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漢字極簡史

前言人類誕生伊始就有瞭語言。人類語言最開始的形態是口頭語。隨著人類文明進程的推進,當口頭語無法滿足交際和記錄需求的時候,文字應運而生。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也是承

前言

人類誕生伊始就有瞭語言。

人類語言最開始的形態是口頭語。隨著人類文明進程的推進,當口頭語無法滿足交際和記錄需求的時候,文字應運而生。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也是承載人類文明、傳承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

早期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三種文字:蘇美爾和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圖畫文字和中國的甲骨文(漢字前期形態)。

字的進化也遵循優勝劣汰法則,今天,前兩種文字早已絕跡並被拼音文字取代。而我們的漢字,雖歷經千年,卻歷久彌新。

一、漢字是如何誕生的?

在氏族社會時期,一個叫黃帝的部落首領,為瞭加強自己的統治,命令他手下的史官倉頡創造瞭文字。

——倉頡造字

這是我們聽到的最多的有關漢字誕生的傳說。

盡管隻是傳說,但是漢字起源於原始社會時期已得到證實。不過,文字的產生需要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在當時社會生產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極其低下的背景下,文字是不可能由一個人獨立創造發明的。

漢字,作為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系統,是漢族人的祖先在漫長的歷史實踐中逐漸創造出來的。

在原始社會時期,由於認知能力十分有限,人類在探索自身起源的時候常常把血緣與某種外界自然物聯系在一起,於是就有瞭圖騰崇拜。這些圖騰有蛇、鳥、鹿、魚、馬等自然物,也有像龍、鳳、怪這些超自然物。

圖騰是一個氏族的名稱或者徽號,被人們刻在器物甚至身體上,以區別與其他氏族。

繼這些圖畫之後,人類又創造瞭更多的圖形和符號,並賦予其象征意義和記事功能,這些圖形和符號便是漢字的雛形。

後來人們又對這些圖形和符號進行收集整理,使之最終固定並逐漸推廣。如果倉頡真有其人,那麼他很有可能就是這個時期的一個參與者。

最終,漢字誕生瞭。

二、漢字形體是如何“進化”的?

1.甲骨文

我國現存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發現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距今3600多年,屬於商朝文化產物。

“甲”指龜甲,“骨”指獸骨,甲骨文就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沒人有知道這些甲骨第一次被人發現是在什麼時候,但從古至今很多老藥師都稱之為“龍骨”——一種名字高大上實際卻很普通的藥材。

當時,很多人不辭勞苦地在一個叫小屯村(今河南安陽市)的地方挖掘一種名為“龍骨”的藥材,隨後拿到藥店換錢。有時候為瞭讓自己出的“貨”看起來圓潤美觀,出售者會事先將上面的“紋路”磨平打滑,而藥店出售前又會把這些“龍骨”搗碎。

這種暴殄天物的現象不知道延續瞭多少年,但期間從沒有人留意到這些“龍骨”的特殊性。

終於,在1899年,清朝一位官老爺某天到藥鋪抓藥,無意間在這種名為“龍骨”的藥材上發現瞭一些類似文字的圖形,他敏感地察覺到這些不僅僅是藥材那麼簡單,隨後便開始大量收購“龍骨”詳加研究。

這個人就是清朝著名金石學傢王懿榮。

經研究,王懿榮將這上面的圖形符號斷為商代文字,此舉直接將漢字的歷史推到瞭公元前1700年的殷商時代,一時轟動中外學術界。

然而可惜的是,這一研究剛剛起步,時任國子監祭酒的王懿榮就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罹難瞭。

隨後,清朝小說傢劉鶚接手瞭這一項研究,隨後寫出瞭中國第一部甲骨文集錄《鐵雲藏龜》,為後人研究甲骨文奠定瞭基礎。

所以,今人要銘記王懿榮和劉鶚這兩位古人在漢字研究史上的貢獻。

經後世挖掘研究,現存甲骨十萬餘件,已發現甲骨文單字4500個左右,但迄今可以認識的隻有2000字左右。

從圖畫文字到甲骨文,漢字逐漸脫離瞭圖畫的限制,轉而以更加抽象、簡單的線條勾勒物象。

甲骨文取代圖畫文字,表明人類進化出瞭抽象思維,這一技能的出現,最終促使人類與動物分道揚鑣。

甲骨文是漢字的首秀,盡管遠未完善,但從形體和造字法來說,它已經算是非常成熟的文字瞭。

2.金文

金文是緊隨甲骨文之後,商周時期刻於青銅器上面的文字。

商周時期,銅的冶煉和制造技藝十分發達,當時銅又叫金,因此人們把銅器上面的文字叫做“金文”。

商周重禮樂,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鐘”為代表,故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又叫“鐘鼎文”。

商周時期為什麼會同時存在甲骨文和金文?

