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神經性皮炎怎麼治?中醫分型論治,藥到病除!

皮膚被看作是健康的一面鏡子,皮膚不單單有自己的顏色、光澤、彈性,同時還反映出我們身體各個系統的健康狀況,尤其是皮膚的疾病更被認為是人體健康的一個壓力表。當人在面對一些壓力而

皮膚被看作是健康的一面鏡子,皮膚不單單有自己的顏色、光澤、彈性,同時還反映出我們身體各個系統的健康狀況,尤其是皮膚的疾病更被認為是人體健康的一個壓力表。當人在面對一些壓力而緊張時,就可以在皮膚上表現出來。

而“神經性皮炎”就是一種跟精神壓力有著密切關系的皮膚疾病,是一種以皮膚苔蘚樣變及劇烈瘙癢為特征的慢性炎癥性疾病。

神經性皮炎

1、什麼是神經性皮炎

1、神經性皮炎又名慢性單純性苔癬,因為它被認為是一種由瘙癢-抓撓循環引發的神經性皮膚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性慢性皮膚病,多見於青年和成年人,兒童一般不發病,夏季多發或季節性不明顯。

2、很多神經性皮炎的患者會陷入惡性循環,即越癢越抓→越抓越厚→越厚越癢。

中醫對神經性皮炎的認識

傳統中醫認為,神經性皮炎的發病原因多為情志不遂,肝氣鬱結,鬱而化火,日久耗血傷陰,血虛化燥生風,肌膚失養而發病。

神經性皮炎與中醫的“牛皮癬”、“攝領瘡”、“幹癬”等相類似。

(1)情志內傷引起本病

因為情志不遂,心心情煩悶不得舒,七情所傷,最終導致心火內生,火熱伏於營血,而致血熱,血熱偏盛,充斥於經脈之中,故而可見到皮疹色紅;由於血熱容易生風,風盛則燥,故見皮膚搔癢不止,起幹燥皮屑而成本病。

(2)外感風邪襲擾致病

感受風濕邪熱,以致阻滯肌膚,血虛風燥,肌膚失榮,經氣不暢所致。所致。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若寢居調適不適,外感風邪襲擾,鬱於肌腠而化熱,致使營血勢盛,經脈充盈而起紅色皮疹,若風邪長久伏於肌膚,則可導致經脈失和,致使本病遷延不易治療。

2、發病原因

怎麼就突然間神皮瞭呢?

什麼導致瞭慢性單純性苔癬——神經性皮炎?

現代戲醫學對於慢性單純性苔癬病(神經性皮炎)的病因未知,但可以肯定病機例如昆蟲叮咬和壓力似乎起瞭作用。在慢性單純性苔癬(神經性皮炎),皮膚中的神經似乎過於容易告訴大腦有瘙癢。有時,慢性單純性苔癬(神經性皮炎)會伴隨皮膚過敏而發生。

同一區域的慢性摩擦或抓撓會導致慢性單純性苔癬(神經性皮炎),皮膚區域增厚、粗糙,有時會破裂。

簡言之,就是跟大腦皮質抑制和興奮功能紊亂有關,精神緊張、焦慮、抑鬱,局部刺激(如搔抓、摩擦、過敏體質、日曬、多汗)以及消化不良、飲酒、進食辛辣等均可誘發或加重本病。

它常常和神經精神系統是有些關系的。

如果你除瞭皮損外,還有以下癥狀,那就證明你有可能患上的是神經性皮炎……

a、頭暈、失眠、夢多

b、心情不太愉快、煩躁、焦慮

c、長時間的神經衰弱

d、長時間消化系統、胃腸功能紊亂等

3、好發部位

好發部位:脖子,上眼皮,其它的部位像手腕、小腿,還有胳膊肘、耳朵的周圍,耳後、耳前、耳廓這些地方。還有前臂,就是我們所說的小胳膊外側的部位。

當然還有的可能全身,叫散發性的神經性皮炎,但更多見的是局限的。

神經性皮炎好發於面部、脖子周圍、四肢,因為很癢,就會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抓它,那麼它很快就會高起來,皮膚高起來,很厚,就像一塊苔蘚。局部皮膚由於經常搔抓,變硬、角化,搔抓後又出現丘疹,皮膚脫屑。搔抓嚴重者甚至出現皮膚紅腫,疼痛,不敢觸碰,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4、神經性皮炎的診斷

