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跨越兩個世紀的靈動與優美:世界鳥類學大師筆下的中國飛鳥

https://www.zhihu.com/video/1526243747376971776「楊花落盡子規啼」中的大杜鵑,「黃鸝愁醉啼春風」中的黑枕黃鸝,用來比喻成雙佳偶

https://www.zhihu.com/video/1526243747376971776

「楊花落盡子規啼」中的大杜鵑,「黃鸝愁醉啼春風」中的黑枕黃鸝,用來比喻成雙佳偶的戲水鴛鴦,被視為最接近鳳凰原型的紅腹錦雞……你想知道數百年前的中國飛鳥有多美嗎? 它們又和我們今天在天空中看到的鳥有什麼不同? 在那些無法拍照錄像的時代,繪畫代替照相機,承載起瞭留存萬物影像的功能;而「令人驚奇」的是,除瞭中國古代的花鳥畫,我們竟然還能通過兩個世紀前的歐洲博物畫,更加具體而微地感受到中國鳥類的靈動與優雅。 19 世紀,有著「英國有史以來造詣最高的鳥類插畫師」之譽的世界鳥類學大師、鳥類藝術傢約翰·古爾德,將自己的畢生心血凝結成《喜馬拉雅山鳥類》《歐洲鳥類》《亞洲鳥類》等 50 餘卷影響後世的鳥類學巨著,及 3000 多幅堪稱「19 世紀博物畫巔峰代表作」的彩色鳥類插圖,其中不少內容涉及到在中國分佈的鳥類。

知乎圖書出品的《跨越時空的中國飛鳥》,第一次將這位大師手稿中星散各處的「中國面孔」 梳理集結,精選出 500 餘幅中國鳥類手繪圖,以現代鳥類分類系統編排,並邀請三位學者進行專業的解讀、補充和審訂。

在古典與現代、審美與科學的碰撞中,我們得以一窺這位傳奇博物學傢眼中的飛羽世界,感慨大自然無與倫比的精致造物,穿越時空後依然生動美麗、攝人心魂。

這個把「鳥人」當做墓志銘的男人,到底有多牛?

1837 年 1 月,達爾文剛結束瞭大名鼎鼎的「小獵犬號環球航行」,帶回瞭大批旅程中收集到的動物標本。他將其中近 500 件鳥雀標本交給瞭當時倫敦動物學會的首席鳥類學傢、首席動物標本技師——約翰·古爾德,希望他能幫忙鑒定其鳥種。 這個叫約翰·古爾德的男人是當時世界上最懂鳥的人類之一。在沒有讀到達爾文的觀察筆記的情況下,隻經過不到 6 天的研究,古爾德就自信地向世人宣告:達爾文采集自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鳥雀標本中,包含 13 種此前沒有被描述過的、全新的鳥類新種。 盡管我們今天將這些鳥稱為「達爾文雀」,事實上,面對這些「長相差不多」的小鳥,達爾文卻沒認出它們的特異之處;古爾德才是最早意識到它們屬於不同物種、但彼此之間存在親緣關系的第一人——而如今這些雀鳥,幾乎成瞭演化理論的象征。可以說,古爾德的發現, 直接啟發並豐富瞭達爾文的「物種進化理論」。

約翰·古爾德究竟是什麼來頭? 19 世紀,正是歐洲博物大發現的時代。人們對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充滿瞭無盡的好奇和探索熱情,博物學蓬勃發展、皇室貴族熱衷博物標本收藏……約翰·古爾德於 1804 年出生在英國的一個園丁之傢,雖然傢境貧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但他深受父親園丁工作和時代風氣的耳濡目染,也對動植物、特別是鳥類產生瞭濃厚的興趣。 古爾德很快就將鳥類學視為終身事業,憑借驚人的才華和不懈的努力,在 24 歲就「逆襲」 成為倫敦動物學會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開啟瞭自己的鳥類研究和鳥類圖鑒創作生涯,並在一生中研究、描述數千種鳥類。 他被後世公認為「澳大利亞鳥類學之父」,也被贊譽為「奧杜邦之後最偉大的鳥類學傢」;」但他僅用「鳥人」二字(the Bird Man)概括自己癡迷鳥類、追尋鳥類、探索鳥類的一生, 讓人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鳥人長眠於此」。

當我們翻開《跨越時空的中國飛鳥》,回看這位名副其實的「鳥人」100 多年前的作品,依然會被那些仿佛要從紙上掙脫出來、沖上天際的有羽生靈所打動: 五彩斑斕的色彩、繁復細膩的花紋、細致入微的情態、活靈活現的姿態……而約翰·古爾德和他的團隊不僅擅長畫鳥的長相、鳥的神態、鳥的姿勢,還把鳥類學和植物學相融合,試圖還原出鳥類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環境;因此也被評論傢贊為「大自然的完美反光鏡」。

