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什麼是真正的溫和清潔?(下篇-主要表活成分)

中國人講話的藝術,就是喜歡把重點的放在後面說,所以,搬好小板凳,最後一篇準備開始瞭。這一篇,我們集中在產品的主要表活成分入手,分別從表活類型、表活復配、表活濃度進行分析

中國人講話的藝術,就是喜歡把重點的放在後面說,所以,搬好小板凳,最後一篇準備開始瞭。這一篇,我們

集中在產品的主要表活成分入手,分別從表活類型、表活復配、表活濃度進行分析。

表活類型

下面表1表2中這六款熱銷潔面產品都備案瞭溫和功效,它們的表活主成分不一樣,椰油酰甘氨酸鈉和椰油酰甘氨酸鉀,這兩個都是典型的氨基酸表活,目前來說,在消費者層面講我的潔面產品用的是氨基酸表活,所以更溫和好像已經可以瞭,但從行業內來較真分析,可能會問,鉀鹽和鈉鹽哪個更溫和呢?鈉和鉀都屬於元素周期表第一列

元素周期表第一列主族元素

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是1個,所以性質非常接近。結合文章[1]的介紹,鉀鹽和鈉鹽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鉀鹽水溶性好、起泡快、沖洗後更清爽,但鈉鹽更容易結晶析出,參考文章[2],兩者在溫和性上差異不大,更多的是取決於氨基酸結構中的陰離子端。那又有疑問瞭,哪種氨基酸基團更溫和呢?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氨基酸表活是什麼?氨基酸表活是具有氨基-NH2與羧基-COOH化合物的總稱,公式是XX酰Y氨酸Z,XX是親油端,通常是月桂(酰)、椰油(酰),偶爾會是棕櫚(酰)、硬脂(酰);Y通常是谷(氨酸)、甘(氨酸),偶爾會見到丙(氨酸)、肌(氨酸);Z是親水的鈉、鉀或三乙醇胺。剛剛我們對比瞭Z中鈉和鉀的區別,結合文章[3],再來看一下三乙醇胺鹽,它的溶解性比鈉鹽鉀鹽更好,但是起泡力要比它們弱一些。參考文章[4],三乙醇胺鹽的溫和性更高,可能因為其分子結構更大,但搜索相關測試和驗證數據比較少,期待後續科研成果。

圖1 氨基酸表面活性劑結構式

接著來看一下Y,它對應的是不同的氨基酸,結構式分別是圖2這樣的。分子量依次是89.093、89.09、75.07、

圖2 從左至右依次是丙氨酸、肌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結構式

147.13.根據文章[5]、文章[6],這四種氨基酸表活溫和性順序排序一般是谷氨酸>丙氨酸>肌氨酸>甘氨酸,分子結構決定產品性能,一般來講,氨基酸基團結構越復雜,越不容易造成經皮滲透,因此也越溫和。最後到X,月桂-12碳鏈,棕櫚-16碳鏈,硬脂-18碳鏈,椰油-混合碳鏈,文章[7]、文章[8]中研究,從C8-C16,隨著碳鏈的增長,刺激性會升高,當鏈長度達到C12時,刺激性最高,當碳鏈再次增加時,任何進一步的伸長都會導致超過最佳角質層親和力的親脂性能,並限制其對蛋白質結構的滲透。X的不同還體現在原料的起泡性能,碳鏈越長,泡沫越小越細膩。

圖3 參考文章[7]中對不同碳鏈下烷基硫酸鹽對皮膚作用24h的經皮水分散失變化研究

再回過頭來看這六個產品的主表活,X都是用的椰油酰,Y都是用的甘氨酸,Z稍微有點不同:鈉和鉀。為什麼呢?我理解的是椰油酰是混合碳鏈,打出來的泡沫大小都有更均勻,而硬脂酰基團做出來的泡沫雖然綿密,但泡沫過小,參考文章[9],甘氨酸基團形成的泡沫更豐富,洗後更清爽,谷氨酸基團的洗後更滋潤,且在增稠、結晶方

當下椰油酰甘氨酸鉀/鈉在市場上占據的絕對地位

面相比配方技術門檻更高,所以這也能夠看得出雖然大傢都在講溫和清潔,但還是使用感先行,在設計配方時會比較多的考慮起泡性能、洗感等等。(胡謅部分)最後,一直沒有提到的是原料供應商,以文章[10]中的原料研究舉例,即使原料INCI名稱相同,不同供應商的合成工藝也會不一樣,即便同樣的化學結構,生產廠傢、工藝路線和原料來源不同,刺激性實驗也會有明顯差異。

