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東富西貴南貧北賤

老北京的趣事有很多,其中風水雜談方面的內容一直是大傢津津樂道的有趣談資,今天就老北京舊話方面和大傢簡單嘮嘮。 最早有“東富西貴”這個概念,還是在清末的時候,滿族學者震鈞在其

老北京的趣事有很多,其中風水雜談方面的內容一直是大傢津津樂道的有趣談資,今天就老北京舊話方面和大傢簡單嘮嘮。

最早有“東富西貴”這個概念,還是在清末的時候,滿族學者震鈞在其所著《天咫偶聞》卷十記提到:“京師有諺雲:‘東富西貴’,蓋貴人多住西城,而倉庫皆在東城。又雲:‘東風西雨’,蓋逢東廟市日多風,逢西廟市日多雨。而今則皆不盡然,蓋富貴人多喜居東城,而風雨亦不復應期矣。”

這個說法隻說瞭結果,卻沒有說出原因。富人(商人)為什麼喜歡住在城東?貴人(當官的)為什麼喜歡住在城西?別急,我們先來看看當時城市的概念。

上圖是清末時候的北京,那個時候的京城范圍基本上可以看做是現今的二環,“內九外七皇城四”的宏偉城門連接起高大的城墻,把京城分為瞭皇城、內城和外城三個部分。

分清瞭內外皇城之後,我們再來看看東南西北的概念:

好瞭,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會出現“東富”的現象,難道富人們都喜歡日出東方麼?當然不是,這其實是古代政府(皇帝)宏觀調控的結果。要說會玩,之前的皇帝們可是一個比一個講究。我們知道,中心皇城是給皇帝及後宮們住的,內城是給八旗子弟們住的,外城才是給漢朝官員、商賈、老百姓們住的。為瞭以防萬一,皇帝們在內城外面設立瞭九道門,做瞭一道自我保護程序(怕大漢子民造反)。這九道門都有講究,各司其職,故舊有“九門走九車”的說法(有興趣的同學自己百度)。

上圖大傢可以看到老九門和其含義,不難發現離城東最近的一個門——崇文門,又稱哈德門,是大清國的稅門。之所以定這個門是稅門,並不是看心情,主要是因為這裡離京杭運河入口最近,通航最方便。

那個時候中國還沒有順豐或者圓通,也沒有淘寶和京東,京城裡的大人物想吃點南方的應季美食或者想用點外來的好東西,一般都是走水路。通惠河(京杭大運河西分支)從外城的東便門匯入護城河,流經的第一個內城門就是崇文門。

大傢可以看到,城東的位置,建築都是一條條一縱縱的很有規律,下面還有些大面積的建築。這是由於崇文門稅門的地位,令城東成為瞭所有商人必經之處,久而久之就成瞭商人聚集之地,所以有很多倉儲,另外還有一些大商賈的傢宅。這就是所謂“東富”的由來。

再看城西,大傢就會發現這裡的房子占地都很大,而且大多叫做“XX府”、“YY莊”這樣的名字,主要是因為基本上大官們的府邸都被賜於城西,各地會館也多立與此。還記得上面有張講九門的圖吧?西面的宣武門又稱“官門”,也是這個原因。眼尖的同學們可能也看到瞭,宣武門除瞭叫做官門,更出名的另一個名字是“死門”,這個名字的由來出自於另一個地方——菜市口。

滿族入關之後,並沒有對漢朝官民們完全放心,所以才把漢官百姓隔離到瞭外城,自己把八旗子弟都安置在瞭內城,圍繞在皇城四周。清朝殺人為什麼在菜市口?主要是為瞭要讓犯人路過漢人官員傢門(遊街),給漢人官員以震懾,說白瞭就是殺雞給猴看。扯遠瞭,由於官員大多住在城西,所以逐漸有瞭“西貴”的說法。

