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君子知命不懼,日日自新

現在你看到的這個公眾號,是2016年4月9號註冊的。起初創建僅是為瞭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浪潮中,獲得一次新媒體的工作機會。雖然之後如願獲得瞭一張新媒體的門票,發現自己過於執

現在你看到的這個公眾號,是2016年4月9號註冊的。起初創建僅是為瞭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浪潮中,獲得一次新媒體的工作機會。

雖然之後如願獲得瞭一張新媒體的門票,發現自己過於執著於工具,卻忽略瞭寫作的本質,實際上並沒有內核驅動,不瞭瞭之。

然後又過瞭一年,在別的領域積累瞭更多的經驗和思考之後,又重新開始瞭寫作之路,不同的是,這次是主動選擇的,就是純粹地想寫點東西。

有朋友問公眾號為何起「日日自新」這麼個名字?

其實是幾年前在知乎看到的一句話:

也正是這句不經意看到的話,點醒瞭那個困頓、迷茫的青年。

那時,因為害怕自己並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但又因為有幾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敢讓自己與砂礫碌碌為伍。

幾年後的現在,隨著接觸身邊的人、事、物三者隨機切換,腦海裡的記憶相互交織,又開始重新理解和感受這句話。

知命不懼

其實在數千年中華文化熏陶下,在不少國人內心深處,不管是出於尋求心靈的安慰,還是出於趨吉避兇的理性,願意瞭解並相信冥冥之中有命數、運數的存在。

1

何為命

知命,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命」?

這樣的話你肯定沒少聽——「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比如擲出一個骰子,雖然其還沒有落地,但是結果實際上已經由出手那一瞬間的速度、角度、風速、溫度、濕度等等外部因素所決定瞭。

這骰子本身的內部因素稱之為「定數」,而這無法完全知道的外部因素稱之為「變數」。

翻譯成現代常用的概念,那麼,前者就是「確定性」,後者就是「不確定性」。

阿裡山的神木之所以大,早在4000年前,種子掉到土裡時就已決定瞭。

2

命理

那到底該如何理解「變數」與「定數」?

命理學就是來研究「定數」與「變數」的工具,從這個角度來看,科學也是這樣的工具,無非是哪個視角更順手,然而不存在絕對的「孰對孰錯」。

一個人的綜合社會知識,受偏見控制的程度,及思維的廣度與深度,能力的高低,決定瞭他選擇相信,還是選擇不相信。

  • 「信」這種東西其實挺奇怪的,因為你覺得它對而存在。

也就是說,它符合你自己對世界的看法,符合你的世界觀而存在。

信它,不在於它本身是不是對,可不可以證明,而在於你認為它對,存在這樣一枚「透視鏡」,可以拿來解釋你所見到的世界。

那麼,如果以科學的角度,來觀察「人」本身,會怎樣?

從肉眼看來,你是個有血有肉的人。但實際上身體的任何一部分,都是由數十萬億個瘋狂扭動的細胞而組成的。

如果再拿個更高倍的顯微鏡來觀察,這些細胞又數不清的原子所構成。

再進一步,使用科學的觀察儀器繼續觀察這些小到不行的原子,你會發現原子會逐漸的消失,最後剩下的——隻有飄忽不定的能量。

而命理學中,陰陽五行和天幹地支的假設基礎是什麼?

恰好就是——「能量」,人是在特定時空和場景下出現的能量綜合體,從這點來看,貌似找到瞭跟「科學」有一絲相關性?

3

知命

講個小時候發生的事,傢裡是比較傳統的廣東客傢人,比較偏好風水命理,小時候有個算命先生跟爺爺說,這小孩——「命中缺水」,於是乎名字中多瞭個「海」字,可到現在,還是個旱鴨子。

不過的確有一點是對的,就是「缺」瞭點東西,很早從初中就開始不由自主地思考些「大」問題,尋求庇護所和安全感,來達到逃避真實自我的目的。

例如這人類哲學史上最著名的三問:

  • 我是誰?
  • 我從哪裡來?
  • 我到哪裡去?

