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體檢發現肺結節怎麼辦?——最新肺結節指南解讀!

隨著CT檢查(尤其是薄層CT)的普遍使用,越來越多的肺結節被發現。好多人錯誤地將肺結節等同於肺癌,因此在偶然發現肺結節後總會焦慮不安,甚至內心恐慌。在巨大心理壓力下

隨著CT檢查(尤其是薄層CT)的普遍使用,越來越多的肺結節被發現。好多人錯誤地將肺結節等同於肺癌,因此在偶然發現肺結節後總會焦慮不安,甚至內心恐慌。在巨大心理壓力下,通常會選擇反復檢查CT。實際上,短期內反復復查CT並無益處。而最新的Fleichner指南中已將隨訪時間間隔做瞭延長。

Fleichner指南是較廣泛使用的肺部結節管理指南,2017年,Fleischner協會結合近年來最新的大型研究數據,制定瞭新的肺結節管理指南。新指南在結節常規隨訪直徑閾值、隨訪間隔時間、總隨訪時間等方面做瞭較大調整,其目的是為瞭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檢查。需要指出,指南要求肺結節進行薄層CT掃描,層厚≤1.5毫米(通常1.0毫米),且均進行重建。

薄層掃描的重要性!左圖5mm層厚顯示為純磨玻璃結節;右圖1mm層厚顯示為部分實性結節。

為瞭能判別指南中所述各種結節,我們首先需弄明白肺結節的定義、分類:肺結節是指CT上直徑≤3cm的肺部占位,一般將其分為實性結節和亞實性結節,亞實性結節又可分為部分實性結節(PSN)和純磨玻璃結節(pGGN)。部分實性結節指的是一個結節包含部分磨玻璃密度的成分,純磨玻璃結節指的是一個結節密度高於周圍組織,但是密度沒有掩蓋周圍支氣管血管成分的結節。

圖左至右分別顯示:純磨玻璃結節、部分實性結節(混合型磨玻璃結節)和實性結節。

一、單個實性肺結節

1. 直徑<6毫米者

低危人群:無需隨訪。

高危人群:無需隨訪。但如果形態可疑或位於上葉者,可12個月時復查1次。

2. 直徑6-8毫米

低危人群:6-12個月時復查CT。具體時間間隔根據結節大小、形態、患者偏好決定。大多數情況下1次隨訪即可。形態可疑,穩定性不能確定者,可18-24個月時第2次復查。

高危人群:6-12個月時進行第1次CT復查;18-24個月時進行第2次CT復查。大部分2次隨訪即可,個別穩定性不確定者可適當延長總隨訪時間。

3. 直徑>8毫米實性結節

(1)每3個月復查1次CT。

(2)使用PET-CT、組織活檢,或二者同時。具體依據結節大小、形態、伴隨疾病及其他因素決定。

二、多個實性結節

1. 最大結節直徑<6毫米者

低危人群:無需常規CT隨訪。

高危人群:可以考慮12個月時復查1次CT。前提:無已知或可疑原發腫瘤病灶(無轉移可能)。

2. 至少有其中1個結節直徑≥6毫米

3-6個月時首次CT復查(必選);根據結果18-24個月時第2次CT復查(可選)。

三、單個純磨玻璃樣結節

1. 結節直徑<6毫米者

無需常規CT隨訪。但如果存在可疑形態或其他危險因素,分別在2年、4年時進行復查。

2. 結節直徑≥6毫米者

6-12個月時復查CT,以後每2年復查1次CT,隨訪滿5年。

四、單個部分實性結節

1. 結節直徑<6毫米者

無需常規CT隨訪(與純磨玻璃結節類似)。

2. 結節直徑≥6毫米、但實性成分<6毫米者

3-6個月時復查CT,此後每年復查1次,隨訪滿5年。

3. 實性成分≥6毫米者

3-6個月時復查CT,評價結節是否持續存在。對於具有可疑形態、實性成分增加、實性成分>8毫米者,推薦PET-CT進一步檢查明確性質或者手術切除。

五、多個部分實性結節

1. 最大結節直徑<6毫米者

首先需考慮感染性病變;其次3-6個月時復查CT,如持續存在,此後2年、4年時各復查CT。

2. 至少有1個結節直徑≥6毫米

根據最可疑結節進行決策,如果3-6個月時復查CT,結節仍然存在,需考慮多原發腺癌可能。

出處:https://pubs.rsna.org/doi/10.1148/radiol.2017161659?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3Arid%3Acrossref.org&rfr_dat=cr_pub%3Dpubme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