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論語》述而篇白話釋義和解讀

·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釋義:孔子說:闡述前人智慧自己不立新義,崇信喜愛古代文化,我私下裡將自己比作彭祖。解讀: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認為堯舜德行

·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釋義:孔子說:闡述前人智慧自己不立新義,崇信喜愛古代文化,我私下裡將自己比作彭祖。

解讀: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認為堯舜德行、周朝禮制都是最好的,他隻是在總結闡述和發揚光大而已,既有謙虛的成分,也表明瞭嚴謹的治學態度。古人認為文章千古事,立言作文需慎重,闡述不成熟的觀念是妄言,貽笑天下。但客觀上看,人們的認知水平都有時代局限性,智慧在批判和創新中進步,亞裡士多德曾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求知的道路不應墨守成規陷入迷信,盡信書不如無書,過於崇信前人智慧會禁錮思維的發展,東方文化思維因過於崇信古人智慧逐步走向僵化缺乏創新活力;西方文化因沖破宗教藩籬禁錮迎來客觀理性的科學思維發展。

·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釋義:孔子說:潛心思考問題,學習上從不滿足,教導別人不知厭煩,這些方面我做到瞭多少呢?

解讀:孔子堪稱萬世師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為師之道首先要廣學博識,思考深入,學生會提出一些新奇的問題,如果知識面不夠廣、理解程度不夠深,就容易被學生問住,不僅失去威信,還會挫傷學生的求知欲。因此,作為老師來說要堅持終身學習,做好學生之表率,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句教育箴言,是為人師的基本德行,學生的理解力有差異,對待學生要有耐心,既要因材施教,也要諄諄教導,讓學生能夠掌握知識才是老師重要的社會貢獻。現代應試教育中,有的老師對成績差的學生漠不關心、任其自流,這已背離瞭教育的宗旨和良心。

·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釋義:孔子說:(弟子們)不能培養良好品德,教育中不傳授做人的道理,他們明白道義後不能夠去追隨,有缺點卻不能夠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擔憂的。

解讀:教書育人,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古代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人的德行,大學在於明明德,而“六藝”隻是小學,以培養人有高尚德行作為教育的根本目標,先做人後做事,因而孔子擔心弟子們“德之不修,聞義不徙,不善不改”。培養人的心靈比之單純才能更為重要,現代教育重知識灌輸和思維能力培養,品德和情感的培養有不足,學成者多長於技,非善於德;多精致的功利主義者,而非胸懷遠大的仁人志士,這是教育背離宗旨的悲哀。

·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釋義:孔子閑居在傢時,穿戴很整齊,態度很溫和。

解讀:孔子尊崇道德,率性而不隨性,一切以禮處之,君子人生修養:內質外華、溫潤如玉、文質彬彬。

·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釋義:孔子說:我衰老得很厲害呀!我已經很久沒有再夢見周公瞭。

解讀:周公旦是孔子心靈深處的人生榜樣,“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孔子的人生夢想希望能夠象周公一樣安世濟民,有生之年天下人能夠理解並踐行他的思想主張。年邁的孔子在彷徨中等待人世間傳來共鳴之音,有些惆悵而失落。

·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釋義:孔子說:以守道為人生志向,以修德為立身之本,以行仁為處世原則,以專研詩、書、禮、樂等學問為樂趣。

解讀:孔子認為人生有不同的境界,道是人生追求境界的發展方向,有君子、小人之區分,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因此說“志於道”;德是人內在心靈和品質在行為上的表現,道的內涵體現在德行上,修養品德是人生安身立命之根本,因此說“據於德”;仁是德的最重要內涵,是人生光輝美好的情感取向,仁者愛人普濟天下,是人生行為的目標,因此說“依於仁”;人生閑暇時以專研學問為樂趣,增長知識、涵養品性、培養情趣,因此說“遊於藝”。這簡潔的俳句,孔子概括瞭古代君子的人生圖景,也是教育弟子的箴言。

