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古人的書房究竟有多豪?

一間獨立完整的書房,對於現代人來說,尤其是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來說,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奢侈型配置,因為大多數人在結婚生子後,就會發現自己漸漸沒瞭這樣純粹的、獨享的、安靜的功能空間

一間獨立完整的書房,對於現代人來說,尤其是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來說,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奢侈型配置,因為大多數人在結婚生子後,就會發現自己漸漸沒瞭這樣純粹的、獨享的、安靜的功能空間。

環顧各住宅小區,似乎隻有在高檔樓盤裡,才有機會看到獨立的書房。

▷ 華潤深圳灣悅府書房 / 圖片源自網絡

▷ 杭州觀雲錢塘書房 / 圖片源自網絡

▷ 上海古北壹號書房 / 圖片源自網絡

看過千百處樓盤的木小姐來說,這些高端樓盤裡的書房,在尺度和裝修上已經盡可能奢華瞭,但仍然比不上那些古代文人的書房。

當然,古人的書房大多不叫書房,而叫書齋。

書齋,從字面來看,“書”即書籍,而“齋”字多義,既指屋舍,又有“戒潔”之意,所謂清心寡欲、一心向學。

書齋,是古人專門看書、藏書、寫書的屋子,由於相對獨立,有的書齋還兼具瞭男主人起居、會客的功能,它並沒有固定的建築形式,卻都傳達著一種幽靜獨處、彰顯品位之意,是一處飽含文化藝術與思想火花的空間。

接下來,木小姐帶你看看,古代文人的書齋到底豪在哪裡?對現代人的書房又有哪些借鑒。

1)於景色絕佳地,與自然共處

隋唐時期,建築技術日漸成熟,書齋從最早的與主體建築相連,演變成脫離居室,與自然景致相結合的一支。在自然中,書齋融於園林。

比如唐朝詩畫大傢王維,在陜西藍田營造的輞川別業文杏館,就是一座位於山林之中的書齋。

▷ 輞川別業中的書齋文杏館 / 圖片源自網絡

從畫中可以看出,文杏館建築極其精美,主體建築前方有兩座涼亭類園林建築,屋角輕揚、山花繁復、欄桿朱紅,席地而坐即可讀書、撫琴、品茶,花木之景環繞、山間清風徐來,這場景,怎不叫人羨慕?

▷ 衛賢《高士圖》局部 / 圖片源自網絡

看五代畫傢衛賢所作的《高士圖》,古樹蒼勁、怪石嶙峋間,一處悠然、寧靜的書齋別館坐落其中,可謂美景環繞、心曠神怡。

▷ 黃筌《黃筌勘書圖》局部 / 圖片源自網絡

五代至北宋畫傢黃筌所作的《黃筌勘書圖》,葦草打結為頂,四周設有帷幕,可以開合,在書齋周遭,繁茂的林木以及遠處的山景十分難得。

▷ 趙伯驌《風簷展卷》 / 圖片源自網絡

在宋代,畫傢趙伯驌一幅《風簷展卷》,展現瞭一處傍山臨水的書齋,畫面中庭院湖石點綴、長松修竹環抱、遠山依稀可見,好不愜意。

▷ 唐寅《雙鑒行窩圖》 / 圖片源自網絡

明朝吳中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亦曾作畫《雙鑒行窩圖》,茅屋幾間臨水而建,古樹巨石相伴左右,屋宇雖不華麗,所處環境卻是絕佳。

如果說看畫不過癮,我們可以看看明清時期留下來的實物,雖然這時期的園林大多已身處鬧市,但多半還是會將書齋置於園林一角,獨享一方庭院,與自然相親。

比如說明代大才子徐渭的青藤書屋。

▷ 徐渭青藤書屋 / 圖片源自網絡

書屋窗下引水成池、蓄養金魚,且窗下鏤空、與池面相連(現在已經安裝玻璃),既可采光又可降溫,令屋內讀書人養眼清心。

▷ 網師園五峰書屋的前庭後院 / 圖片源自網絡

蘇州網師園中的五峰書屋,曾為南宋“萬卷堂”故址,後為清園主讀書之處。庭前院後峰石羅列、花木扶疏,的確是一處幽靜、清雅的空間。

現存的古典園林裡還有許多書齋,比如說滄浪亭的“聞妙香室”、網師園的“殿春簃”、拙政園的“海棠春塢”、留園的“還我讀書處”、清暉園的“惜陰書屋”等等,此處不贅述,你若感興趣,不妨跟木小姐相約,實地一遊。

古代文人的書齋對自然資源的強勢占有,確實非當今一般書房能比。若真要效仿,也隻有帶庭院的低密別墅有這條件瞭,而且還很難做到獨立於園林一隅,大多仍與主體建築相連,隻是能夠面向庭院。當然,能夠面向庭院,已經十分令人向往瞭。比如說蘇州仁恒的耦前別墅,兩個樣板間的書房均在庭院左側與之相連。

▷ 蘇州仁恒耦前書房1 / 圖片源自網絡

▷ 蘇州仁恒耦前書房2 / 圖片源自網絡

從這照片可以看出,現代書房也有一個古代書齋無法比擬的條件,那就是:大面積落地玻璃帶來的通透與一覽無餘。正如《園冶》所說:“惟園林書屋,一室半室,按時景為精”,這書房無論是一間還是半間,能把四時之景融入室內才最為精妙啊。

