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請大傢一定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如有疑惑,就看看西漢邴吉的人生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一直在反復地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但是,盡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樣的勸世良言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依然有很多人知而不行。因為很多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一直在反復地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但是,盡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樣的勸世良言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依然有很多人知而不行。因為很多人隻相信自己看到的那點表面的、膚淺的、短暫的東西,他們並不相信好人有好報,眼裡全是赤裸裸的欲望和利益。

其實,我們不能因為曾經看見過陰暗而不相信光明!有些東西,即便是因為我們自身的見識和格局所限制而不願意相信,但這並不代表它不正確。

種善因,得善果。這樣的邏輯或許再過上幾千年,依然會成為指導和幫助我們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向的不二法門。別的不說,就說劉備那麼聰明的一個人,兜兜轉轉在紅塵俗世之中摸爬滾打幾十年,他為什麼要給自己孩子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他是在賣情懷嗎?不是!是他活通透瞭!他把他這一生的領悟濃縮在這一句話中,告訴他的孩子劉禪,你隻有做一個好人,你才能最終上岸。

我相信我給出這樣一個話題會招致很多人的口誅筆伐,因為反面的論證幾乎隨手可得,什麼“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什麼“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什麼厚黑學、成功學全來瞭……我不想過多地反駁,我隻想弱弱地問一句,厚黑學、成功學是給誰看的?是不是給那些不成功的人看的?

為什麼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呢?具體原因我希望借助西漢邴吉這麼一個歷史人物來和大傢解釋一下。

邴吉善有善報的一生

邴吉這個人因為在法學方面頗有研究,得以出任魯國的一個小小的獄史,也就是今天的監獄基礎管理人員。

後來因為專業對口、工作出色,慢慢被提拔為廷尉右監,還是公檢法這個體系,隻不過是從地方到中央,職位有所提升而已。

但是,越是在大領導身邊辦事,越是容易犯錯,邴吉沒過多久就受到牽連而被就地免職。為瞭養傢糊口,邴吉又回到地方找瞭一份從事(也就是副手)的工作。

征和二年,即公元前91年,西漢歷史上著名的“巫蠱之禍”發生瞭,這可是一件震驚全國的特案、大案。一心想要借題發揮的漢武帝自然就需要更多的專業辦案人員,於是,邴吉又因為曾經擔任過廷尉右監被征召到朝廷,這就是工作經驗的優勢。

邴吉應詔之後,武帝命他專門治理京城的郡邸獄,相當於讓他當瞭首都特別監獄的監獄長。

不久,邴吉的監獄裡就迎來一位特別的囚犯,他就是剛剛出生幾個月的劉病已,即巫蠱之禍中最大的受害者太子劉據的孫子、漢武帝的重孫子。

此等情況下,但凡邴吉有一丁點世俗的權衡利弊的心思,而不是純粹地宅心仁厚,嗷嗷待哺的劉病已大概率是活瞭瞭。

因為誰都知道劉病已是欽犯,邴吉這個監獄長犯得著因為你去得罪一向無人敢觸犯逆鱗的漢武帝嗎?他不一定要刻意加害劉病已,就是無可厚非地任其自生自滅,劉病已不得活活餓死?劉病已餓死瞭,他也不要擔責任。

但是,幸運的是,邴吉是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他沒法看見一個幾個月大的無辜孩子就這麼死於非命,所以他安排一個女囚哺育瞭劉病已。

後來,漢武帝受人挑唆,想要對太子劉據一脈斬草除根,也是邴吉挺身而出,冒著抗旨的危險,強行救下瞭劉病已一命。

看到沒有,我們常說要做個好人,但什麼是真正的好人?像邴吉這樣,甘願為自己的善舉去承擔風險的人才是真正的好人。那些做好事之前,先要瞻前顧後地權衡自己的利弊,那頂多是偽善。

後來,漢武帝終於醒悟瞭,覺得自己本來就愧對兒子劉據,何必再對他的後人趕盡殺絕呢?自己時日也不多瞭,就讓那個命運多舛的孩子恢復自由吧,至於他未來能活成什麼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瞭。於是,大赦天下,把劉病已釋放瞭,並在不久之後恢復瞭劉病已的皇籍。

那麼,恢復自由自身還順利得以認祖歸宗的劉病已就徹底否極泰來瞭嗎?哪有那麼容易,他也是一個凡夫俗子,哪能不食人間煙火?