·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釋義:孔子說:隻要主動拿十條幹肉作為見面禮物的,我從沒有不給予教誨的。

解讀::拜師之禮作為日常禮節的一部分,不可或缺,一來表達對老師的尊敬,二來引導學生有認真求知的態度。一束幹肉是古代一種最菲薄的見面禮,這樣一些傢貧的弟子也能獲得求學機會,孔子如此做用心良苦、大開方便之門。老師傳授知識、啟發智慧對於人生發展來說是無價的,孔子有教無類、廣納弟子,目的是讓更多人能夠接受教育,促進文化傳承和社會發展。作為老師應重教而輕財,否則與商人行徑無疑。社會教育應廣開方便之門,讓求知者不因經費、職業、年齡而受阻,不應讓教育成為贏利的工具,成為隻有少部分人能夠進入的高墻深院。人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借助教育來培養人,求知興而民智興,民智興則國傢興。

·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釋義:孔子說:學習知識,不經過他自己苦思冥想仍不得其解時,不要去引導他;不經過他自己反復構思卻表達不出來時,不要去啟發他;若給他舉個例子他不能反三,就不要再反復地給他舉例瞭。

解讀:教育主要是培養人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的提高依靠思維鍛煉,就如運動員體能訓練一般,因此,教育者要激發學生能夠主動、勤奮、獨立思考的能力,經過大量深入的思考鍛煉人的思維能力就得以提升。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重就是指執著努力、下大氣力,經高強度思維訓練,思維才能敏捷、道理才能通透。隻有長時間苦苦思考仍不得其解時,老師才去給予啟發,這樣才有“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豁然開朗的認知收獲。知識理解得透徹不透徹,主要看能否觸類旁通,如果舉一個例子不能反三,那麼還是沒有理解透,這種情況就需要學生繼續思考領悟,再多舉例子對學生並沒有幫益。學而不思則罔,學習知識最重要的是理解,需要學生主動去深入思考,淺嘗輒止不利於思維能力培養和知識深入理解。

·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釋義: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從來沒有吃飽過。

解讀:孔子守禮節有同情心,有喪事的人心情悲傷不思飲食,孔子能夠感同身受,尊重他人內心悲傷,此時不縱情飽食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致哀之禮的表達。悲傷需要尊重,當有人沉浸在悲傷之中,他人卻在一旁縱情歡樂,這無疑是情感上的冒犯和不尊重。

·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釋義:孔子在一天參加或遇到喪事哭泣過,就不再唱歌。

解讀:《史記》上說:《詩》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是仁者無憂、常處樂,平日裡經常唱歌,但是當他遇到喪事時,常會感同身受而悲戚,那天他就不再唱歌。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孔子是個至情至性、情感真摯的人,悲傷情感由內而發,非曲意奉迎,因此沒有心情再唱歌,隻有薄情寡義之人才反復無常。

·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釋義:孔子對顏淵說:任用我就去積極行動;不用我就隱藏起來,隻有我和你能這樣吧!子路說:如讓您率領三軍,您願找誰一起共事呢?孔子說:有勇無謀、冒險蠻幹,即使死瞭都不後悔的人,我是不會與他共事的。我所要找的共事之人,必定遇事謹慎,善於謀劃而且能夠取得成功的人。

解讀:《中庸》中說“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儒傢思想秉持中庸之道、明哲保身,顏回持用舍行藏的處世態度,也就是說能為當世所用,就施展才華推行仁政;若不為當世所用,就韜光養晦、隱居求安,深受孔子的贊賞。孔子不贊同子路勇而忘死、義氣用事的氣概,認為做任何事情都應謹慎小心,用智慧謀劃並要取得成功。君子行事之道順勢而為、智謀安天下,不呈匹夫之勇,歷史上王陽明就是這樣的儒士典范。

