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十五國風所屬地域淺析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現代一般認為其中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最高的部分是《風》,也就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地方民歌。《風》按照流傳的地域分為十五國風,其各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現代一般認為其中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最高的部分是《風》,也就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地方民歌。《風》按照流傳的地域分為十五國風,其各篇名稱與諸侯國名大多一一對應,但有的有一定出入,所以有必要展開討論一下。

一、“二南”之謎

《國風》的前兩篇分別是《周南》和《召南》,兩篇風格相似,故常常統稱為《二南》。但《二南》並沒有對應的諸侯國名,所以到底指的是哪兩個地域,從古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漢朝人認為《二南》產生於今陜西岐山一帶。後人根據相應詩篇內容,將區域擴展到今河南省西南部和湖北省北部。

清代馬瑞辰(1777-1853)《毛詩傳箋通釋》認為“南”是古國名,在今陜西省。周天子將“南”分封為周公旦和召公奭作采邑,采邑不能稱國,所以分別稱為“周南”“召南”。

清代方玉潤(1811-1883)《詩經原始》認為“周”是地名,在岐山之陽,“召”也是地名,兩地以南地區就分別稱為“周南”“召南”。

現代有些學者根據甲骨文和相關古代典籍研究,認為“南”的本義是指一種古老的樂器,後來演變為一種地方曲調的專名,古書稱作“南音”。“南”這種曲調最初盛行於江漢流域,以後才逐步影響到附近北方的地區。同時“南”又是方位的名稱,周人所認為的“南方地區”大致指的也是這一帶。所以《二南》中的詩就是用“南音”演唱的歌詞,來自今天江漢流域的各諸侯國。

以上說法各有道理,但哪一種才是最合理的,我認為還是要回歸《詩經》原文,從原文中去尋找線索。

《周南》包含11首詩,其中:

《關雎》有“在河之洲”,“河”可能指黃河。

《兔罝》中的“兔”通“菟”,指“於菟”,這是古代南方人對老虎的稱呼。

《漢廣》多次提到“漢”和“江”,即漢江和長江,可以認為該詩產生於漢江與長江的交匯處,即今湖北省武漢市一帶。

《汝墳》所說的“汝墳”即汝水的堤岸,古汝水流經今河南省西部和南部、江西省西部註入淮河。

《召南》包含14首詩,其中:

《草蟲》有“陟彼南山”,《殷其雷》也多次提到“南山”,“南山”可能指終南山,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南。

《摽有梅》所提到的梅樹是南方植物,今天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南各省,周朝時候氣候比較溫暖,梅樹的分佈地區應可適當向北擴展。

《江有汜》提到的“江”,可能指長江。

綜上所述,《二南》中很多篇目都透露出濃厚的南國味道,可以認為是西周至春秋時期南方各諸侯國的民歌,對應區域大概是今天黃河以南到長江以北的廣大區域。

《左傳·隱公五年》:

自陜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陜而西者,召公主之。

由此可知,西周時期,由周公旦統治陜以東的廣大區域,由召公奭統治陜以西的廣大區域,而這裡的“陜”就是陜縣,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陜州區。所以可以推測,“周南”就是周公統治區域下的“南音”(所以稱為“南”而不是“風”),即東南地區的民歌,“召南”就是召公統治區域下的“南音”,即西南地區的民歌,這與“周南”中提到的汝水、“召南”中提到的終南山,也是相符的。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召南·何彼襛矣》有“平王之孫,齊侯之子”,雖然其中的“平王”和“齊侯”具體指誰眾說紛紜,但無論是東都洛邑還是齊國,都在東方,這就與“召南”對應的西南區域矛盾瞭。不過也有人認為“平王”和“齊侯”隻是貴族的泛指,這樣就解決瞭這個問題。

二、那些特殊的國傢

《國風》的第三、四、五篇分別是《邶風》《鄘風》和《衛風》,其中邶國和鄘國的存在時間極短。

武王伐紂建立西周之後,將商都朝歌分為三個部分,北為邶,紂王之子武庚掌管,東為衛,武王之弟蔡叔度掌管,南為鄘,武王之弟管叔鮮掌管。幾年之後,周武王去世,年幼的成王繼位,周公輔政,管叔鮮、蔡叔度乘機聯合武庚發動叛亂,周公帶兵東征,殺武庚、管叔鮮,流放蔡叔度,滅掉瞭邶國和鄘國。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為之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吾聞衛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

