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究竟是什麼意思?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這段話由於理解不同,常常引起巨大爭議。這段話有兩種理解,一種普遍的理解是:老天並不仁慈,隻把萬物當作沒有生命的貢品;另一種理解則是認為老子想表達天地公平的觀點,也就是說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換句話說,不管萬物變成什麼樣子,那是萬物自己的行為(包括運氣),與天地無關;天地順其自然,一切猶如隨風入夜,潤物無聲。

此段話其實歷來在學術界就一直有爭議。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商務印書館1919年初版)中,將仁解釋為慈愛。認為老子此在推翻天人相類的觀念。老子的"天地不仁"說,似乎也含有天地不與人同性的意思。後來梁啟超先生,任繼愈先生等都對這段話提出瞭不同的看法。由於梁啟超的實事求是的史學風格,使得他將這段話解釋成為對天的信仰的動搖,開啟瞭後來荀子的天論思想。後來也有人認為這是自然主義的興起,以自然規律來反對人格化的天。

這些觀點其實都是正確的,陳鼓應先生在《老子今註今譯》中就綜合瞭各傢看法。之所以很多人的理解會出現分歧,主要在於誤解瞭《老子》中的“仁”“聖人”等觀念。“仁”歷來在儒傢那裡被當做其思想的核心,聖人也是儒傢的終極追求。但是在“道傢”那裡“仁”和“聖人”的概念都和儒傢不同。

儒傢認為仁愛是由孝悌而過渡到一體之仁的情感。道傢認為仁愛就是一種偏私的愛,因為是由人道的情感所散發出來的。由此儒傢的“聖人”的意思,也和道教存在著巨大差異。在《老子》中“聖人”一詞先後出現瞭30多次,但是意思與儒傢觀念中的“聖人”觀念有著很大不同。如《老子》中所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而《逍遙遊》的結尾則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道傢想表達的意思是:並不是天沒有道德,而是天的道德人的道不是一回事。什麼是上天的道在《清靜經》中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這裡的道無形,無情,無名,之說以說它是“道”,不過是“強名曰道”的結果。因此《道德經》在開篇也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讓人不要執著於名稱去追求“道”。

所以“道”是非人格化的,非情感化的,它是一種客觀的實然狀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qiǎng)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因此,自然災難,生老病死,陰晴圓缺在道傢看來這些並沒有情感上的差別,他們都是同一的,都是道的一部分。而儒傢則認為天人相應,如果有災難發生,那麼一定是天在警示人。因此在道傢看來,世間萬物都是道的一部分《莊子·知北遊》:“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

萬物都是道的顯現,而萬物並不是道。因此人世間的禍福吉兇,善惡美醜在道面前都是同一的,他們同樣都是道。而道之所以是道?則是強名曰道的結果,其實實質在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更多文章,關註微信公眾號:夜雨星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