·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釋義:孔子:如果能合法獲取財富,即使當執鞭馬夫,我也願意去幹。如果不能合法獲取,我做自己喜好的事。

解讀:財富是人們生活的保障,多些能夠生活更好一些,這是人生正常的欲望。孔子對待追求財富的態度客觀務實,不矯情、不做作,認為合法追求財富是人生正當的行為,即便從事低賤勞動也並非丟臉的事情,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原則上是合理合法,如果沒有合法的途徑,那麼人生就安貧樂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中庸》中說:君子立足現實去做事,不生非分之想。擁有財富地位,能夠富貴懷德、樂善好施;處於貧賤狀況,能夠安貧樂道、賤而守志。

· 子之所慎:齊,戰,疾。

釋義:孔子非常謹慎小心地對待:齋戒,戰爭,疾病。

解讀:孔子認為,齋戒是否虔誠關系到神靈對人的態度,而戰爭和疾病直接關系到人的生死。厚德載物,民眾的福祉、性命以及健康都是頭等大事,因而不可以不謹慎對待。

·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釋義:孔子在齊國聽瞭《韶》樂曲演奏後,很長時間內吃肉也感覺不到肉的滋味,感嘆道:沒有想到欣賞音樂後的感受竟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解讀:《韶》傳說產生於舜時期的古代樂舞,舜以孝行名聞天下、以德行治理天下,音樂是時代人心傳遞出的聲音,想必《韶》呈現出的韻味彌漫著至誠至德、宏大悠遠的意境。音樂之美好震撼人的心扉,與心靈中潛伏的情感產生共鳴,長久回味而難以忘懷,這種美好的體會是味覺無法比擬的。藝術可以讓心靈陶醉,人心靈中的快樂感受層次上高於一般物質欲望的滿足。

·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釋義:冉有說:老師會贊成衛國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去問問老師吧。子貢進入孔子房中,問道:伯夷和叔齊是怎樣的人呢?孔子說:他們是古代賢人啊。子貢說:他們會有怨悔嗎?孔子說:他們追求仁德而得到瞭仁德,又怎麼會有怨悔呢?子貢出來後,對冉有說:老師不會贊成衛國國君。

解讀:衛國之亂父子爭奪君位,冉有想知道孔子的態度會支持哪一方?子貢旁敲側擊來探尋老師的態度,而有此段問答。春秋亂世,父子、兄弟之間爭奪君位之事時有發生,尊崇人倫和道德是孔子思想一貫主張,他對此觀念很明確: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治、德敗國必亂、亂則必衰亡,人生追求仁德而獲得仁德是沒有什麼值得後悔的,也就是人恪守道德比爭奪地位權利更重要。然而,宮廷權力鬥爭殘酷血腥,常是魚死網破的結局,人為瞭保命有時是顧不上道德的。

·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釋義:孔子說:吃粗糧、喝清水,彎起胳膊來當枕頭,其中有簡樸的快樂。不遵守道義去謀取富貴,這對於我來說就象浮雲一般。

解讀:道德我心所求,富貴亦人所求,昧著道德良知去謀求富貴則內心不安,恪守道德情操而安於貧困內心卻穩實快樂。違背道義謀取富貴,人生的運際如浮雲般變幻莫測。歷史上,李斯為保全地位受趙高脅迫篡改帝位繼承人,不義之舉最終招禍,他死前對兒子說:我還想和你一起牽著黃狗,到蔡東門那邊去打野兔子啊,但還可以行嗎?如此淒涼感嘆值得人心深思,“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是告誡人生的箴言。

·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釋義:孔子說:給我增加幾年的壽命,五十歲時候開始學習《易》,就可以沒有大過錯瞭。

