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從明末到民國時期女裝的演變,看旗袍之起源

本文總共分成6章節:⒈明末到乾隆前期漢女流行服裝⒉明末之清末襖裙之演變⒊民國襖裙是怎麼演變成旗袍的⒋旗袍起源長衫說⒌旗袍稱謂的爭議⒍總結本文圖片巨多,打開緩慢,強烈建議連接

本文總共分成6章節:

⒈明末到乾隆前期漢女流行服裝

⒉明末之清末襖裙之演變

⒊民國襖裙是怎麼演變成旗袍的

⒋旗袍起源長衫說

⒌旗袍稱謂的爭議

⒍總結

本文圖片巨多,打開緩慢,強烈建議連接WIFI,打開本文後等兩分鐘,等圖片加載完畢再閱讀。


⒈明末到清乾隆前期漢女流行服裝

中國古代每次改朝換代,新王朝總有幾件事是要幹的,其中就包括“易服色、別衣服[1]”,也因此,改朝換代又被稱為“改元易服”。所以,“易服”這件事是歷朝歷代都會幹的事,絕對不是古裝愛好者長期宣傳的那樣是滿清的獨有現象。

因為漢人的長期反抗以及“不合作運動”清廷在易服政策上不得不有所妥協,除瞭官服和軍服外,民間服飾依然主要是延續晚明服飾[2] [3] [4]。特別是女裝,漢傢女子的禮服依然是鳳冠霞帔、圓領蟒袍,便服依然是上衣下裳、披風、比甲。

《崇慶皇太後萬壽圖》中穿漢裝的妃子或命婦

上圖為《崇慶皇太後萬壽圖》頭戴鳳冠、穿圓領蟒袍的妃子或命婦(到底是妃子還是命婦,一直有不同的說法,多數說是漢臣傢眷,但是有人反對,因為畫中乾隆也在場,臣子的女眷不可能也同時在場。)。穿類似漢裝的妃子或外命婦,在《崇慶皇太後萬壽圖》中一共有4位。

《乾隆南巡圖》局部

上圖中身穿身穿鳳冠霞帔的漢族命婦,前排命婦身上穿的藍色錦帛即為霞帔。

漢族女子從晚明開始流行穿豎領對襟衫裙,外罩披風或比甲,或者隻穿豎領對襟衫(外穿時也叫豎領披風)。另外襖裙也從明初蒙古風的交領短襖,演變為立領長襖,隻是基本上被當做一般禮服來用,流行時裝還是豎領對襟衫+披風(直領披風)或比甲。基本上到瞭晚明時期,女裝已經是豎領(立領)的天下瞭。

明末的披風明末穿豎領對襟衫的仕女圖明末穿披風的女主人及穿豎領對襟衫的女仆明末穿立領對襟衫+比甲的女主人及穿豎領對襟衫的女仆。康熙時期 豎領對襟衫+披風《乾隆帝主位喜容像軸》乾隆帝某位穿豎領對襟衫+披風的嬪妃乾隆前期穿豎領對襟衫+比甲的仕女圖乾隆時期《教子圖》豎領對襟衫清中期的豎領對襟衫清代後期的直領披風清末民初豎領披風(早期裙褂)

作為明末清初一種流行服飾,披風的流行時間超過三百年,最流行時期為萬歷到康熙年間。當然,和古裝圈號稱有4000年歷史的汗服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瞭。

陳芳《明末清初女服“披風”考釋》

清初的披風雖然和晚明的披風形制相差不大,但是也發展出瞭自己的特色,比如,衣袖從晚明的大袖為主變成以直袖為主,肥大的衣身也變得修身合體。領口和袖口織有繁復的紋飾!