因為甲骨文與金文的功能不同。甲骨文是用來占卜的,是讓鬼神、祖先看的,而金文的功能是記錄,是讓後人看的,所以這些文字需要刻在當時不易腐壞的青銅器上。

相對於甲骨文,金文筆畫更為豐滿,外形更加勻稱,但異體字也很多。

金文的字數,據古文字學傢、金文專傢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 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

金文一直沿用到春秋戰國時代,歷時800餘年,到秦滅六國,統一天下,開始施行“書同文”,金文才逐漸淡出歷史舞臺。到瞭漢代,冶鐵逐漸取代冶銅,金文此後便不見於世。

3.篆書

秦滅六國之前,各國沿用的還是之前的金文以及通行於各國的文字,這些文字仍然以象形文為主,稱為大篆。當時秦國的文字就是大篆。

秦統一天下後,為加強中央集權,在全國施行“書同文”,在進一步收集整理、加工改進的基礎上,推行瞭一套標準化文字——小篆。

小篆的出現使我們的漢字字形更加整齊、規矩,筆畫也大大簡化,異體字基本不見瞭。

大篆代表:泰山刻石

4.隸書

小篆雖然是官方字體,但是曲線多,寫字如作畫,比如寫“馬”,你得把馬畫出來,要是寫“鳳凰”,那你就得把鳳凰畫出來,少一隻腳或一對翅膀都不行。

這種情況對於那些整天打仗的下級軍官來說,半天的戰鬥報告就得寫一整天,或者是畫一整天。再加上秦朝倚重法傢思想,刑罰嚴酷,官獄多事,官府為瞭簡化報告,提高效率,就讓獄中的奴隸幫忙抄寫奏章,且要求簡易快速,於是就催生出瞭“隸書”,稱為秦隸(古隸)。

秦隸是跟小篆同時期存在的文字,秦朝推行“書同文”後,小篆成瞭通行於全國的標準字體,隻有在比較正式、隆重的場合才會使用。而秦隸地位就比較低瞭,是下級官員日常書寫的輔助性字體。

為什麼是下級官員而不是普通百姓?

因為那個時候文字這種奢侈品隻有統治階級才有資格掌握學習。

那老百姓是什麼時候正式接觸文字呢?

據說是孔子提出“有教無類”思想,開創“私傢講學”的時候,文字這種奢侈品才正式“飛入尋常百姓傢”。

到瞭漢代,在秦隸基礎上,漢字又一次進化,逐漸定型為橫匾型並帶有波磔,且成為官方標準文字,史稱“隸變”,此後通行的漢字便是漢隸。

我們不要小看隸變的歷史地位,它標志著漢字開始從具備象形特點向不具備象形特點轉變,隸變被稱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此後,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5.楷書

楷書又叫真書、正書,“楷”即是整齊規矩、堪當楷模的意思。楷書出現於漢末,此後歷代長盛不衰。

楷書同隸書基本結構相同,區別在於楷書沒有波磔,字形方正,書寫簡便。我們現在習慣上說的方塊字,指的就是楷書。

後來為瞭進一步提高書寫效率,人們又發明瞭草書,但由於草書變化太多,不易辨識(尤其是唐代文人墨客發明的狂草,放縱恣肆,急難辨認,無實用價值),於是後人又發明瞭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行書。

張旭狂草——《古詩四帖》後人摹本行書——《蘭亭序》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現在我們打字軟件裡面的字體如宋體、仿宋、楷體、黑體等,是楷書在印刷過程中的各種變體,屬於漢字的印刷體。至於流行於網絡的萌喵體、黛玉體、清韻體、萌神附體、倉耳各種體,個人認為也都是在現代楷書的形體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變體。

到此,漢字形體“進化”完成。

為瞭方便大傢更直觀地瞭解漢字形體的進化史,下面以漢字“魚”為例,其字形演變依次是:

註:這裡有些漢字形體是同時存在的。

三、成千上萬的漢字是怎麼來的?

