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連續 6 條語音,可不可以拒收?| 心理學傢強烈建議,微信改進以下功能

昨天打開微信,接收到一溜長長的微信語音,關鍵是我跟他並不熟,剛加瞭2天微信。當時內心奔騰瞭無數xx。在情緒平復瞭很久之後,我將語音轉瞭文字回復瞭對方。(心裡默默憋出內傷)在

昨天打開微信,接收到一溜長長的微信語音,關鍵是我跟他並不熟,剛加瞭2天微信。

當時內心奔騰瞭無數xx。

在情緒平復瞭很久之後,我將語音轉瞭文字回復瞭對方。

(心裡默默憋出內傷)

在微信上你還遇到過什麼奇葩的社交經歷麼?

為什麼我們在使用微信時會有很多奇怪的感受,因為微信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社交軟件瞭,它的每個使用細節反映著我們的社交需求。

今天就好好扒一扒微信中隱藏的社交小知識。

01 微信功能進化史,背後是怎樣的社交需求?

既然決定扒微信,那我們就得先從它的歷史開始扒。

1.溝通形式的變化:文字——語音——顏文字——表情包

現在打開任何微信群,幾乎都會發現一堆可可愛愛、奇奇怪怪的表情包。

可微信剛剛建立時,它隻能用於和別人進行文字溝通。

此時,如果對方說瞭什麼話讓自己不開心,我們可能要打下文字“你說的某某話,讓我很不開心”。

很快,微信發展出瞭語音對講功能,不開心時還能吼對方。

之後微信又有瞭瞭顏文字和表情包,我們可以發個 ̄へ ̄,還可以:

語音、顏文字和表情包,其實很好的解決瞭文字溝通的局限性。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名譽教授 Albert Mehrabian 發現,面對面的溝通信息言語僅占 7%、說話方式占 38%,肢體語言占到瞭55%。[1]

當我們面對面和對方說 “你說的某某話,讓我不開心”,伴隨著委屈的語調和表情,容易被對方接受。

而腦神經科學傢 Andy Clark 認為,大腦會慣性對收集的信息,根據過往經驗做出確定性判斷,即使信息並不完整。[2]

如果在微信中打字說 “你說的某某話,讓我不開心”,由於缺乏文字外的其它信息,對方很可能進行腦補,將其理解為 “我們討厭 ta”。

語音的方式增添瞭溝通中語音、語調的信息,表情包豐富瞭表情和肢體動作動作的信息,這樣將溝通內容和情緒一起表達,從而達成瞭有效溝通。

2.社交需求:溝通——朋友圈——視頻號

你一天會打開多少次朋友圈?粗略統計瞭下,早起一次、早餐一次、到工位一次,接水後一次……好吧我放棄瞭,幾乎每次打開微信我都會逛一逛朋友圈。

除瞭朋友圈外,最近還迷上瞭微信視頻號。朋友圈和視頻號究竟有什麼魅力,會讓很多人如此著迷?

第一,它滿足瞭弱連接的需求。

自我暴露理論認為,關系的維持和升級需要彼此信息的交互。[3]

強連接指的是深入溝通 ,例如與朋友暢聊等等。

很多時候我們沒時間頻繁與朋友溝通,而在朋友圈看到朋友的近況,會讓我們感覺仍舊和朋友連接在一起。

這種弱連接,滿足瞭我們時間少、又能和朋友維持聯系的需要。

第二,它能幫我們篩選朋友

我發現新加個朋友微信後,每個人的標準動作幾乎都是先翻朋友圈。這是為什麼呢?

心理學傢 Ickes 的研究發現,在社交中推斷別人的思想、意圖、情感的能力是天生的,並且能力越強,關系的滿意度和維持時間都容易更長。[4]

當我們見陌生朋友的第一面時,大腦就開始通過收集的信息判斷“這個人我喜不喜歡”、“我值不值得交往“、”該如何與對方交往“等等,從而更好進行接下來的社交。

朋友圈與視頻號提供的信息,能幫我們對新加的朋友有初步的判斷和篩選。

02 萬人血書,求微信開發以下功能

除瞭研究瞭微信以上的兩部分歷史,還發掘瞭大傢期望微信的改變和提升,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背後又蘊含著怎樣的需求?

1.微信朋友圈對某些人 3 天可見,對某些人全部可見

你會在誰面前更真實呢?