之前的文章「我是怎麼開始冥想的?」也提到,在通過心理學瞭解自己的過程中,一次偶然的契機,從16年開始練習冥想,以一個看似存在又不存在的視角,覺察和審視自己的思維、情緒和行為。

雖然它無法幫助你逃避煩惱和痛苦本身,但是卻能夠讓你安於種種不安,能夠讓你更好地與痛苦煩惱共處。

也正是因為冥想,逐漸本能地對很多問題產生瞭一種仿佛天性般的渴求,渴求一個「答案」。

最後發現這些諸多問題,其實並沒有那麼一個確定性的「答案」,哪怕大腦它有多麼地喜歡確定性。

期間這幾年的關鍵性決策,毫無疑問都與跟之前遇見的某些人牢牢綁定。

去年關註的一個朋友,埋下瞭學命理的因,幾個月後,拿出瞭果,開始在「玄喵」學習命理,嘗試以一種從未嘗試過的演繹法角度,來瞭解自己,才發現,缺的不是水,而是——「火」。

玄喵命運規劃局:選擇大於努力,知命大於選擇。

  • 既然都是「算命」,那為什麼不自己來?

4

認命

鳥想出籠,必須對它自己、對這個鳥籠本身、以及施與它的束縛有正確的認識,因為認識牢籠,並接受鳥籠存在的事實是第一步,能不能出是下一步未知的果。

所以說,知命的下一步,是認命,也就是——接受現實,並為自己買單。

去年寫過的很多文章其實就是在馴服自己,比如「2018,等待著,更多破蛹而出的創想」中提到的,反思自己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三種關系。

  • 是我天經地義地過著這種生活。
  • 是我選擇瞭這種生活。

仔細品這兩句話,味道還是不太一樣。

雖然不確定為瞭這種味道,是否值得付出那樣的辛苦。但能確定,隻要還在考慮「是否值得」這個問題,就正在行使自己的選擇權,並且為它買瞭單。

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比較明白的人,其實都是很好相處的。他們懂得命運的無常和無奈,也明白生活的艱辛和徒勞,反倒在許多人和事上沒那麼計較,很大度。

這才是「認命」:臣服,然後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去改變我能改變的。

這其實就是佛傢常說的「擁抱無常」,以及我們常聽到的「承認自己不可控的,接受不確定性」。

  • 認命,是明白地活著,而不是消極地活著。

5

改命

這兩年時常告誡自己的一句話:

一旦我們忘瞭前提,定義錯瞭概念,就問錯瞭問題,得到錯誤的答案,最後走錯誤的道路。

那麼,改命改到底是什麼?

首先,要清楚的是:沒有捷徑,變化從來都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動態過程。

在互聯網上經常看到的一些「逆襲」的事例,給很多人一種「輕松逆襲人生」的感覺,其實這是個幻覺。

可以看看上一篇文章「創業紀錄片《燃點》二三事」,絕大多數的成功,其實都是幸存者偏差的匯總。

一方面,我們所看到的事物,所持的立場,很有可能隻是「部分」而已。另一方面,在我們所看不到的地方,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付出與耐心。

其次,在每個人「主觀世界」裡,對「改命」的理解並不完全一樣。

對於那些處於社會階層較低的傢庭,我們所抱怨、討厭的高考,依然是多數人最有效,最直接,最平等的改命方式。

高考可以決定將來是會在哪裡上班,到底是在辦公室加班,還是在流水線加班,還是在工地上加班,以及拿多少錢。

但這樣的結果,對於那些在出身世傢的人眼裡,算改命嗎?

最後,到底哪些不能改,哪些能改。

巴菲特曾提到的「卵巢彩票」,每個人出生所在的傢庭基本濃縮瞭一個人原生傢庭所能給予資源的總和。

但是,我們能選擇重新投胎嗎?

但如果一個人抽煙,於是有人告訴他,他的壽命的長度是5000支煙的長度,那麼一旦這個人開始減少抽煙,逐漸停止抽煙,在一定程度上延續生命的長度。

這種生活上慣性的打破,算改命嗎?

