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寒秋至,九寨行,山水見證你的浪漫——九寨溝

時隔蠻久沒有更新瞭,也不知道所寫所作的內容是否有人掀開塵封的印記去閱讀一番,恰逢近期去外地見瞭一位9年未曾謀面的朋友聊到瞭九寨溝,所以這次想寫一寫關於九寨溝的內容,介紹一下

時隔蠻久沒有更新瞭,也不知道所寫所作的內容是否有人掀開塵封的印記去閱讀一番,恰逢近期去外地見瞭一位9年未曾謀面的朋友聊到瞭九寨溝,所以這次想寫一寫關於九寨溝的內容,介紹一下九寨溝的環境和資源以及成因,講述為何九寨溝會如此美麗,剛好也是秋季,九寨溝最美的時刻。


一、九寨溝簡介

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傢AAAAA級旅遊景區、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國傢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山地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南距成都市300多公裡,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總面積64297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80%。因溝內有樹正寨、荷葉寨、則查窪寨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九寨溝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以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及其自然生態環境。有74種國傢保護珍稀植物,有18種國傢保護動物,還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古冰川地貌。

“九寨歸來不看水”,是對九寨溝景色真實的詮釋。泉、瀑、河、灘108個海子,構成一個個五彩斑斕的瑤池玉盆。長海、劍巖、諾日朗、樹正、紮如、黑海六大景觀,呈“Y”字形分佈。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被稱為“六絕”。神奇的九寨,被世人譽為“童話世界”,號稱“水景之王”。

二、九寨溝環境及資源

1、環境

(1)地貌

九寨溝自然保護區地勢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懸殊,區北緣九寨溝口海拔僅2000米,中部峰嶺均在4000米以上,南緣達4500米以上,主溝長30多公裡。峰頂和兩側山峰基本終年積雪。九寨溝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地質背景復雜,碳酸鹽分佈廣泛,褶皺斷裂發育,新構造運動強烈,地殼抬升幅度大,多種營力交錯復合,造就瞭多種多樣的地貌,發育瞭大規模喀斯特作用的鈣華沉積,以植物喀斯特鈣華沉積為主導,形成九寨溝艷麗典雅的群湖,奔瀉湍急的溪流,飛珠濺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連綿起伏的雪峰。

(2)氣候

九寨溝海拔約3000米,屬高原濕潤氣候。九寨溝春天氣溫較低變化較大,平均氣溫多在9-18℃之間,4月天氣前有凍土及殘雪;九寨夏天氣溫回升較快且穩定。平均氣溫在19-22℃,夜晚較涼宜備薄毛衣;秋天天高氣爽氣候宜人,氣溫多在7-18℃,晝夜溫差較大,特別是10月後的深秋。10月下旬後有凍土出現;冬季較寒冷、氣溫多在0℃左右。中心地帶的諾日朗,年均溫7.3℃。九寨溝降雨少(年降雨量不足600mm)而集中,7-8月是典型的雨季。

(3)水文

九寨溝自然保護區內有108個高山湖泊,它們大部分成群分佈,面積大小不同,小的半畝,大的千畝以上。一條溝有如此之多的高山湖泊,這在全國、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條。九寨溝有許多天池,其中最大的長達7公裡,天池的四周覆蓋著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九寨溝大型瀑佈有17處,為九寨溝諾日朗瀑佈。保護區內最大的湖泊為長海子,它由此向南達7公裡。

2.自然資源

(1)植物

保護區森林覆蓋率超過80%,藤本植物有38種,名貴中藥有冬蟲夏草、雪蓮、雪茶、川貝母、天麻等。國傢級保護植物有四川紅杉、星葉草、三尖杉、白皮杉、麥吊雲杉、領春木、連香樹等。

雪蓮

保護區植被垂直分佈:  (1)海拔2000米以下為耐旱灌叢帶,溝口地帶主要組成為羊蹄甲、扁桃、香茅與蒿類等喜陽耐旱種類,局部地塊有油松發佈,還有兩種粗榧科的針葉樹,它們是篦子三尖杉和中國粗榧,是中國亞熱帶樹種;

