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中國人的信仰

談到“信仰”,依據西方的理論,好像必須首先要承認有“神”才行,因為隻有心中有神才能去信仰“神”。他們認為隻有對神虔誠的篤信,才能找到自己心靈(靈魂)的歸宿,隻有信神才能稱之

談到“信仰”,依據西方的理論,好像必須首先要承認有“神”才行,因為隻有心中有神才能去信仰“神”。他們認為隻有對神虔誠的篤信,才能找到自己心靈(靈魂)的歸宿,隻有信神才能稱之為信仰。不信神,心靈無處安放,那就肯定是沒有信仰。

可誰說西方人說的就一定對呢?

陽明先生說,“心即理”,中國人從信仰的作用出發,相信但凡能“致良知”,能達到信仰之目的,能安頓好我們的心靈,此即為“信仰”。

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唯求放心而已”。中國人認為信仰就是尋求心靈(靈魂)的歸宿,它是人生的信念,隻要我們能安頓好我們的心靈,我們就可以“此心光明,夫復何言”。

在西方的眼中,中國是一個異端,雖然在中國,信神信鬼的大有人在。可經過西方人研究之後,他們發現中國人信的這些“神”,與歐洲哲學、印度哲學中的“神”相比,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中國人心中的“神”與能拯救他們靈魂、救贖他們罪惡的“上帝”與“真主”完全是兩碼事。

西方人認為人是有“原罪”的,既信“神”就要求信徒必須無條件的拜服到神的腳下,隻有這樣,神才能拯救人有罪的靈魂。但他們發現,在中國“神”卻不是那麼好當的。中國人雖然也可以信“神”,可中國人對“神”卻是有要求的,那就是作為中國人心中的“神”它必須得“靈驗”才行,想當神你就得“有求必應”,這意思就是,如若不靈驗的話,那中國人隨時可能就不信這個“神”,改去信別的“神”瞭。

所以,最後他們就給中國人信的“神”下瞭一個定義:“封建迷信”。因此,他們認為中國人沒有宗教,中國人都是無神論者。

的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無神論者,正是由於中國文化的底層本是無神的,所以中國人真正信仰的其實就是一種“道”,這種道既是天理,又是人的本心、它也是人的良知、是人間正道!是“道可道,非常道”的道,也是“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道”。

所謂“抬頭三尺有神靈”,所謂“人間正道是滄桑”,你仔細去體會,其實中國人所信仰的一切所謂的“神仙”,原本都是那些具備優秀品質的傑出的人。

無論是盤古開天、女媧補天、誇父追日,還是大禹治水、後羿射日…,你會看到中國人面對艱難困苦,從來都不會選擇逆來順受,從來都是選擇去自強去抗爭,不管是“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的抗爭,還是“上九天攬月,下九洋捉鱉”、逆天改命的抗爭,中國人歷來都不會選擇放棄、躺平,不會去選擇坐等“神”的拯救。中國人信仰的其實都是在這些抗爭中 排除萬難、終成正果的“英雄”,中國人信仰的正是這些英雄所具備的優秀品質。

讓我們說說那些中國人心中普遍認可的“神”吧,佛祖也好,道宗也罷,還有其它的,不論是玉皇大帝、真人、菩薩、羅漢、天王、龍王、土地爺、文財神、武財神、壽星、八仙,甚至包括蛇精、狐仙在內……所有這些神仙,你去細品,其實全都是積德行善、救死扶傷、懲惡揚善、功德無量的修行者,都是實實在在的人的化身。

正是由於這些“神”都歷經瞭“九九八十一難”的堅韌不拔、由於他們普渡眾生的大慈大悲、由於他們堅守良知、強大自我、悲憫眾生的非凡功績,最後他們才都“終成正果”,變化為中國人心中的“神”。

中國佛教禪宗認為:“心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修行不成佛、“即心即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管是王侯將相,還是販夫走卒,包括提壺販漿者流,都“眾生平等”。一旦“而生其心”,一旦心生覺悟,那他就是佛瞭。

禪宗六祖慧能說,佛不能拯救你,隻能啟發你,所有人隻能自度。“佛是已經覺悟的人,人人都是尚未覺悟的佛”,所以“眾生平等”。

所以,你看,即使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中國也早已經發展成瞭一個無神論的宗教,佛祖就是覺悟者,人人都可能成佛,因此佛教裡本就沒有“神”,那怎敢說無神就無信仰呢?