表1 熱銷溫和型潔面的全成分及主表活宣稱

表2 熱銷溫和型潔面的全成分及主表活宣稱

表活復配

繼續看表1、表2,現在宣稱的表活復配有三種類型:多重氨基酸復配,多重氨基酸復配APG(烷基糖苷、屬於非離子)表活,多重氨基酸復配兩性表活。文章[11]中有提到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中加入不同類型的表面活性劑是增加膠束尺寸和穩定性最簡單的方法之一,此外,不同的混合表面活性劑會降低cmc,從而降低體相中單體的濃度,表活刺激性以此得到降低。所以上面這些五花八門的復配從理論上講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

參考文章[11]中混合表面活性劑的膠束結構

A-相同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混合,B-陰離子和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混合,C-陰離子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混合,D-兩種不同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混合,E-陰離子和兩性表面活性劑混合。

表3 六款熱銷溫和型產品中出現的表面活性劑及分類

表活濃度

我們之所以使用潔面產品,主要是利用它清潔面部污垢,而表面活性劑有這個作用,在前面更新的第二篇文章中已經有詳細介紹,但它本身是具有一定刺激性的物質,我們這三篇一直在講如何實現溫和清潔,所以,同一個成分,肯定是添加的越少越溫和呀!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般情況下,潔面膏的刺激性大於潔顏蜜,大於潔面慕斯。但現在有些商傢、達人開始卷表活濃度,頁面宣稱上引導消費者認為表面活性劑加的越多越好,好像我加少瞭就缺斤少兩瞭,那你幹脆給消費者寄原料好瞭,絕對100%,還省的麻煩,拜托!這又不是功效物質,就算功效物也要講究合理添加量和配比,一味的堆濃度,玩別人剩下的那一套,引導錯誤風向,這完全不應該是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能夠幹出來的事兒。

奸商!你比它加的少

表4 讓我來看看哪些達人在帶節奏

表5 讓我看看哪些產品在帶節奏

隨著添加量的增加,表面活性劑的清潔力提高,但隨之刺激性和殘留也會增加,所以我們也經常會在頁面中看到“清潔不過度”,“平衡”等宣稱,不知道這些商傢到底有沒有做深入研究,每傢講的都不太一樣,總而言之,都在對消費者說“我的才是最佳配比”,但這至少比一味堆濃度要好很多。我認為對於潔面產品的溫和性研究,如何用更少的表面活性劑把臉洗幹凈,這才是核心技術攻堅目標。在搜索這些熱銷產品時,還發現瞭一個非常有趣的

技術攻關才是硬道理

現象,有一個“原料桶”型產品思路的品牌- John Jeff,它們傢的氨基酸潔面液隻添加瞭9.15%!

所以,大傢都專註提高一下技術吧,別搞那些歪門邪道!

最後,結合我們關於溫和清潔上中下三篇文章的討論,對表1表2中的6個產品進行詳細分析:表1中的至本舒顏修護潔面乳,是以椰油酰甘氨酸鈉為主表活,復配兩性表活月桂基羥基磺基甜菜堿和植物表活無患子,一方面兩性表活能夠降低氨基酸表活的cmc,另一方面更溫和的植物表活加入後替代部分氨基酸表活,能夠協助起到清潔、發泡的作用,整體配方相對簡單,所以相對溫和;璦爾博士氨基酸型精研凈透潔顏蜜是以椰油酰甘氨酸鉀為主表活,復配陰離子、兩性離子、非離子表活,一方面本身潔顏蜜表活整體添加量會偏少,另一方面感覺復配能做的功課都做瞭,所以即使主表活有較強的刺激性,整體搭配下來刺激性也得到改善;稀物集松茸菌菇氨基酸潔面乳以椰油酰甘氨酸鈉為主表活,同樣復配瞭陰離子、兩性離子和非離子表活,但頁面宣稱的“月桂酰肌氨酸鈉”和“椰油酰水解燕麥蛋白鉀”都出現在微量成分(添加量0.1%以下)中,所以真正起不到什麼作用,真正支撐它溫和清潔的是一方面添加瞭“麥芽寡糖葡糖苷&氫化淀粉水解物”這個既能降低刺激又能幫助起泡的原料,另一方面是復配,值得一提的是聚甘油-10月桂酸酯,這個非離子表活最近又開始熱起來瞭,表2中的且初越桔清顏潔面膏也復配瞭它,後面我們會專門出一期對它和“宣稱比氨基酸還溫和”的APG進行介紹。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它們兩個產品的配方結構非常類似,其中添加的能夠降低刺激性的“糖基海藻糖&氫化淀粉水解物”和稀物集中的“麥芽寡糖葡糖苷&氫化淀粉水解物”是同一個原料。