解讀:孔子到晚年才開始學《易》,曾經說: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上句式若改為“五十以學《易》,加我數年,可以無大過矣。”這樣在情理和邏輯上才通順,意思是說,我著手研究《易》比較晚,再多給我一些時間,對其理解就更加深入,沒有大的偏差。孔子以儒學道德思想著《十翼》來解讀、闡發《易》的思想內涵和豐富哲理。

·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釋義:孔子使用雅言,讀《詩經》《尚書》、執行禮事,這些都使用雅言。

解讀:雅正是指合符規范、純正的意思,雅言是當時的官方語言,類似於今天的普通話,是正統發音。語言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工具,國內各地方言比較多,使用方言容易導致形成歧義、失韻,孔子對此很重視,講述《詩經》《尚書》或執行禮事時都使用雅言,有利於文化思想原貌傳承。語言的表達形式取決於使用場合,如外交辭令不能用鄉間俚語,語言表達也是禮儀的內容。

·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釋義:葉公問子路孔子是怎樣一個人,子路沒有回答。孔子說:你為何不這樣說:他的為人,發憤用功忘記吃飯,快樂自在忘記憂愁,連自己快要老瞭都不知道,如此等等。

解讀:孔子作出的自我評價,他從研究學問、教書育人、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中領悟出人生價值,樂觀的看待現實,表現出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孔子擁有恒健樂觀的精神意志,英雄遲暮,壯心不已;老驥伏櫪,志在千裡。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這句勵志代表瞭儒學人生康健的精神面貌。

·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釋義:孔子說:我並不是生下來就擁有知識的人,而是熱愛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去追求知識的人。

解讀:人生而無知,學而有知,天道酬勤。古代當迷信某個人的時候,常傳言其天生異能,如《史記·五帝本紀》中稱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當時社會上有些人認為,孔子生而知之,是天降聖人。對此,孔子謙虛客觀的作出瞭解釋。人生發展主要因素是擁有高邁理想和持恒奮鬥意志,天生擁有一定稟賦也是重要客觀因素,勤能補拙,即便天賦異稟,後天不勤奮努力人生也枉然,《傷仲永》就是例子。

· 子不語怪、力、亂、神。

釋義:孔子從不談論怪異、暴力、叛亂、鬼神。

解讀:儒傢思想雖然也屬於感性思維認知范疇,但奠基人孔子的感性認知是客觀、理性的,他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是樸素的歷史主義和唯物主義思想。他尊崇古代文化智慧,關註社會秩序構建和道德倫理教化,在他看來,怪異、鬼神之事不可考、不可論,而暴力、叛亂之事背離仁德,因此,他不願意談論這些事情。人生應當以客觀、理性的態度來認識事物,否則容易陷入臆想和迷信。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釋義:孔子說: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學習他的優點,以他的缺點為戒加以自我改正。

解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人性常自以為是而看不到自身缺點,但容易發現他人的優缺點,事物在比較中長短差異就明顯,除自我反省外,借鑒他人優缺點來取長補短是提高自身修養行之有效的途徑。

·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釋義:孔子說:我的品德是上天所賦予的,桓魋又能把我怎樣呢!

解讀:孔子周遊列國時到瞭宋國,跟弟子們在一棵大樹下演練禮儀。宋國大夫司馬桓魋,專權、霸道、妒賢嫉能,看到孔子後就想要殺孔子,砍倒瞭那棵樹。孔子出行目的是為瞭傳道,為瞭避免禍亂而選擇離開,弟子們幫他換瞭一件普通衣服,面對威脅,孔子故有此言。古人相信天命,而有王權天授,孔子認為,自己懷仁行德,自有上天護佑,壞人對自己是無可奈何的。孔子的宿命觀不可取,孟子說: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孔子說“鬼神敬而遠之”,殘暴、兇惡之徒猶如人間惡鬼,唯恐避之而不及,君子遇事沉著冷靜才能夠化險為夷。

·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釋義:孔子說:有人認為我對你們有什麼隱瞞不教的嗎?我沒有任何隱瞞啊!我的言傳身教沒有不向你們公開的,這就是我孔丘的為人。

