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全國首例磁共振實時監測顱內激光消融(LITT)手術在北京天壇醫院完成,LITT究竟是何黑科技?

神外前沿於2020年8月報道,全國首例磁共振實時監測顱內激光消融(LITT)手術,在北京天壇醫院順利完成。這是國際前沿技術LITT於2007年獲得FDA批準以來,中國國內首

神外前沿於2020年8月報道,全國首例磁共振實時監測顱內激光消融(LITT)手術,在北京天壇醫院順利完成。這是國際前沿技術LITT於2007年獲得FDA批準以來,中國國內首次開展的LITT手術,開啟瞭腦深部病變微創治療的新篇章。

據瞭解,LITT是磁共振實時監控下的一種經皮微創手術,激光通過光纖作用於靶點,從而選擇性地消融病變組織。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和臨床病例證明,LITT在治療癲癇、神經膠質瘤、腦轉移瘤和放射壞死等方面,顯示出瞭令人鼓舞的結果。

據北京天壇介紹,該病例為59歲女性癲癇患者,病史長達30年,經術前診斷為右側海馬硬化。往常此類手術需要開顱進行病灶的切除,病人的創傷大、術後並發癥多發,住院周期長。LITT微創技術的應用使得患者明顯受益,該患者術中無出血,術後第二天即可下床正常活動。對於LITT這項在國內仍然比較新的技術,很多患者可能都充滿疑惑,這究竟如何工作?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這項技術呢?……

什麼是LITT激光間質熱療?是怎樣工作的?

激光間質熱療(laser interstitial thermal therapy,簡稱LITT)是一種MRI磁共振成像引導下的經皮微創手術,神經外科醫生可以清晰地識別癲癇病灶或腫瘤與周圍健康腦組織的位置關系,進而制定精確的手術路徑。手術過程首先需要在患部頭皮上切一個約2-4mm寬的小切口,之後在其中插入激光光纖探頭,最後將探頭引導到病灶目標所在的位置,利用脈沖激光消融或燒掉腫瘤及病變組織即可。

LITT療法消融病灶過程

LITT激光間質熱療的優勢在哪裡?

一直以來,癲癇手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用於治療成人和兒童難治性癲癇,但其不可避免地需要開顱手術,並且還存在其他局限性,如位於大腦深處的目標隻能通過置換或去除覆蓋的腦組織來達到,這反過來又會嚴重影響術後結果,尤其是認知結果。當下有一種無需開顱的微創手術技術,這就是正在風靡的激光間質熱療(LITT)技術。

LITT療法治療癲癇多參數 MR 成像標志物變化的定量評估

相對於傳統的癲癇開顱手術,其具體優勢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術中MRI技術全程引導,精準定位病灶,避免瞭對周圍健康組織的傷害。

2、微創、並發癥少、手術切口小不到4mm,不能接受開顱患者的更佳選擇。

3、平均LITT時間為2.9小時,大多數患者可第二天回傢,並可迅速恢復正常活動。而傳統開顱手術病人需住院5-6天,然後恢復數周。

4、安全性高,無放療引起的組織損傷。

5、適用范圍廣,可以被用於治療癲癇,也可用於治療下丘腦錯構瘤或其他局灶性腦部病變。

LITT激光間質熱療要用到什麼樣的設備?

INC世界神經外科顧問團成員、加拿大Sick Kids兒童醫院腦瘤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神經外科專業知名雜志《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編James T. Rutka教授在其關於LITT療法的論文中表示:LITT療法利用瞭三個關鍵要素——立體定向方法,將激光探針精確定位在治療目標內;手術激光系統隨時間變化的熱組織消融;MRI熱像儀可實時監測溫度變化和組織破壞。在手術過程中,實時MRI會生成患者大腦的實時溫度圖。這使外科醫生能夠連續監測腦組織溫度,確保激光誘導的損傷有效地靶向腫瘤,從而不受腫瘤周圍健康組織的限制。

INC加拿大Rutka教授為患者進行LITT手術

James T. Rutka教授在臨床上的研究方向以兒童顱內腫瘤和癲癇為主,他精於喚醒麻醉開顱術、顯微手術,也是激光間質熱療(LITT)技術的世界開拓者。值得一提的是,教授對於前沿科技的研究和運用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他所在的SickKids醫院是較早一批擁有完整LITT療法設備的兒童醫院,其所采用的是Monteris Neuroblate®系統,這是一種使用波長為1064-nm的二氧化碳冷卻YAG激光器,相對比於另一種Medtronic Visualase®系統,Neuroblate®系統會產生更快的加熱速度,並可能以更小的組織穿透力為代價,更清晰地描繪消融區域。目前,僅有這兩種LITT激光治療系統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在腦部病變中使用,可惜均未被國內引進使用,目前國產LITT正在臨床實驗中還未上市。

Monteris Neuroblate®系統

哪些病適合做LITT激光間質熱療?