漢字形體的進化史解釋瞭漢字字形的演變,但並沒有解釋我們今天使用的一個個漢字都是怎麼來的。

接下來聊一聊漢字的造字法。

為瞭方便理解,我們仿效現代工業文明的說法。

古人有一套造字車間,分4條生產線,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另外還有2個輔助工作坊——轉註和假借。古稱“六書”。

歷代古人就是靠著這個“4+2”工作法,不間斷地生產著漢字,最終為我們產出瞭數以萬計的漢字成品。

那麼我們現在到底有多少個漢字呢?

答案可以參考小嶽嶽在2019年春晚節目中的一句話:你能保證字典上八萬多字你都認識嗎?

本人並沒有在任何一本字典上考究出小嶽嶽的這句話,不過1994年出版的《中華字海》裡確實收入瞭87019個漢字,所以單就這個數字來講確實印證瞭郭老師的那句話:

然而漢字究竟有多少個?

不同的統計渠道或典籍收錄的數量不盡相同,有說90000+的,有說100000+的,但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具體到個位的數字。

盡管漢字數量龐大,但是從書面閱讀來說,隻要掌握瞭其中2000個常用字,基本上就可以認讀所有現代漢語書目瞭,倘若你能掌握到3000個常用字,那麼恭喜,你比掌握2000字的人多瞭1000。

好瞭,書歸正傳,下面就讓我們依次走進這4條漢字生產線,看看我們的漢字是怎麼被生產出來的。

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象形是漢字誕生之初的造字法,是用線條、筆畫把事物的外形特征描繪出來。如:日,月。

為象形來源於圖畫,因此象形造字局限很大,這條線生產不出表示抽象、復雜概念的文字。相對於其他三條生產線,象形造字是最低配的。但因為這是人類最原始的造字法,所以象形漢字構成瞭漢字的基礎。

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指事是單獨用符號或在象形字上添加符號來表示字義的一種造字法。

1.單獨用符號示義,如上、下。

2.在象形基礎上增加特殊符號示義,如刃。

指事和象形在一定程度上有相承關系,又因為從這裡誕生的漢字基本都是獨體字,所以象形和指事被稱為“獨體造字法”。

如果說象形和指事這兩條生產線還是“各自為戰”,那麼接下來的會意和形聲就屬於“兵合一處、將打一傢”的協作造字法瞭。

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會意是指用兩個或多個獨體字合在一起表示字義的造字法。

如“武”,由“止”和“戈”組成,“止”的意思是“停止,阻攔”,“戈”指古代的一種兵器,這裡表示戰爭,那麼“止戈”的本意就是“阻止戰爭”,所以古代有“止戈為武”說法。這裡也可以看出,“武”的本意不是戰爭,而是阻止戰爭,即“消滅戰爭才是戰爭的目的”。

又如“信”,左“人”右“言”,指“人說的話”,這裡表示人說的話應該言由心生,守信即是言必由衷,真心實意。

再如“取”,左“耳”右“手”,指手裡拿著耳朵,反映的是古代作戰,割掉死者的耳朵以記功。

“取”的本意可以在95版《神雕俠侶》中得到“印證”:

三個字組成的也很多,如“解”,由“角”、“刀”、“牛”三個字組成,指用刀把牛角割掉,也就是解作“剖開”意的來源。

類似於這樣的字舉不勝舉。有些會意字到今天我們依然能從它們的字形上追根溯源,理解它們的本意,但也有一部分會意字由於字形的多次演變(多為簡化),到今天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今人也無法從字形上理解它們的本意瞭。

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聲是把表示字音的部件和表示字義的部件合在一起組成漢字的造字法,其中表示字音的部件叫“聲旁”,表示字義的部件叫“形旁”。

形旁多用象形字,聲旁則可以借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字的任何一種。如,

河、肝、證(左形右聲)

功、削、飄(右形左聲)

竅、宇、爸(上形下聲)

型、架、岱(下形上聲)

問、穩、匣(內形外聲)

固、園、囤(外形內聲)

