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論杜甫生平及詩歌特征

杜甫詩聖詩聖”的令名,是經過八百年的沉淀而來被稱為“詩聖”,其內涵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他的完美人格、醇厚的倫理風范;一是指他精深的詩歌造詣、承前啟後的詩壇地位。 “詩

杜甫

詩聖

詩聖”的令名,是經過八百年的沉淀而來被稱為“詩聖”,其內涵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他的完美人格、醇厚的倫理風范;一是指他精深的詩歌造詣、承前啟後的詩壇地位。

“詩聖”的得名,要到明朝才正式成名。明朝中期,武宗之時,白沙學派的盟主陳獻章,在《隨筆》之六中曰:“子美詩之聖,堯夫更別傳。後來操翰者,二妙少能兼。”陳獻章在當時的明朝詩壇地位很高,他的評價,正式給杜甫以“詩聖”之尊,從此,“詩聖”杜甫算是正式稱名。不過若論把杜甫尊為詩中聖人的觀點,則早在唐宋間就有瞭。 首先對杜甫創作進行全面的評價並推許為最高地位的是唐代的元稹;他在為杜甫所寫的墓志銘中曾道:“… 茍以為能所不能,無可無不可,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在這方面又推進一步的是宋代的秦觀。他在《韓愈論》中把杜甫和孔子相比:“… 杜子美之與詩,實積眾傢之長,適其時而已。…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嗚呼,杜氏…亦集詩文之大成者歟。”

第二,杜甫是個愛國的人。杜甫生活的時代正是唐王朝由極盛轉入衰敗的關鍵時期。安史之亂造成之後百年的大動蕩,國傢屢屢被推向破亡的風頭浪尖,因此這一時期湧現出瞭大量的愛國詩人,但杜甫與其他人的最大區別在於,他不僅僅在詩作中嗟嘆“國將不國”,發出些呻吟,更是立下雄心壯志,渴望馳騁疆場,為復興國傢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他借戍邊將士之口說“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功名圖騏驎,戰骨當速朽”“ 男兒死無時”(《前出塞九首》)他向他的朋友大聲疾呼,希望他們能同自己一起“濟時肯殺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公若登臺輔,臨危莫愛身”(《奉送嚴公入朝十韻》)。他更勉勵即將奔赴沙場的朋友“猛將宜嘗膽,龍泉必在腰”(《寄董卿嘉榮十韻》)。杜甫這些充滿愛國熱情的詩歌對後世起到瞭巨大激勵作用。

杜甫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他吸取古人的長處,繼承他們的優良傳統,有人說過杜詩 “無一字無來處 ”.他力求詩句的表達效果達到最高境界。他說過“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他之所以被稱為“詩聖”“詩史 ”就是他能通過語言把民族矛盾以勞動人民的苦難表達出來 。並且詩歌的藝術性很強。如“朱 門酒 肉臭 ,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詠懷》),“雲雷屯不已,艱難路更蹋”(《觀水漲 》),“廢 邑狐貍語 ,空村虎豹 爭”,“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北征》)。

由此可見,杜甫,“詩聖:令名的的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經過漫長的積淀,選擇,最後被確認。杜甫,篤信儒學,把濟世蒼生作為自己的信條,孜孜不倦,終其一生。儒傢信奉“達者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而杜甫隻信奉“兼濟天下”。由於杜甫有著艱難困苦的仕途經歷,一直活躍於社會的底層,在他的詩歌中,心系蒼生之疾苦,朝廷之危難,直陳時弊,體察民情,即事名篇,有著深沉的憂患意識。關於杜甫詩歌的特色和藝術成就,文學史上多有論述,我就不詳細解說瞭。總之,杜甫,不愧為“詩聖” 之令譽。

安史之亂

詩史

詩史是能反映某一時期重大歷史事件的、具有歷史意義的詩歌。它真實的記載瞭時代變遷與百姓的悲歡離合。漢末曹操、宋代陸遊與南宋文天祥的詩都被稱為詩史,但杜甫的詩歌則最有代表性。

唐代孟棨著的《本事詩·高逸》中寫道:“ 杜所贈二十韻,備敘其事,讀其文,盡得其故跡。 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

