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緬甸:漫談翡翠之國的前世今生》

1說起緬甸這個國傢,相信絕大多數人的腦海裡立刻就會浮現出漫山遍野,絢爛艷麗的罌粟花海;亦或全副武裝,坦克飛機大炮應有盡有,絲毫不遜色於當地政府軍的“金三角”DF組織,再或者

1

說起緬甸這個國傢,相信絕大多數人的腦海裡立刻就會浮現出漫山遍野,絢爛艷麗的罌粟花海;亦或全副武裝,坦克飛機大炮應有盡有,絲毫不遜色於當地政府軍的“金三角”DF組織,再或者是晶瑩剔透,價值不菲的翡翠玉石,除此之外大傢就對這個國傢沒有什麼印象瞭,仿佛這隻是地處東南亞角落裡一個可有可無的小國。

但事實上,單就國土面積而言,緬甸絕非是什麼小國,它的國土面積67.85萬平方公裡,比絕大多數的歐洲國傢都要大,在東南亞各個國傢裡排行第二,也就僅僅是比“巨無霸”的印度尼西亞小上一些。

而且緬甸的人口體量也不算少,有大約5390萬。然而無論是從經濟、軍事,還是從政治影響力上來看,它都和同屬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一樣,屬於那類極易被人忽略的存在,妥妥的世界邊緣國傢。

如果不是最近緬甸國內出現的持續動亂,打砸華資企業事件,相信許多國人甚至都不知道緬甸究竟在哪兒,更別提它那個存在感幾乎為零的首都——內比都。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許多國人在第一次聽到“內比都”這個詞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一臉懵逼,滿頭的黑人問號,眼神亦是忍不住地瞥向瞭廣袤而又美麗的非洲大陸,但事實上這個自帶濃鬱非洲風的地名的的確確是身處亞洲的緬甸國首府。

緬甸這個國傢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東部與老撾和泰國毗鄰,西部則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除此之外,它還有漫長的海岸線,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漁業資源可謂是相當的豐富。

客觀地來講,緬甸這裡可以算得上是一片被上天眷顧的土地瞭,得天獨厚的地理生態環境,自然災害較少,不僅雨量豐沛,森林覆蓋率極高,占據著世界60%的柚木儲量和75%的柚木出口,還蘊含著各類豐富的礦藏資源,像什麼石油、天然氣、鎢、錫、鉛、銀、鎳、銻、金、鐵、鉻、玉石等應有盡有。按理說依照這出身條件妥妥的應該是那類躺著就能掙錢的主,每天過著數錢數到手抽筋的幸福生活。但遺憾的是,就這麼一個占據瞭“天時”、“地利”的天選之國卻常年被評為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傢之一,這不禁讓人噓唏感嘆究竟是智商的淪喪,還是腦子的瓦特?才能將如此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究其原因,“人和”的缺失或許才是這個國傢長久以來落後貧窮的根本原因。

自獨立至今,緬甸國內始終處於一種軍閥割據,派系林立,民族沖突劇烈的狀態,國內的少數民族就各類矛盾糾紛爆發瞭一輪又一輪的起義暴動。

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緬甸政府不是忙碌武力鎮壓叛亂,就是在鎮壓叛亂的路上,軍費開支巨大,國民經濟發展受到瞭極大的制約。

更為要命的是,即便是投入如此巨大,緬甸政府仍未能解決掉國內的民族沖突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緬甸政府軍甚至連跟毒販們打仗都倍感吃力,雙方打打停停,誰都奈何不瞭誰,索性就這麼膠著對峙著,到瞭最後還是通過詔安、和談的方法,付出瞭相當大的代價才勉強穩定住瞭國內的局勢。

看到這裡估摸著許多人要忍不住吐槽緬甸人的戰五渣屬性,簡直與隔壁的印度差不多一個德行,仿佛緬甸人自始至終都是一群軟弱可欺,戰鬥力負五的渣渣。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歷史上的緬甸人不僅不軟弱,相反十分的悍勇善戰,武力值爆表。