說實話,清初漢女裝的婉約和精致,是很符合現代人審美的,以至於古裝圈時常會發生拿清初漢裝當明制的事情出來。如果以後大傢要是看到有古裝愛好者在穿花領的披風或比甲,那肯定又是在搞“以滿代漢”的事情瞭。

豎領對襟衫在清代,也被稱為“披風”,為瞭區別直領披風,豎領對襟衫就被稱為“豎領披風”。豎領對襟披風到瞭清末民國初,逐漸從一件長衣變成瞭短衣,和清代男子的外褂特征相似,所以當時把女性披風也稱為“褂”瞭。現在南方的“裙褂”就是豎領對襟衫演變而來。在演變進程中,豎領對襟衫(披風)地位也逐漸抬高,從一開始的便服,變成瞭禮服,一直到最後成瞭中式婚服的代表(裙褂)!

鐘欣潼所穿裙褂

豎領對襟披風是如何演變為裙褂的,可以看看擷芳主人(董進)的考據文章:

既然披風到瞭清代中後期,演變成瞭禮服性質的服裝,那麼就不再適合作為女性的日常服飾瞭,因此急需其它服裝來做日常便服。

這個時候,在晚明時期就已經有瞭一點禮服性質的襖裙,反倒被拿出來當漢女便服用瞭,並一直到民國20年代左右,襖裙都是漢女最常穿的服裝,之後才被強勢出現的旗袍一波帶走!但是劃時代的旗袍出現後,襖裙並沒有消失,襖裙的餘韻一直保持到現代。

這股風潮還影響到幾乎所有南方少數民族,導致現如今的南方少數民族的民族服飾,基本都有立領大襟式襖衫,就是因為在清末民初受到漢族服飾潮流影響的結果(民國政府還有一段時間在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推廣漢族服飾,或許這也是造成漢式襖衫成為少數民族服飾的原因之一[5] [6]。


⒉明末至清末襖裙之演變

本章內容將是本文的一個重點,因為民國旗袍的立領、大襟、下擺開叉等主要形制,早在明末時期的長襖上就已經出現瞭,然後經過一步步流傳演變,最終形成旗袍。以下用圖文史料來介紹這個演變過程。

擷芳主人(董進)《Q版大明衣冠圖志》

從上述擷芳主人的書中 就可以知道,明末立領長襖,幾乎長至腳面,根本就是袍瞭。而且立領、斜襟、下擺開衩、紐扣等後世旗袍最基本的形制,在明末長襖上都已經能看到雛形瞭。

擷芳主人還認為明朝發明的立領明代之後不但繼續在女裝上使用到現代,還被男裝以及少數民族服飾采用!甚至馬面裙也一直使用到近代(民國初),這就讓人尷尬瞭,古裝圈為瞭圓“滿清讓漢服斷代三百年”的謊,拼命切割“明豎領”和“清立領”之間的關系,非要視為兩種東西。結果卻被擷芳主人打臉,難怪要把擷芳主人噴成“反漢分子”呢!

孔府舊藏 明代立領大襟襖衫

孔府舊藏的明代立領長襖,註意特點:立領、斜襟、大袖。這種風格的襖裙一直延續到清初

清康熙 黃母鄭孺人容像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來,到瞭康熙中期,襖裙變化還不大,依然是立領、大袖、斜襟。

下面貼兩張清初的旗服像來對比一下

孝莊便服像康熙帝 德妃(雍正帝生母)烏雅氏小像

清初旗女的便袍特點是無領(圓領)、箭袖(馬蹄袖),沒有後世誇張的鑲邊,也沒有被現如今古裝圈視作仇寇的“廠子領(襟)”。到瞭康熙後期,旗女外袍雖然有瞭一定的漢化,去掉瞭馬蹄袖,但依然是窄袖。

可以看出清初漢女的長襖和旗女的長袍,都有瞭後世旗袍的雛形,但是旗袍最重要的特征“立領”是清初旗女服飾所沒有的。

乾隆後期《隨園湖樓請業圖》局部乾隆後期《隨園湖樓請業圖》局部嘉慶初《八妓圖》局部圖嘉慶初《八妓圖》局部嘉慶 《鴛鴦秘譜》局部

到瞭乾隆後期,隨著時間的發展,原來流行的披風(包括直領對襟和豎領對襟)逐漸從便服轉變成禮服。而在明末清初具有一定禮服性質的立領大襟長襖反倒開始便服化,成為漢女主流服裝。

