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村裡有喜事:“第三次浪潮”下的中國農業

廣西欽州市橫山村,尋常的靠海小村,不尋常的是,村裡傢傢戶戶都養海鴨。漫步海堤灘塗,就能看到一群群嘎嘎叫的鴨子悠閑漫步,爭吃小魚小蝦小蟹。村民邱成興是一個普通村民,養海鴨已有

廣西欽州市橫山村,尋常的靠海小村,不尋常的是,村裡傢傢戶戶都養海鴨。漫步海堤灘塗,就能看到一群群嘎嘎叫的鴨子悠閑漫步,爭吃小魚小蝦小蟹。

村民邱成興是一個普通村民,養海鴨已有五年,2021年養瞭3000隻,產蛋80萬枚,年收入18萬元。

以前這裡的村民,每年收入隻有6000元左右,海產賣不出去,產品無人知曉。近年來,隨著拼多多等網絡電商平臺興起,年輕人返鄉,這種情況開始逐步改善。

曾在城市學習工作過的年輕人們對電商很熟悉,結合當地海鴨多的特點,借助電商平臺進行推廣與銷售,讓橫山村的海鴨蛋走上北上廣深以及很多其他城市人的餐桌。

賣不掉的海貨變成瞭暢銷品,出去的年輕人紛紛回來瞭,村民年收入從6000元到18萬元,暴漲30倍,原因是什麼?如今的農村,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電商下鄉,數字賦能很關鍵。

通過電商,橫山村的海鴨蛋銷往全國,從默默無聞變成村民致富的“金鴨蛋”,“鴨老板”們的商業版圖越來越大:銷量越大、牌子越響、買的人越多、回鄉養鴨的越多、產量越高,現代農業正向循環的飛輪就這樣轉動起來瞭。

橫山村的故事,是央視新聞聯合拼多多發起的“我們村裡喜事多”公益行動中的一個案例。這次公益行動奔赴全國多地,記錄瞭發生在“我們村裡”的新故事、新商業。

新農村:瀾滄江邊的中國

雲南有個諾鄧村,古色古香,居民多為白族人,距離大理約160公裡,隸屬雲龍縣,是滇西北最古老的村莊,歷史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千年。

滇西北的崇山峻嶺中,瀾滄江支流沘江蜿蜒而過,在山腳下繞出一個“S”型的大灣子,形成“太極圖”的天然地貌奇觀。唐、宋、元三朝,諾鄧是一個隱秘無名的小村,直到明清,諾鄧村因鹽業發達而輝煌。

近代以來,因為技術的進步,鹽由稀缺轉為普通,諾鄧村再次沉寂達百年之久。直到物流網絡、互聯網形成,電商進入,諾鄧古村又一次煥發新的商機,其特產諾頓火腿被網友譽為“千年一腿”。

“千年一腿”質量沒得說,2016年6月30日,諾頓金腿與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盲品盲選,最終諾頓金腿以四票勝出。

與中國南方大多數農村一樣,諾鄧村年關的時候都要殺年豬,後腿做成火腿存放,諾頓人吃火腿的歷史已經有1700年瞭,火腿是植入諾鄧人骨子裡的回憶。

2009年,退伍老兵、諾鄧村民徐琨斌開瞭8年火車,萌動瞭一個想法:火腿這麼好的東西,何不辭職返鄉帶動鄰居親戚一塊創業做火腿?2013年,徐琨斌成立雲龍縣馬金橋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產能瓶頸是徐琨斌的“心病”,傳統生產模式下隻能在冬季制作火腿,浪費的部位較多,需要精加工深加工才能更好地發展火腿產業。

徐琨斌的公司最初的年產量隻有3、4噸,後期擴大到近100噸產量,用瞭將近7年,2019年才達到加工銷售諾鄧火腿1.86萬支,產值1600萬元,即便如此,和其他火腿相比,諾鄧火腿的產量還是太小瞭。

2020年8月,拼多多捐贈240萬元,在徐琨斌位於諾鄧鎮馬金橋村民小組的廠區內,設立助農車間,促進本地特色火腿產業升級,從傳統工藝向標準化生產轉型發展。

拼多多邀請的專傢和工作人員,為火腿在改進包裝、研發新品,為不同渠道提供定制化產品等方面,提出瞭很多建議,公司火腿有瞭更“洋氣”的規格包裝,還有瞭咸肉、香腸、午餐肉等衍生產品,一頭豬再也不是隻能賣腿瞭。

兩年過去,助農車間每年可達到量產值6000萬元,帶動周邊貧困人口務工約4000人次。從一個想法起步,徐琨斌的火腿廠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初具規模企業。

在更大的范圍內,雲龍縣成為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2020年,雲南省人民政府批準雲龍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42歲的黃堯軍也是諾鄧村的村民,患有類風濕關節炎,2012年前在縣城裡開摩的拉人,一個月僅能賺一二百塊。2013病情加重的他回到傢裡醃制火腿營生,由於工序復雜,銷路難以保證,境遇改變不大。

