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21歲獲雙博士、娶臺灣首富女兒,他的書卻被評價“不暢銷”

我剛閱讀楊定一博士《頭腦的東西》這本書時,才看幾頁就想立馬放棄。每個字都認識,在書裡一堆抽象名詞和比喻,解釋另一堆抽象名詞的過程中,我以為總算可以理解的時候,就被楊博士一個

我剛閱讀楊定一博士《頭腦的東西》這本書時,才看幾頁就想立馬放棄。

每個字都認識,在書裡一堆抽象名詞和比喻,解釋另一堆抽象名詞的過程中,我以為總算可以理解的時候,就被楊博士一個“神轉折”,給打扒在地上。

他說:“嚴格講,連前面這些話也不完全正確……最多,我隻是拿來當作一個比喻……但是,最後連這個比喻都要推翻。”

楊博士的中文不好,書是口述完成的。“最多”是他的表達習慣。“最多”來“最多”去,結果他又給推翻瞭。

這樣一本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書,我很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寫出來的。

搜到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如何評價楊定一?

有個回答引起瞭我的興趣。

“入世的成功者,出世的大覺者”、“幾百億身傢”、“開掛的人生”都在彰顯這個作者的與眾不同。

因此,我想閱讀這本《頭腦的東西》,我先放下書的內容本身,從作者瞭解起。

01 他居然是這樣的人?

從世俗的眼光來看,楊定一博士絕對是人生贏傢。

7歲時,他歲隨父親楊正民教授移民巴西。12歲那年已經決定未來要走醫學研究,13歲考上巴西醫學院,之後進入美國洛克菲——康奈爾醫學院,獲取生化、醫學雙博士,創下該大學兩年拿下博士學位的記錄。

大學時期的楊定一

上個世紀80年代,在楊定一27歲的時候就當上瞭洛克菲勒大學——康奈爾醫學院的系主任。在那些年中,他對T-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如何殺死癌癥細胞的發現與研究,已寫入全世界教科書。最高峰時,他一年中發表數十篇科學論文在世界頂尖期刊,如《科學》、《細胞》、《自然》等。

在醫學領域的成就,隻是他人生的一個方面。

在商界,他也是有名的人物。他現任臺灣長庚生物科技、美國Inteplast Group董事長。曾任臺灣長庚大學、長庚科技大學、明志科技大學董事長,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董事會執行董事。

而他的妻子為臺塑集團創始人王永慶的四女兒。

就是這樣一位名利雙收的男人,令人頗為費解的是,他為何不繼續在醫學領域繼續鉆研,卻跑去研究身心靈的東西?就連他當年康奈爾醫學院裡,若幹諾貝爾獎得主的同事們都無法理解。

而在楊定一博士的第一本著作《真原醫》的自序裡,他就對自己研究方向的轉變進行瞭解釋。

他說,在洛克菲勒大學服務的日子裡,他註意到這些研究成果竟與整體健康無關。

“理解到如果缺少醫學知識與養生之道的整合,我協助創造的知識並不足以恢復自身或其他人的健康。此外,愈深入鉆研科學,反而可能變得機械化,也與心靈漸行漸遠。”

在《真原醫》裡他提到物理學、化學與所有其他學科所追求的“統合場”(unified field)這個概念。

所謂“統合場”是指能夠整合人類行為各方面的知識,不論是神學或是數學。所以若有矛盾,也隻是在人的一念之間。

“人的一念”來自人的頭腦,矛盾是其中一種感受。我們這一生所體會到、看到、聽到、聞到、觸摸到、感受到、經驗到的,全部時頭腦的產物,都是頭腦的東西。

以上就是《頭腦的東西》一書裡的核心觀點。

02 隻是信息的重復?

從小學一年級,孩子就開始接觸看圖寫話。大人通常會通過幾個問題,引導孩子觀察圖片。

圖片上有幾個人?

他們在哪裡?做什麼?說瞭什麼?他們心裡覺得怎麼樣?是什麼時候?有什麼東西?是什麼顏色、形狀?摸起來是什麼感覺?……

這些問題其實都是通過人的感官去觀察,並獲得相應的信息傳回大腦。經過大腦的邏輯構架處理後,成為瞭我們所理解的“外部世界”。

人在觀察的時候,是通過比較來進行認知的,否則無法定義彼此。

跟誰比?

比較對象之一,必然是“我”這個觀察的主體。

書內頁

經過重復的對比,大腦處理(方式為演繹和歸納)瞭無數的信息,而這一切“最多隻是信息,加上信息,再加上信息”,這些虛構的東西卻最終形成瞭我們所能理解的“真實世界”,同時進一步投射出“自我形象”。

這個“自我形象”,就是我們頭腦信息加工後所形成的“內在世界”——“認為自己長得高或矮、是男、是女、是聰明、是愚笨、是大方、是小傢子、是可愛、是不惹人喜歡……也就繼續不斷強化自己的個體性”。

而情緒、價值、意義、煩惱都是頭腦延伸出來的,換句話來說,全都是意識的產物。

以上就是本書在開篇就亮明的觀點——一切都是頭腦的東西。

為什麼頭腦所產生的東西,就不能如實地反映真實的世界呢?

