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滿堂花醉三千客 一劍霜寒十四州

▲吳王餘皌劍 吳國王宮內,燭火昏黃,君主壽夢大限將至,顫顫巍巍拉起長子諸樊的手叮囑:“你即位之後,務必重用季札,日後退位,王位傳於他,可保吳國昌盛。” 諸樊與二弟餘祭、三

▲吳王餘皌劍

吳國王宮內,燭火昏黃,君主壽夢大限將至,顫顫巍巍拉起長子諸樊的手叮囑:“你即位之後,務必重用季札,日後退位,王位傳於他,可保吳國昌盛。”

諸樊與二弟餘祭、三弟餘昧、四弟季札,感情甚深,三位哥哥本就有心讓位於德行有嘉的四弟,可季札卻長跪不起,拒不受封。

三個哥哥最終決議,諸樊退位後傳位餘祭,餘祭再傳位餘皌,待到餘皌退位,季札就沒有理由推辭瞭。

不曾想,餘皌年邁,季札躲進深山老林避世不出,最後隻能傳位兒子僚。

▲吳王餘皌劍

“兄終弟及”的佳話,刻在吳王餘皌劍上,垂范後世,然而堂弟的即位,在諸樊之子公子光心中,就像個笑話。

▲吳王餘皌劍劍柄

命運的轉變,總是始於一念,即便這念頭被隱藏得再好,也會被心細如絲的人覺察。 逃亡吳國避難的伍子胥,被公子光招入麾下,喝茶的間隙,伍子胥低聲說:“兄終弟及,吳王僚名不正言不順,可取而代之,今有刺客專諸,堪為大用。”

公子光嘴上說著大逆不道,卻還是將人留瞭下來,而後,伍子胥歸隱田園,靜候廟堂之變。

公元前515年,公子僚在宴會上,被專諸當場斃命,公子光擁兵自立,成為新任君主,史稱吳王闔閭。

▲吳王闔閭劍

闔閭當政之初,一直被楚國打壓,奈何雙方實力懸殊,隻能隱忍不發。公元前506年,楚蔡開戰,國內兵力空虛,吳王闔閭迎來瞭反擊的最好時機,三萬精騎直逼楚國都城,吳國利劍盡插楚殿之上。

伍子胥的刎頸之交孫武,出身將門世傢,深諳“上交伐謀”之道,向闔閭進言:“楚昭王熊壬逃竄,國內無主,熊壬之兄太子建曾被含冤驅逐,雖已故去,但楚人憐憫其子公子勝已久,不如將其立為楚王,如此既可得到楚國民心,公子勝也會世代與吳國通好,以絕邊境之憂。”

善戰者不戰,以其不戰而屈人之兵為勝,孫武的兵法思想雖然影響後世千年,卻絲毫沒有撼動闔閭的復仇之心,他不僅拆瞭楚國宗廟,還放任伍子胥掘墓鞭屍,縱容軍隊胡作非為。

滿城百姓,血流成河,孫武心灰意冷……

▲吳王夫差劍

公元前496年,窮兵黷武的闔閭攻打越國,戰敗而亡,三千銅劍與闔閭一起長眠墳塚,夫差即位,成為新任君主。

孫武再次進言:“連年累月打仗,於國不利,吳王故去,當休養生息。”

被仇恨裹挾的夫差,怎肯收場:“昔日我父折戟沉沙,而今我夫差之劍,必雪恥前辱。”

上任第二年,便率軍直逼越國都城為父報仇,越王勾踐慘敗,入吳為奴。

年少的春風得意,怎會懂大器晚成的深謀遠慮。伍子胥諫言:“勾踐不死,後患無窮。”

夫差卻叛逆得像個孩子,生在帝王傢,性情像極瞭剛愎自用的父親,而今羽翼豐滿,又怎會饒過意見相左之人。

▲越王勾踐劍

公元前484年,伍子胥被夫差賜劍自刎,將星隕落,吳國也命不久矣,九年後,勾踐率軍攻陷吳國,夫差自覺無顏面對伍子胥,遂以白佈蒙面,手持吳王夫差劍自刎。

▲越王勾踐劍

《考工記》說:“吳越盛產寶劍,皆因金屬資源豐富,地氣使然。”然縱觀歷史,卻是累累戰事,寸寸山河寸寸血,換來的揚名立萬。

而今,吳越寶劍,依然寒光可見,每每看到它們,腦中總是浮現出大雪紛飛的寂廖山谷,孫武一身佈衣,滿頭白發,望著墳塚說:“子胥啊,你看,我把劍戟都熔煉成瞭鋤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