“東富西貴”這個說法到瞭民國初年,又有所變化。這是因為辛亥革命之後,軍閥混戰,政局不穩,真個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那些奪得實權的達官新貴,大部分選擇日漸繁華的東城居住,特別是朝陽門裡,東四、王府井、景山東街等處。如朝內北小街吉兆胡同有段祺瑞的花園,東四六條流水巷有徐世昌的宅寓,鐵獅子胡同有外交部長顧維鈞的私邸(孫中山來京也曾居於此處),這些住所都修得富麗堂皇,壁壘森嚴,一時變得十分顯赫。“西貴”轉而變成瞭“東貴”。在此同時,一些富商巨賈則移居西城豐盛、辟才胡同等處,使西城的一些街巷出現瞭“富”相。南北城的居民多為普通勞動人民,面貌變化不大,隻是顯得愈益貧寒瞭。

其實最早的說法是反過來的叫“南賤北貧”,“賤”是下賤(職業)的意思,“貧”是貧寒的意思,這跟我們現在的意思是有些不同的,後面會提到。我們先看看為啥南“賤”:

城南是普通老百姓住的地方,房子占地普遍比較小,聚集瞭社會上大部分的下九流之人,所以稱為“南賤”。

請註意,下九流和下流可不是一個意思!下九流是指師爺、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時妖、盜、竊、高臺、吹、馬戲、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打狗、賣油、修腳、剃頭、抬食合、裁縫、優、吹鼓手、巫、大神、梆、戲子、街、賣糖等行業性質。有意思的是皇帝在上九流裡面排行也不過第三,娼妓在下九流裡面卻地位不低,比很多手藝人和歌手演員排名還高(典型的笑貧不笑娼),有興趣的自行百度。

我們再來看看城北。這裡是皇帝寢宮,周圍住的都是八旗子弟,這些人在清初還是很風光的,不過到瞭清末……皇族尚且不能自保,這些子弟們自然也就傢道中落,變得越來越貧寒,固有“北貧”一說。

滿族孩子們在沒瞭皇上、沒瞭恩養之後直抵最底層,但是面子還是要的。從當時的鋪面和小商小販經營的品種上,也可以反映出南北城的貧寒之分:清末民初南城多粥餅鋪,以出售窩頭成菜綠豆粥為主,檔次高些的也不過是鍋餅饅頭咸鴨蛋。這些東西雖然便宜,但經濟實惠,吃瞭能頂較長時間而不覺餓。北城出售的多為鹵煮豆腐,炸丸子湯,看著湯湯水水一大碗,可是吃不飽肚子。呵呵,這就叫“頭可斷,發型絕對不能亂~”

==========================================

OK,上面說瞭很多,那都是上百年前的事瞭,事實上“東富西貴南貧北賤”的說法在最近二十年才又流行瞭起來,不過現在指的當然不是老北京二環裡那一小塊地方瞭。

建國初期,政府沒有采納梁思成和陳占祥先生提出的“梁陳法案”(不是葉良辰!),導致北京初步的發展方式被形容為“攤大餅”,即二環發展完瞭就擴展到三環,三環發展完瞭就擴展到四環……我們先看看二環周圍都是哪——

可以看到,東/東北是朝陽,西/西北是海淀,南邊是豐臺、大興。這個時代的東富西貴代表瞭什麼呢?

東富,指的其實就是朝陽區。建國之後向外擴張的時候,國傢還是有一些規劃的,這個規劃的核心就是快、怎麼方便怎麼來。由於東城崇文是以前經商密集地,所以對外擴展瞭之後商人們還是願意在東邊發展。初期的商圈其實也大多在東部,如王府井、國貿、CBD、燕莎等,這也導致朝陽區的經濟發展比較快,貢獻瞭北京排名第一的GDP。

而西貴,指的自然是海淀區。說它貴,主要是因為這裡聚集瞭北京絕大部分的高等學府和軍區(包括軍屬大院),住的都是些有文化有身份的人,這些人也稱貴人(哈哈)。當然這些人都比較低調(不敢冒頭,WG的餘威還在)。最近隨著國傢規劃方向的調整,西部的經濟發展也很快,到瞭如今基本上不輸東部。