杜甫的詩中反映出瞭唐朝時期的軍事要事。756年唐軍陳陶斜大敗,繼而敗於青坂時,他通過書寫《悲陳陶》與《悲青坂》將此記錄下來,同時也表達瞭他憂國的情懷。《收京三首》、《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描繪瞭收復兩京時的情形。著名的“三吏”與“三別”以詩人自身的角度記錄下瞭安史之亂爆發時的民不聊生,表達出悲天憫人、飽含深切同情的感情。

杜甫的詩還能補全史書遺漏之處。《三絕句》中記錄瞭渝州、開州殺刺史的情形,但這並沒有史書記載。《憶昔》中描述瞭開元盛世的繁榮景象,而杜甫則記錄瞭安史之亂後混亂的情景。他站在瞭平民百姓的視角,將事件記錄的更加豐滿、不再片面,補足瞭史書遺漏的信息。

杜甫詩中表達出的情感能夠代表當時社會的心理狀態。他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與戰亂息息相關,表達瞭最真實的感愴。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杜甫記錄下瞭自己在探望傢屬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它不僅反映瞭“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社會實況,還表達出“窮年憂黎元”、“惆悵再難述”的心情。因此,這類詩也提供瞭比事件更為廣闊的、生動的生活畫面,極具歷史意義。

沉鬱頓挫

杜甫的詩歌以沉鬱頓挫的風格特點而出名。沉鬱頓挫一詞指的是詩歌表情達意抑揚跌宕,而“沉鬱”指的是情感的深厚﹑濃鬱﹑憂憤與蘊藉,其詩以精練的字句表現廣闊的意境,進而反映深刻的社會現實和深沉蒼涼的感情。“頓挫”指的是語意的停頓、間歇與轉折,也就是代表其詩語言、韻律曲折有力,平仄、疊詞等方法的獨特運用使其詩音節鏗鏘,憤激難抑。

杜甫一生中詩歌風格也經歷瞭許多次的轉變。從青年時的鴻鵠之志與浪漫灑脫到落榜後的悲壯淒涼與懷才不遇之感,後又上升至國傢層面,對於百姓疾苦的痛心與無奈,而在杜甫的晚年,他一生中所經歷的種種磨難與他所看到的苦難最終形成瞭無奈與釋然,實則為失去希望的表現。

杜甫沉鬱頓挫的代表作有《登高》,“三吏”,“三別”,其中以《登高》最為著名: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思想情感的“沉鬱”表現於下列三方面:

  1. 內容上的厚實豐滿。無論是描摹現實,還是勾勒歷史,杜詩都表現出厚實的思想內蘊和凝重的歷史意識。《登高》中的“艱難苦恨”四字,包含著鬱積難舒的愛國情感和排遣不開的羈旅愁思。不僅僅寫出個人的漂泊西南衰老多病,鬢毛早衰止酒停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的動蕩不安滿目瘡痍,人民顛沛流離受盡苦難。作者的悲情凝聚於這四字之中,鬱結深厚而寄慨深廣。
  2. 情感上的起伏回旋。杜詩中的情感表達不是平鋪直敘的,而是有著隱顯緩急的變化。《登高》首句“風急天高猿嘯哀”,如來自天外,將詩人的“悲秋”情緒展現於讀者面前。“渚清沙白鳥飛回”又語勢舒緩,仿佛令這悲情受到限制。“無邊落木蕭蕭下”,又將詩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個新的層次。 “不盡長江滾滾來”滾滾而來的“長江”展現的開闊遼遠的境界,又仿佛緩沖瞭這段悲情。在對景物的描繪中,可以揣摩到詩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
  3. 表達上的迂折含蓄。作者往往將充沛的感情隱藏於心靈深處,九曲回腸沖撞旋轉,並不恣情宣泄傾瀉無遺。《登高》具有沉而悲的特色,讀者從作品中讀到的是一個兀立高臺的窮儒形象。然而,作者之情,悲鬱深沉而並不過分,淒苦冷落而不見消沉。

杜甫·集大成者

清代葉燮《原詩》中說:“杜甫之詩,包源流,綜正變。自甫以前,如漢魏之渾樸古雅,六朝之藻麗穠纖、澹遠韶秀,甫詩無一不備。然出於甫,皆甫之詩,無一字句為前人之詩也。自甫以後,在唐如韓愈、李賀之奇奡,劉禹錫、杜牧之雄傑,劉長卿之流利,溫庭筠、李商隱之輕艷,以至宋、金、元、明之詩傢,稱巨擘者,無慮數十百人,各自炫奇翻異,而甫無一不為之開先。”

“集大成者”的本意原為孟子對孔子的尊稱,在儒傢的術語中間就是聖人的概念,現用稱呼在各領域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我們常常聽聞杜甫是個“集大成者”,但是乍一看這個詞卻不免有些空洞無物,杜甫到底為何、通過哪幾個層面,會被後世評價為如此之高呢?