這個時候,還是邴吉在堅持把好事做到底,把他寄養在自己外婆傢,隔三差五地就送錢送糧過去。

一晃十幾年過去瞭,小小年紀的劉病已慢慢長成瞭一個風度翩翩的小夥瞭,而邴吉則慢慢先後擔任瞭長安市令和大將軍長史。市令也就是管理市場的長官,級別不算很高。長史類似於今天的秘書或參謀,算是比較有前途的職業。後被賞識他的霍光提拔為光祿大夫、給事中。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年僅21歲的漢昭帝劉弗陵病逝瞭,由於劉弗陵沒有留下子嗣,大漢帝國的皇權繼承又到瞭一個變數極大的分叉口瞭。

霍光和張安世等人商量,出於種種考慮,最終選擇瞭年方18歲的昌邑王劉賀作為皇位繼承人。誰知道霍光這次看走眼瞭,劉賀這個熊孩子折騰勁太大,根本就不服管教,還動不動就惹是生非。長此以往,對亟需穩定的大漢帝國來說是禍非福,逼不得已,霍光在劉賀當瞭27天之後就強行糾錯,用1127條罪名把劉賀給廢黜瞭。

霍光想要再立新帝的時候,自然要對朝中大臣就劉賀一事給個說法並問問大傢對新帝人選有什麼意見,以圖徹底去舊迎新。

邴吉抓住機會,順勢向霍光推薦瞭劉病已,他說:“大將軍您是受武帝之托,顧先帝之命,擔天下之任,劉賀那小子確實不上道,有點瞎搞,所以廢黜他,大傢都心悅誠服,認為這是大將軍深明大義的表現。至於新帝的人選,我打聽瞭一下,在武帝血脈之中,其他人在民間的口碑好像就那樣,唯有武帝曾孫劉病已精通經術、有才能,辦事穩重又有禮節。大將軍可以重點考察考察他。”

邴吉這番話讓霍光怦然心動,為什麼呢?早在介紹霍光當初為什麼選擇劉賀來當皇帝的時候,就說瞭漢武帝的其他子孫確實都有各自的BUG,不太可控。劉賀雖然身上也有很多小毛病,但好在年紀偏小,可塑性強一點,這算是差中選優瞭。結果誰知道劉賀這小子就是糞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現在邴吉介紹的劉病已,最打動霍光的便是“辦事穩重又有禮節”,隻要這小子以後不會亂來,那其他一切都好辦。

經過霍光的短暫考察之後,便當機立斷地把劉病已當上瞭皇位。

劉病已當上皇帝之後,十分會來事地對這些擁立他的功臣大加封賞,邴吉被封為瞭關內侯。

曾經舍命呵護的小可愛突然之間變成瞭至高無上的皇帝瞭,一般人是不是會主動邀功,是不是誇耀一下自己?但是,邴吉卻對過去那點事隻字不提,以至於很多人對於邴吉和劉病已那段恩情根本就毫不知情,包括劉病已本人。

後來,掖庭中的一個婢女眼看曾經生活在掖庭的劉病已成為瞭高高在上的皇帝瞭,想打感情牌撈點好處,便指使他的丈夫上書說自己曾經照顧過劉病已,言下之意,朝廷是不是應該獎賞我們一點啥。並說,如果你們不相信的話,可以問問時任禦史大夫的邴吉,他是知情人!