1、發病史

患者懷疑自己患病,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發病過程,治療癥狀及誘發因素。像是精神因素、內分泌失調、自身免疫及感染等就是疾病的出現誘因。瞭解這些因素後,正確確診。

2、發病部位

神經性皮炎怎樣來診斷,要註意病損的部位是不是該病常見部位及疾病形狀、色澤及周圍粘膜有無充血、糜爛或水皰等,這些也是疾病診斷的依據。

3、活檢檢查

神經性皮炎要註意與紅斑鑒別,必要時可做活檢,對長期充血糜爛不愈的病損要檢查是否有癌變的可能,及時發現癌變部位,盡早控制病情的惡化。

5、治療建議

1、止癢

第一步是從外向內,先解癢痛的燃眉之急,再循循而進修復體內的內禍。

對於大部分皮膚病來講,能止癢就基本治愈大半瞭,所以從外向內這個方法是很好的。

現代西醫學治療,一般采用鎮靜或抗組織胺藥、x線照射及封閉療法等,但多不能根治。

眾所周知,激素類藥物見效快,復發更快,稍微一停藥,病魔變本加厲地卷土重來瞭。所以還是推薦大傢使用中藥,遠離激素類藥物!

中醫治療神經性皮炎

中醫治病必求其本。中醫治病以固本培元、扶正祛邪為基本原則。

所謂“久病必虛”,病程時日較長的患者,時時刻刻都被病毒消耗著元氣,慢慢的強人也變成瞭虛人,導致身體排毒抗邪的能力消弱或停止。

這一步從根本而治,補充五臟六腑的精氣,把人體消耗的元氣填滿,恢復抗邪功能的正常,讓人體的正氣生生不息地產生出來,源源不斷地傳送到病變部位和全身上下,使陰翳的身體得到陽氣的絢爛,清除藏在身體從內到外的餘毒,防止復發。

中醫辨證治療,風濕熱證患者表現為丘疹成片,局部皮膚肥厚、伴皮膚潮紅、糜爛、血痂、苔薄黃或黃膩,脈弦數,以消風散加減;血虛風燥證表現為病程較長,局部皮膚幹燥肥厚、脫屑者選用當歸飲子加減。成藥可選用當歸片、清解片、烏梢蛇片或地龍片等。

一、風熱鬱阻

治法:清熱疏風,解毒散結。

處方:生地30克,丹皮1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桂枝10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蟬蛻1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烏梢蛇10克,蜈蚣6克,生甘草10克,白鮮皮10克。

加減:苔膩加川萆薢、茯苓;癢甚加地膚子、全蠍;夜寐不安加生龍齒;食欲不振加焦三仙。

用法:全蠍、蜈蚣研細末沖服,餘藥水煎,每日1劑,水煎2次,2次湯汁合並後分早晚2次服。藥渣加水再煎汁,外洗患部。

療效:用此方治療66例,有效率為82%。

常用成方:消風散。

二、血熱風盛

治法:清熱涼血搜風。

處方:生地3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金銀花12克,連翹10克,生石膏15克,丹參12克,蟬蛻10克,白鮮皮15克,防風10克,僵蠶10克,全蠍3克,蛤粉6克,紫草15克。

加減:熱重加黃柏、梔子;心煩不寐加川黃連、磁石、珍珠母;便秘加生大黃;濕重加生薏苡仁、赤茯苓;癢劇加幹蟾皮、生龍齒。

療效:共治療121例,配合局部外洗,痊愈93例,好轉28例,總有效率100%。

常用成方:清營湯。

三、血虛風燥

治法:養血潤燥,搜風止癢。

處方:生熟地各10克,制首烏15克,炒當歸10克,玄參15克,丹皮10克,白蒺藜10克,紅花10克,僵蠶10克,磁石30克,珍珠母30克,夜交藤15克,代赭石15克,炙甘草6克,蟬衣6克。

加減:氣虛加黃芪;癢甚加秦艽;血熱加生玳瑁;便幹加火麻仁、瓜蔞仁。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48例,臨床治愈23例,顯效15例,好轉9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8%。

常用成方:四物湯加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