所謂“文學通過形象反映社會生活”,杜甫的寫作風格以及筆下的詩歌內容,也正和杜甫的跌宕起伏的生平有著緊密的關聯,而杜甫“集大成者”這一詞的體現,也主要體現在他詩歌風格的轉變,體裁的創新,與對後世詩歌的影響。

在杜甫讀書與壯遊時期,也就是杜甫正當青年、也是處於盛唐接近尾聲的時候,他漫遊吳越,與李白、高適等人相識相交,與這群朋友們行走天下,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與向往,可以說是“放蕩齊趙間,裘馬頗輕狂”。他的豪情萬丈與充滿理想,成就瞭他如《望嶽》、《房兵曹胡馬詩》、以及《贈李白》等詩作。我們現如今對杜甫最普遍的印象便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唐朝現實主義詩人”,但其實杜甫的寫作風格也是有過與李白一樣,那種盛唐時期的富有自信、狂放不羈、極富浪漫的情調的。

好景不長,因為朝中有意打壓,杜甫的豪情壯志與建功立業的抱負久久不得實現,在面臨一次次的壯志難酬、無助與無奈後,他親眼目睹瞭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也因此,杜甫開始將目光放與普通底層百姓上,詩歌內容也逐漸偏向於記錄真實民情。這一轉變對後世的新樂府運動造成舉足輕重的影響,也因此新樂府運動的特點之一便是“寫實事”。在這一時期,杜甫的代表作有《兵車行》、《麗人行》、《悲陳陶》、《哀江頭》等現實主義詩作,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篇長文也正是體現出杜甫在這一時期,對唐朝、對社會的認知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在杜甫之後,韓愈、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和白居易、元稹倡導的新樂府運動的目的也集中體現為“希望通過改良政治,緩和社會矛盾,使得唐王朝中興。” 到晚唐後期,詩人皮日休,杜荀鶴等人繼承新樂府運動的精神杜甫詩歌的風格,並為後世詩歌風格產生深遠影響。

盛唐氣象終將走向衰落,唐朝也迎來最為動蕩的安史之亂,杜甫也不免在這亂世中飄蕩掙紮,所有的過往皆為序章。他的寫作風格在一次次錐心刺骨的磨難後,被打磨成如今我們熟知的憂國憂民,寫實主義的風格,而視角也轉變成從底層人民最真實的眼中,去看待紛繁苦難的亂唐景象。

杜甫一次次攜傢人顛沛流離、挨餓受凍,在戰爭中輾轉逃亡、掙紮浮沉;他在新帝登基後義無反顧的投奔,卻在途中不幸被擄,經歷瞭長達一年的關押監禁後繼續逃亡……杜甫既有著作為詩人對底層人民的同情,同時他也過著與底層百姓一模一樣的生活,本就是逃亡的其中一員,對生活的艱難與苦楚自然也能更加設身處地的感知,並通過筆下的詩歌將人們沒有表達出來的情緒字字珠璣的還原給後人。這一時期的詩歌內容延續前文的“詩史”板塊所提到的真實性和補足價值,將人民戰爭中的苦難、對傢人的思念,及對國傢命運的悲切感嘆糅合在一起,形成瞭我們熟知的憂國憂民,也有著如范仲淹嶽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胸襟。

正如本節第一段引用的清代葉燮《原詩》,杜甫詩歌風格的多樣為後世各形各色的詩歌風格起到瞭先驅的作用,杜甫被稱為“集大成者”一詞完全不為過。最後借用米蘭 · 昆德拉書中的一句來結尾:“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實。”

資料來源:

https://www.docin.com/p-1138140073.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93ecd91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5.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97%E5%8F%B2/3668753?fr=aladdin

–張博,金燕凌,陳遠舟,任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