源:陜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

(5)新冠肺炎診療推薦處方

分析統計: 綜合計算指數:47.88; 歸肺經:8 ;抗病毒活性成分統計:44 個; 抗菌活性成分統計:225 個; 抗炎活性成分統計:117 個

組成:生麻黃6g、杏仁9g、生石膏15g、甘草3g、藿香10g(後下)、厚樸10g、蒼術15g、草果10g、法半夏9g、茯苓15g、生大黃5g(後下)、生黃芪10g、葶藶子10g、赤芍10g。

臨床癥狀:發熱面紅,咳嗽,痰黃粘少,或痰中帶血,喘憋氣促,疲乏倦怠,口幹苦粘,惡心不食,大便不暢,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來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6)麻杏甘石湯合宣白承氣湯加減

分析統計:綜合計算指數:46.37; 歸肺經:8 ;抗病毒活性成分統計:60 個; 抗菌活性成分統計:175 個; 抗炎活性成分統計:110 個

組成:生石膏(先煎)、杏仁、生大黃(後下)、全瓜蔞、炙麻黃、知母、黃芩、蘆根、生甘草。

臨床癥狀:

主癥:高熱不退,咳嗽明顯,少痰或無痰,喘促短氣,頭身痛;或伴心悸,躁擾不安。

舌脈:舌質紅,苔薄黃或膩,脈弦數。

來源:陜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

(7)新冠肺炎防治方

分析統計: 綜合計算指數:43.96; 歸肺經:5 ;抗病毒活性成分統計:59 個; 抗菌活性成分統計:220 個; 抗炎活性成分統計:138 個

組成:全瓜蔞 30g 鬱金 10g 葶藶子 30g 丹參 30g 地龍 15g 蠶砂 15g 蒼術 15g 豬苓 30g 生大黃 10g(後下)枳實 15g 炒山梔 15g 生曬參 30g

臨床癥狀:呼吸困難、胸悶或胸痛,喘息氣促,幹咳、少痰,乏力,語聲低微,燥擾不安,甚則神昏譫語,汗出肢冷,口唇紫暗,舌暗紅苔黃膩,脈沉細欲絕。

來源: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第二版)

(8)新冠肺炎防治處方

分析統計: 綜合計算指數:43.52; 歸肺經:9 ;抗病毒活性成分統計:48 個; 抗菌活性成分統計:188 個; 抗炎活性成分統計:107 個

組成:生石膏 45g(先下)炙麻黃 10g 杏仁 10g 銀花 15g (炒)知母 10g 水牛角片 30g 浙貝母 10g 瓜蔞 30g 生大黃 10g(後下)厚樸 15g 地龍 20g 葶藶子 20g 赤芍 20g 生黃芪 20g

臨床癥狀:高熱,咳嗽,少痰,胸悶胸痛氣促,身痛,口幹不欲飲,脘腹脹滿,惡心嘔吐,便秘或便糖不爽,氣短,乏力,舌紅或絳苔黃膩,脈滑數。

來源: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第二版)

(9)新冠肺炎中醫防治方

分析統計: 綜合計算指數:42.33; 歸肺經:7 ;抗病毒活性成分統計:46 個; 抗菌活性成分統計:195 個; 抗炎活性成分統計:99 個

組成:杏仁9g,生石膏30g,瓜蔞15g,大黃6g,炙麻黃9g,葶藶子15g,桃仁10g,赤芍15g,生甘草9g,花粉15g,麥冬20g

臨床癥狀:身熱不退,咳嗽痰少,或有黃痰,胸悶氣促,腹脹便秘。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

來源:河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防治方案(試行第三版)

(10)新冠肺炎中醫防治方案

分析統計: 綜合計算指數:42.33; 歸肺經:7 ;抗病毒活性成分統計:46 個; 抗菌活性成分統計:195 個; 抗炎活性成分統計:99 個

組成:杏仁9g 麻黃9g 生甘草9g 生石膏30g 葶藶子15g 花粉15g 瓜蔞15g 桃仁10g 麥冬20g 大黃6g 赤芍15g

臨床癥狀:身熱不退,咳嗽痰少,或有黃痰,胸悶氣促,腹脹便秘。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

來源:河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防治方案(試行第四版)

參考數據來源

本文全部數據均來自於華柄數據服務平臺(http://www.huabeing.com)收集整理,所有數據均有原始來源,保證數據準確是一切解析的基礎。 本文不作為臨床和個人使用依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