後來,這條生產線又推出瞭為數不多的幾款加厚巨無霸系列,如瓣、辯、辮等字,屬於內形外聲。再後來又推出瞭幾款變形組合系列,如“加”和“木”左右組合時是“枷”(左形右聲),上下組合時是“架”(下形上聲)。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腦洞。

形聲造字法算得上是造字法中的集大成者,它綜合瞭象形、指事、會意三條生產線的方法,是最便捷、最能產的造字法,幾乎現有漢字的90%都是形聲字。

形聲造字的意義不僅在於它突破瞭象形、指事、會意造字的局限,更為重要的是,它還彌補瞭前三種造字法不能給漢字標音的“生理缺陷”。這一點會在下文詳細解釋。

以上,便是古人造字的“4+2”工作法的中“4”,至於剩下的“2”——轉註和假借,學界一般認為是用字法,不屬於造字法,故不在此贅述。

四、漢字——文字圈裡的一朵奇葩

現今世界上各種語言的文字大體可以分成兩類,一是表音文字,二是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顧名思義,就是用符號標記聲音的文字。一般來說一個符號隻表示一個音,一個音也隻由一個符號表示,即“一音一符”。

這種情況下,人們隻需要掌握一定數量符號的發音和拼寫規則,就可以做到觀其形知其聲,聽其聲知其形。

這裡我們以大傢都熟悉的英語為例。

標記英語發音的符號叫音標,隻要你搞清楚48個音標和26個字母之間的關系,再稍加學習一下語法,你基本就可以自學英語瞭。

說到這裡希望沒有打擊到那些還在為四六級掙紮的童鞋們,且不論英語到底難不難學,但跟學漢語的外國人相比,我們已經幸運多瞭。

表音文字因其先天的傳承和習得優勢,一直占據世界主流,現如今世界上常見的語言文字大部分都是表音文字,如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德語、日語、韓語等等。

而我們的漢字,恰恰是主流文字中的一朵奇葩。

因為漢字屬於表意文字。

與表音文字正好相反,表意文字是用符號標記意義,同時附帶標記聲音。拿漢字來說,一個字讀什麼音和怎麼寫是兩條完全獨立的體系,之間沒有鐵律可循。

英語可以隻用26個字母就把所有的文字標記出來,然而漢字卻需要借助成千上個不同的“符號”(漢字)去標記意義和聲音。而且有時候一個音對應著好幾個字,如:yì可以對應“義、意、藝、億、亦……”,一個字有多個發音,如和有“hé、hè、huó、huò、hú”的5個發音。

這也是我們的漢語經常被稱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的一個重要原因——漢字難學。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我們不是有漢語拼音嗎?這難道不是我們的表音系統?

還真不是。

漢語拼音方案是建國之後參照拉丁文頒佈的,並不是漢字誕生之初就有的,它隻是一種輔助性的標音工具。

世界上的語言文字總是遵循著由表意向表音演變的規律。因為一種文字如果本身不能標音,那麼就會增加其使用和學習成本,這將非常不利於文字的發展。

最有力的證據就是人類最開始出現的楔形文字和圖畫文字,跟漢字一樣,這兩種文字原屬於象形文字,即表義文字,但很快就被拼音文字取代瞭。

所以,今天,當我們看到外國人學漢語時那種抓耳撓腮的場景,抑或是聽到“漢語真難學”這樣的言論時,我們不應該隻是自豪於我中華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還應該增添一份“危機意識”,因為單就語言的學習(不包括實用性)來說,漢語的博大精深反而成瞭競爭劣勢。

不過,這裡我們還是有一些小確幸的,因為漢字在發展過程中似乎意識到瞭自身的“基因缺陷”,竟然逐漸進化出瞭標音功能,這就是上面提到的形聲造字法。

這裡我們不得不再次佩服古人的智慧,他們讓我們的漢字既保留瞭自身的“根”,又適應瞭文字發展規律,從而使漢字成為瞭世界上最古老的而又極具生命力的文字。

五、漢字的讀音怎麼來的?

盡管漢字自帶標音功能,但並不是每一個漢字都具備這個功能,即便是形聲字,也不是每一個都可以清楚地自我發聲。

在上千年的發展中,漢字的讀音不僅需要傳承,而且還是一個比較棘手的技術難題,現在我們都知道用漢語拼音去給一個字標音,那麼漢語拼音出現之前,人們都是怎麼給漢字標音的呢?