由此可見,從春秋時期開始就一直把《邶風》《鄘風》《衛風》三篇視為一體,均為衛國的地方民歌。從具體詩篇來看,三篇也都講述瞭衛國的內容,並沒有明顯區別。

《國風》的第六篇是《王風》,指的是東都洛邑地區的民歌。王都附近的民歌本來稱《雅》,但是由於東周王室衰微,地位等同於諸侯,所以列入《國風》。

東漢·鄭玄《毛詩傳箋》:

幽王之亂而宗周滅,平王東遷,政遂微弱,下列於諸侯,其詩不能復《雅》,而同於《國風》焉。

《國風》的第九篇是《魏風》,但是我們熟知的“戰國七雄”中的魏國來自於公元前453年“三傢分晉”,在《詩經》產生的春秋時代並不存在。所以這裡的“魏”指的是西周初年由周成王分封的姬姓小國魏國,公元前661年被晉獻公消滅,之後封給晉國大臣畢萬,畢萬也就是戰國時代魏國的始祖。

《史記·魏世傢》:

獻公之十六年,趙夙為禦,畢萬為右,以伐霍、耿、魏,滅之。以耿封趙夙,以魏封畢萬,為大夫。

那麼由此看來,《魏風》中的詩篇隻能是公元前661年魏國滅亡之前的作品。但也有人認為就像《衛風》與《邶風》《鄘風》之間的關系一樣,《魏風》和後面的《唐風》都是晉國的民歌。至於這兩種說法孰是孰非,恐怕很難判斷,具體詩篇裡也沒有明確證據。

南宋·朱熹《詩集傳》:

蘇氏曰:“魏地入晉久矣,其詩疑皆為晉而作,故列於《唐風》之前,猶《邶》《鄘》之於《衛》也。”今按篇中公行、公路、公族皆晉官,疑實晉詩;又恐魏亦嘗有此官,蓋不可考矣。

《國風》的第十篇是《唐風》。西周初年,周成王把弟弟叔虞封到唐地,稱唐叔虞。唐國在第二代國君時以晉水為名,改名晉國。所以《唐風》其實就是“晉風”。

《史記·晉世傢》: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裡,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於。

唐叔子燮,是為晉侯。

《國風》的第十三篇是《檜風》。檜國是臨近鄭國的一個小國,妘姓,傳說是上古祝融氏之後,公元前767年被鄭武公消滅。

西周與東周的分界線是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幾乎與檜國滅亡時間相同,因此《檜風》中的詩篇應該全部作於西周時期。有人認為“檜風”即“鄭風”,考慮到兩篇並沒有編排在一起(“鄭風”第七,“檜風”第十三),因此不予采信。

《國風》的第十五篇是《豳風》。周族祖先公劉曾率領族人遷於豳地,西周滅亡後,豳地並入秦國。但是從具體詩篇來看,很多作品都和周公相關,所以也有人認為這是與周公相關的作品合集,或者是魯國(周公封地)的地方民歌。但問題是,與周公相關的詩篇為什麼要叫“豳風”呢?

南宋·朱熹《詩集傳》:

武王崩,成王立,年幼不能蒞祚。周公旦以塚宰攝政,乃述後稷、公劉之化,作詩一篇以戒成王,謂之“豳風”。而後人又取周公所作及凡為周公而作之詩以附焉。

(如果真是周公所作,又怎麼會在《國風》中而不是《雅》中呢?)

個人觀點,在以地域為分類標準的《國風》中,突然加入一個特殊主題的篇章,是不合規矩的。而且《豳風》中的《東山》《破斧》等篇目明顯與周公東征相關,而與魯國無關,因為東征的士兵主要來自西部,東征也未曾到過魯國。

因此我還是認為這是豳國的民歌,豳國人曾經跟隨周公參加東征,打瞭大勝仗,所以熱情地贊美他們的英雄,回憶當年征戰時的點點滴滴,這都是合情合理的。

三、小結

至此。就把十五國風對應的地區基本梳理完畢瞭,列出表格和地圖如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