一、癲癇患者:包括顳葉內側癲癇、優勢側顳葉癲癇等藥物難治性癲癇,傳統開顱手術副作用發生率更高,如記憶力下降等。迄今為止,已經報道瞭LITT 治療的癲癇病灶包括結節性硬化、下丘腦錯構瘤、海馬硬化、局灶型皮質發育不良、腦室旁灰質異位等。

二、由一些病變引起癲癇發作的患者,如血管或小腦畸形等。

三、一些腦深部或手術極難到達的顱內病變患者,尤其是靠近大腦關鍵區域的腫瘤,如控制語言或運動等功能區內的腫瘤,這時候開顱手術無效或沒有手術機會時,LITT療法也可選用。

LITT療法消融腦內癲癇病灶3個月前後效果圖

LITT術前準備、術中程序、術後恢復是怎樣的?

一、術前準備:考慮LITT治療的患者仍需要在癲癇中心進行全面評估。該測試可以準確找出癲癇發作的開始位置以及該區域是否可以安全移除。一旦找到該區域,就會安排該人在手術室環境中進行手術。

二、準備工作完成,手術中醫生將對患者進行以下操作:

1. 仍然使用全身麻醉。

2. 在頭皮上做一個小切口,然後在頭骨上做一個小孔(鉛筆大小)。

3. MRI 在手術室(或附近的不同房間)進行,以繪制出要治療的確切區域。

4. 使用 MRI 引導帶有激光探頭的小(2 毫米)管穿過顱骨中的小孔到達癲癇病灶。

5. 該程序升溫並破壞目標區域。

6. 計算機程序會檢查附近大腦區域的溫度,以保護它們免受熱損傷。

7. 手術後,關閉骨頭上的小孔和皮膚切口。

三、術後恢復:手術後,患者通常隻在醫院呆一兩天就可以回傢瞭。通常術後患者在 3 到 7 天內恢復正常活動。

LITT療法哪一年問世的?真的成熟嗎?

從1983年首次概念提出,LITT療法的使用一直用於治療腦部病變等的臨床研究。直到2007年,美國FDA批準瞭第一項MRg-LITT系統用於腦內病變治療,到如今已經經歷瞭十多年的臨床應用,目前,世界上多個中心現正在應用MRg-LITT治療腦轉移瘤、放射性壞死、神經膠質瘤和癲癇。已有多項關於癲癇和腦內病變LITT治療的成功案例和臨床研究,這些都進一步證明瞭癲癇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LITT療法發展歷程

LITT臨床治療效果到底怎樣?

2018年,美國斯坦福癲癇綜合治療中心團隊在《Epilepsy Behavior》發表瞭LITT最新臨床治療效果報告。該報告對30例難治性顳中葉癲癇患者的LITT治療臨床研究中發現,接受瞭LITT治療的幾乎所有28/29(97%)患者的癲癇發作頻率降低> 50%,而22/29(76%)患者的癲癇發作頻率降低> 90%。18/29(62%)的患者達到瞭恩格爾I類結局;在9/29(31%)的患者中完全沒有癲癇發作(Engel I A級)。

LITT療法治療癲癇的臨床研究論文截圖

一項針對11 個美國癲癇中心的 234 名LITT 患者的研究發現,超過一半 (58%) 的顳葉癲癇患者在手術後 2 年沒有癲癇發作。其他小型研究報告稱,53% 至至少 60% 的患者在手術後 1 至 2 年沒有致殘性癲癇發作(可能仍有先兆)。這些結果與顳葉皮質切除術相當。雖然在某些情況下皮質切除術的成功率可能會高 10% 到 15%,但它也有更多的副作用。

針對腦腫瘤,LITT療法也有一些臨床療效數據——有研究顯示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復發患者接受瞭激光間質熱療(LITT),即通過局部熱消融來減少腫瘤組織的細胞,所有患者均接受標準化療(替莫唑胺)。首次復發後的中位總生存時間為9.4個月。然而,接受LITT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增加至11.2個月。該生存時間明顯長於自然史(小於5個月)或化療後(替莫唑胺:5.4-7.1個月)的生存時間。由此,對於患有復發性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的患者,通過LITT減少腫瘤體積可能是一個有前途的選擇。

此外,還有新研究表明,接受 NeuorBlate®系統激光消融的腦腫瘤患者在12個月後報告的總生存率高於預期,住院使用率高於接受開顱手術的患者。

LITT療法相關文獻資料

LITT療法有沒有副作用?如何規避?

LITT療法可能會使病變周圍產生水腫。從影像角度看,LITT術後血腦屏障破壞,隨後出現新生血管逐漸修復;其他的發現包括外周強化和治療腫瘤初始邊界外的擴散受限。此外,對於一些病灶大的病變,LITT療法可能也不適用,可能出現組織體積增加和水腫效應等。

對於這些副作用如何有效規避?激光熱消融後的病灶及周圍水腫可能需要額外的藥物或手術治療,以避免神經功能惡化。目前也有一種有計劃切除消融組織的方法可以減少水腫的進展,但這需要主治醫師擁有豐富的LITT療法經驗才能有效避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