(2)海拔2000~2500米為松櫟林,為油松、遼東櫟混交林,混生有珍珠梅、刺楸、柳和懸鉤子等;  (3)海拔2500~2800米為針闊葉混交林帶,主要樹種為油松、華山松、紫果雲杉、粗枝雲杉、五角楓、樺、槭等  (4)2800~3500米為寒溫帶針葉林帶,主要樹種為岷江冷杉、粗枝雲杉、鱗皮雲杉、紫果雲杉、紅樺等,林下灌木以紫箭竹占優勢;  (5)3500米以上為高山灌叢草甸帶,由於坡陡土瘠,植被發育不良。  (6)谷底、漫水灘上分佈著以南坪青楊和柳類為主的水生灌叢,淺水湖區為蘆葦類與挺水植物。  海拔2800米以上,分佈大片的箭竹。

(2)動物

冬蟲夏草

九寨溝特產——冬蟲夏草

保護區有陸棲脊椎動物122種,其中獸類21種,鳥類93種,爬行類4種,兩棲類4種。保護區內有國傢級保護動物,一級有大熊貓、金絲猴、豹、白唇鹿、扭角羚、綠尾虹雉;二級有獼猴、小熊貓、林麝、斑羚、藍馬雞、紅腹錦雞、紅腹角雉、斑尾榛雞、雉鶉、金雕等。  鳥綱,雉科,雄鳥體長1米,通體羽毛呈藍灰色,耳羽簇白色。中央尾羽蓬松如馬尾,分披於兩側而下垂;外側尾羽基部白色。雌鳥較小,羽色與雄鳥相同,平時10-30隻結成小群。雜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賣萌熊貓 哈哈哈

3.旅遊資源

● 翠海

水,是九寨溝的精靈,而九寨溝的海子(湖泊)更具特色,湖水終年碧藍澄澈,明麗見底,而且隨著光照變化、季節推移,呈現不同的色調與水韻。秀美的,玲瓏剔透;雄渾的,碧波不傾;平靜的,招人青睞,每當風平浪靜,藍天,白雲,遠山,近樹,倒映湖中。水上水下,虛實難辯,夢裡夢外,如幻如真。一湖之中鵝黃,黛綠,赤褐,絳紅,翠碧等色彩組成不規則的幾何圖形,相互浸染,斑駁陸離。視角移動,色彩亦變,一步一態,變幻無窮。整個溝內,奇湖錯落,目不暇接。百餘個湖泊,個個古樹環繞,奇花簇擁。湖泊都由激流的瀑佈連接,各具特色,變幻無窮。

● 疊瀑

九寨溝是水的世界,也是瀑佈王國。所有的瀑佈全都從密林裡狂奔出來。這裡有寬度居全國之冠的諾日朗瀑佈,它在高高的翠巖上急瀉傾掛,似巨幅品簾凌空飛落,雄渾壯麗。有的瀑佈從山巖上騰越呼嘯,幾經跌宕,形成疊瀑,似一群銀龍竟躍,聲若滾雪,激濺起無數小水珠,化作迷茫的水霧。朝陽照射,常常出現奇麗的彩虹,使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 彩林

被譽為九寨溝六絕之三的彩林,覆蓋瞭景區一半以上的面積,2000餘種植物,爭奇鬥艷,林中奇花異草,色彩絢麗,沐浴在朦朧迷離的霧靄中的孓遺植物,濃綠陰森,神秘莫測,林地上積滿厚厚的苔蘚,散落著鳥獸的翎毛。充滿著原始氣息的森林風貌,使人產生一種浩渺幽遠的世外天地之感。3萬頃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隨著季節的變化,呈現出種種奇麗風貌。

● 雪峰

九寨溝山峰挺拔。冬季皚皚雪峰,盡收眼底。艷陽下的冰鬥,讓人頭暈目眩。尕爾納山上,極目遠眺,山巒逶迤,深谷幽壑。滿天星鬥,一覽無餘。雲海連天,絮浪翻騰,峰巒鋒鍔,時隱時現。

● 藏情

九寨溝在歷史上就是民族融合的大走廊,在地理上處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在文化上處於藏區向漢區、牧區向農區過渡地帶,因此其文化呈現出濃鬱的邊緣文化色彩和博大自由的包容性。藏族同胞一方面保持著自身獨特的文化傳統,如神秘的原始宗教,繁復的建築風格、服飾風格,熱情奔放的節日盛典等;另一方面,他們和周圍羌、回、漢各民族和睦相處,彼此影響和滲透,形成多元的文化格局。勤勞、勇敢、智慧、質樸的藏族人民繁衍生息在這塊富饒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創造瞭輝煌、璀璨的藏族文化,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增添瞭奇光異彩。

