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血紅素的生物合成:四個吡咯環如何連到一起

金屬卟啉(Metalloporphyrin)是生物中廣泛存在的一類化合物。其中,血紅素(鐵原卟啉IX)是分佈最廣泛的一種。血紅素b的化學結構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利用血紅素轉運

金屬卟啉(Metalloporphyrin)是生物中廣泛存在的一類化合物。其中,血紅素(鐵原卟啉IX)是分佈最廣泛的一種。

血紅素b的化學結構

  1. 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利用血紅素轉運、貯存氧氣;
  2. 細胞色素c是線粒體電子傳遞鏈的組成部分,用血紅素傳遞電子;
  3. 以血紅素為輔酶的酶,可以轉移電子,或者催化氧化、分解、脫水、異構等各種化學反應,比如過氧化物酶使生物不易氧氣中毒,細菌、真菌、植物的細胞色素P450催化各種天然產物的形成,人體肝臟的細胞色素P450催化藥物的代謝,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及神經系統中一氧化氮合酶將精氨酸氧化產生一氧化氮,色氨酸的分解代謝需要色氨酸雙氧化酶;
  4. 一些含血紅素的蛋白作為信號轉導蛋白參與生理活動的調控。

1 血紅素的生物合成途徑

血紅素生物合成起始於甘氨酸和琥珀酰輔酶A。

甘氨酸脫羧並和琥珀酰輔酶A縮合形成5-氨基乙酰丙酸(又稱δ-氨基-γ-酮戊酸,δ-aminolevulinic acid,ALA)。這步反應由ALA合成酶催化,輔酶是磷酸吡哆醛(維生素B6)。

然後ALA脫水酶催化兩分子ALA脫去兩分子水,形成膽色素原(又稱卟膽原,2-氨甲基-4-羧乙基-3-羧甲基吡咯)。

膽色素原分子核心為一個吡咯環,上面有氨甲基、羧甲基和羧乙基三個取代基。羧甲基和羧乙基也就是乙酸結構和丙酸結構。

膽色素原分子結構

兩分子ALA縮合的過程如下圖,氨甲基和乙酸來源於一分子ALA,而丙酸和吡咯氮原子來源於另一分子ALA。

之後,四分子膽色素原脫去四分子氨縮合生成尿卟啉原Ⅲ(uroporphyrinogen Ⅲ)。這一步反應由兩個酶催化。

首先,尿卟啉原I合酶(uroporphyrinogen I synthase,又稱膽色素原脫氨酶、羥甲基膽素合酶)催化四分子膽色素原脫去三分子氨縮合並水解第四個氨基,生成羥甲基膽素(hydroxymethylbilane)。

羥甲基膽素經過尿卟啉原Ⅲ合酶(uroporphyrinogen Ⅲ synthase,又稱尿卟啉原Ⅲ同合酶、uroporphyrinogen Ⅲ cosynthase)催化縮合,形成尿卟啉原Ⅲ(下圖)。

註意尿卟啉原Ⅲ與羥甲基膽素相比,第四個吡咯環上的乙酸和丙酸位置發生瞭互換(下圖A表示乙酸,P表示丙酸)。在沒有尿卟啉原Ⅲ合酶存在的情況下,羥甲基膽素可以自發環化形成尿卟啉原I,此時乙酸和丙酸的位置沒有發生互換。

A表示乙酸,P表示丙酸,下同

之後,尿卟啉原Ⅲ脫羧酶催化尿卟啉原Ⅲ的四個乙酸結構脫羧變為甲基,從而生成糞卟啉原Ⅲ(coproporphyrinogen Ⅲ)。

糞卟啉原氧化酶催化其中兩個丙酸結構氧化脫羧變成乙烯基,從而生成原卟啉原IX,再經原卟啉原IX氧化酶催化脫去六個氫原子,形成瞭具有大共軛體系的原卟啉IX。

最後,亞鐵螯合酶(ferrochelatase)催化亞鐵離子和原卟啉IX結合生成血紅素b(本文第一張圖)。

2 尿卟啉原I合酶

如上所述,尿卟啉原I合酶催化四分子膽色素原脫去三分子氨縮合並水解第四個氨基,生成含有四個吡咯環的羥甲基膽素。

在這個過程中,尿卟啉原I合酶不僅逐個催化膽色素原的脫氨縮合,同時還對吡咯環進行“計數”。當縮合的膽色素原分子數達到4時,它就釋放羥甲基膽素,交給尿卟啉原Ⅲ合酶。這個反應很神奇,但也要註意到,膽色素原在本身在一定條件下(比如在稀酸中)就可以自發脫氨縮合,所以這個反應並不全是尿卟啉原I合酶的功勞。

膽色素原的氨甲基吡咯結構會發生E1消去反應,脫去一分子氨,形成氮雜富烯結構。前一個吡咯環靠近丙酸的α碳原子親核進攻這個氮雜富烯結構的亞甲基,就將兩個吡咯環通過亞甲基連在瞭一起。這樣的反應進行三次就得到瞭線狀四吡咯化合物也就是羥甲基膽素。

但是羥甲基膽素的第一個吡咯環上的氨甲基為什麼會變成羥甲基呢?

