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格式|給你的一封信

最近講書信體寫作,發現同學們對書信的格式頗為陌生。在工作中,我發現很多同事也完全不瞭解書信的格式和禮節。於是,我決定親自寫一封信來示范。也許你會覺得這不過是考場作文加分的方

最近講書信體寫作,發現同學們對書信的格式頗為陌生。在工作中,我發現很多同事也完全不瞭解書信的格式和禮節。於是,我決定親自寫一封信來示范。

也許你會覺得這不過是考場作文加分的方法,甚至聽來書信的形式似乎過時,但讀瞭本文,你便會發現書信如此美如此實用,書信體竟有如此意想不到且恒久有效的妙處。

讓我們一起打開這封信。

親愛的朋友:

  深夜好!

(以下段落皆應空兩格,此處排版頂格是考慮到手機瀏覽的美感和微信平臺約定俗成的排版方法)

燈下夜讀,但願你不辛苦,而覺得詩意。今晚,我想為你寫一封信,也期待著你的回復。

你一定覺得奇怪,我們離得這樣近,為什麼要寫信來交流。

我們可以發短信、可以打視頻電話,信息幾乎可以毫無延遲地交互。即使相隔萬水千山,我們一樣可以看得清、聽得清對方的一顰一笑。想像未來某一天,虛擬成像的技術可能會成熟到讓數字會面逼真得有身臨其境之感。

總之,為什麼要寫信呢,無論從效率上、還是質量上,很難理解為什麼要選用一種已經過時的溝通方式呢?你知道像我這樣一個相信科學、相信技術的人,應該更願意用科技手段和你交流才對。

其實,我還知道一些書信裡你想象不到的好處。

-1- 信的開篇怎麼寫

如果你看重一個人,你就會希望寫信給他/她,因為你想真誠地呼喚、稱謂。

在這一刻,你才發現需要真正審視你們之間的關系,夠不夠格叫對方“親愛的”,或者禮貌起見“敬愛的”,或者尺度恰當“尊敬的”。

這一刻的糾結後,又需要一個詞來定義你我的關系,叫一聲“同學”太俗套、稱作“兄弟姐妹”好做作、誇張地叫“帥哥美女”更顯得油膩不堪。我想叫你們“讀者”,似乎不夠嚴謹,想叫你們“翌友”,又覺得不夠準確。斟酌來去,就用“親愛的朋友”來做稱謂。

當你聽到這句時,一定能夠感受到,下面將是一篇真誠嚴肅的剖白。

對,這就是書信的神奇,它會給對方一種莊重感。

如果你想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態度,不是那種輕浮地隨便說說、不是那種詞句混亂的想啥說啥,那不妨從一個莊重的稱呼起筆。你會經常在平臺留言裡看到我的學生用書信體回復,作為讀者,我可以感受到你莊重的態度。

接下來,還需要一個問候、一句客套——書信的魅力漸漸顯現。

現實生活裡,大傢習慣瞭直來直去地講話,一些嬌慣壞的孩子或者巨嬰病的成人,習以為常地吆五喝六。他們沒有機會感受到書信的魅力。假若你請對方辦事,先不要急功近利地拋出問題,且先問一句近日可好、時間可閑,對方立時覺得你言語優雅、可親可助。

區區兩行,一行稱謂、一行問候和客套,卻顯出你的教養,身後是你的傢庭、學校的樣子,是你讀過的書、行過的路、愛過的人。

我遇見過一些言語粗鄙的人,其中不乏有氣急敗壞的學生,有恃才傲物的同行。他們以為自己的留言裡,隻有他們的觀點和情緒,其實,這些言語背後,還能現出培養他們長大的環境。

你那些詞不達意的句子,想必來自於業務粗糙的語文老師;你那些罵罵咧咧的口頭禪,想必來自於傢人的日常或是小胡同中的鄰裡;還有那些毫無邏輯的觀點和充斥著正義感的淺薄,暴露瞭你閱讀理解的分數和滿腦滿眼的雞湯文、短視頻。

而訓練自己寫信,其實是在磨煉自己的修養。從開篇的兩句話起,落筆間要想清楚對方是誰、要弄清楚對方在哪裡,這真是溝通的哲學和藝術。

-2- 中文系般的禮儀

有人會問,我們已經很少用紙筆寫作瞭呀。的確,我們今天正在失去紙質書寫的空間,取而代之的是電子信息的往來。但是沒關系,書信本不必隻在尺素案牘之上,書信體盡可以在手機郵件之中。

我工作中的重要郵件,會嚴格使用書信體的格式,使對方讀時感到莊重嚴肅的態度,進以督促對方認真閱讀完成。即使用微信敘述一件事情給同事領導或者業務夥伴,我也會使用書信體的格式,讓對方打開手機時便感到我認真職業的態度,讓對方感到不回復便是失禮。

即使不是素手、紅箋、金字,一樣可以莊重、嚴肅、職業。而這些語言形式的背後,就是我作為一個中文系畢業生、一個讀書人和職場人的修養和禮儀。

書信體,是小學時候學寫應用文就應該懂得的格式,然而,我見過很多高考成績不錯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卻完全體現不出名校出身的言談舉止和頭腦思想。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合作者,發微信上來就是“你……”,講一件事連個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發展結局都說不清楚,或者也不管對方的場景,過來就是幾條60秒的語音。