● 藍冰

九寨溝國傢自然保護區內的藍色冰瀑,憑借陡峭的巖壁掛起巨大的天然冰雕,藍如碧晴,由淺而深,冰清玉潔,奇異多姿。還有巨大的冰柱、冰球、冰掛和冰幔,以璀璨耀眼的冰晶世界一同構建一個幽藍澄澈的水體勝境。

三、九寨溝獨特景觀形成原因

1、水色成因:九寨溝的湖水五彩繽紛,主要是由湖水對太陽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所致。

原因:在紅橙黃綠青藍紫單色光譜中,由紅光至紫光,波長逐漸變短。由於九寨溝湖水中的懸浮物、有機物、浮遊生物極少,湖水的透明度和潔凈度極高,瑞利散射效應較為突出。根據瑞利散射效應,湖水中短波光的散射遠大於長波光。

因此,九寨溝的湖水呈艷麗的藍綠色。湖水中常見的Ca2+、Mg2+、HCO3-等離子也有增強短波光散射的作用。同時,由於湖水透明度高,湖底的灰白色鈣華、黃綠色藻類對透射光的選擇性吸收和反射,也增加瞭湖水色彩的層次和變化。

另外,九寨溝的湖泊處於地形起伏很大的深切峽谷中,不同地段同一時間或同一地段不同時間,太陽光的入射角及入射量、湖水表面對光的反射狀況和湖水的透明度都有很大的變化,因而也造成瞭湖水色彩的更加變幻多姿。

2、瀑佈成因:斷層和生物巖溶作用;差異侵蝕和生物巖溶作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堆積和生物巖溶作用。

原因:九寨溝主要的瀑佈有珍珠灘瀑佈、諾日朗瀑佈、樹正瀑佈、熊貓海瀑佈、火花海瀑佈和箭竹海瀑佈,具有聲、色、形之美。其成因主要有三種:

一是:斷層和生物巖溶作用。九寨溝內的河床因受新構造斷裂的影響,在縱向上呈階梯狀,這一道道地形階坎形成瞭瀑佈的地貌基礎。因鈣華沉積的“氣泡效應”和“薄水效應”,在地形階坎處易於鈣華沉積,助推瀑佈跌水陡坎的形成,如諾日朗瀑佈。

二是:差異侵蝕和生物巖溶作用。由於一些巖層有軟硬之差,抗蝕性強的巖層往往突起於河床中,因此硬巖層突起處首先形成小跌水,喜水的藻類在這些地方首先著生,於是在這些流速相對較高,水流相對較淺的地方首先沉積鈣華。

由於第四系堆積物堰塞河谷形成凸堤,流水在其表面漫流時流速突然加快,有利於CO2逸出,加速鈣華沉積。隨著時間推移,鈣華層層堆高。由於其前緣上部鈣華生長速度大於下部,上部形成鈣華的蓮花狀塊體逐漸向前增長,當頂部鈣華塊體下延至坡腳時,就形成瞭直立的瀑佈面,如珍珠灘瀑佈。

三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堆積和生物巖溶作用。瀑佈是在崩塌、滑坡、泥石流松散堆積物的基礎上疊加生物鈣華作用形成,如樹正瀑佈。

3、海子的形成:海子是九寨溝湖泊的別名。九寨溝湖泊眾多,成因比較復雜,其發育的首要條件是形成匯水儲水的盆地,即湖盆,第二是要有充填湖盆的水源。

原因:九寨溝湖泊多屬於堰塞湖,也有少數是冰蝕湖,如長海上遊的園海子和綠海子、藏馬龍裡海等海子。這些堰塞湖的堰塞物主要來源於冰川堆積作用、生物鈣華作用和重力作用。這些堰塞物堰塞河谷,形成九寨溝湖泊的湖盆。他們大體可以分為4種類型。

一是在第四紀古冰川侵蝕和側磧、終磧的基礎上疊加崩塌、滑坡等重力作用堆積物堰塞形成,如長海、五彩池、上季節海。二是由生物鈣華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堆積物共同堰塞形成,如天鵝海、箭竹海、熊貓海等;