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其實大傢心裡都有底。


日日自新

年尾與新年、月末與月初的交替總會給人一種時間斷裂感,那段時間內發生的都似要得到清算,而我們都要告別一個舊的自己,成為一個新的人。

反而,我們對天黑與天亮的交替,顯示格外平常,很少能夠以天為單位來「辭舊迎新」。

起源於中國的道儒兩傢,對「日日自新」都有各自的看法:

  • 儒傢《論語》裡提到「吾日三省吾身」。
  • 道傢稱睡覺為「小死」,每天睡覺之前,總結自己過去一天的言行舉止、起心動念。

1

時間

當一個人站在某個時間點的終局,乃至人生結局的那段時光裡,再去看自己的所作所為時,一定會充滿某種「認真性」。

而這種認真性,無疑是時間對人的一種饋贈。

當我們開始真正在自己習以為常的生活中,加入一些「時間」的概念,在諸多自以為確定性的判斷中,帶入不確定性的期望,往往會看到客觀「可能性」的存在。

例如:

  • 把「我很憤怒」改成「我現在很憤怒」。
  • 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改成「理論上可能發生,但暫時還未發生的事情」。

這兩個例子就很好說明瞭語言和概念本身對大腦思維有重塑作用,一方面能夠更好承認未來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有利於跳出自我框架,站在覺察的視角。

如何理解時間,就如何存在。

如果站在時間尺度上預測和思考,對於自己的選擇,加入「長期」與「短期」,盡可能,盡早做出基準選擇,然後步步修正,走在正確軌道。

2

主動更新

一天中,人應該刷兩次牙,一次是父母讓刷的,一次是自己想刷的。

一天中,人應該兩次使用禮貌,一次是被教育的,一次是發自內心的。

我們的人生,到底是在主動駕駛,還是被動乘車?

稍加思索,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大多數時候是乘客。

《西部世界》

在處理內外的信息方面,計算機的運行需要有一個操作系統,我們人類大腦中也需要。

電腦的處理機制是:輸入—處理—輸出,人也是如此。

從源頭審視輸入

人對外部信號的篩選,是完全從「自我」的角度出發的。

每個人都處於一個信息孤島上,接觸的人,都是幸存者偏差帶來的信息源。所看到的世界和人生,隻不過是整個大世界的一小部分而已。

如果我們能像對待胃一樣去對待大腦,就應該主動開始思考自己的「攝入」,經常更新自己的「信息庫」,審視自己每天接觸到的信息,編織自己的「過濾網」。

加強處理器性能

生活中其實並沒有那麼多可怕的事物,隻有需要「理解」的事物。現在是我們理解更多事物的時候瞭,隻有這樣,我們害怕的事物才有可能越來越少。

而理解事物是需要一系列的認知工具箱,就像芒格說的,“如果你輕車熟路的地走上跨學科的途徑,你將永遠不想往回走,因為那就像砍斷你的雙手。”

在現在這個時代,具備一定的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心理學、經濟學、金融學等學科知識,對於每個人提升認知和思維來說都是必需的。

這跟你所學的專業,以及所從事的職業無關,因為在這個信息嘈雜的時代,不管你做什麼,不具備一定工具箱,那麼大腦的處理器就容易被外界的信息噪音幹擾。

輸出獲得反饋

如果沒有實際行動或輸出,一個人內心發生的一切風暴,跟整個宇宙都毫無關系。

這個輸出指的是一切與外界的連接,通過寫作、說話、表演等各種方式輸出自己對世界的「理解」,獲得外界的反饋,進行下一步優化,直至進入一個正向循環。

一旦開始把自己孤立起來,自己與外界的連接會變得更弱,更加無力,甚至會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孤僻、逃避和恐懼。

我們不是靠頭腦在思維裡理解這個世界,而是靠經驗。

最後

這篇文章斷斷續續構思瞭一周,但寫到這裡,總算是在最近學習玄喵命理之後,重新理解瞭這句話「君子知命不懼,日日自新」。即:

認清自己,對自己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覺知自己生命裡的慣性,對自己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逐漸優化自我,升級操作系統,從而在某種程度上突破自己命運的框架和格局。

– END –

相關文章

我是怎麼開始冥想的?

創業記錄片《燃點》二三事

如果我們用看待食物的方式來看待信息 2018,等待著,更多破蛹而出的創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