貪天之功哪有這麼容易的?朝廷必然是要走審查流程的。結果這名婢女被帶到邴吉面前當面確認,邴吉一見這個宮女就說:“你還好意思出來冒領功勞,你記不記得當年就是因為你太勢利眼,以至於對皇曾孫照顧不周,還因此挨過板子,你哪裡有功?有功的是渭城的胡組和淮陽的郭正卿。”

此事最終被奏明劉病已,知恩圖報的劉病已下令尋找胡組和郭正卿,要好好報答她們一下。孰料到她們皆已不在人世瞭,劉病已便賞賜瞭她們的子孫。

也是通過這件事,劉病已才知道自己最大的恩人就是一直緘默其口的邴吉。對此,劉病已感動得稀裡糊塗,這才是真正的施恩不圖報的好人啦。但是,你不圖報是你不圖報,我可不能不報呀!所以,準備加封邴吉為博陽侯,食邑一千三百戶。

也正在此時,邴吉病瞭,而且病得相當嚴重。劉病已擔心自己想報恩的時候,但恩人已經不在瞭,於是下令加快封賜進度。

但是,太子太傅夏侯勝卻說,這人死不瞭的,好人有好報,皇上您準備報答他,但他還沒有接受報答,怎麼會死呢?

後來,邴吉的果然好瞭。好瞭起來的邴吉卻上書推辭劉病已的賞賜,說自己不能憑空名受賞,那些事情都是一個正常人應該做的。

劉病已回答道:“您是我的救命恩人,這怎麼說是空名呢?這次封賞是朕的一點點心意,您要是堅決不受,那豈不是顯得我劉病已做人太不厚道瞭?所以呀,您就坦然接受吧,然後身體健康,安享晚年。”

所以,邴吉在漢宣帝一朝,一直都特別受劉病已的器重和信任。丞相魏相去世後,邴吉還接任瞭5年丞相,病死在任上,算是得瞭人生大圓滿。

為什麼善良是人生最好的底色

首先我們來探討一個有趣的話題,為什麼歷史上鮮有武將世傢能夠傳承上百年?特別是那種戰功赫赫的名將世傢。而傳承數百年、經久不衰的文官傢族卻一直都存在?

用佛傢因果循環的理論來解釋就是,武將傢族是靠刀兵戾氣而立世的,不管他們願意或者不願意,殺氣過重是難免的;而文官傢族是靠修身養性來立世的,他們特別講究積善行德、與人為善,這種傢族的文化、道德底蘊是不斷反哺他們子孫的根源,最後形成瞭福澤延綿的盛況。

所以,我們也可以仔細去觀察我們身邊的人,但凡那些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人、得理不饒人的人、尖酸刻薄、唯利是圖的人、為人處事無所不用其極的人,大多都是沒有什麼福氣的人。別看他們有些人也看起來表面風光,但是他們背後的傢庭或者他的子孫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變故。

我們很多人覺得善良沒有用,其實是受到瞭一些片面的、表面的現象所蒙蔽,簡單地說,就是被一些眼前利益蒙蔽瞭心智,這些人在本質上也是唯利是圖之輩。

其實,善良並不是一種簡單的行為,而是一種認知、一種覺悟、一種本性、一種狀態、一種修養、一種境界。

真正的善良是發乎心、發乎情的,而不是發乎利的。比如說,邴吉救護嗷嗷待哺的劉病已純粹是因為動瞭惻隱之心,這才是真善。但如果他因為劉病已是皇曾孫,抱著燒冷灶的心理,希望借由劉病已今後東山再起來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就是偽善。

而我們可以邴吉的後續表現看出,他確實是施恩不圖報的,這才是真善。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這是邴吉故意在演戲,因為這麼大恩情,劉病已又是掌控全國的帝王,遲早會知道的,說明邴吉這個人心機很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邴吉對其他人的態度吧!

