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聊聊我穿過的那些碳板跑鞋(一)-亞瑟士(ASCIS) MetaSpeed Sky

​前言我想把自己穿過的那些碳板競速跑鞋的實戰體驗寫下來,做一個系列連載。我隻談那些經過實戰檢驗的跑鞋,依據穿戴設備數據和個人體感來做表述,盡可能的客觀,但也不排斥個人喜好。

​前言

我想把自己穿過的那些碳板競速跑鞋的實戰體驗寫下來,做一個系列連載。

我隻談那些經過實戰檢驗的跑鞋,依據穿戴設備數據和個人體感來做表述,盡可能的客觀,但也不排斥個人喜好。我一直都認為,隻有在使用者能力邊緣的數據才能體現跑鞋裝備對人體的輔助作用,而在身體可控范圍之內的體驗,可能會掩蓋鞋子本身的性能。

性能是一個微妙的指標。既包含材料的實驗室物性指標,也包含使用者的本體主觀體驗,是鞋子的物性指標與使用者的本體感覺的統一。

當前,耐克(NIKE)的Vaporfly NEXT%應該是公認的碳板競速鞋的優秀代表,我對碳板跑鞋的評判也是對標NEXT%的個人體感和運動數據。

言歸正傳,為什麼選擇從亞瑟士(ASICS)的MetaSpeed Sky開始聊起?原因很難簡單,它是我最近穿著參加過馬拉松全程比賽過的的鞋子。

開箱

2021年3月,亞瑟士(ASICS)推出瞭第二代碳板跑鞋MetaSpeed系列,其中首推全掌碳板競速跑鞋 MetaSpeed Sky也亮相國內的馬拉松賽道。

MetaSpeed Sky擁有ASCIS自傢的Peba發泡材質、加厚中底和全掌碳板的設計,外加低落差、約190克的輕重量,應該算是ASICS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雙頂級路跑競速鞋。

⭕️ 定價

MetaSpeed Sky官方建議零售價RMB1690。

從定價上看,目前所有官方在售碳板跑鞋中,除瞭價格高於2000元的NIKE Alphafly NEXT%和李寧飛電ELITE2.0之外,MetaSpeed Sky與NIKE的Vaporfly NEXT%2(1599)、Saucony的Endorphin Pro(1699)處於價格的第二梯隊(1500~1999)。

⭕️ 重量

MetaSpeed Sky的US9碼(42.5碼/270mm)的重量約192克/隻,是在售碳板跑鞋中為數不多的US9碼重量控制在200克之內的鞋款。NIKE的Vaporfly NEXT%同尺碼鞋款重量約為189克。

⭕️ 鞋帶

鞋帶足夠輕量,約3.8克/根,是目前我用過的最輕的鞋帶。配合7孔的設計,長度符合我的習慣。但是在質感上,過於毛糙的表面感覺配不上這個檔次的鞋款。優點就是系帶後,即使不特意收納也沒有碰到松脫現象。

