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警惕!查出肺結節千萬別隨便切,一不小心追悔莫及!

低劑量螺旋CT是專門篩查肺癌的體檢項目,可檢出毫米級的小結節病灶。如果結節為惡性,則可以在其尚未轉移的早期階段將其揪出,通過規范治療進行根治。不過凡事都有利弊,低劑量螺旋C

低劑量螺旋CT是專門篩查肺癌的體檢項目,可檢出毫米級的小結節病灶。如果結節為惡性,則可以在其尚未轉移的早期階段將其揪出,通過規范治療進行根治。

不過凡事都有利弊,低劑量螺旋CT的廣泛應用,讓肺結節被發現的概率大幅攀升。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胡洋曾介紹,我國約有1.2億肺結節患者;每十個肺結節患者中,就有一個是早期肺癌。

很多人在查出肺結節後,終日擔驚受怕,寢食難安,於是紛紛選擇趕緊手術切除結節,以除後患。畢竟大傢都說“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對抗癌癥的法寶。

但事實上,查出肺結節,隨便一切瞭之,有時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會帶來不小的傷害!

案例一

40多歲的趙女士,查出瞭雙肺、胸膜下多發肺結節(磨玻璃+實性),均小於6mm。自此,她開始瞭定期隨訪。此後3年,影像顯示所有結節均保持穩定,但始終沒有消失。

“雖然現在看著沒事,但萬一哪天其中有幾顆突然爆發,會不會發展成嚴重肺癌?”趙女士的擔心與日俱增,而不久前,一個醫生建議她考慮盡快手術,以絕後患。

這樣真的對嗎?聽聽哈佛專傢怎麼說!

肺癌專傢:就趙女士的情況,目前並不適合手術。

趙女士無吸煙史,且三年來的監測顯示所有肺結節均變化不明顯。雖然結節始終沒有消失,但根據影像來看,這些結節一部分可能為良性或炎癥後改變,一部可能為非典型腺瘤樣增生、原位腺癌或微浸潤腺癌。

無論哪一種,當前結節大小仍處於安全范圍內,且無法通過穿刺活檢或PET-CT來輔助定性,因此並沒有盡快手術的必要。

雖然當前進行手術的話,患者5年生存率將為100%,但考慮到她年紀尚輕,即便當前完全切除所有病灶,未來依然可能出現新的結節,再次手術時,難度會增加不少。

過早手術切除大量的肺組織,既讓患者會承受手術的風險(並發癥),收益也並不明顯。

總結:當肺結節過小且隨訪沒有任何明顯變化時,切不可為圖一時心安而盲目手術。否則很可能損傷大於收益,得不償失。

案例二

40多歲的錢先生,查出瞭雙肺各一枚5mm左右的肺結節,其中左肺為磨玻璃結節,右肺為實性結節。自此,他開始瞭定期隨訪。

第二年,錢先生左肺結節有輕微增長,但此後保持穩定;右肺結節3年間始終穩定不變。由於始終難以明確結節良惡性,錢先生做瞭一個外周血基因檢測,結果提示肺癌高風險。不好的檢測結果,讓錢先生和傢人們立刻產生瞭強烈的手術想法。

這樣真的對嗎?聽聽哈佛專傢怎麼說!

肺癌專傢:我完全能理解錢先生和傢人的緊張感。但是否進行手術根治,以及合適的手術時機,並不能隻看一個基因檢測的結果。

患者右肺的實性結節持續3年間穩定不變,基本上無需擔心。左側磨玻璃結節雖然有輕微增長,但總體仍然趨於平穩,且仍沒有到需要穿刺活檢、手術的大小,完全可以繼續隨訪觀察。

根據目前左肺結節的影像表現來看,它可能為腺癌譜中的一類腫瘤。即便真的是肺癌(並不一定是),當前也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且進展速度極為緩慢,不必擔心隨訪會拖延病情加重。

如該結節能夠五年、十年甚至長期保持這種狀態,那麼完全可以一直隨訪到明顯惡變時再切除,這樣,年輕的結節患者可以繼續獲得很長一段時間的優質生活質量。

總結:當肺結節過小,且長期隨訪中出現略微增大、基因檢測顯示高風險時,也不必著急手術根治,繼續以良好的生活質量保持隨訪,真正有必要時再手術,且並不會導致預後變差。

案例三

60多歲的孫女士,查出瞭左肺下葉一枚直徑約12mm的磨玻璃結節(伴少量臨近胸膜輕微結節增厚),雖然個頭不小,但並未給她帶來任何不適癥狀。此後,她開始瞭定期隨訪。

隨訪3年間,此結節沒有明顯變化,腫瘤標志物也沒有異常。不過近期,她偶然會出現咳嗽、疲乏等問題。這讓孫女士心生警惕——莫不是結節悄悄惡變瞭?問瞭自己的主治醫生後,醫生表示,結節雖然穩定,但已經不算太小瞭,手術拿掉沒什麼問題。

這樣真的對嗎?聽聽哈佛專傢怎麼說!

肺癌專傢:患者隨訪3年間,肺結節並無明顯變化,因此惡性概率非常低。

在尋求手術之前,我建議孫女士進行PET-CT掃描,觀察一下該結節的FDG代謝有無升高。如果PET-CT呈陽性結果,那麼可以考慮手術切除;反之,則繼續觀察,直至該結節出現增大、密度增加等情況再考慮手術。

患者偶然出現的幹咳、疲乏等癥狀,並不能說明病情在惡化,因為即便是沒有結節,普通人也可能會出現這些癥狀。

如果PET-CT結果為陰性,患者繼續隨訪,我建議患者每半年做一次常規身體檢查和血常規檢查,每一年一次胸部CT復查,沒必要進行特定的腫瘤標志物檢測。即便結節真的為惡性,大概率也是增長緩慢的早期肺癌,繼續隨訪不會影響患者治療預後。

總結:即便肺結節已經超過1厘米,也不要輕易手術。此時可借助PET-CT幫助判斷結節的惡性風險。如果陽性,則進行手術;如果陰性,則患者可以繼續隨訪,直至出現增大、密度增加等情況再行手術。

看完以上三個案例,相信大傢對肺結節手術有瞭一些新的理解。一句話總結,肺結節雖小,手術可是大事!

很多時候,肺結節雖然可能隻有幾毫米、1厘米,但手術需要切除的范圍卻會很大。

人體的肺器官就像一顆大樹(倒立),有樹幹、有樹枝,也有樹葉。我們無法控制結節的具體位置,因此有時明明結節並不大,但由於位置不佳,醫生隻能選擇摘除整片肺葉,給患者帶來巨大損傷(有時甚至不可手術)。

即便結節位置較好,醫生可以使用損傷相對肺葉切除更小的楔形切除、段切,患者依然需要切掉遠大於結節體積的肺組織,這對肺功能的影響也不小。

不僅如此,很多時候結節不會同一時間全都冒出來,而是會隨時間推移逐漸出現。這就導致有時患者剛剛切除瞭大量肺組織後沒多久,又出現瞭新的結節,但身體卻無法承受再次手術,陷入被動。

當然,對於已明確惡性且符合手術指征的肺結節,我們還是要盡早切除的。本文想傳達給大傢的,是不要因為恐懼感盲目手術、過早手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