這樣兼具極高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的圖鑒,在藝術界和科學界皆是珍貴的存在。

跨越時空的共振,精析大師筆下優美迷人的中國鳥

約翰·古爾德雖從未到過中國,但仍然通過鳥的標本、資料,及部分推測與想象,畫出瞭很多我們至今仍能在國境內觀察到的中國飛鳥。 《跨越時空的中國飛鳥》收錄共 519 種(530 種及亞種)鳥類,涵蓋 25 目,包括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喜鵲、百靈鳥、鸚鵡、啄木鳥;也有深受古代文人青睞而頻繁在古詩詞裡「拋頭露臉」的寒鴉、大雁、白鷺、蒼鷹;甚至就連紅喉雉鶉、臺灣竹雞、綠尾虹雉、褐馬雞等僅在國內部分地區分佈的中國特有鳥類,古爾德也能纖毫畢現地展現出其風采。

《跨越時空的中國飛鳥》插圖:褐馬雞、綠尾虹雉

比如我國特有的鳥類、古人眼中像駿馬一樣驍勇堅毅的「褐馬雞」,古爾德通過標本資料還原出它耳邊犄角一般標志性的白色羽毛,還選擇描繪幾隻褐馬雞外出覓食、一隻在旁邊威嚴放哨的場景,揭示其群居性動物的屬性。 為瞭讓讀者更一目瞭然、更科學地認識到這些中國鳥,本書邀請中國林科院濕地研究所劉剛、廣西科學院朱磊,兩位鳥類學專傢對全書鳥類按照現代科學分類體系重新編目,並修訂每個物種的中文名、學名、英文名、科屬種信息、分佈范圍、保護級別等,可以說是「將傳統經典鳥類科學畫作與物種類群現代科學信息的完美結合」。

如前文所說,古爾德的畫中蘊含著關於鳥類外貌特征、生活習性等海量信息,除瞭插圖,古爾德本人也在其原著裡描述瞭許多對這些鳥種的觀察。因此《跨越時空的中國飛鳥》的意義絕不止步於讓讀者欣賞畫,更希望大傢能讀懂「畫中密碼」,跟隨大博物學傢瞭解這些可愛小生靈身上別樣的優美和有趣的故事。 於是,知乎圖書邀請瞭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夏雪老師,選出 25 個特色鳥種撰寫科普短文,結合古爾德的插圖和觀察筆記,對圖中的物種、植物進行科學解讀,與古爾德展開跨時空的互動。

這些科普文字優美易懂,貫通古今;我們可以從中打破對很多鳥的「濾鏡」:比如說在古代被用來指代夫妻情深的鴛鴦,實際上是貌美但不負責任的「渣男」;名字出於《山海經》、」看上去儀表堂堂的戴勝,實際上從不清理糞便且味道臭烘烘的,寫出「要論優雅的外形和出奇的行為,戴勝算得上是所有鳥類中的佼佼者瞭」的古爾德先生,恐怕想象不到戴勝在中國很多地方還有個叫「臭咕咕」的外號。

《跨越時空的中國飛鳥》插圖:戴勝

很多鳥類的生存哲學和生存智慧也令我們驚嘆不已,在古爾德先生繪制的「紅腳鰹魚圖」中,小鳥正在跟隨成鳥學習在海洋的波濤中的生存技巧,過不瞭多久,它就要離巢獨立生活瞭。

《跨越時空的中國飛鳥》插圖:紅腳鰹鳥

而夏雪老師告訴我們,紅腳鰹鳥被認為是最為遠洋性覓食的鰹鳥,這些「超強飛行者」可以飛往遠離棲息地 150 公裡之外的海域覓食,除瞭繁殖季節外,幾乎一生都在海洋上度過。它們必須適應危險的海上環境,甚至學會潛水,才能果腹生存。

在這些文章裡,除瞭能瞭解關於中國鳥的知識,還能看到身處 19 世紀的古爾德如何看待這些鳥的;但由於由於受時代和信息來源的局限,古爾德的畫和觀察筆記裡,有的跟我們現在已知的信息有些出入,夏雪老師將帶領我們一起「糾正」他繪制中的小錯誤▼

前文我們簡單介紹瞭古爾德從園丁之子「逆襲」成為全球博物愛好者贊譽的鳥類學傢的傳奇」人生,《跨越時空的中國飛鳥》中還藏著一個小彩蛋,那就是夏雪老師在古爾德原版書籍及相關研究著述的基礎上,梳理瞭「鳥人」古爾德的人生經歷,還原瞭他的深度熱愛與不凡經歷,同時也讓我們窺探到那個博物學黃金時代的風采。

這是國內罕見的對於約翰·古爾德的詳實中文介紹。

為瞭更好地呈現手繪圖的細節,本書采用大開本全彩印刷,精選優質純質紙,完美還原鳥種色彩。裝幀上,采用雙封,鎖線裸背,讓你能 180 度完全攤開欣賞,盡情從細節處領略科學手繪的功力,盡享這場審美盛宴。

最後,有一位小說傢曾說過,「如果你能看到世界上每隻鳥,那麼你將看到整個世界」。

鳥類的起源上可追溯至恐龍時代,比我們人類的歷史要漫長得多,但通過這本書,我們瞭解到中國現存的很多鳥類是國傢保護野生動物,甚至瀕臨滅絕。它們是美麗的,也是脆弱的; 它們不僅對人類意義非凡,更是整個生態系統的重要參與者。這些穿越時空依然靈動的鳥類,希望它們能在天空中一直自由飛翔。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