嘉慶-道光年間《曹貞秀像》像道光年間《松下讀書圖》局部

道光年間,襖裙開始開始出現寬鑲滾邊

晚清漢女晚清旗女

到瞭清末,服飾的鑲滾邊越來越闊,直至達到瞭所謂的“十八鑲滾”的地步(上圖中的鑲滾邊還不算太誇張)。

清末時期旗民(漢)女裝由於相互影響,風格越來越像,但是漢女穿兩截衣(衣裙)、旗女穿一截衣(袍服)的本質區別並沒有發生改變。

在古裝圈,清末漢女裝的“十八鑲滾”和“廠子襟”是被“滿化”的最大“罪證”,但是早期旗女的服裝,同樣沒有寬鑲滾邊和“廠子襟”啊,古裝癖憑什麼要把鑲滾工藝和大襟送給滿人?要知道刺繡鑲滾工藝可是滿服向漢服學的。

李彥芳、孫世圃《天津近代女裝》,2002年出版


⒊民國襖裙是如何演變成旗袍的

1910年代照片

進入民國後,因為思想解放,加上受到西式服裝的影響,除瞭南方少數民族以及和少數民族雜居的部分漢族民系外,襖裙、裙褂原本繁瑣的鑲滾迅速被淘汰,走向簡約化。

上個世紀20年代“倒大袖”襖裙1926年北戴河度假女子

到瞭1920年代,襖裙時裝化,短襖還保留傳統中式女服的特點,下裙則完全西化,流傳六七百年的馬面裙被淘汰,這就是中西合璧的民國襖裙“倒大袖”[7]。

民國襖裙不但成為一時經典,在它身上還孕育出更加流行旗袍,可以說,襖裙是旗袍的母親,至少是海派(上海)旗袍的母親。

1925年宋慶齡。早期旗袍還殘留民國襖裙的餘韻,基本都是倒大袖。

上個世紀20年代襖裙流行的同時,還十分流行一種長馬甲,套穿在短襖外面。到後來因為穿脫麻煩、到夏季又厚重炎熱,所以幹脆馬甲與短襖合二為一,成為瞭有接袖設計的“假兩件”,於是旗袍的最初形式就誕生瞭。

1931年藝術評論傢李寓一說:

李寓一《新裝五年之一回顧》,《申報》1931年1月11日短襖外套長馬甲的女子

但是說的不太明白,“旗袍馬甲”是什麼東西?等到瞭《良友》雜志1940年第150期刊登的文章《旗袍的旋律》就說得很明白瞭:

《良友》1940年第150期《旗袍的旋律》)有接袖設計的長馬甲(假兩件)

著名學者曹聚仁也在《上海春秋》裡說:

有接袖設計的長馬甲(等同於旗袍瞭)

到瞭1948年,又一位研究者沈貞玲也說:

1948年 沈貞玲《談旗袍的領口》民國時代月份牌

民國時代月份牌民國月份牌民國月份牌王漢倫(左)與胡蝶(右)都穿旗袍馬甲合影1928年《良友》雜志封面

民國20年代繪有穿“短襖長馬甲”或有接袖設計長馬甲的月份牌、老照片、報刊雜志非常之多,充分證明當時這種服飾的流行程度,本文為瞭控制篇幅,就不多貼瞭。


⒋旗袍源自長衫說

有關旗袍的起源,除瞭上述“襖裙+長馬甲說”之外,還有“模仿男子長衫說”也非常有說服力。

在 中國古代漢人,從漢末開始,一直到到民國的旗袍出現之前,穿長袍都是男性的專利,女人隻能穿上衣下裙——俗稱兩截衣(部分貴族禮服以及唐代女穿男裝現象除外)。

《女兒經》記載:““為葚事 兩截衣 女人不與丈夫齊,百凡事體須卑順 不得司晨啼母雞 ”就是說,為瞭體現“男尊女卑”,女人隻能穿兩截衣,而不能穿和男人一樣的長袍。到瞭清末民國,隨著思想解放、女子平權意識的出現,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不能容忍這種歧視。