解讀:孔子為人坦蕩、言傳身教、傾囊而授、誨人不倦,但學生覺得老師知識淵博、智慧深遠,有些知識沒有傳授。這種感覺是因為學問沒有做深、達到融匯貫通的境界,學無止境,隻有不斷積累和深入專研才能夠成為大傢。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提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一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釋義:孔子教導弟子四個方面:文獻知識、德行操守、忠實真誠、恪守信用。

解讀:孔子主要是從學習知識、構建品德、引導心靈、培養人格四個方面來培養弟子,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不局限於掌握大量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在於培養人的內在品質、心靈狀態、人格操守。孔子不愧為偉大的教育傢,引導弟子踐行君子之道,全面提升人生境界。

·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乎。”

釋義:孔子說:聖人我是不能看到瞭,能夠看到君子也就可以瞭。又說:道德完美的人我是看不到的瞭,能夠看到有操守的人就可以瞭。道德禮儀上,沒有裝作有,空虛裝作充實,粗簡裝作高大,這樣的人不可能保持美好的品行。

解讀:春秋周室衰亡,禮崩樂壞,人心混亂,傳統道德衰敗,世人大多偽善,社會上少有真正踐行道德品行的人,孔子對此現象發出感嘆,勉勵弟子們追求學問要實亊求是,追求道德要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仁人君子。

·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釋義:孔子隻釣魚不網魚,箭不射歸巢歇息的鳥。

解讀:古代華夏文化思想崇尚道德,認為天地之道擁有養育萬物之德,人之最高道德應和同於自然,主張人與萬物和諧共存。道傢認為自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儒傢認為上天有好生之德,君子當厚德載物。儒傢思想仁德的內涵,不僅是對廣大民眾,對鳥獸也有仁慈,主張適度取用、不亂捕濫殺,就如民諺所說“不打三月鳥,不釣四月魚”。

·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釋義:孔子說:可能有不真正理解事物就發表自己見解的人吧,我不會這樣。多請教,選擇認為正確的加以領悟;多閱讀後去認真辯識,做學問僅僅知道是不夠的。

解讀:宋代陸遊的詩《冬夜讀書示子聿·選一》: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孔子提倡做學問要廣聞博識、深入思考、求真務實,反對一知半解的狀態下就去斷章取義或信口開河。

·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釋義:互鄉這個地方的人語言難以溝通交流,孔子閉門謝客,有一個少年單獨來求見孔子,門人覺得疑惑不讓見。孔子說:讓他進來吧,不要讓他退回去,何必做得太過呢?人傢能夠不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來求上進,就應當勉勵他,不要總抓住過去瞭的事情不放。

解讀:從這段對話充分表現出孔子有寬廣的胸懷和誨人不倦的傳道授業精神,做到有教無類、有求必應、不抱成見。就教育而言,老師不應當對任何學生抱有成見,不要一棍子打死,人總是會變化的,浪子回頭金不換,對任何主動尋求上進的都應給予鼓勵,否則就會挫傷瞭他的上進心。就傳播思想而言,別人不理解不要緊,不應全盤否定形成對立局面,有想瞭解的就應當積極交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釋義:孔子說:仁德難道離我們很遠嗎?隻要自己願意實行仁德,仁德就可以做到。

解讀:仁者愛人,愛是人內心的情感,每個人內心都有這種正常的人生情感,隻要能夠不過於自私自利、關愛尊重他人就能做到仁,因此,孔子說做到仁德並不難。儒傢思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提倡人要將心比心,內心擁有泛愛眾的情感就能夠實行仁德,與耶穌倡導“愛鄰人”的情感相同,人們心靈中大愛情感成長促進社會更加美好。