這裡簡單跟大傢介紹兩種古代人給漢字標音的方法。

直音法。就是拿漢字甲去給漢字乙註音,比如“畢,音必”,“拾,音十”。這應該是史上最偷懶但最快捷的註音方法瞭。

反切法。就是把漢字甲的聲母與漢字乙的韻母和聲調組裝在一起,為漢字丙註音,如“緩,胡管切”。這裡用的是胡的聲母h+管的韻母及聲調uǎn,為緩huǎn註音。又如“收,式州切”,“器,去冀切”。

試著體會下。

但是古人的註音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隨著時代的推移,很多漢字今天的讀音已經多次變化,早已不是最初的樣子。甚至眼下一些漢字的讀音仍在變化。

前段時間網上在熱議一個話題——“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瞭”。說好多小時候我們讀得朗朗上口、耳熟能詳的漢字的讀音突然就變瞭,其中被推到風口浪尖的是“騎”這個字的讀音。之前在“一騎紅塵妃子笑”中讀騎jì,現在統一都讀qí瞭。很多網友對此表示不解,甚至無法接受。

其實,語言也好,文字也罷,說到底不過是人們交際的一個工具,至於我們如何使用這個工具,隻需要結合當下的現狀因地制宜,而不用糾結於歷史,或投鼠忌器,或因循守舊。

畢竟,誰能保證漢代人讀先秦諸子,唐朝人讀漢賦,宋人讀唐詩,明清人讀宋詞的時候,就一定遵循瞭前代人的發音?語言文字本身就處在動態變化中,而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是“真理掌握在多數人手中”。

試想,如果你從小學會的就是qí這個音且早已把這個發音跟“一騎紅塵妃子笑”的畫面感建立瞭聯系,那麼今天你不僅不會為變音感到奇怪,還會對其他人把這個字讀成jì而感到奇怪。

拿普通話來說,當你身邊的人都在說普通話的時候,你多半不會刻意用自己的方言去跟大傢交流,除非你有意標新立異或者不會說普通話。

這就是語言的一個約定俗成性,當大部分人都把jì念成qí的時候,說明qí這個讀音已經發育到可以“一音獨大”的地步,人們已經可以從發qí這個音聯想出“一騎紅塵妃子笑”的畫面。這不就夠瞭。

六、漢字:中華美學的基因

濃縮之美

漢字的系統較為復雜,雖然學習掌握起來難度較大,但因此漢字具備瞭其他語言文字無法匹敵的表現力。

語言文字作為人類溝通交流的一種工具,必須講究效率,而漢字便是濃縮文化中的上品。

拿漢字的表達溝通能力來說,以聯合國各國文字的法律文本為例,中文本永遠是頁碼最少的。

而在我們的古文中,常常短短幾個字或三兩句話就能表達出相當豐富的信息,如古詩詞句和沿用至今的成語。

漢字的濃縮之美蘊含瞭中國人傳統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但又內外兼修,包羅萬象,像極瞭一個風度翩翩的君子,或是一位溫婉如玉的佳人,與之相遇,不用說太多,就能讓你從內心湧出一份心動。

書寫之美

漢字從硬筆(甲骨文)誕生,刀行錐刻,剛直不屈,後經軟筆(毛筆)完善,委婉多姿,千變萬化,待楷體成型,風靡天下,長盛不衰。

漢字的造型,配上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的才思情懷,成就瞭漢字博大精深的書寫藝術。永字八法,真草篆隸,顏筋柳骨,到現如今電腦技術的再加工,漢字的各種書寫形式百花齊放,其中既不乏經典再現,也不缺推陳出新。

這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漢字,穿越古代與現代的時空,穿透日常與藝術的界限,悄然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乃至我們經常“視而不見”。

大傢應該還記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圖標的名稱,叫“篆書之美”。

這套符號,將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特征和現代圖形完美契合在一起,極具創意,又極富實用性,不管你會不會漢語,但你在看到圖標的第一時間便可以理解並記住其中的含義。

情感之美

在本文的開始,我們聊到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系統,但說瞭這麼多之後,你如果還隻是把漢字當作一種“符號”看待,那就太屈才瞭。