2

從1057年的蒲甘王朝開始,緬甸就一直不停在向外擴張,在阿努律陀和阿諾耶塔兩位國王的努力下,其帝國南征北戰,先後征服瞭撣族和孟族,入侵大理,建立瞭一個統一的緬甸帝國,不過它的運氣實在是有些糟糕,在1287年鼎盛時期恰巧對上瞭同樣如日中天的元帝國,那個時候的蒙古人可謂是地球上開掛一般的存在,指哪打哪,打哪滅哪,橫掃八方,縱橫四海,一副獨孤求敗的派頭,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

於是結果就不言而喻瞭,在義無反顧地與元帝國剛瞭幾波正面之後,蒲甘王朝直接就被蒙古人給懟滅亡瞭。

盡管最終被打得國破傢亡,死傷慘重,但能夠在蒙古人的鐵蹄下苦苦堅持十幾年,緬甸人也算得上是雖敗猶榮瞭,其戰鬥力也是可見一斑。

到瞭明朝之後,緬甸地區再度崛起瞭一個非常強大的王朝——東籲王朝。東籲王朝繼承瞭前朝的彪悍善戰,不僅成功的統一全緬甸,還順勢吞並瞭吞並暹羅(今泰國)、老撾等國,兵鋒甚至一度指向大明王朝,搞得大明邊軍十分的頭疼。到瞭明朝末年,緬甸更是趁著大明自顧不暇,侵占瞭大明不少的領土,直到清朝初年被暴揍瞭一頓之後才有所收斂。

說起明朝的徹底滅亡,其實也與緬甸有著直接的關系,1661年,南明的末代皇帝朱由榔及部下在撤退到緬甸瓦城附近時,遭到瞭東籲王朝軍隊的伏擊,導致全軍覆沒,他本人也被緬軍擒住獻給瞭前來追擊的清軍。最終落得個身死國滅,延續二百餘年的大明王朝這才算是徹底地劃上瞭句號。

這裡有必要說明的是,當永歷帝朱由榔在昆明被清軍用弓弦勒死之後,追隨他的士兵和百姓們紛紛逃到瞭緬甸麻粟壩定居,休養生息。他們的後人便是今天緬甸聯邦中總人數隻有20多萬的少數民族“果敢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果敢族”是與緬甸人有著不同戴天的血海深仇,而他們也的確是與緬甸政府最不對付的割據勢力之一,雙方劍拔弩張,幾乎一天都沒有消停過。

真是應瞭那句俗話——出來混的總要還的,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3

到瞭清朝乾隆年間,一度鼎盛的東籲王朝已經覆滅,取而代之的是依舊悍勇善戰的貢榜王朝。這個貢榜王朝與它的先輩們一樣,在統一之後就忍不住想薅中國的羊毛,屢次派兵試探,侵占瞭清王朝大片的領土。這個時候清朝在位的皇帝,正是那個自我感覺極度良好,常自詡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

乾隆帝一瞅,呀呵,爾等蠻夷也敢犯我天朝上國?識相的就快滾,別等著老子動手。

但緬甸人顯然是個軸脾氣,不僅沒有滾,反而以此認為清朝人懦弱,隻擅長嘴上功夫,於是乎開始變本加厲,竟要對緬北和雲南邊境的土司征收貢賦。

這就是典型的蹬鼻子上臉,給臉不要臉瞭。被侵犯到瞭根本利益的清王朝哪裡會咽下這口惡氣,於是在1765年,被緬甸人果斷無視瞭的乾隆帝惱羞成怒,一道聖旨頒佈,數千大軍便氣勢洶洶地殺向瞭緬甸。

依照乾隆帝的設想,王師所到之處,自然是所向披靡,蠻夷盡皆俯首。但事實上,犯瞭驕兵之癥的清軍由於過於輕視敵軍,加之對當地地形不熟,結果中瞭緬軍的埋伏,幾乎是全軍覆沒,大敗而歸。

這一結局顯然不會令心高氣傲的乾隆帝感到滿意,於是乎在將之前負責戰時的總督劉藻革職查辦之後,乾隆派出瞭自己十分器重的邊疆大吏楊應琚擔任雲貴總督,重新組織兵力,向緬甸發起瞭第二次戰爭。