中國人歷來有信仰,中國人的信仰其實就是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淬煉出來的中國哲學,正是這套哲學指引著歷朝歷代的華夏兒女,指引我們,幫助我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繁衍壯大、生生不息。

於是,當你翻開中國歷史,你會發現中國的一切無不處於中國哲學的指引下:

治學有治學的中國哲學:“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吾日三省吾身”“反求諸己”……;

經商有經商的中國哲學:“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達則兼濟天下,貧則獨善其身”……;

統治有統治的中國哲學:“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倫理有倫理的中國哲學:子曰“無違”、“父母唯其疾之憂”、“色難”、“事父母,幾諫,諫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軍事有軍事的中國哲學:“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生活有生活的中國哲學:“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修行有修行的中國哲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明明德”、“致良知”、“格物、致知、誠意、心正、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

所以中國人的一切行為無不處於中國哲學的指引之下。中國哲學就是中國人心中最底層的信仰。

中國哲學主要由儒道佛三種學說組成,但三傢學問最後殊途同歸,最後共同形成瞭中華文明的文化精髓:儒傢的“無所為而為”、道傢的“無為而無不為”以及佛傢的“無心而為”它們為我們指引的都是同一個的方向,那就是讓我們用出世的精神,再入世去解決世間的問題;去“明明德”;去“致良知”;安頓好我們的“無限心”,去“知行合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從而修煉提升自我,去追求人類最和諧美好的境界。

所以有神論者也罷,無神論者也好,安頓“無限心”也就是尋找“靈魂的歸宿”。究其根本,“無他,唯放心而已”。

即使人類已經發展到瞭現代社會,在中國哲學之外,在其它的很多地方,所謂的“信仰”,其底層邏輯仍是“叢林法則”,無非“弱肉強食”而已,這都是中國先賢所說的“化外之地”。在那裡,在“叢林法則”的指引下,他們覺得“弱肉強食”的血腥法則是人類無法避免的、是人類必須接納的,所以他們認為所有人都會有一顆罪惡的帶有“原罪”的心。

但正是由於作為人類一員的他們良知未泯,因屢做獸行,良心難安,為瞭將這顆羞愧的、充滿罪惡的心安頓好,然後仍可以繼續心安理得的從事他們的“原罪”累累的霸業,他們隻能選擇去信“神”,因為隻有那高高在上、無法企及的“神”才可以幫助他們的心去洗凈醜惡的血腥,才可以使他們心中的“罪惡感”得到寬恕、得到自我原諒。由此導致他們無法理解中華文明的“明明德”與“致良知”,從而認為中國人都是無神論者,所以中國人沒有宗教,沒有信仰,所以肯定是野蠻人。

其實,當我們認真的翻開世界歷史,去反省,去審視,去認真看看那字裡行間,從大航海的殖民掠奪,到販賣黑奴,從資本主義的“羊吃人”到兩次次世界大戰,他們“貧則你爭我奪”、“達則劫掠天下”,中華文明與他們到底誰更文明?誰更野蠻?難道不是一目瞭然、高下立判嗎?這還有必要去做任何辯論嗎?

所以,何為“無神論者”?我們要先看到“有神論者”之所以存在的底層邏輯,我們應該有我們的民族自信,自信人類文明的最終希望就在數千年歷久彌新的“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是講究“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幾千年來,我們從未因為我們的強大而去發動血腥殖民,我們從未因為我們的信仰去發動野蠻“聖戰”,我們不會為此去後悔,後悔錯失瞭殖民落後民族的歷史機遇;也不用因此去羨慕,羨慕那些如今自詡為“發達國傢”的劫掠者的富裕生活,我相信,作為在中國哲學信仰中成長起來的中國人,即使歷史可以重來,我們肯定仍會做出同樣文明的選擇。

中國的先賢早已告訴瞭我們,“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悖入亦悖出,害人終害己”,叢林法則終是禽獸法則,無法修出人類的“正果”,它可能得意一時,終無法長久一世。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百年彈指一揮間,在擁有數千年歷史的璀璨的中華文明面前,輝煌不過百年的所謂“發達國傢”頂多隻能算螢燭之光,“螢火之光豈能與皓月爭輝”?

面對“有神論者”的傲慢,我們對我們的信仰完全可以充滿自信,讓他們去等待他們的“神”拯救他們吧,讓他們繼續心安理得的從事他們的強盜霸業吧,相信他們總有一天終會舔舐自己種下的惡果。

在今天,每個中國人都應當正確理解中國哲學,去學習去探究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信仰,去做我們自己心中的“神”。

“我心光明,夫復何言”。不管你是否承認,這就是我們的信仰,它早已深刻於我們的骨血基因之中,因此,中國人的確是無神論者,做無神論者挺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