張愛玲就在《更衣記》裡寫道:

民國初老上海女式長袍和男式長袍

王宇清也持有這種觀點:

穿男式長袍的秋瑾

伴隨女權運動的發展,民國初女子服男子長袍的現象在全國也越來越普遍。

1920年《民國日報》刊登過討論女子著長衫的文章—“女子著長衫的好處”,列舉出瞭四大優點便利、衛生、美觀、省錢[8]。

1925年《晨報》載文:

民初剪發穿男式長袍的女子

1926年廣州版《民國日報》刊文:

民初穿男式長袍的女子

由此可以看到民國20年代年輕女性著男子長袍已是成為一種風氣!直到現在,在廣東、特別是香港地區,旗袍還被稱為長衫。英語中旗袍被譯為“Cheongsam”,就是粵語“長衫”的音譯,這也算是民國初年女子穿長衫風潮遺留的印記。

香港長衫(旗袍)制作技藝今年入選第五批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等到瞭到瞭後來北伐勝利之後,女子長衫已完全女性化,再也,很少能見到服男子長袍的女性瞭。


⒌旗袍稱謂的爭議

看瞭上面的內容,肯定有人會問:你一會說旗袍源自短襖長馬甲,一會說旗袍旗袍源自長衫,那麼旗袍到底源自什麼服飾?

我隻能回答,這兩種說法都有讓人信服的實證,隻能承認短襖長馬甲(旗袍馬甲)和長衫都是旗袍的源頭。同樣的時代、同樣的地域、同樣的社會審美讓不同的服裝融合為同樣的新款服裝,這就是所謂的“殊途同歸、百川歸海”。

在此我借用龔建培教授文章內的配圖來說明一下不同服飾與旗袍之間的關系:

龔建培《解讀“旗袍”》

看到這裡,又有人會問:既然旗袍不是直接起源於清代旗人之袍,那它為什麼會叫旗袍呢?其實“旗袍”隻是民國時期民間“約定俗成”的結果,並不是官方稱謂,民國官方文件和教科書中均為使用“旗袍”這個名詞:

“旗袍”這個稱謂是到民國時代才出現的名詞,並不是清代旗人稱呼自己服飾的稱謂:

包銘新《中國近代女裝實錄》

至於為什麼民國人會“約定俗成”稱呼旗袍為“旗袍”,一本教科書說的很明白:這是民國人對清代三百年統治時間的潛移默化下形成的“女子穿袍=旗女之袍”的歷史記憶的表現。而清代漢女是穿裙的,不穿袍,所以到瞭民國時期突然流行起來女子穿袍,普通人想當然地認為這是“旗袍”。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 高中一年級

龔建培也有類似的觀點:

龔建培《解讀“旗袍”》

但是從一開始,就有很多人對反“旗袍”這個稱謂,上述很多資料已經提及,不再贅述。在現代,很早以前,卞向陽教授就否認過民國旗袍和清代“旗裝袍”的嫡生關系:

卞向陽《論旗袍的流行起源》

這種反對旗袍叫“旗袍”的風潮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臺灣達到瞭頂峰,臺灣直接出臺一項法令,把旗袍改名為“褀袍”:

隻是這種沒有強制性的法令,是很難挑戰民間習慣的,因此到現在臺灣民間和大陸也一樣還是以“旗袍”稱謂為主,但是臺灣的服飾學界始終不服氣,時不時就要跳出來呼籲要為“褀袍”正名:

因此,旗袍除瞭擁有“旗袍”這個影響范圍最大的稱謂外,在香港和臺灣還分別叫長衫、褀袍。


⒍總結

㈠旗袍的基本特征早在明末清初的長襖上就已經出現。

㈡旗袍是民國20年代之後融合多種服裝元素形成的中國近代女性服裝。

㈢清代旗裝並非民國旗袍直接源頭,民國旗袍的源頭是短襖長馬甲和長衫,而襖裙本來就是漢裝,長衫也是漢族文人首先穿著,疑似明式袍服依照清制改良而成。

㈣清末前文獻未見“旗泡”一詞的專門記載,旗人也未稱自己的袍服為“旗袍”,旗袍一詞民國後才見使用。將旗袍等同於旗女袍服的觀點,不但混淆瞭“旗袍”與“旗人袍服”這兩個歷史屬性完全不同的服飾概念﹔也忽略瞭辛亥革命、婦女解放運動等對服飾時尚的影響。

㈤旗袍稱謂是民間俗稱,民國時代的官方並未采用。

㈥旗袍在臺灣地區叫褀袍,在香港特區叫長衫,旗袍英文稱呼“Cheongsam”是粵語“長衫”的音譯。

主要參考資料:

⒈於振華《民國旗袍》

⒉龔建培《解讀“旗袍”》

⒊朱博偉 劉瑞璞《“旗袍”和“祺袍”稱謂考證》

⒋卞向陽《論旗袍的流行起源》

⒌包銘新《近代中國女裝實錄》、《中國旗袍》

⒍擷芳主人 (董進)《Q版大明衣冠圖錄》

⒎春梅狐貍《旗袍如何誕生?也許我們的狹隘,配不上這百年滄桑!》

參考

  1. ^《禮記·大傳》記載“聖人南面而聽天下,……立權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此其所得與民變革者也。”
  2. ^“清代男性服飾跟明代相比,有繼承有變化。清代立國之初,在衣冠制度上,強調以滿族服飾為基礎,改革明朝的服制。這種改革主要表現在帝王與官僚的服飾制度上,對於一般百姓來說,最重要的是發式的改變,由此而來的是巾帽式樣的變化。衣服形制的變化相對來說變化較小。”(鐘敬文《中國民俗史》)
  3. ^“滿清時期民用常服樣式較多,這主要是分時期、分地域而各有所制。清初期除文武官吏外,一般百姓仍著漢式(也就是明末)便裝,日後,清裝逐漸多見。”(孫世圃《中國服飾史教程》)
  4. ^據林繼平《李二曲研究》記載,康熙十二年,川陜總督鄂善再三邀請明朝遺民李顒(號二曲)去關中書院講學,書院學臺還專門制作瞭一套旗裝送給李顒,但是李顒依然堅持穿漢服前往,並對迎接他的書院學臺解釋道:“仆非官僚紳士,又非武弁營丁,窄衣小袖,素所弗便。寬衣博袖,乃庶人常服;仆本庶人,不敢自異。”就是說,在康熙十二年的時候,明式服裝還是廣大平民常穿的服裝,而旗裝隻是官僚和軍隊的服裝!
  5. ^1932年廣西三江縣“改良風俗習慣委員會”發佈文告:“苗、瑤、侗人之衣裙一律改用漢服,以資節省、而一觀瞻。”
  6. ^1940年1月,貴州黎平縣對少數民族規定:每村寨40歲以下之婦女,從6月後、須改著漢服,並以短衣長褲為標準,不得著裙與佩戴銀飾,違者分別情形處分其傢長。
  7. ^《時尚百年》中對“倒大袖”襖裙是這樣描寫的:“上衣為大襟緊身短襖,衣擺呈圓弧形,後來也有較多是平擺的,擺長不蓋住臀,衣袖長至肘,袖口一般為七寸,為喇叭形,也稱“倒大袖”。裙為黑色,裙擺較大,為穿套式,長至足踝”。
  8. ^朱榮泉《女子著長衫的好處》 民國日報[上海]1920年3月30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