▷ 上海華山公寓書房 / 圖片源自網絡

如果是住在沒有私傢庭院的高層住宅裡,我們能為書房爭取的更好自然條件也許就是采光與窗外遠景瞭。

2) 用材極為考究,可謂奢侈

古人的書齋不僅擁有極好的自然資源,建造的用材通常也極為考究。

比如說前面提到的文杏館,王維曾這樣描述它: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裡雲,去作人間雨。”

文杏即銀杏,因其生長緩慢,取材並不容易。而且作為木材來說,它易加工、不翹裂,並有特殊的藥香味(因此又叫銀香木)、抗蛀性強,稱得上是價格昂貴的優質建材。

香茅草又叫檸檬草,有一種天然濃鬱的檸檬香味,可以除臭、驅蟲、醒腦,用它鋪作書齋屋頂,也是非常合適。

由此可見,文杏館的用材,不僅貴、而且香,真可謂“書香之地”。

對於現代人來說,書房的屋頂和房梁已經不需要自己操心瞭,更需講究的還是室內用材。

城市喧囂,隔音自然成為書房應當考慮的重點,各種隔音板材、壁佈壁紙的,挑選環保、質量靠譜的用上就好。至於“香”,既可以選擇名貴的木質傢具,也可以選擇符合個人喜好的熏香,豐儉由人。

3) 尺度極為舒享,可謂豪華

雖然古代書齋以精巧為宜,但那是相對整個園林或者宅園來說,實際上,以宋代幾個書齋為例,它的面積絕對令現代人艷羨。

南宋詞人葛立方在他的《餘慶堂賦》中這樣描述到:“今君之堂,其髙三十尺,其廣四十步”,按照一尺合31.2厘米,一步合五尺來計算,換算成現在的尺寸就是高9.36米,廣62.4米,由三間組成,十分高大寬敞。

南宋文學傢陸遊《居室記》:“陸子治室於所居堂之北,其南北二十有八尺,東西十有七尺。”,這麼算下來也有46.3平米,作為書房來說也很寬敞,抵得上現在的一居室瞭。

南宋文學傢周必大《玉和堂記》:“其深四丈二尺,博三丈七尺,崇二丈有奇”,也就是說深13.1米,寬11.5米,高6.2米,面積約150.6平米,亦是十分寬敞的三間。

這麼看下來,是不是覺得自己好不容易隔出來,卻最多隻容得下一桌、一椅、一櫃的書房實在是太小瞭呢?其實無妨,能有個小空間好好讀書已經甚好,鄭板橋不也說過“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嗎?

不過,現代書房小歸小,應該滿足的功能還是要滿足,比如說下面這個樣板間的書房,乍一看桌椅均造型精巧,可是真的好用嗎?

▷ 杭州黃龍雲起書房:精巧卻實用性欠佳 / 圖片源自網絡

4)功能較為復合,風雅皆珍藏

古代書齋之所以大,是因為它還兼具瞭藏書、起居、會客的功能,不妨再來仔細看看古畫的描繪。

除瞭前面提到的唐寅所作《雙鑒行窩圖》,可以看到各個房間有不同的場景描繪,反映出不同的房間功能外,同為明朝吳中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在他的《真賞齋圖卷》中,也能清晰地看到廳堂、書房與廚房的佈置。

▷ 文徵明《真賞齋圖卷》 / 圖片源自網絡

位於堂中的主客二人隔案相對,似展卷評賞,堂前侍童恭立,室內幾案陳有鼎彝、石硯、書卷,整個場景極為閑適靜雅。

然而,這樣功能齊備、動靜分區的獨立書齋,確實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有所差異,我們也不必苛求,隻是看到古人為瞭尋求可以專心研讀學問之處,而不惜跑到山林之中、或是園林一隅。

對於現在許多大戶型樣板間把書房與客廳融為一體、動靜混雜的做法,木小姐表示不解,雖然算不上潛心做學問的人,但若要我對著一間諾大的客廳,或是客餐廳看書、寫文章,那也斷然是有些痛苦或費勁的,多少得有個隔斷吧。

▷ 杭州嘉裡中心書房與客廳相連 / 圖片源自網絡

當然,室內的功能與佈置,本就因人而異,也許住戶隻需要在這裡用用電腦,又或者傢裡人數不多,即使與客餐廳相連,也不礙事吧。

古人的書齋更豪,其實是豪在他們對心靈空間的極致追求上:不惜奔赴自然園林、不惜收集最佳建材、不惜賦予盡可能大的空間、不惜配備各種功能,都是為瞭讓自己有一個更好的讀書研習、修身養性的精神空間。

對於現代人來說,更需要效仿的,還是提升自我、靜心怡情的追求與享受,所以它需要與自然相親,哪怕隻是一扇明亮的窗戶;它需要相對獨立,哪怕隻是簾幕相隔;它需要足夠的面積,哪怕隻是一張寬大實用的書桌;至於用材,安全實用即可,大可不必奢求昂貴之材。

畢竟,從本質上來說,書房是心靈港灣,是自我天地,所有物質的豪華都比不過內心的高雅。

古人的書房,是與書,與自然,與天地萬物的連接。

今人的書房,是與人,與社會,與風雅人間的想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