邴吉剛剛接替魏相成為丞相沒多久,他下面的一個掾史就在工作之中失職瞭。這要是換作其他人會怎麼處理?我剛剛上任不久,你就給我來這事?故意的吧?既然你給我添堵,那我隻能秉公處理,讓你滾蛋瞭。但是,邴吉並沒有這麼做,而是給他休瞭長假,讓他自己離開職位一段時間,並沒有進一步追究他的責任。後來有門客勸他,這種人打著您的旗號營私,就是應該狠狠地處罰他,才能殺雞儆猴呀。邴吉卻說,我貴為三公,如果下屬之中出瞭被處罰的人,我臉上也並無光彩呀。邴吉是不是寬以待人?

又後來,邴吉的車夫好酒,大抵是一個一流的酒興、二流的酒量的人,總之經常喝醉,有一次還把邴吉的馬車吐得滿地臟。西曹主吏便跟邴吉說,這種人必須開除,太不尊重領導瞭。邴吉卻說,算瞭,多大點事?因為這點小事就端掉別人的飯碗,何必呢?後來,這個車夫投桃報李,因為他是邊郡人,十分熟悉一些軍事信息傳遞方式,所以提前得知外地入侵的消息,並第一時間報告給瞭邴吉。後來,劉病已果然問及此事,隻有邴吉能夠對答如流,而免於責備,被劉病已好好表揚瞭一番。邴吉是不是好人有好報?

再後來,邴吉病重的時候,劉詢親自去探望病情,並誠懇地請教,將來誰可以接替他。邴吉表示,老臣就是一個盡忠職守的人,不敢摻和這些人事問題,也不敢妄議同僚的長短。後來在劉病已的再三堅持一下,才向劉病已推薦瞭黃霸、杜延年、於定國、陳萬年等人。邴吉去世之後,劉病已一考察,發現邴吉推薦的那些人個頂個都是忠厚務實的好官。邴吉是不是大公無私、薦賢舉能?

一個真正善良的人,其實是不大可能是有太多私心的。那麼,為什麼沒有私心的善良會成為人生最好的底色呢?

私心其實在本質上就是希望從外界和他人那裡獲取一些東西來取悅和滿足自己,這玩意很容易失控,得隴望蜀的慣性不是一般人能夠控制的。如果一個人一味地追求獲取,那麼一旦越過瞭某個警戒線,他就會全面受到外力的反噬,最後一無所有。

比如那些酷吏,為瞭一己私欲,不擇手段地欺壓他人,最後是不是大多數都被他人反殺瞭?比如那些奸臣,長於陰謀、善於算計,最後是不是大多身敗名裂,不得善終?比如那些惡霸,橫行霸道習慣瞭,是不是最後碰到硬茬,把自己給硬沒瞭?

當然,也有人會說,咱們就是一些升鬥小民,不和那些位高權重的大人物相比,就是想多花點小心思把自己的日子過好點。那好,大傢去看看自己身邊那些麻木無情、冷漠不善的人,又有幾個人過上瞭如願以償的幸福生活?

私心一重,想法就多;想法一多,思維就亂;思維一亂,人心就躁;人心一躁,行為就暴;行為一暴,命運就慘……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古往今來,真正能夠成大事、留美名的,永遠隻有那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人。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其實是對立統一的,你跟別人玩心眼,別人自然也會跟你玩心眼,你能保證你玩得過所有人?能保證你一直都贏嗎?隻有待人以誠、與人為善,才能得到別人同等的對待,雖然不一定立竿見影地得到回報,但是你的內心會比較安寧,心裡比較踏實,然後你的人緣和人脈都在穩步提升,很多事情就是水到渠成的事瞭。

現在大傢知道為什麼善良是最好的人生底色瞭嗎?這玩意跟練武功一樣,你如果想急於求成,幾天之內就要成為高手,你自然會對那些穩打穩紮的正派內功嗤之以鼻的,轉而對那些能夠速成的邪派功夫求之若渴。但是,你要真正想成為一個圓滿境界的武林宗師,還就得走正派路線,穩打穩紮,養心中浩然正氣。

我們究竟要學習邴吉什麼?