心理學傢 Leary 發現,在熟悉的環境裡我們會無意識地暴露自己的隱私、情緒等,而在陌生的環境裡,我們會刻意地營造出美好的形象,來讓別人認可喜歡自己。[5]

印象深刻,大學一位舍友在宿舍猛開瞭一頓車後,接著跑到操場和喜歡的女孩子聊哲學。

朋友圈的內容也一樣,美好、不堪、負面情緒等等全部信息都能被信任的人瞭解,而對不熟的人可能需要用 3 天可見來做印象管理,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2.撤銷消息後不必提醒

你有沒有遇到過以上的情況呢?當你撤回瞭一條消息,對方卻逼問撤回瞭什麼。

我們撤回的消息,可能是說錯瞭話,或是不希望對方瞭解的信息。

而我們的心理存在“反阻礙心理”(Reactance),沒人希望受到任何形式的限制、約束,因此當人們錯過想要的事物時,就會奮起反抗、更努力去追逐。[10]

撤回的信息成瞭秘密,但秘密更讓人好奇。

有趣的是,“撤回消息”也可以被利用傳達信息。

例如,有的女生說她想和男朋友聊天時,她會發一條消息再撤回。

我們剛剛提到文字表達缺乏情緒信息,而這恰好幫她掩藏瞭害羞情緒,又傳達瞭 “希望男朋友主動找自己聊天“ 的信息。

3.設置消息已讀功能

喜歡的人不回消息,你會腦補麼?比如對方是不是不喜歡我、對方是不是沒看到。

對很多人來說,相比於被不喜歡,他們更討厭未知。

大腦除瞭會對不完整信息腦補,還會試圖收集、抓取更多信息來降低焦慮。“已讀不回”雖然讓人痛苦,但得到明確的信息反饋能降低焦慮。[6]

既然已讀功能這麼好,微信開發者難道會沒想到嗎,我想不設置已讀功能,肯定也是很多人的需求。社會心理學傢 George 的鏡像自我理論提到,人們會根據周圍人的評價自我判斷,我們希望獲得喜歡和贊揚,不希望被討厭和指責。[7]

可能某天自己心情不好,朋友發來的信息實在不想回復,等心情恢復時可以發條微信 “不好意思,剛剛沒看到。”

這樣既保持瞭自身 “好朋友”的形象,也給瞭自己暫時不回消息的權利。

畢竟,有些消息真的不想回 ……

4.取消未經允許被拉入群功能

前幾天被朋友無故拉進一個群,想退群又怕傷瞭朋友面子,隻能默默地把群屏蔽掉瞭。

微信或許是為瞭給缺乏社交的人提供更多交友機會,但現在很多人並不需要,相反這帶來很多煩惱:

一方面,我們不喜歡被動社交。人本能地希望環境和自身處於掌控中,獲得安全感。[8]

參加線下聚會時,如果周圍都是陌生人,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焦慮緊張,因為不熟悉會帶來失控感。

被迫拉進群,很大程度上等於參加一場一切未知的聚會,既不知道會遇到什麼人,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另一方面,退群的壓力真的很大。

退群時你會不會擔心別人的看法,尤其是拉你進群的朋友。

研究發現,人的自我評價受他人評價和接受程度的影響。別人越喜歡和接受我們,我們越覺得自己是好的。[9]

而退群就相當於告知這個群體,我不喜歡這個集體。這很可能會使我們覺得群體裡的人會討厭自己,從而影響我們的自我評價。

寫在最後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非常驚訝微信社交中的細節,以及背後的 “小心思”。

我們之所以會如此重視這些細節,是因為社交在我們生命中有很大的比重,為瞭讓我們更愉快地交流、少生一點悶氣,期待更多的需求被開發和滿足。

除瞭文中提到的,還有哪些奇葩的微信現象,會讓你感到尷尬和不適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吐槽。

世界和我愛著你 ~

– The End –

參考的文獻資料:

[1]Mehrabian, A. (2017).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Routledge.

[2]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3030681-300-do-our-dynamic-brains-predict-the-world/

[3]http://nrsfh.com/i2832879.html

[4]Collisson, B., & Howell, J. L. (2014). The liking-similarity effect: Perceptions of similarity as a function of liking.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4(5), 384-400.

[5]Leary, M. R., Nezlek, J. B., Downs, D., Radford-Davenport, J., Martin, J., & McMullen, A. (1994). Self-presentation in everyday interactions: effects of target familiarity and gender compos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4), 664.

[6]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computer-science/uncertainty-avoidance

[7]Mead, G. H., & Morris, C. W. (1955).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8]Shapiro, D.H., Schwartz, C.E., & Astin,J.A. (1996). Controlling ourselves, controlling our world: Psychology’s role inunderstand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seeking and gainingcontrol.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12), 1213-1230.

[9]Leary, M. R. (2012). Sociometer theory. In P. A. M. Van Lange, A. W. Kruglanski, & E. T. Higgins (Eds.),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p. 151–159).

[10]Cialdini, R. B. (1987). Influence (Vol. 3). Port Harcourt: A. Miche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