羥甲基膽素的結構式。紅線劃分成四份,表示這四個部分來源於四個膽色素原分子

實際上,第一個吡咯環所屬的膽色素原分子和尿卟啉原I合酶的輔基發生瞭共價結合:第一個吡咯環所屬的膽色素原分子也會發生E1消去反應,形成氮雜富烯結構。尿卟啉原I合酶的輔基親核進攻這個氮雜富烯結構的亞甲基,就將它和酶共價結合在瞭一起。在此基礎上,再連上三個吡咯環,就將形成的線狀四吡咯化合物羥甲基膽素水解釋放下來。於是羥甲基膽素就會有一個羥甲基結構。

尿卟啉原I合酶通過輔酶結合四分子膽色素原。這個復合物可以水解產生尿卟啉原I合酶和羥甲基膽素

那這個輔基是個什麼化學結構呢?真相很鬼畜,這個輔基就是兩個膽色素原分子脫氨形成的雙吡咯結構。也就是說,尿卟啉原I合酶本身自帶兩個吡咯環(依次稱為C1、C2環),在此基礎上可以再添加四個吡咯環(依次稱為A、B、C、D環),然後把這四個吡咯環作為整體水解釋放,生成羥甲基膽素。

雙吡咯結構的輔基連接在尿卟啉原I合酶的一個半胱氨酸殘基(上圖、下圖的Cys)上。而且,這個輔基的形成不需要其他酶的參與。也就是說,尿卟啉原I合酶被核糖體翻譯出來之後,它自己就會找到兩個膽色素原分子,連接在自己身上。具體的過程和羥甲基膽素形成過程類似,這兩個膽色素原分子也發生E1消去反應,形成氮雜富烯結構。半胱氨酸殘基側鏈的巰基親核進攻氮雜富烯結構的亞甲基,從而通過硫醚鍵將一個吡咯環共價結合在酶上面。然後前一個吡咯環(稱為C1環)靠近丙酸結構的α碳原子親核進攻第二個氮雜富烯結構的亞甲基,就將第二個吡咯環(稱C2環)通過亞甲基連在瞭C1環上。

雙吡咯結構的輔基形成後,尿卟啉原I合酶才具有催化活性。而它的催化活性就相當於將添加C2環的反應重復瞭4次,重復瞭4次之後相當於它的半胱氨酸殘基側鏈硫原子上連瞭六個吡咯環(如上所示)。但是它隻會將外側四個吡咯環作為整體水解下來,形成羥甲基膽素,交給尿卟啉原Ⅲ合酶。裡面的兩個吡咯環作為輔基,重復使用,不會消耗。

不知道尿卟啉原I合酶這種神奇的催化策略是怎麼樣形成的。但它肯定經過瞭長期的演化才最終形成。註意葉綠素的生物合成也要經過這個步驟,所以這種催化策略的形成應該發生在最早的藍藻(藍細菌)出現之前。

3 尿卟啉原Ⅲ合酶

尿卟啉原I合酶合成羥甲基膽素,然後羥甲基膽素可以自發環化形成尿卟啉原I,它是個中心對稱的化合物。但是尿卟啉原Ⅲ合酶卻可以將羥甲基膽素轉化為不對稱的尿卟啉原Ⅲ,第四個吡咯環(D環)的丙酸和乙酸位置發生瞭互換。

這個重排反應涉及到螺環中間體。首先,A環通過亞甲基與D環連在一起,但連接位點是D環靠近乙酸(A)的α碳原子。然後,D環和C環中間的亞甲基與D環斷開,在C環上形成瞭氮雜富烯結構。然後D環靠近丙酸(P)的α碳原子與這個氮雜富烯結構的亞甲基結合在一起,就形成瞭尿卟啉原Ⅲ。

由於羥甲基膽素可以自發環化形成尿卟啉原I,所以推測A環上的羥甲基會自發脫水形成氮雜富烯結構,然後D環靠近丙酸(P)的α碳原子與這個氮雜富烯結構的亞甲基結合在一起,就形成瞭尿卟啉原I。而尿卟啉原Ⅲ合酶的第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讓A環形成的氮雜富烯結構的亞甲基,靠近D環乙酸(A)側的α碳原子而遠離丙酸(P)側的α碳原子,促進關鍵的螺環中間體的形成,然後通過後續步驟造成D環的翻轉。

尿卟啉原Ⅲ不僅是血紅素的前體,也是葉綠素和鈷胺素的前體。至於為什麼自然界喜歡用尿卟啉原Ⅲ而不是尿卟啉原I,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