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端午節為什麼要祝“安康”?背後的真相讓人暖心!

端午節來啦!大傢是不是早早就把“安康”祝福發出去啦?但你或許不知道,“安康”的背後其實另有深意,因為五月在古代,素有“毒五月”之稱。“毒”自自然環境變化而生,挑戰的卻是每個

端午節來啦!大傢是不是早早就把“安康”祝福發出去啦?

但你或許不知道,“安康”的背後其實另有深意,因為五月在古代,素有“毒五月”之稱。“毒”自自然環境變化而生,挑戰的卻是每個人的身體健康。

一、最“毒”不過五月,最“惡”不過端午

在黃歷中,五月被稱為“毒月”,而五月初五,五五疊加,惡上加惡。端午節在古代被稱為“惡日”,坊間傳說端午出生的孩子甚至會因節氣受到波及,被視為不吉。

東漢王充曾在《論衡·言毒篇》中就提到,“夫毒,太陽之熱氣也,中人人毒……太陽火氣,常為毒螫……天下萬物,含太陽氣而生者,皆有毒螫。”“毒日”之稱不是迷信之道,實則源於天氣對人身體的影響。

​仲夏來臨,氣溫驟升,潮濕又悶熱,在高溫下人體汗孔打開,特別容易讓濕邪侵入。

古代甚至還有“多沐浴,少情欲”的說法,不僅不宜行房,還要讓婦女回娘傢“躲”一個月,就是怕這股“邪惡”引發人體“氣血走失”,讓過度“運動”造成身體上的進一步虧空。

二、習俗看似熱鬧,實則為瞭“驅毒”

“內裡虛弱”需要一定的補充——“順時而養”,就是我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智慧。

如今的端午節熱鬧非凡,賽龍舟、吃粽子、咸鴨蛋、帶香囊、掛艾草。但這其中很多習俗,起初卻是為“驅毒”而生。

端午和夏至在以前其實是“一傢人”,都來源於對光照最強時節的祭祀。夏日的炎熱在讓農作物“瘋狂生長”的同時,也讓蚊蠅肆虐。

有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傳統的“五毒”指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也是代表隨著夏季各種昆蟲出沒,一定程度上加速瞭疫病流行。

人們在認識到這一現象後,便有意識地在夏至之前選擇一個時間節點,舉行一些活動來提醒大傢註意防病,這才逐漸有瞭端午。在潮汕,大傢喜歡懸掛、佩戴艾草與菖蒲,也是起到“驅毒”作用。

吃上亦有講究。比如傢傢戶戶都吃的粽子,糯米在中醫上有補虛和中的作用,一顆小小的粽子,內裡卻暗藏著養生之道。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雖然現在大傢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自由挑選口味,但在粽子最初誕生之時,北方、南方各自的“甜咸”或許才更符合當地氣候下的“養生之道”。

三、端午安康常樂,貴在“走心”

說到養生,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重要“叮囑”——夏季養心。

夏天陽氣旺盛,是主生長、壯大的季節;心臟就是我們身體裡“最陽”的臟腑,正所謂“心屬火而喜溫”,兩者同氣相求,所以在夏日養生之道裡,“養心”是一項重要環節。

端午吃咸鴨蛋的習俗來源於江南地區,還有一些地區習慣吃茶葉蛋。民間有句順口溜叫做“立夏吃蛋,石頭踩爛”,進入夏季“,吃蛋”不僅能快速補充體力,還能提升自身的抗病能力。而鴨蛋本性偏涼,味入心,能夠對“養心”起到很大幫助。

此外,很多地區會在端午帶香包,也是有“心機”的。“汗為心之液”,《歲時廣記》就有記載,“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吸汗護心,安康靜氣。

古人早就把身體的規律研究透瞭,順時而養,身強體壯,夏季宜養心,護好心氣,才能在炎炎夏日,護住健康的底氣

養心是夏日養生的重中之重,想瞭解更多養心的秘籍,趕緊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取走屬於全傢人的“護心大法”吧~

轉發朋友圈,領走這些屬於端午的講究,與親朋好友一同養心,一齊“安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