⭕️ 鞋面和配色

MetaSpeed Sky鞋身主體為紅黑配色,正紅色覆蓋瞭超過70%的面積。

鞋面為斜紋設計的網面織物,Polyester材質,薄得透光,幾乎沒有延展性,偏硬,鞋面靜態無塌陷。鞋面logo和字體均為印刷。

這大概是我目前見過的最輕薄的尼龍織物鞋面。

後跟沒有額外的硬質補強材料,除瞭少量泡棉外,完全是加厚的鞋體材質,配合後跟的斜度,提供瞭足夠的包裹性。

鞋墊是粘合在中底上的,貼合緊密,很薄,從手感上判斷應該是EVA材質。表面有摩擦感,搭配多雙襪子,防滑中規中矩。

鞋舌為分離式,沒有一體化設計也沒有松緊帶固定。采用鞋面同款材質以壓膠工藝貼合一小塊麂皮材料。鞋舌很軟,包覆和穩定足夠好,與腳腕結合處舒適。

值得註意的是,在鞋子未清洗直接上腳的情況下,黑色麂皮掉色,在全程比賽中染色瞭我的白襪子,萬幸是基本可以清洗掉。

比賽環境為雨後,硬化公路,地面濕潤,但沒有明顯積水,鞋面沒有被打濕。

⭕️ 鞋碼標準程度

ASICS鞋碼鞋楦的標準程度歷來都是值得稱道的。MetaSpeed Sky也不例外。

以我這樣的腳型數據,我日常的競速鞋適配US8.5或US9鞋碼。作為參考,我穿NIKE的4%可以穿US8.5碼(搭配薄款壓縮襪),但是受制於前掌造型和鞋面材質的限制,NEXT%我則需要US9碼才可以。我穿MetaSpeed Sky US9碼鞋子,搭配中等厚度壓縮襪,在長度上是完全合適的,前掌寬度有富裕,在空間上有活動餘量。如果搭配薄壓縮襪,個人感覺則需要穿MetaSpeed Sky US8.5碼的鞋子。⭕️ 鞋型

根據官方數據:前掌28mm,後跟33mm,前後掌5mm落差。

為瞭能更直觀的印象,用耐克Vaporfly NEXT%做瞭一個實物對比。在外觀長度上,明顯短於NEXT%,鞋面傾角也大於NEXT%。從實測數據上,後跟寬度、前掌中段的外緣寬度,MetaSpeed Sky與NEXT%相差不大。但是前掌鞋面的寬度MetaSpeed Sky比NEXT%寬約6mm。實際腳感上,MetaSpeed Sky的前掌接近2E的寬度,對於標準腳寬或腳瘦的人來說,前掌空間偏大,對腳肥的人非常友好。

目測MetaSpeed Sky前掌的厚度略厚於Vaporfly NEXT%,前掌翹起的弧度更大,鞋尖更高,水平起翹點距鞋尖的長度更短。腳趾空間的寬度和高度都有餘量。

MetaSpeed Sky後跟的厚度略薄於Vaporfly NEXT%,後跟的弧度明顯低平,水平觸地點與鞋跟的間距更短。從我個人審美的角度來看,MetaSpeed Sky和Vaporfly NEXT%的造型設計都不好看。Vaporfly NEXT%外型激進,僅適合運動場景適用;MetaSpeed Sky則稍顯臃腫,對於穿著者的形象提升也沒有什麼幫助。⭕️ 中底

采用瞭ASICS FlyteFoam Blast Turbo中底,是亞瑟士有史以來最輕最彈的材質,也是Peba的一種。靜態彈性類似於NEXT%,但在硬度調校上,跑動中主觀感受會稍硬於NEXT%。

本圖來自於網絡

內嵌全掌碳板,硬度高,正常力度下不可彎折,從切割圖上可以看到碳板的弧度。

⭕️ 外底

MetaSpeed Sky的外底是采用ASICS GRIP材料打造的。從整個前掌延伸至後跟外側,外加後跟內側一小片。

前掌采用瞭大量圓孔設計,在減重與耐用之間做瞭適當取舍。

後跟覆蓋方式比較特別,外底橡膠內嵌在中底材料之中,幾乎是齊平的,不像是其他跑鞋的後跟橡膠是敷貼在中底材料之上。這對於我這樣的偏後跟落地的用戶來說,後跟中底的耐磨性能存疑。使用瞭約100公裡,後跟中間的logo幾乎消失,貼合邊緣也有磨損的毛刺出現。

實戰表現

一雙競速跑鞋好不好,主要體現在對跑者的成績是否有幫助。從我個人觀點來看,沒有經過實戰檢驗和數據支撐的鞋類測評都存疑,尤其是碳板競速跑鞋。

⭕️ 數據采集工具

上圖就是我采集運動數據的設備,分別為高馳手表+POD、Garmin手表+運動姿態心率帶、RunScribe傳感器,鞋子的數據以RunScribe傳感器為主,其他設備用來校準和核驗,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準確度。

⭕️ 測試數據

在5月5日-5月16日期間的累計跑量約160公裡。

⭕️ 有效數據樣本

為瞭獲得鞋子實戰狀態下的有效數據,在兩周之內除瞭日常慢跑外,我完成瞭一個當前最好成績的全程馬拉松比賽、兩次接近半程pb配速的5K速度跑,1次20公裡的漸加速跑。

所謂有效數據,是指在使用者完成目標距離和配速的接近身體可承受的極限狀態下,完全依靠身體本能來驅動鞋子完成的數據,更體現鞋子作用於使用者的真實體現。

⭕️ 測試人基本情況

測評人信息:男,身高174cm,體重69kg。近期體重數據如下:

