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勞動教育對中小學生的教育意義!

什麼是勞動教育?勞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勞動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的組成部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社會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向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是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使其在德、

什麼是勞動教育?

勞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勞動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的組成部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社會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向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是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使其在德、智、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和建設人才的重要途徑。

那麼問題就來瞭,勞動教育的起點應該是什麼時候?

有人會覺得是從小學開始,有人會覺得是從一出生開始,有人會覺得隻要肯教育,無論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早,所以從孩子從一出生就非常註重勞動教育。

其實無論我們是不是有意識的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教育都在潛移默化的進行著:孩子並不是在真空中長大,我們的一言一行,我們的舉止神態,我們接人待物的方式都在影響著孩子,這就是教育。

眾所周知,勞動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認為:“勞動教育的目的,在謀手腦相長,以增進自立之能力,獲得事物之真知及瞭解勞動者之甘苦。”今天看來,加強大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和這一思想不謀而合,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一、讓中學生進行勞動的必要性(一)中小生對勞動教育缺乏認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中小學對勞動缺乏最基本的認識,據有關調查顯示,很多學生認為勞動教育就是參加郊遊、參觀、夏令營等社會實踐活動。在調查中,百分之三十的學生認識不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都是勞動,有將近一半的學生認為勞動有高尚低賤之分,隻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學生將來願意做一個有技術的工人或農民。可見,學校和傢長在教育中對勞動教育的忽視,造成瞭學生勞動觀念的偏差。中小學生對勞動的認識還需要老師進一步引導和教育。(二)中小生缺乏基本勞動能力 老師在教育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甚至不具備獨立勞動生活的能力,很多學生從小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甚至不會從事簡單傢務勞動如洗衣物、做飯、打掃等,有些中小學生在周末的時候,把自己的衣物打包後帶回傢給父母清洗。在進行班級清掃活動中,拿著掃帚隨便打掃兩下,就草草瞭事。在參加集體勞動時,叫苦不迭,怕臟怕累,勞動起來也沒有條理。很多中學生有發展成社會“巨嬰”的趨勢,他們不能自理,隻會索取,不懂奉獻和分享,在生活中沒有感恩之心。

二、勞動教育對中學生的重要性

(一)勞動教育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學生們在勞動中進行日常活動,可以直觀的體驗到勞動的艱辛,重新認識勞動的價值,從而更新自己對勞動的認識,在勞動中培養積極樂觀的勞動態度。通過勞動,學生們能夠感受到自我的價值,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氣,激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目標,有助於學生在未來生活中,擁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二)讓中小學生在勞動中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南宋詩人陸遊在《冬夜讀書示子聿》寫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中小學生在勞動中可以把書本上學習的“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知識儲備,轉化成真實的身體體驗。初中生將來會成為社會建設的一員,有必要具備一定的勞動技能,讓中小學生成長為服務社會的全面發展人才。

學生們通過勞動教育可以掌握相應的勞動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培養中學生在各行各業中進行各種勞動的基礎技能。比如,學生進行烘焙,進行做飯的勞動,可以掌握烹飪的技能,能讓自己跟傢人分享美食。學生清洗衣物,整理衣物的勞動,可以認識打理衣物的技巧,掌握收納的技能,培養自己穿衣搭配的審美,提高生活效率,節約時間。學生經過農業勞動和生產勞動,可以學會栽培、種植、修剪草木的農業技能,可以改變自己輕視工農的觀念,和農民建立深厚的感情,提高社會實踐水平。

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可以幫助中學生在班級建設中逐步建立集體意識,團隊協作能力,改變中學生組織紀律差,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行為表現。

學生在勞動中進行對公共財物的打掃和維護工作,對教室墻壁,地面的清掃工作過程中會自覺提高自己的集體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改掉自己不愛護校園桌椅,在校園墻壁亂塗亂畫的行為,學會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自覺加入到維護集體環境的行列中。勞動是人生的必修課,無論將來科技怎樣發展進步,勞動依然是人獲得生活必需品,實現人生價值的一有效途徑,勞動教育可以讓中學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進一步對社會和職業有一個基本的認知。中學教師要利用各種方式吸引學生參與到勞動實踐中,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把自己的特長和社會的需求結合起來,讓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得以傳承,讓社會得以進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