前面說瞭這麼多,大傢自然知道我們要學習邴吉的善良和真誠。但是,生活和工作之中,為什麼我們通常看的大部分都是不善良、不真誠的現象呢?全都是套路、全都是“我勸你善良”的人和事。或許,善良和真誠真的是一個好東西,但卻有點不合時宜。

這其實是大多數人的一個認知偏差的問題,也是一種思維局限性的問題。

以職場為例,職場是一個逐利的地方,就是大傢削減腦袋都是為瞭自己利益最大化。這種唯利是圖的氛圍淡化甚至蒙蔽瞭人們對於善良和真誠的認知。

舉個例子,很多人都覺得職場之中,老實人比較吃虧,比較那些踏踏實實幹事的人好像還沒有那些見風使舵的人混得好!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可能在某一個階段和某一個范圍,確實有這種情況存在,但是大傢把時間和空間軸拉長、放大,一定會發現,最終能走得平穩、發展長遠的人一定是那些踏踏實實幹實事的人。因為職場雖然是逐利之地,但是越是逐利的圈子,越是對人品比較看重。

領導和老板其實都聰明著呢,那些內心陰暗的人,即便他們讓利給你,也隻能是讓點蠅頭小利,真正的大利早已經與你絕緣瞭,因為你的人品擺在那裡,你這種人用不好就會傷到自己的。他們怎麼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來冒這個險呢?那不是與虎謀皮嗎?

反而是那些心存善意的人,在被人接受和識別之後,是最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回饋的。誰不願意在這紛紛擾擾的紅塵俗世之中活得輕松點?整天防這防那、算這算那,不累嗎?不是大傢都想去算計,而是很多人在復雜的名利場之中無所適從,不得不算計。

總而言之,人心永遠都是向往真善美的。

有些時候,我們會看到一些討巧賣乖的人占瞭便宜,覺得做人還是圓滑世故、自私自利一點,這其實便是我們一些自己見識有限的人一種見風便是雨的反應。他們隻看得到別人討好賣乖占便宜的一面,而看不到別人弄巧成拙被打臉的一面。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所有的行為都終將會被社會和世界以相同的方式回饋到你身上的。你今天仗著自己人高馬大欺負瞭別人,明天可能就有一個比你更強壯的人欺負你;你今天搔首弄姿騙取瞭某些異性的財色,明天你就有可能被一個比你更高明的騙子騙得一無所有;你今天見死不救,明天就有可能被落井下石;你今天使勁地得瑟,明天就有可能淪為笑柄……

回到職場這個話題上來,很多人都覺得老實人吃虧,好人沒好報。那你到處在背後給同事下黑手或者煽風點火試試,看看你最終會有什麼好下場?真正能在職場之中得到善終的人,一定會是那些踏實、正直、善良的人。這就是“靜水流深”的道理。

張湯和張安世這對父子難道不是一對非常說服力的典型嗎?張湯刻薄狠毒,雖然一路升遷至禦史大夫,但最後被別人構陷而被逼自殺身亡;張安世為人謙和,從不隨意與人結怨,最後位極人臣,千古傳頌。

邴吉就更不用說瞭,他一生寬厚善良,所以後來呆在什麼位置都受人尊重,享盡福緣,甚至還為子孫後代開辟瞭一條康莊大道。

我們學習邴吉的善良和真誠,其實在學習一種更大的人生格局,不要糾結於眼前的那些蠅營狗茍和蠅頭小利,要學會長遠地、更高格局地看問題,永遠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說句實在話,確實是很難認識到善良的價值。

善良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良性基礎,它不是什麼速效催化劑,好像你今天做瞭一件好事,明天就要得到某種回報一樣。但是,隻要你堅持不懈地保持善良去修煉自己,待到時機成熟時,它一定會給你帶來豐碩的回報的。行善不難,難在始終如一地一輩子行善。積善之傢,必有餘慶,這才是高明之路。在欲望的路上暴走,看似很拉風,其實很愚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