近兩年的馬拉松全程最好成績243.xx,半程最好成績118.xx。全程最好成績的比賽用鞋是李寧飛電,半程最好成績的比賽用鞋是耐克 Vaporfly NEXT%。

最近12個月的參賽情況和有效攝氧量如上所示。

截止5月24日Runalyze數據預測全程最佳比賽成績2:46:28,而在5月16日之前,預測成績在2:49左右。我在4月份徐州馬拉松和5月份密雲馬拉松的前半程都跑進瞭1小時22分;但是長距離訓練不足、賽道狀況、天氣和心態導致最終成績與預測成績存在一定的差異。

結合當前3個月的實際比賽和狀態預測,實際獲取的有效數據樣本基本上是我當下最好能力的體現。

⭕️ 實戰主觀感受

1、足夠厚的中底厚度,足夠硬的碳板強度,結合前掌中底外擴結構(midsole flare),以我近70公斤的體重,按照半程PB配速跑動,落地時也幾乎完全隔離瞭路感,腳感就像是平行懸浮在路面上。

中底硬度的調教既過濾瞭路感,但又提供瞭超乎預期的平衡穩定感。

2、ASICS GRIP外底的防滑性能表現優秀,無論在密雲馬拉松雨後濕潤路面上,還是在奧森清晨灑過水的跑道上,全程幾乎沒有打滑的現象。印象中,隻有一次前掌落在硬質減速帶上時,有失滑現象。

3、在此之前,我更青睞前後落差不低於8MM的跑鞋。但是在實際測試中,無論是漸加速、速度跑還是全程比賽,MetaSpeed Sky采用的5MM落差的設計,落地過渡出色,尤其是在緩坡落地的隨動中。

整個中底的緩震和回彈性能即使在長距離的後半程,仍沒有明顯的衰減。

4、結合碳板弧度、硬度和中底的起翹角度,在步態上,有引導落地點前移的感覺。

後跟落地穩定度也保證更小的外翻角度,幫助維持相對中正(BALANCED)落地姿態。

數據驗證

根據亞瑟士官方ISS實驗室和築波大學的數據,同組實驗者完成馬拉松距離,MetaSpeed Sky可提升步幅1.2%,全馬相當於減少瞭350步。

⭕️ 步幅實證數據

當我在相同的路線上,以相近的體感,驅動相近的步頻來完成相同數量和距離的運動記錄時,RunScribe傳感器記錄結果顯示,在步頻一致的條件下,相較於NEXT%,MetaSpeed Sky確實獲得瞭更大的步幅(Stride Length),更小的觸地時間(Contact Time),更大的騰空時間比(Flight Ratio),相對一致的觸地平衡。

⭕️ 落地沖擊數據

RunScribe傳感器記錄結果顯示,在相同的體重和場景下,相較於NEXT%,MetaSpeed Sky以更快的速度落地,垂直沖擊(IMPACT GS)的數值相近,制動沖擊(BRA KING GS)則較小,綜合落地沖擊(SHOCK)數值也較小。

⭕️ 落地步態數據

根據歷史數據來看,我個人穿傳統薄底競速跑鞋落地方式偏後跟落地(FootStrike Type值小於6),穿碳板跑鞋落地方式更接近中足落地(FootStrike Type值在7~8之間),不同碳板跑鞋的在數值上也存在差異。

根據RunScribe傳感器記錄結果顯示,在步頻一致的條件下,相較於NEXT%,MetaSpeed Sky有著更大(靠前)的中足落地數值,更小的外翻角度,更小的最大外翻速率。

上述數據在一定程度上,驗證瞭我的主觀體感。

在我整個使用期間,MetaSpeed Sky的實戰表現還是蠻讓人驚艷的,應該在主流碳板鞋中占據一席之地,尤其是對前掌偏肥的速度跑者,應該能提供比NEXT%更舒適的體感,相近的性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