英雄所見略同

最後看表2中逐本清歡凈透瑩潤精油潔面乳和HBN臻潤安顏雲感潔面乳這兩款潔面也像一個媽生出來的,配方基因非常相似,相同的成分比如“主表活”、輔助表活“月桂醇磺基琥珀酸酯二鈉”、“麥芽寡糖葡糖苷&氫化淀粉水解物”、“聚季銨鹽”等等。它們不像另外4個結晶型氨基酸潔面需要添加較高的氨基酸表活和多元醇結晶增

我們好像失散多年的姐妹

稠,而是靠玉米淀粉增稠,所以整體表面活性劑的添加量會更少,再加上復配,最後能夠實現溫和清潔,但明顯HBN比逐本的功課做的更紮實,除瞭溫和,他們傢還通過人體實驗備案瞭保濕舒緩功效。

綜合上中下三篇關於潔面產品溫和清潔的討論,總結起來,影響配方整體溫和性最大的因素是表面活性劑,在設計配方時首先篩選出一個試用於這種劑型的溫和表活,然後找到其清潔力和刺激性的平衡點,提供恰到好處的清潔,從降低表活cmc、減少表活吸附殘留、減少脂質溶出等多角度復配其它成分,另外,充盈細膩的泡沫也是要追求的,這樣不僅料體溫和,打出來的泡沫用在臉上時更加放心。至於液晶技術、結晶技術等這些亟待科研人員深耕挖掘其能夠帶給消費者的真正利益點。

參考文獻

[1]盧曉斌.鉀鹽與鈉鹽復配的氨基酸潔面膏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中國洗滌用品工業,2020,No.228(02):48-56.DOI:10.16054/j.cnki.cci.2020.02.007.

[2]Cohen, Leon; Martin, Mariluz; Soto, Fernando; Trujillo, Francisco; Sanchez, Elsa (2016). The Effect of Counterions of Linear Alkylbenzene Sulfonate on Skin Compatibility. 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19(1), 219–222. doi:10.1007/s11743-015-1765-8.

[3]李煥珍.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劑的特性和應用[J].日用化學工業譯叢,1994(05):6-9.

[4]歐澤亮,王坦,賈澤寶等.用玉米醇溶蛋白測試法研究洗發香波的刺激性[J].日用化學品科學,2013,36(12):33-35+42.DOI:10.13222/j.cnki.dc.2013.12.016.

[5]何陵玲,龔秋君,張毅.常見氨基酸表面活性劑與十二烷基硫酸鈉復配體系的刺激性評價[J].中國洗滌用品工業,2020(08):94-99.DOI:10.16054/j.cnki.cci.2020.08.014.

[6]馬業萍,江煒.低刺激表面活性劑在嬰幼兒洗滌劑中的應用和研究進展[J].中國洗滌用品工業,2020(06):57-62.DOI:10.16054/j.cnki.cci.2020.06.012.

[7] WILHELM K P. Surfactant-induced 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 in vivo: prediction of the irritation potential of anionic surfactants [J]. J Invest Dermatol, 1994(101): 310-315.

[8] DI NARDO A. In vivo assessment of n‐alkyl‐sulfate‐induced skin irritation by means of non‐invasive methods [J]. Skin Res Technol, 1998(4): 192-195.

[9]惠蒙蒙. 氨基酸表面活性劑復配體系的性能研究[D].鄭州輕工業大學,2019.

[10] 俞婕,祝願,鮑紅潔.紅細胞溶血法用於體外評價日化產品和原料刺激性的研究[J].中國洗滌用品工業,2020(12):36-41.DOI:10.16054/j.cnki.cci.2020.12.003.

[11]肖進新,肖子冰,A.Seweryn.表面活性劑與皮膚相互作用的理論及實踐(續完)[J].日用化學品科學,2020,43(01):28-36+3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