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美式中餐(American Chinese Food)正名論

引言美國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充滿智慧的美國人民們在移民浪潮中創造(山寨)出瞭American Italian Food(美式意大利菜), American Indian F

引言

美國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充滿智慧的美國人民們在移民浪潮中創造(山寨)出瞭American Italian Food(美式意大利菜), American Indian Food(美式印度菜), American Thai Food(美式泰國菜)等等各式各樣的充滿瞭美式情調的世界各地的菜肴。美國群眾們甘之若飴,並把這個現象認為是美國multiculture(多元文化)的象征。但是舊世界的人們似乎特別討厭美國人自作主張的修改他們菜的Recipe(烹調方法);

且不用說本土意大利人對Chicago-style Pizza(芝加哥風味披薩)的Thick curst(厚餅底)的苦大仇深,

Chicago-style Pizza(芝加哥風味披薩)中的Deep Dish Pizza,運用更厚和更高邊緣的面餅來承載大量Cheese(奶酪)和厚實的Tomato sauce(番茄醬) Neapolitan Pizza(那不勒斯披薩)使用薄底無酵母面餅,讓披薩底邊有酥脆的口感,並且在餅餡大量運用本土大量產出的olive(橄欖)和番茄

也不用說連北美本地都爭論已久的Is pineapple on pizza acceptable? (菠蘿粒放在披薩中可以接受嗎);

Hawaiian Pizza(夏威夷披薩)這道被加拿大人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於1962年發明出來的披薩,因為在餡料中增加瞭菠蘿粒,而得到瞭一個充滿熱帶風情的名字

在披薩中加入菠蘿粒,北美地區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這是離經叛道的做法,他們認為菠蘿作為一種富含水分以及高糖分的水果,加入披薩會使得面餅失去爽脆的口感,以及菠蘿本身的甜味和披薩使用的Mozzarella Cheese(馬蘇裡拉奶酪)不相搭配。連北美人對夏威夷披薩都有很大爭議,更不要說鄙視北美人生活方式的意大利人瞭。

但是在滾滾美式菜中,被我們中國人討論最多的,當然還是美式中餐(American Chinese Food)瞭。多少留學生剛到美國的土地,想吃幾道溫暖人心的傢鄉菜,用google地圖搜索附近的中餐館,興致沖沖的跑過去,卻沒想到看到的是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的美式中餐。

位於紐約州Buffalo(佈法羅城)的一傢典型的美式中餐館,隻有一兩張桌子,通常美國人都不會在店內食用菜品,他們更多的是打電話,點菜,20分鐘以後開著車來拿菜,然後帶回傢吃,這樣子就可以付很少小費甚至是不服小費;或者他們不想開車會直接叫delivery(外賣)來送,這樣子可能他們要給小哥5塊美刀。他們的菜單

菜單中可以看到美食中餐裡面經典的Broccoli with Beef(西藍花炒牛肉),Chop Suey(各類炒雜碎),Egg Foo Young(芙蓉蛋餅),Spring roll(春卷),Orange Chicken(陳皮雞塊)等等,這些在美國人中久負盛名的中餐,卻在留學生中留下瞭心裡陰影

“哎?不是說是中餐的嗎?怎麼這些菜我都沒有見過?我的水煮魚,小龍蝦,麻辣香鍋都去哪裡瞭……"

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心理落差,加上在國內少見的菜品,很多留學生,新移民,並不能適應美式中餐,導致美式中餐瀕臨被開除中國籍。

公眾號“留學生日報”對美式中餐的評論

那到底,美式中餐,到底是不是中餐呢?征服瞭全世界的中餐,到底是不是對“真正”中餐的羞辱呢?本文將作出在以下作出分析。


  • 美式中餐到底是不是中餐?

當然是!美式中餐不但是中餐中一個重要的分支,而且他值得每個華人驕傲!

翻譯:因為加州淘金熱的關系,中餐館在開始美國起步,二萬到三萬廣東移民來到加州。1850年的時候,整個舊金山就隻有5傢中餐館。不久之後大量的來自中國的食物進口到美國西海岸。並且因為鐵路的發展,這種風潮蔓延到東海岸直至紐約。1915年,排華法案允許餐館老板獲得商業簽證。這推動瞭中餐館作為移民工具的開放,截止2015年,美國已經有瞭46,700傢中餐館。

從這一段歷史可以看到,美式中餐的起源源自加州淘金熱的廣東移民,他們講他們的飲食文化帶到瞭西海岸,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向美國全國延伸。這說明瞭美式中餐是由中國人發明並且改良的,用現代的詞說,美式中餐可以稱得上是“根正苗紅”。

華人在加州用原始方法淘金

翻譯:許多小鎮上的中餐館老板,都是自學成才的傢庭廚師。這些小餐館在經營的過程中為瞭貼合當地人口味,做出瞭很多改變。他們的主要顧客是本地的礦工以及修建鐵路的工人,他們用當地的食材,契合本地人口味的方式,在對中國菜一無所知的小鎮裡建立瞭種餐館,雖然新的食材和口味使他們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國菜,但是這些中餐館一直是美國人瞭解中國的文化窗口。