面對來勢洶洶的清軍,緬甸軍采取堅壁清野的策略,一路上邊打邊撤,誘敵深入。清軍看起來迅速占領瞭大片的緬甸領土,但實際上並沒有消滅多少緬軍的有生力量,戰果並不明顯。且戰且退的緬軍充分發揮出瞭其善戰敢戰的特點,在主力幾乎都在圍攻暹羅的情況下,居然還能夠分兵繞到清軍背後發動偷襲,搞得清軍極為被動。由此戰時接連失利,乾隆帝先後處死瞭李時升、朱侖逮、楊應琚等人,又改派軍機處大臣明瑞接任雲貴總督,繼續主持對緬戰事,但最終卻換來瞭一場慘敗,明瑞也戰敗身亡。

接連的失利激發瞭乾隆皇帝愈挫愈勇的精神,沒過多久,乾隆便再次調集精兵強將,準備玩一波大的。

為瞭取得戰爭的勝利,乾隆這一次更是擺出瞭一套史上最豪華的陣容:重臣傅恒為經略(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的福康安他爹),全權負責對緬的戰事,舒赫德為參贊大臣,鄂寧為雲貴總督,還有阿裡袞、阿桂等一幹帝國猛將,可謂是眾星雲集,下夠瞭血本。

然而戰爭的結局依舊很不理想,傅恒作為乾隆的肱股之臣,文武雙全,使得難得的人才,對戰事也十分地盡心盡力,但一到雲南就立馬整頓各路兵馬,對緬軍發起瞭猛攻,但奈何緬軍的戰力著實不弱,不僅頂住瞭清軍的強大攻勢,還利用自己主場作戰的優勢,時常發動反擊,雙方時常圍繞各處要塞城池展開鏖戰,打得那是極為慘烈膠著。最終,乾隆迫於巨大的戰爭開銷,財政壓力難以承受,隻得接受瞭緬甸方的提議,選擇罷兵言和。

至此,前後花費瞭近千萬兩白銀,歷時七年的四次對緬戰爭均以失敗告終,緬甸也借著對清作戰勝利的勢頭,國力一舉達到瞭歷史的巔峰。


4

時間到瞭近代十九世紀初,大英帝國消滅瞭印度的馬拉特聯邦,完全控制瞭整個印度地區之後,便將魔抓伸向瞭與之相鄰的緬甸。

作為一個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傢,緬甸對於英國這個工業化的大帝國不僅在經濟上十分重要,還在戰略上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緬甸西部和西北部與中國接壤,如果控制瞭緬甸,英屬東印度公司的那些鴉片販子便可以從陸路長驅直入雲南、西藏,更加便捷地將鴉片源源不斷地運進大清這個充滿商機的市場。

自1763年起,經過瞭三次英緬戰爭,耗費瞭近六十年的時間,英國終於如願以償吞並瞭緬甸。

至於戰爭的具體過程,那實在是沒有什麼好說的,盡管第一次英緬戰爭中緬軍的作戰可圈可點,他們充分利用瞭自身的優勢給予瞭英軍沉重的打擊,但畢竟是火器與冷兵器的對決,工業國與農業國的比拼,雙方完全不在這一個量級,妥妥的降維打擊。就算緬甸戰馬和大象部隊再怎麼厲害,在英軍的炮火面前最終也隻能迎來失敗的宿命。

總而言之,戰敗之後的緬甸便順理成章成瞭大英帝國轄下的殖民地,為龐大的日不落帝國提供著源源不斷地養料,這種情形直到後來日本人的到來才得以改變。

1941年,日本在偷襲瞭珍珠港的同時,大舉入侵瞭當時隸屬英國的殖民地緬甸。經過瞭一番激戰之後,昔日的日不落帝國軍隊被打得潰不成軍,如果不是孫立人等國軍將領率領的遠征軍拼死作戰,擋住瞭日軍的進攻步伐,這些英國人恐怕難逃被盡數殲滅俘虜的命運,指不定又是一場慘絕人寰的“巴丹行軍”。

與大多數東亞、東南亞國傢人民普遍仇日反日的情緒不同,緬甸人對日本頗有幾分好感,理由也很簡單,日本人將在緬甸土地上作威作福的英國人趕跑瞭,加之在緬甸統治的時間並不長,所以給緬甸人瞭一種日本人幫助他們趕跑英國殖民者的良好印象。