每當這時,我都在想,你是不是沒有學習:1、應用文寫作,2、記敘文寫作,3、書信體寫作——簡言之,你小初高語文怎麼學的。

最近,我在網上看瞭一段視頻,有一位大神用AI技術修復瞭一段100年前民國北京的影像。有興趣大傢不妨在網上搜搜看。其中可以看到幾位路人見面作揖萬福的動作,這些繁復的禮節在今天當然顯得多餘,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去除一切儀式。看看這段視頻,會讓我們對在100年間禮節的變化有所反思。

想象一下,即使遇見辯論場上針鋒相對的敵手,也要先稱一句“對手辯友”,再急於辯白,也要先說完“尊敬的評委和觀眾,大傢好”,爭辯而不失禮節,這才是文明的表現。動輒就直接開懟、就咆哮跳腳,就要搖人來開打,這哪裡像接受過教育嘛。

再想象一下,即使是政見相左的黨派之爭,也要稱對方是“先生女士”,還要順便調侃幾句風土人情,這就是風度。成敗是一時,甚至對錯也是一時的,但你給別人留下的一剎那間的印象,可能是極持久的。

-3- 給自己一點時間,給對方一點空間

木心在《從前慢》裡寫道:

然而,今天的鬥轉星移太快,刷一會兒小視頻便是一個鐘頭,看幾集美劇便是大半天。車馬如電,萬裡行程不過朝發夕至,電子郵件,天涯海角隻須彈指一揮。世界如此小、一生足夠短,就算你是美女帥哥,霸屏也不過是三兩個綜藝,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個下午,足夠愛上無數個人、無數條貓狗。

我們都回不去過去的時代,木心的詩美好而無望。但理智一點,寫寫信,你就能明白,為什麼“郵件很慢”和“一生隻夠愛一個人”有一點關系。

因為,寫信可以給自己一點時間,給對方一點空間。

再親密的關系,你一言我一語,也容易鬥起氣來。說話、短信、視頻,有一個不好就是,信息交流得太快,彼此都來不及思考。如果對方又恰恰是一個語文不太好的人,不懂得欲擒故縱、也不會條分縷析、更不會人文關懷,那很可能會吵個雞飛狗跳。當然,即使語文非常好,特別懂欲擒故縱、非常會條分縷析、更加會人文關懷,結果又能怎樣呢,難道把對方講到緩緩下跪,然後給你打滿分麼,結果也不過是雙輸。

這個時候,寫信就是很好的方式。

不如自己先冷靜一下,然後莊重認真地寫一封信。對方看到信時,也可以完整地看到你的思考和處境,就算對方要繼續論戰,那也得針對一個個觀點再用文字辯論回來。想象一下,這時候,如果你如果聽過楊洋老師的語文課,那真是在思路和語言上占盡先機。

現在,你隻要在“騰訊課堂”搜索“真正的語文課”,立刻就可以看到新學年一輪復習全新內容隆重上線,你將學會欲擒故縱、善於條分縷析、極富人文關懷,還有語文學習一系列的方法、成體系的思想,讓你真正獲得高分語文的所有能力。

廣告之後,迅速回來。240萬的微光後,給你真正的語文課

當然,你也可能遇到這樣的情況,對方接到你的信,剛讀一句,就跑到你面前破口大罵,然後把你的信撕得粉碎。這時,你可以選擇不和對方交流,畢竟人的修養需要長時間的培養。當然,你可能也會有一點後悔,沒有早點推薦對方和你一起學習“真正的語文課”。

那麼,不要猶豫。現在,你隻要在“騰訊課堂”搜索“真正的語文課”,立刻就可以看到新學年一輪復習全新內容隆重上線,你將學會欲擒故縱、善於條分縷析、極富人文關懷,還有語文學習一系列的方法、成體系的思想,讓你真正獲得高分語文的所有能力。

廣告之後,迅速回來。

(哈哈哈哈,是不是示范性做到瞭語言銜接自然流暢、文氣貫通,論述富有權威感和說服力)

給自己一點時間,給對方一點空間,這正是書信的妙處。

我在工作中是經常寫郵件或者發長微信的。因為在工作現場說服一個同輩的合作者是非常難的,有時候對方不善於聆聽、總是不斷插話,你根本無法完成一個完整的論述,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當下先不說話,回來後再用文字條分縷析地講明白道理。對方看到你的郵件,總不能捧著電腦來和你論戰吧,也不能氣得把自己電腦給砸瞭吧,那就隻能默默地看完。這時,隻要你有語言表達的一系列的方法、成體系的思想,而且還很會欲擒故縱、善於條分縷析、極富人文關懷,就很有可能說服對方。