·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

釋義:陳司敗問:魯昭公知禮嗎?孔子回答:他知禮。孔子走出去後,陳司敗向巫馬期作瞭個揖後走進說:我聽說君子不會結黨徇私,難道夫子這樣的君子也徇私情嗎?魯君從吳國娶瞭位夫人,是魯君的同姓,於是稱她為吳孟子,這明顯違背西周以來禮制,魯君若算得上知禮,還有誰不知禮呢?巫馬期回來把此話轉告孔子,孔子說:我孔丘真幸運,如果有錯誤,別人一定會指出來讓我知道。

解讀:孔子為魯昭公取同姓之女失禮的行為故作不知,古人認為死者為大,尊重死者避諱不談其過失是一種禮節,孔子在《八佾》中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也就是這個意思。當陳司敗指責時,他不做辯解坦率承認,顯示出磊落坦蕩的君子之風。有時為顧全大局或避免尷尬,善意的謊言也是人際之間語言交流的技巧。客觀上說,尊重死者避諱不談其過失雖為禮,但功過得失自由後人評說。

·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釋義: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人傢唱得好,他一定請人傢再唱一遍,然後自己跟著和唱。

解讀:從中可以看出,孔子熱愛音樂,善於跟別人學習。思想學習需要理解和領悟,而音樂、繪畫等感性藝術學習時需要模仿,通過模仿才能夠感知其中韻味。

·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釋義:孔子說:知書達理,大概我同別人差不多。踐行君子之道,那我還有沒有做到的地方。

解讀:知易行難,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並不難,難的是能夠知行合一,到達高美的境界。故有人說,人生即修行。

·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釋義:孔子說:如果說達到聖和仁境界,那我怎麼敢當?而向著聖和仁的境界不懈地努力,也不知疲倦地教誨別人,那是可以這樣說的。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弟子學不到的。

解讀:孔子一生努力踐行聖和仁之道德,無論智慧還是心靈境界都達到瞭聖和仁的境界,他為人謙虛、謹慎的態度值得學習。人不可狂傲自大,謙受益、滿招損,謙謙而君子。

·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釋義:有一次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請求祈禱。孔子說:有這回事嗎?子路回答說:有的。《誄》文中說:“為你向天地神靈祈禱”。孔子說:我早就在祈禱瞭。

解讀:古人相信天命、相信神靈主宰萬物,因此,遇到重大的事情都要向上天虔誠禱告,以求神靈給予庇佑,東西方民眾普遍心理都如此,或說是一種心靈慰藉和情感寄托。

·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釋義:孔子說:奢侈瞭就會越禮,節儉瞭會顯得寒酸。與其是越禮,不如寒酸些。

解讀:春秋時代各諸侯、大夫等都追求奢侈豪華,生活享樂標準和禮儀規模都與周天子沒有區別,這在孔子看來,都是僭越禮制的行為。盡管節儉會讓人感到寒酸,但與其是僭越禮制,還不如寒酸些,以維護禮制的尊嚴。就生活而言,與其追求奢侈豪華,不如樸實簡單點,物質滿足的虛榮不會帶來精神上的充實。

·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釋義: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坦坦蕩蕩,小人心地狹隘,煩惱不斷。

解讀:道德修養深厚的人為人處世謹慎小心、不越規矩,追求道德情操、輕視利益得失,因而言行坦蕩、少有憂愁;庸俗狹隘的人,常患得患失,因為利益得失所煩惱。人生的心靈境界和目標決定人的心理狀態,當人生擁有太多的欲望就會成為欲望的奴隸。《道德經》中說“食其腹、虛其心”,欲望簡實而少憂愁,心靈寬廣而少得失。

·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釋義:孔子溫和而嚴厲,威儀而不兇猛,謙恭而安詳。

解讀:這是孔子的人格畫像,不偏不倚謂之中和。人的天性並非完美,需要後天修養完善,性情不可走極端,不可偏執乖張,善良不可懦弱,勇敢不可魯莽,謙恭不可卑賤,中和之道斯為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