維基百科的這段文字,雖然聲稱他們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中餐,但是也表述出來瞭中國移民在經營中餐館的過程中對本地食材的運用。

美國某小鎮上的典型小中餐館

雖然美式中餐使用的食材與傳統中餐不盡相同,但是他們其中的烹飪手法和理念卻是殊途同歸,比如:

Broccoli with beef(西藍花炒牛肉):運用瞭中式調味料醬油和蠔油,以中餐技法“炒”為基礎,有菜有肉,符合中式烹飪時蔬搭配肉品的觀念,哪怕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都是一道符合現代人的低碳水高蛋白富含多種維生素的健康菜肴。

Google上找來的西藍花炒牛肉的英文菜譜,其中包含瞭醬油,淀粉,生薑,大蒜,蠔油多種中餐典型調味料以及配料。

Orange Chicken(陳皮雞塊):將雞塊先炸到金黃酥脆,再裹上中國傳統的陳皮醬,運用瞭中國先炸後燒的二次料理手段,融合瞭美式餐飲油炸的方法,既符合美國人酸酸甜甜的口味,又保留瞭中餐的核心邏輯。實在是中國移民在融入美國社會中展現出的絕妙智慧和技法。

維基百科英文對陳皮的定義:中國傳統的調味料,被大量的運用於中餐的調味中。著名美國連鎖中餐館Panda Express的陳皮雞塊

Chop suey(炒雜碎):其實所謂雜碎,也是中國移民的誤傳。雜碎這個詞中國人聽著就討厭,因為它是罵人的話,也是“不完整”的意思。但是它其實是一道營養很豐富的炒時蔬,將蔬菜切片熱炒瞭本身就是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吃著清爽,並且符合健康膳食攝入要求。但是因為“雜碎”這兩個字的緣故,這道菜尤其招中國人的討厭。

李鴻章:“我要吃蔬菜,給我吃蔬菜,西餐不行,大便幹燥。”梁啟超:“什麼玩意兒,名字都這麼難聽,那肯定是難吃,難吃,難吃!”一道利用新鮮時蔬做出來的炒雜碎,其實色香味俱全,並且滿足人類對“多姿多彩”的渴望

結論:其實通過分析思考就可以發現,美式中餐是再根正苗紅不過的中餐瞭,不論是技法上的爆炒、二次料理、蒸、煮。還是中餐哲學上的飲食均衡、陰陽互濟。美式中餐都透露著中國烹飪哲學的理念,但是又根據本地人的喜好和當地的食材,做出瞭一些口味和成本節約上的改變。就像是馬來西亞華人也是華人,香港人也是中國人一樣,美式中餐既是美國的,它也是中國的。如果隻是因為本土沒有出現過他們的身影,中國人從小沒吃過這些菜,所以它們不是中國人的味覺記憶,便把它們開除瞭我們的國籍,那才是包容開放的中國人的損失。


  • 征服瞭全世界的美式,是不是對中餐的羞辱?

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看,當然羞辱是稱不上,但是美式中餐的確對中餐來說是雙刃劍。

美式中餐對中餐甚至是中國文化好的一方面當然是顯而易見的,全世界人開始願意瞭解中國,不僅僅是北美的人們,更是全世界的人們開始開始瞭解中國,喜歡中國,很有可能就是離傢裡2英裡的那傢中餐館開始的。

韓國聲稱韓餐種類多於中餐,日本網友怒懟。

但是於此同時,美式中餐便宜量大的特點也限制住瞭中餐在國際上的地位:

開頭的中餐館在北美餐飲APP“yelp”上面的評價,一個$的意思是人均10美元以下就可以吃飽吃好,這樣的價位在美國甚至要低於一些快餐。

位於洛杉磯的一傢連鎖漢堡快餐Five Guys,圖中可以看到它的價位是$$意思是要20美元人均才能吃飽

在如此的價位之下,如果一個美國人想要出門一頓花個一百美刀吃個好的,他心裡自然不會將中餐作為選項之一,因為美式中餐對他而言可能是普通每個日子裡的那頓味道還行的晚餐,並不是他升職加薪人生得意時的那頓慶功宴。


結語:美式中餐是輝煌的,他使用著中餐的技法和哲學配合著對本地人口味的改進和摸索,中餐成為瞭很多美國人的美好記憶,美式中餐也是他們的味覺密碼,美式中餐自然是屬於中餐大類中一個令中國人驕傲的分支。但是與此同時,美式中餐面臨著很多問題,人們對中餐便宜、不幹凈的刻板印象、中餐館的經營理念,等等種種問題,都對美式中餐發起瞭挑戰。這個挑戰不是剛剛發起的,可能從美式中餐出生開始,這個挑戰就伴隨著他出現瞭。至於美式中餐能否解決這些一直存在的問題,也隻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