2016年,隨著滬滇合作的加深,諾鄧火腿入駐瞭上海的雲品中心,縣裡探索出“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模式,黃堯軍傢成為瞭雲龍縣馬金橋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的傢庭車間,有瞭穩定增收的新途徑。

每年冬天,醃制好瞭的火腿,會從工廠送到傢裡,黃堯軍們隻需要負責日常的維護即可,等到火腿醃制期到,工廠又會再次進行保底回購,貨源、工序、銷路都不愁瞭,曾經的“困難戶”加入瞭“大產業”。

著名社會學傢、三農問題專傢,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曹錦清在《黃河邊的中國》一書中認為:小農過去隻有與集市交換的經驗,沒有參與國內、國際大市場交換的經驗。曹錦清認為,小農要在參與國內、國際大市場的過程中,形成新的組織,農業才有出路,農村才有前景。

在諾鄧村,在瀾滄江邊的中國,在政府的支持下,通過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與全國市場交換,小農徐琨斌、黃堯軍形成瞭馬金橋商貿有限責任公司這樣“新的組織”,曹錦清20年前的暢想正在變為現實。

新農民:智慧溫室裡的“職業種植人”

如同細胞一樣,村是我們這個國傢最小的組織,每個人就是細胞中的一個原子。村作為組織進化瞭,每個人作為原子的生活必然進步。

早晨7點半,山東德州邊臨鎮西張村村民夏書艷會準時到達離傢不遠的農業種植產業園區,三年前,她來到這裡當瞭一名“番茄護士”。她說,自己的工作就像一名護士,不過呵護的對象是番茄。

番茄最高能長到18米,夏書艷把它們盤起來,一個方向環繞生長,有時候還得給番茄打石膏。

上班時,她會先換上工作服,戴上頭套、手套,經過全身消毒,再進入寬敞明亮的工作間“智慧溫室”,這裡是亞洲最大的單體玻璃溫室,總面積相當於600個標準籃球場的大小。

“基地引用無土栽培有機種植,番茄一個個長得又高又壯,玻璃溫室寬闊通透,我們也不用再蹲著幹活瞭”,夏書艷說道。

像夏書艷這樣的番茄“護士”,種植園區還有很多,他們大多來自周邊的農村地區。番茄“護士”孫玉梅說:“這裡比以前在地裡幹活條件好太多瞭,不用風吹日曬,收入也提高瞭很多。”

種植園區給當地提供瞭不少就業崗位,這些村民接受瞭最新的農業種植技術培訓,“變身”成為瞭產業工人。園區負責人崔玉彬介紹,在這裡上班的番茄“護士”多勞多得,平均一個月可以拿到五千元左右的工資。

園區不僅引進瞭先進的種植技術和設備,還會經常進行專業培訓。這些番茄“護士”在提高工作技能的同時,還可以指導自傢的蔬菜種植,進一步改善瞭傢裡的收入情況,公私兼顧。

現在的中國農業,各地根據資源稟賦集中生產,放大地域優勢,通過越來越先進的電商基礎設施在全國范圍內流通,進入不同的渠道銷售,最終到達消費終端,已經形成瞭供給、消費側高效運轉農業價值鏈。

山東德州邊臨鎮西張村孫玉梅、夏書艷,瀾滄江邊的徐琨斌、黃軍堯,廣西欽州市橫山村的邱成興,他們都加入瞭這條高效運轉農業價值鏈,他們是農民,也是這條價值鏈上的職業種植人。

隨著一條新的農業價值鏈的成熟,農民的構成也發生瞭變化,有留守人員、外出務工返鄉的人員、大學生、海外歸國人員,他們帶來瞭技術、資本、知識,讓農村成為一塊新的創業創新熱土。

新農業:第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

2021年2月25日,“國傢鄉村振興局”牌子在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北街1號掛出,替代存在瞭34年的“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面向現在與未來,鄉村如何振興?

2017年,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並明確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

其中,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隻有產業興旺瞭,鄉村振興才有強大的物質基礎,離開產業支撐,鄉村振興就是空中樓閣。鄉村產業如何振興?“我們村裡喜事多”,每一個喜事都是一個產業振興的故事。

何春梅生活在重慶市江津區石蟆鎮的一個村莊裡,在她的記憶裡,一到秋天,傢鄉漫山遍野碩果累累。最甜的還數青皮甘蔗,一口咬下去脆甜多汁,通過提純、打砂還可熬制成紅糖。

石蟆紅糖制造產業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瞭,早在清朝末年就有瞭紅糖熬制作坊,古代紅糖制造工藝保留瞭甘蔗果糖、還原糖、葡萄糖、糖蜜,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微量元素等,並承載著厚重的民族記憶和文化。2000年以後,當地的甘蔗收購價最低隻有280元每噸,農民沒瞭種植甘蔗的積極性,石蟆紅糖逐漸沒落,全鎮僅剩下4傢紅糖作坊,傳承上百年歷史的古法手工紅糖技藝面臨斷檔的危機。