我熱愛和崇敬科學技術,但我也深知人文的世界中,慢有慢的沉著和厲害。

想想網絡上那些鍵盤俠懟天懟地的潑罵,就是“反應太快”瞭,以至於自己的智商都沒有跟上。記得疫情期間,有一場One World接力直播演唱會,全球明星通過手機視頻的方式,直接在傢中抗疫義演。結果,留言裡很多人都在大罵:疫情如此嚴重還跑出來開演唱會、想賺錢想瘋瞭、就是想把疫情擴大到中國……很明顯,他們根本沒看完整個新聞,甚至連標題都沒有好好看——人傢說的是“在傢裡”抗疫義演。

我猜,他們在網上大罵時,肯定心裡爽得很,覺得自己是站在道德和智慧的高點上俯瞰全人類,可惜就是標題都沒“瞰”著。下面評論區有好多網友嘲笑道,你們小學語文沒畢業麼,沒有不會做閱讀理解麼。

可惜,這些小學沒畢業並且也不會做閱讀理解的網友應該是看不到這些批評的,因為他們正忙著到其它新聞下面去發表自己的“高見”呢。

我想,遏制鍵盤俠的好方法,就是讓他們先靜靜。比如,給評論設計一個時間,發表評論必須在瀏覽文章後的24小時後。當然,這太違背人性瞭,沒有什麼網絡公司甘冒傷害用戶體驗的風險去教育用戶的。他們寧願讓用戶不加思考地發泄情緒,也不願意讓用戶動一下腦子,他們甚至把情緒發泄簡化為點贊獻花、拇指翻轉,也不願意讓用戶變得稍微聰明一點點。畢竟,一個真的有思考能力的人,肯定不會在這類產品上花太多時間。於是,留言變得字數越來越少、視頻變得時間越來越短,他們一邊迎合你的懶惰,一邊還數著你的鈔票,賺的就是人性的錢。

他們是足夠大的公司,但他們不敢挑戰用戶的人性。即使像楊老師這樣真的猛士,也隻敢在文章或“晝夜詩文”這樣免費的內容裡批評一下你的懶惰和無知,一旦你為課程付費,怎麼對你,那就不好說瞭。

-4- 信的結尾寫什麼

從《山海經》裡飛來的傳書青鳥,漢樂府中“遺我雙鯉魚”的遠方來客,到《西廂記》裡“不聞黃犬音,難得紅葉詩”,戰亂中的“烽火連三月,傢書抵萬金”……書信裡有一種美,是惦念和祝福。到瞭書信體中,它被簡化為瞭結尾的獻頌詞。

正文寫畢,轉過一行空兩格,道一句“敬祝”,再轉一行,頂格寫“安好”,這是友人之間簡化而深厚的祝福。轉行再轉行、空格接頂格,仿佛是緩慢而有節奏的不舍,像是一唱一嘆的離別,是綿綿不絕的難舍難別。

寫給長輩的信裡,“敬叩”“崇祺”、“謹祝”“榮壽”,寫給小輩的信裡,“順詢”“近祉”、“即問”“近安”,聽去便有書香門第的教養。寫給經商者的信尾,“順頌”“籌安”,讀信人頓覺金銀穩當;寫給教育同行的信尾,“即頌”“教祺”,對方立感文字儒雅。

寫一封信給你,遠方的人近在心底,道一聲“祝好”,是體面也是默契。

結尾的一句獻頌,有一切愁思化為流水的淡然,也有所有怨懟散作雲霞的開朗。在最後獻上的祝福、給你最後的祝福,這未嘗不是一種大度。

完成一封信,是學著用祝福為遙遠的思念結尾。

而不要像即時回復的留言、彈幕那般不假思索。不假思索,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很可能算不得機智,最多不過是犀利,犀利可能傷人也可能傷己。我記得大學辯論賽的最後環節,總結陳詞的最後一句定然是致謝,“謝謝評委、謝謝對方辯友”,我想這才是思維的交鋒,最終能升華為文明,而不至淪落為網絡罵戰,最後一定是“討論血緣關系”,那不過是臆想出來的撕咬,最後止步於無聊。

信的最後,留下你的名字、時間和地點,讓對方得知你的時空環境。

留下名字時,往往會再次交待你們的關系,例如“學生某某”“同志者誰誰”。

我想起來《圍城》裡有一段講方鴻漸想給唐曉芙寫信,方鴻漸很想用一個親熱的落款:

落款後加上寫信的時間、地點,透露出寫作真實的背景,讓對方感受到希望彼此身處同時、同地的期望。

寫信,是一種極有儀式感的交流。從稱謂的選取、親切而恰當的問候,到正文中第一二人稱熱情真誠的敘述,最後到信尾用心斟酌的獻頌詞,以及一份署名和時間地點,整個流程自然地訓練瞭作者有序的思考和表達,也讓對方感到內容的質量、心意的分量。

學會寫信,本質上是學會條分縷析地表達、學會有退有進的討論、學會分別與重逢的體面。當這個彈幕的時代飛快彈射著不假思索的語言時,我們不妨“讓子彈飛一會兒”,然後用一聲莊重的稱謂展開對話,用一句文雅的獻頌結束表達,你自然能夠獲得來自時光和先賢的力量。  

即祝

文好

你的朋友:楊洋

2020年05月31日

於中關村soho大廈

留言討論:

寫一封給我或者給自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