GDP方面,東西差距逐年減少。

商圈數量上,海淀也完全不輸朝陽。

有人總結過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東部房地產項目更傾向於新潮的國際范兒,建築風格也比較活潑。東部的客戶大多為白領、金領,思想更加前衛(穿著也比較時尚),願意接受不同風格不同區域的房子,所以接受度和包容度都比較高;相反的,西部的客戶則比較低調(因為學者、軍人及其傢屬很多,骨子裡就低調,篤信悶聲發大財的道理),而且地緣性非常強,基本上很少在西部以外的區域選擇房產,因為他們爺爺輩就在一起抗戰,父親輩的都在一起上山下鄉,自己這一輩從小就在一個大院裡玩耍,早離不開這塊地瞭。所以西部的房產項目也同樣低調,房子都造的莊嚴肅穆,雖然產品力很低,但總是不愁賣。

上面說的這些都沒錯,不過說的是早期八九十年代的狀況。隨著改革開放和城市擴張,東西部人群都變得更加多樣化,而不再局限於初期的簡單劃分。

再來聊聊現在的“南貧北賤”。前面說過,清朝時,賤是職業下賤的意思,貧是貧寒的意思,現在就不同瞭,貧和賤都是窮的意思……沒錯,意思是住在南北兩端的(不是南北二環,是足夠遠的兩端)大多都是窮人。

為啥這麼說呢?因為東西部發展較快,房價也跟著上漲的比較快,而南北發展的比較慢,所以房價也就沒有那麼誇張。後來,城市發展到四環外之後,國傢不淡定瞭,因為攤大餅的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以控制人口目標和水資源、大氣、綠色空間等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作為剛性約束條件的原則,所以國傢做瞭個決定——“我們走瞭一些彎路……攤大餅不靠譜啊,還是改成多中心發展吧~”

於是就有瞭多中心1.0版本(2.0是衛星新城計劃,有興趣的自己百度)……

我們可以看到,圍在中心城周邊那些顏色比較重的地方,是國傢第二階段重點發展的“多中心”。西邊的石景山不多說瞭,曾經的首鋼極盡一時輝煌,後來被拆遷瞭……東邊的四塊分別是:酒仙橋——望京新區,東壩——國門經濟區,定福莊——傳媒產業基地,垡頭——環渤海能源企業總部基地。光看名字大傢就能看出東西部國傢重點發展的項目瞭。

再看看南北,南邊是南苑,北邊有北苑、清河、西苑,看不出來啥是吧?我給大傢翻譯翻譯:南苑——舊宮,最近幾年南邊最大的土地放量地之一,全是住宅;北苑——天通苑,北京最大的經濟適用房社區;清河——回龍觀,超大規模社區,被公認為亞洲第一大社區;西苑——某類人聚住地(大傢自行百度)。

最後給大傢來張天通苑地鐵站日常醒醒腦——

我們可以看到,區別於東西,南北兩側的重點規劃多是居住用地,沒有什麼產業支撐。所有人都是白天出發上班,到瞭晚上回來睡覺,地產界的朋友開玩笑給這種地方起瞭個名字叫“睡城”。大傢每天冒著被擠懷孕的風險早出晚歸,犧牲瞭那麼多的通勤時間,為瞭什麼?當然是因為這邊房子便宜、租金低啦,所以給你個南貧北賤的帽子虧麼?

(當然這都是九十年代前後的事情瞭。後來北邊開瞭亞運會,那一片就叫做亞北;再後來北邊又開瞭奧運會,建瞭鳥巢水立方,那一片又被成為奧北。總之現在北邊“熱”得很,已經一改“貧賤”之風,房價也是高的很。不過目前也僅限於房價,其餘配套商業還有待發展……)

還有個說法:東西走向的地鐵(1號線、6號線)因為坐的大多是在各個商業區來回的人(不清楚的看看地鐵站名就知道瞭),所以被戲稱為“運鈔車”;而南北向的地鐵(4號線、5號線)因為拉的大部分是打工仔,所以被稱為“運人車”。中槍的同學們不要哭……

不過隨著城市第三階段的發展,北京東南西北地位方面的細分越來越明確,而富裕程度方面的差距卻越來越小。所以上面提到的這些基本上已經成為瞭半過去式。

好瞭,今天先寫到這吧,歡迎大傢糾錯,以後用空給大傢分享一下各區縣規劃,可能更有用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