緬甸的獨立領導者昂山,也就是今年緬甸國內動亂時,被軍方扣押的國務資政昂山素季的父親,他就與日本人有著極其親密的關系。昂山不僅給自己起瞭一個緬田門義的日本名字,甚至還先後被日本授予瞭大佐、少將的軍銜。

事實上,昂山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鬥爭一直都是在日本的支持下進行著,1942年3月8日在昂山所領導的緬甸獨立軍協助下,日軍長驅直入,順利攻克瞭首都仰光,同年又協助日軍擊敗瞭中國遠征軍的進攻。

1943年3月22日昂山赴東京拜見日本天皇,被日本天皇授予三級日升勛章;同年8月1日,被日軍占領的緬甸組成以巴莫為首的傀儡政府,昂山出任傀儡政府國防部長。

在二戰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緬甸是和日本站在一個陣營的,但昂山著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機靈鬼,在看到瞭日本人在太平洋戰場連連失利,被美軍揍得灰頭土臉後,頓時就生瞭反意。加之當時日軍在占領緬甸之後,也確實幹瞭許多天怒人怨的勾當,所以他就當機立斷摒棄瞭自己的日本名字,改旗易幟,投入到瞭對抗日本法西斯的同盟國陣營,並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

這一波見風使舵的騷操作就連有著“橫跳小王子”之稱的泰國國王拉瑪九世都直呼內行。


5

盡管昂山的嗅覺極為敏銳,十分及時的站對瞭陣營,但戰後的緬甸並不太平,因為那個被日本人趕跑的世界“攪屎棍”英國又回來。歸來之後的英國人以十倍於胡漢三的精神,又開始對緬甸進行瞭敲骨吸髓式的壓榨剝削,緬甸人民的不滿情緒自然也日益高漲起來。

為瞭統一整合緬甸地區的力量,共同對抗心腸歹毒的英國人,昂山與國內各少數民族首領們一道簽定瞭著名的《彬龍協議》。由於緬甸人堅持不懈的鬥爭,再加上後來國際社會的斡旋,大國之間的博弈,迫使英國人隻得無奈地放棄瞭對緬甸的窺覬。

經過這一系列事件,昂山在緬甸人民心目中的威望達到瞭頂峰,如果不出意外,接下來的劇情就應該是昂山帶領著廣大緬甸人民從此走向瞭幸福安康、國富民強的康莊大道,昂山對此也是十分憧憬,充滿著樂觀主義精神。然而事實證明,這位老兄還是道行太淺,遠遠高估瞭英國人的道德水準,低估瞭其陰險腹黑程度。

要知道那群自大航海時代就幹慣瞭燒殺搶掠勾當的大英帝國海盜們,在吃瞭大虧之後又豈會善罷甘休?以他們那股子卑鄙無恥,齜牙必報的脾性,是絕不會做什麼好聚好散的善事。既然阻止不瞭你們國傢的獨立,那就幹掉你們的領導人,惡心你們一下也好。

於是,1947年7月19日,在英國人的幕後操作下,昂山和他的6名閣僚在仰光被人暗殺瞭。

至此,這名雙手沾滿瞭中國遠征軍鮮血的劊子手——昂山,終於結束瞭他那紛繁復雜,充滿爭議的一生。

昂山生前的努力並沒有使緬甸從此步入正軌,在沒有瞭共同的外敵之後,國內的大小軍閥很快就開始作妖。在地方,各大軍頭大搞地方割據,一時間緬甸國內派系林立,互相爭權奪利。各方利益團隊為瞭各自的利益時常大打出手,火並不斷。

在中央,奉行“大緬族主義”的緬甸軍人集團直接統治這個國傢達五十多年,軍隊和國傢幾乎融為一體。盡管以昂山素季為代表的追求西式民主的民盟集團,在大選中屢次獲勝,卻屢遭軍人集團的軍事幹政而被顛覆。

2021年2月1日,剛剛獲選連任的總統溫敏和國務資政昂山素季等一眾政府要員被軍方扣押。緬甸軍方電視臺隨即宣佈:全國開始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國傢權力移交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大將。

緬甸這個佛教盛行的國度,仿佛是被施瞭動亂的詛咒一般,再次走進瞭軍人獨裁的死胡同。(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