何春梅看來,必須借助現代傳播方式打開知名度,借助電商平臺幫助古法紅糖直連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消費者。找到瞭問題的癥結,她決定回鄉創業,帶動鄉親們致富。

紅糖傳統熬制工藝非常復雜,多數人對這些工序並不瞭解,於是何春梅帶領其創辦的直播團隊進駐糖廠,直播古法手工紅糖的熬制、現切工藝,一邊播一邊帶貨。這場直播後,糖廠的30噸紅糖一銷而空。

新電商救活瞭老作坊,單季共銷出100噸,直接將糖廠庫存賣空,就這樣曾經“藏在深巷”的石蟆紅糖賣到瞭全國各地,農戶收益翻倍。

在拼多多平臺上,何春梅的店鋪取名“聚鄉村土特產店”,已累計拼出10萬+單,名列全平臺“沖飲紅糖排行榜”第二名,“2015年銷售額297萬元,第二年380萬元,第四年530萬元,2021年1360萬元。

2022年,何春梅給自己定的任務是3000萬元。當地青皮甘蔗的收購價,已由兩年前的280元每噸,提高到現在約700元每噸,種植農戶收益直接翻倍。

越來越多在外地學習或工作的大學生,都回到傢鄉當上新農人,助力鄉村振興。據不完全統計,石蟆鎮從事農產品電商的已有300多人。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國農村網商已經接近瞭1200萬傢,帶動就業人數超過3000萬人。瀾滄江邊的“千年一腿”,山東德州邊臨鎮西張村的番茄,廣西欽州市橫山村的“金鴨蛋”,都開啟瞭農業的新局面:在做好農業第一產業的基礎上,促進瞭二三產業的發展,培育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

大轉折:“第三次浪潮”下的農業

“村裡喜事多”展現的農業背後有三個巨大的變化:農業工業化、農民工人化、農村現代化。這不止是一個個鄉村的敘事,還是宏大的中國敘事的一部分。瀾滄江邊的中國,故事剛剛開始。

2022年上半年,電影《隱入塵煙》意外走紅,故事中的農村讓人唏噓。觀眾們以為電影講述的是過去的農村,而導演李睿珺在接受采訪時則表示,《隱入塵煙》講的不是“遇見過去”,是“遇見未來”。按李睿珺的計劃,下一部電影講述返鄉農民的故事:未來的某時,當年外出打工、上學的年輕人不得不回到農村,卻已經喪失瞭在農村生活、生產的能力,他們成為弱者,滄海桑田,時過境遷,類似《隱入塵煙》的主人公的人成為強者,因為他們從未離開土地。

與李睿珺計劃講述的故事不一樣,隨著中國商業敘事基於四條線索的不斷延伸,更多現實故事版本是遊子和傢鄉的“雙向奔赴”,是“我們村裡喜事多”,是重慶石蟆鎮、山東西張村、雲南諾鄧村裡的故事。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歷史系教授彭慕蘭在《大分流:中國、歐洲與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一書中有一個論斷,土地、資本決定人口流動,人口總是向土地充足、資本富裕的區域流動,這決定瞭社會制度的發展。

彭慕蘭忽略瞭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技術。隨著中國商業敘事基於四條線索不斷延伸,人才、技術、資金正在向農村流入,何春梅、邱成興、徐琨斌就是流入農村這片大海的一顆顆水滴。重慶石蟆鎮、廣西橫山村、雲南諾鄧村、山東西張村的農業,不再是傳統舊農業,而是農、工、商結合的新農業。

奈斯比特在《亞洲大趨勢》中講述全球兩種領先的農業業態,分別是日本的傢庭園藝農業、美國大規模農場農業。農業現代化,中國究竟應該選擇美國,還是日本的路徑?這是個問題。

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的時刻,中國面臨的現實既不同於當年的美國,也不同於日本:一是不僅面對全球市場,還有超大規模的本土市場,是“內循環+外循環”的雙循環市場解構,美國當時面對的歐美市場,日本本土市場也不能與中國相比;二是技術條件不同,美國、日本農業變革的技術基礎是工業技術,中國現在的技術基礎是信息時代的智能技術,領先一個世代。

基於獨特的歷史條件,中國農業可能開辟一條新路,形成自己的模式,也即“第三次浪潮”下的農業,領先於工業時代的農業,形成新的范式。

“我們村裡喜事多”的出現,正是信息時代的智能技術產物,媒體+電商打造出的模式,讓返鄉就業的新農人有瞭更加寬廣的舞臺。

同時,高品質農品的出現,也預示著中國農業正在走向一個新的開始,形成具備自身特色的新浪潮,中國農業正在創造新范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