三是由生物鈣華堰塞形成,如樹正群海等;四是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堆積物堰塞形成,如下季節海。填充九寨溝湖盆的水來源於大氣降水,但不同的湖泊水源補給形式不完全相同,主要有降雨、地表徑流、冰雪融水及地下水等補給形式。

湖水排泄方式主要有蒸發、向下遊徑流、地下入滲漏失。地下水補給和排泄主要通過地下巖溶裂隙、巖溶通道和由斷層和向斜構成的匯水構造進行。斷層、褶皺走向以及地勢高低控制著湖水的補給和排泄,也控制著湖泊的發育方向;

4、地質演化史:地殼運動。

原因:距今約2.3億年前,九寨溝尚是一片汪洋。經印支和燕山運動,九寨溝形成大量褶皺和斷裂,整個景區上升為陸地。後來的喜馬拉雅運動和新構造運動再次對九寨溝地層造成重要影響,使其再次抬升和發生褶皺斷裂,這些褶皺斷裂控制瞭九寨溝的巖溶格局。

到瞭第四紀,全球氣候變冷,九寨溝先後經歷瞭三次冰期,冰川分佈廣泛,主溝2900米以上均有分佈。冰川作用形成的底冰磧、終磧壟在溝谷中形成隔檔式微地貌地形骨架,構成瞭九寨溝海子雛形。冰川消融形成的終磧壟截斷瞭則查窪溝的流水,形成瞭九寨溝面積最大的湖泊-長海,造就瞭九寨溝水體景觀的基本格局。

全新世以來,地殼運動趨於穩定,氣候向暖濕方向發展,雪線退至5000米以上,其下地帶以巖溶、重力崩塌、泥石流等地質作用為主,造就和延續著九寨溝獨特的層湖疊瀑景觀。

5、喀斯特地貌:九寨溝具備瞭喀斯特地貌發育的有利條件:巖石構成,地質構造運動,氣候降水,生物作用。

原因:九寨溝氣溫常年低於我國南方地區,地表的溶蝕景觀不甚突出,除上遊地表有一些溶溝、石芽外,溶蝕主要在地下進行。相反,最引人註目的是地表大量鈣華沉積,形成鈣華堤、鈣華池、鈣華灘、鈣華瀑佈等。

九寨溝蒸發作用較強、地下水溢出後壓力減小、地形陡變處水流流速增大、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對二氧化碳的大量吸收,均有利於鈣華的沉積,這種“反向”的喀斯特景觀,成為大自然的一大傑作。

九寨溝內的巖石幾乎全由石灰巖構成,厚達數千米;在地質構造運動的反復作用下網格狀斷裂系統十分發育,高原邊緣的差異性抬升形成瞭巨大的地形反差,有利於巖溶水的循環運動;流域內氣候濕潤,降水較豐沛,森林茂密,土壤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使地下水PH值降低,大大增強瞭水對巖石的侵蝕能力;生物作用也加快瞭鈣華的沉積;

6、獨特的水循環系統:九寨溝碳酸鹽巖的廣泛分佈和北西向構造的展佈是九寨溝水循環的基礎,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三水”循環構成瞭九寨溝水循環的主體,地下喀斯特通道在湖水的補給與排泄中發揮重要作用。

原因:長海是九寨溝最大的海子,但它沒有地表出水口,長海下方的則查窪溝是一條幹谷,僅有少量季節性湖泊。長海的水除一小部分通過海子前端的天然堤壩滲流補給到五彩池,更多的水通過北西向的地下喀斯特通道,向西排泄到日則溝湖泊中。

長海巨大的庫容和它對日則溝內海子的補給,起到瞭一個調節水庫的作用,即使枯水年份也以較穩定的補給量使日則溝的海子不至於幹涸。

九寨溝內地表水、地下水的補給主要源於大氣降水,水量的盈虧根本上取決於降水量的變化和時空分配狀況,從而導致上遊直接接受降水補給的湖泊水位變化較大,景色隨時而異(上下季節海),而由地下水補給的湖泊如五花海水位則較穩定。


參考文獻:《百度百科》

圖片來源:網絡

註:文章內容根據參考文獻編輯修改,圖片均引用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