漢字以象形為基礎,其誕生伊始就融合瞭人們對世界豐富的情感體驗,這些或細膩或粗獷的情感,體現在漢字的一筆一畫和間架結構之間,而用觸目會心來形容漢字再合適不過。

暮:太陽遁入林中,預示著白天的結束。看到這個字,似乎能感同身受古人對時間流逝的感嘆。

與之異曲同工的還有漢字“夢”(夕陽沉入林下,那畫面如夢幻一般)。

寒:小篆,上面“宀”表示房屋,中間一上一下2個三角棱一樣的符號表示冰,4個像叉子一樣的符號表示草,草中間蜷縮著一個人,這個字的意思是:天冷瞭,結冰瞭,人們躲在草屋中取暖。

這個字不禁讓我聯想到詩人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裡的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藥:上面的“艸”字頭代表草藥,指藥物治療,下面是音樂的“樂”,指五音和諧,是說美妙的聲樂可以使人快樂,達到治病的功效。由此可見,古代人對音樂的理解已經上升到瞭以樂(yuè)取樂(lè)、治愈疾病的高度,音樂療法古已有之。

類似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當然,前文已經說過,現如今有些漢字依然可以從其字形推測字義,但是由於字形變化(多為簡化),還有很多漢字已經無法從字形上推測字義。

七、“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漢字的光輝

人類歷史上,曾有很多文字獨領風騷,或風靡世界,或雄霸一方,這其中就有我們的漢字。

可以說,在滾滾的歷史長河裡,曾經有很多民族和國傢籠罩在漢文化的熠熠光輝中,而漢字也一度作為一種通用文字。

試想這樣一幅場景:唐朝天元(玄宗)年間,幾名日本留學生正在鴻臚寺上課,大傢齊聲背著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隨後用毛筆規規矩矩地臨瞭幾張顏真卿的碑帖,下課後幾人相約來到長安城中最有名的飯館,點菜的時候他們熟練地在紙上用正楷寫出“太白鴨”、“炙羊肉”、“酪櫻桃”等一行漢字出示給店小二。

旁邊的食客們見狀議論:瞧,倭國人的字寫得還挺像那麼回事。

漢字之所以如此“橫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很多國傢在當時沒有自己的文字,比如當時的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地,這些地方的人說話時用本國的語言,書寫時要借助漢字。

後來這些國傢陸續創立自己文字,一方面是國力崛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漢字多而難學。但即便如此,在漢文化母體無所不在的強大磁場面前,這些文字新秀並沒有完全摒棄漢字文化。

比如日本特意把漢字簡體化,創造出“假名”,但古代日本男子多用真名即漢字,而女子多用假名,目的就是為瞭區分等級差異。憑此一點,就足見漢字對日本文化強大的影響力。

再如朝鮮半島,公元1443年12月的一天,世宗大王突然情緒激昂地昭告全國:咱們有自己的文字瞭!隨即頒佈《訓民正音》。此舉在全國引發瞭軒然大波,因為包括很多朝廷重臣在內事先都不知情,而朝鮮也一度以熟練使用漢字為國力強盛的標志,於是便有大臣義憤填膺地反對:此乃離經叛道!怎麼可以在漢字之外另創文字!

《訓民正音》

透過漢字,我們可以體會秦漢遺風,可以遙想唐宋輝煌。在古代中國強盛時期,周邊的國傢一邊歆羨著中華文明的強盛,一邊沐浴在中華文化的熏陶之中,而一旦他們“起飛”之後,幾乎無一例外地把創立自己的文字當成首要任務。

然而,盡管他們極力想擺脫“母體文化”的籠罩,但在新生的文化載體上又無一例外地保留瞭中華文化的印記。

畢竟,文化的歷史是不可能人為斬斷的。

漢字,如天上的太陽,克服瞭時間和地域的隔閡,其輻射范圍之廣,真正使文化版圖超越瞭政治版圖,其光輝之燦,讓整個東亞大地都沐浴在霞光萬丈的中華文化之中。

今天,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尊重漢字,書寫漢字,銘記漢字。守住瞭漢字,也就守住瞭中華文明的根。

相信,不管時代如何發展,漢字所承載的文化總會以其溫暖而柔和地魅力伴隨著歷史的車輪,永不停歇地將中華文明的基因傳遞下去。

-END-

個別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更多信息,請關註微信公眾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