03 都是局限、都是束縛,都是制約?

人類在自然界裡,似乎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但生理極限跟動物比起來,隻能用“拉胯”來形容。

不妨看看以下數據:

人類的最高時速能達到45公裡,而獵豹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20公裡。人類的聽覺頻率范圍經一般為20~20000赫茲,而寬吻海豚的聽力范圍則是在75~150000赫茲。在視覺方面,人在黑暗中根本不能分辨顏色,壁虎卻可以分辨;蜜蜂看世界的速度幾乎比人類快5倍;鷹是世界上視力最好的鳥類,視力范圍能達到36公裡。

感官本身就是一種觀測手段,是建立在有一個“觀測者”的前提上。而一旦有瞭“觀測者”,就意味著有主體、客體,有比較,有二元對立。

書內頁

而真實的世界,是沒有主體的,是混沌,有無數種的觀測維度,那麼人的感官再怎麼“馬力全開”,都隻能截取一小部分的信息。

這如同“盲人摸象”,摸到哪裡才能接受那麼一點范圍的信息,這個范圍就是《頭腦的世界》中所說的“邊界條件”。

妄圖“以小見大”,並且信以為真,就隻剩作繭自縛瞭。

大多數人不肯相信是頭腦的產物,放任自己在不甘、不滿、痛苦裡煎熬著。

04 不需要,也跳不出來?

聰明的頭腦,把我們囚禁在“牢籠”中,要如何跳脫出來?

楊博士說,其實“不需要從邊界條件跳出來——其實,也跳不出來”。

應該把小“我”這樣的二元對立的觀念放掉,回到我們最根本的狀態——“在”,也就是把“我”放回絕對、永恒、無限大的一體意識。

書內頁:參的過程

這是此書最令人費解之處,對大腦來說已經超綱。

楊博士所說的“意識”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意識。

我們常說的意識,是頭腦比較而來的。比如,會動的東西,我們稱為有生命體,動得能力越強強,會認為它更有自主意識,比如動物和植物。而不會動的東西,則認為沒有生命,沒有意識,沒有情感,比如石頭。

這個意識就是頭腦的產物,截取瞭一小段信息後,本著生存的目標而處理後的結果——區隔出小“我”與外界。這是一種局限。

但,楊博士提出的“意識”是一種更為本質、更為普遍的東西。

這個意識早就在那裡,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就已經存在,是世間萬物都具有的。它是絕對的、沒有層次,是完整的,包括一切,是無限的。

我想,看到這裡,很多朋友會想到那古老的東方智慧,比如“四大皆空”、“不立文字”。

楊博士說,以往的幾位大聖人,如佛陀、耶穌、老子、孔子、蘇格拉底,他們早就用自己的方式來說明他們所體驗到的絕對、永恒、無限大的一體意識。而他自己的體驗也隻是再次驗證瞭這些大聖人所留下的話,並且陸續出版“全部生命系列”。

《頭腦的東西》是該系列其中一本,隻是從一個側面來切入。

聖人們的思想其實都指向同一處,那就是看穿這個世界。

那就是醒覺。

寫在最後

“張德芬空間”CEO、心理學暢銷書作傢盧熠翎對《頭腦的東西》如此評價:

“這不可能是一本暢銷書”。

這本書一路看下來,是否你和我一樣,隻感覺到“虛無”,仿佛人生的意義,還有那從小受過的教育,都失去意義?

當聽完盧熠翎的解讀後,我才發現,這是心靈成長的一個過程。

盧熠翎認為,心靈成長的路徑要進過四個階段:

第一個,意識到自己要有變化,要去學習成長。

第二個,療愈過去種種心理創傷。

第三個,通過不真實的自我,仍然好好地經歷這個人生,去創造我們想要的一切。

第四個,才是此書提及的醒覺——徹底的醒覺後,隻剩一片寧靜。

醒覺之前,挑水砍柴,警覺之後,依舊挑水砍柴。

哪裡不一樣瞭?

或許就在於,雖然知道萬事萬物是頭腦的東西,卻仍然對它們表達最高的尊敬,並且不斷肯定自己和周圍的一切都是平等,都是一體的,所有的起心動念都帶著謙虛,都帶來恩典。

這是文字所無法言說的境界,此時此刻,這個“小我”盡力瞭。


感謝你閱讀到這裡。我是疏影書影,一手育兒,一手閱讀,混沌清醒之間發現書中驚喜。

說明:本文中標有水印的圖片為作者原創,轉載請先聯系作者。其他為網圖,侵刪。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